去年格萊美頒獎典禮上,阿黛爾(Adele)五提五中連她自己都不解的場景不僅今年未再重演,而且可能很久不會再現。這樣說不是針對阿黛爾,而是抒情類歌曲的龍頭老大地位的確已不再。
或許是去年格萊美後的群起而攻之讓評委會嘗到被關注的甜頭(太「白」以及阿黛爾橫掃),美國當地時間1月28日晚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第60屆格萊美頒獎禮,把四項通類中的三項送給了「火星哥」Bruno Mars(年度專輯、年度單曲和年度製作),這個結果大概要受到新一輪的抨擊。
「火星哥」Bruno Mars 視覺中國 圖抒情類歌曲的衰落不是一蹴而就,去年阿黛爾戰勝Beyonce只是評委們力挽狂瀾的結果。今年評委會再次逆勢而為,不顧嘻哈的大勢硬是讓「愛與快樂」的夏威夷小子Bruno Mars橫掃了通類和R&B類大獎。
2017年,川普上任第一年的美國思潮活躍,嘻哈成為時事造就的英雄。都以為這屆格萊美會把大獎留給偏重思考和社會議題的音樂人/作品,結果卻恰恰相反,嘻哈雙雄Jay-Z和Kendrick Lamar敗給Bruno Mars,年度新人獎給了最中規中矩的Alessia Cara。
作為一個唱片工業獎,格萊美表彰當年擁有好銷量的歌手是理所當然。Bruno Mars《24K Magic》的七提七中既是格萊美對其商業成績的嘉獎,又是對他還魂似麥可·傑克遜般令人每一寸皮膚都在顫慄的音樂的嘉許。
然而Ed Sheeran同樣商業出色的《÷》和Taylor Swift出產了話題級單曲《Look What You Made Me Do》的《Reputation》卻未受青睞,前者乾脆不出席典禮,後者基本算是遭到格萊美的封殺。
Taylor Swift話題級單曲《Look What You Made Me Do》MV今年的年度專輯以Jay-Z的《4:44》和Kendrick Lamar的《DAMN.》雙雄格局形成嘻哈雙保險,其他三人則以陪跑的姿態出現。
Jay-Z的《4:44》是中年自省之作,同名曲向去年在此鎩羽而歸的太太Beyonce跪了搓衣板,這塊搓衣板很令人共情。這是Jay-Z首次在這個分類得到提名,格萊美欠這位成名已久的嘻哈大拿一座大獎。《4:44》不是Jay-Z的個人最佳,但有一點他可以教會後輩:如何把個人主義導向更深的社會性。
可惜《4:44》不僅在通類中顆粒無收,嘻哈獎項又被Kendrick Lamar收割。Jay-Z陪跑一圈,還是擋不住《4:44》是張好東西。
Kendrick Lamar作為新一代嘻哈霸主的地位毋庸置疑,上一張專輯《To Pimp A Butterfly》已是口碑爆炸之作,今年的《DAMN.》再次證明他擁有這個時代最棒的flow和最深刻(之一)的思考。
嘻哈雙雄Kendrick Lamar(左)和Jay-Z 視覺中國 圖Lorde的《Melodrama》兼具年輕敏感的靈魂和synth-pop的流行曲風,但缺乏熱門單曲和流行度,因此陪跑一趟並不奇怪。
Childish Gambino的《Awaken, My Love!》喊出「Stay Woke!」的口號,通過電臺在空氣中散播美國的2017年度主題。他在年度專輯和年度製作兩大通類中陪跑,大概是評委會為了表示對「社會性」的納入考量範圍。
大獎最終被Bruno Mars捧走,大概評委們最終覺得美國需要的不是吐槽川普和焦躁情緒,而是像火星哥在領獎臺上分享的故事——15歲為1000名遊客唱歌的眾樂樂和消弭隔閡,來得實際。
說唱歌手Logic 視覺中國 圖年度製作和年度單曲的頒獎對象都是一首單曲,區別在於前者更關注歌曲的製作及社會影響力,後者更偏重歌曲的詞曲質量。
「年度歌曲」方面,Bruno Mars的《That’s What I Like》擊敗Jay-Z的《4:44》和來自馬裡蘭的說唱歌手Logic的《1-800-273-8255》令人意外,畢竟《That’s What I Like》的歌詞深度欠奉,而《1-800-273-8255》抓住焦慮的腳踝,作為防止自殺的年度主題曲雖然聽起來口水,但敗給可樂般的《That’s What I Like》仍顯諷刺。
《24K Magic》為Bruno Mars拿下「年度製作」。它是年度電臺和YouTube的寵兒,時髦輕順的質感和這一年的神級單曲《Despacito》最相似。
此前最被看好的「年度製作」《Despacito》,全年YouTube點擊量超過50億次,洗腦又不會生厭的律動在這一年的美國無處不在,拉丁復興喚起人們久違的簡單燃動。格萊美把原唱Luis Fonsi也請來登臺,卻不給翻唱的Justin Bieber一座獎。
不過落敗的Justin Bieber也不虧,因為本次提名讓他成為通項提名全滿貫歌手(2012最佳新人,2017年度專輯 《Purpose》,2017年度歌曲 《Love Yourself》,2018年度製作 《Despacito》)。
根據 2016年6月更新的評審規則,不再要求藝人在提名有效期內發行專輯,只要求入圍者發行過至少 5 支單曲/歌曲或一張專輯,但最多不得超過 30 支單曲/歌曲或 3 張專輯。
新規定之下,前兩年已有雙白金單曲《Here》,首專《Know It All》亦得黃金認證的「鐵肺」Alessia Cara不那麼「新」卻仍拿到了這項大獎。
Alessia Cara 視覺中國 圖本屆格萊美的年度新人單元競爭激烈,Alessia Cara的獲獎難服眾。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是生於1990年的黑人女音樂人SZA,她以五項提名成為本屆格萊美提名最多的女歌手。
SZA醞釀已久的首專《CTRL》一出街就收到樂評人們的一致好評,就像當年的Amy Winehouse,在各大年專榜上亦都有一席之地。
她自我解剖的誠實,極具辨識度的嗓音,遠超出年齡的老練,在R&B、爵士樂、嘻哈中凝鍊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音樂語言。她的聲音特別適合被不完美的靈魂聽見。
其餘三位提名中,Khalid的首專《American Teen》用R&B描繪美國青年群像,專輯質量不比Lorde的《Melodrama》遜色;Lil Uzi Vert是新世紀trap酷少年;Julia Michaels和SZA一樣也是由為大牌寫歌出道,是流行領域的新力量。
新人獎花落Alessia,只是因為評委們想彌補她前兩年未入圍的遺憾嗎?
