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玩「臺中」尋找歷史的記憶
大肚地區,同樣也是臺灣西部沿海漢人較早開墾的地方,在大肚王國時期就有漢人渡海,開始建立聚落,此後歷經荷鄭、清代、日治時代到臺灣光復,雖然大肚王國早已灰飛煙滅,但「大肚」之名卻一直與這個地方緊密相連。
-
暴雨衝出大量陶片 臺灣雲林縣發現史前遺址
社口雲林溪畔,處處可見缽形器、陶器的口沿、紅褐色夾砂條紋陶片。圖自臺灣「中廣新聞」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臺灣雲林縣鬥六市社口裡雲林溪畔發現史前遺址,有許多史前陶片、清代青花瓷碎片出土,經地方文史工作者陳南榮向雲林縣政