「最佳搖滾歌手」給了已不在人世的老科恩。他入圍這個獎項,不可能會有其他人獲獎。
獲獎的最後一張專輯《You Want It Darker》是科恩對世界的正式告別。它像金色豐饒的秋天,寧靜,優美,坦然迎接萬籟俱寂。
科恩的兒子亞當為他尋回青春。他用女聲和男聲合唱為科恩山一樣低沉的聲音籠上雲霧。風琴、木吉他、小提琴和大提琴貫穿整張專輯,染一點藍草,染一點華爾茲,添一段曼陀林,還有他最喜歡的布魯斯,整體感覺從容清澈,較上一張專輯《Popular Problems》更易入耳。
科恩對人世告別,專輯中的《Travelling Light》是《So Long, Marianne》的遙遠迴響。他再一次用曼陀林和曼陀拉重回白日無限漫長的年輕時光。可以把這首歌看作他對瑪麗安和往日的揮別。
最佳金屬表演給了美國南部樂隊Mastodon的《Sultan’s Curse》,這首歌來自他們第七張錄音室專輯《Emperor of Sand》的開篇。雖被不少樂迷詬病太「軟趴趴」,但仍是旋律性和技術性俱佳。
本來以為美國樂隊LCD Soundsystem口碑頗高的《American Dream》會在最佳另類專輯單元殺出,結果卻拿了「最佳跳舞專輯」大獎。
這也是一張在各大年度榜單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作品,樂隊2002年成立,2011年宣布解散,還在紐約舉行了盛大的告別演唱會。2015年樂隊重組,今年的這張《American Dream》迪斯科的外衣下有顆搖滾的心,中年男的詩意和社會責任,還有對David Bowie的熱愛。
雖然在跳舞專輯類別中獲獎,這可不是一張成人俱樂部的跳舞專輯。雖然它誘惑你邁開腳步,但輕快多變的鼓點只是水面上的閃光漣漪,水下是深邃的變形世界,引人長久凝視。
附:第60屆格萊美音樂獎獲獎名單綜合類年度製作:Bruno Mars《24K Magic》
年度專輯:Bruno Mars《24K Magic》
年度歌曲:Bruno Mars《That’s What I Like》
最佳新人:Alessia Cara
流行類最佳流行歌手:Ed Sheeran《Shape Of You》
最佳流行對唱/組合:Portugal. The Man《Feel It Still》
最佳流行演唱專輯:Ed Sheeran《÷(Divide)》
最佳傳統流行演唱專輯:Dae Bennett《Tony Bennett Celebrates 90》
舞曲類最佳舞曲/電子專輯:Kraftwerk《3-D The Catalogue》
最佳舞曲製作:LCD Soundsystem《Tonite》
搖滾類最佳搖滾專輯:The War on Drugs《A Deeper Understanding》
最佳搖滾歌手:Leonard Cohen《You Want It Darker》
最佳金屬樂表演:Mastodon《Sultan's Curse 》
最佳搖滾歌曲:Foo Fighters《Run 》
最佳另類音樂專輯:The National《Sleep Well Beast》
R&B類最佳R&B歌手:Bruno Mars《That’s What I Like》
最佳傳統R&B表演:Childish Gambino《Redbone》
最佳R&B歌曲:Bruno Mars《That’s What I Like》
最佳都市當代專輯:The Weeknd《Starboy》
最佳R&B專輯:Bruno Mars《24K Magic》
說唱類最佳說唱表演:Kendrick Lamar《Humble》
最佳說唱合作:Kendrick Lamar Featuring Rihanna《LOYALTY.》
最佳說唱歌曲:Kendrick Lamar《Humble》
最佳說唱專輯:Kendrick Lamar《DAMN.》
鄉村類最佳鄉村表演(個人): Chris Stapleton《Either Way》
最佳鄉村表演(組合): Little Big Town《Better Man》
最佳鄉村歌曲:Mike Henderson & Chris Stapleton《Broken Halos》
最佳鄉村專輯:Chris Stapleton《From A Room: Volume 1》
其他類最佳音樂錄影帶:Kendrick Lamar《HUMBLE.》
最佳音樂電影:Various Artists《The Defiant Ones》
最佳影視歌曲:Lin-Manuel Miranda, songwriter (Auli'i Cravalho)《How Far I'll Go》
最佳改編影視音樂專輯:《La La Land》
最佳原創影視音樂專輯:《La La Land》
最佳當代器樂演奏專輯:Jeff Lorber Fusion《Prototype》
最佳民謠專輯:Aimee Mann《Mental Illness》
最佳雷鬼專輯:Damian "Jr. Gong" Marley《Stony Hill》
最佳世界音樂專輯:Ladysmith Black Mambazo《Shaka Zulu Revisited: 3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最佳另類音樂專輯:The National《Sleep Well Beast》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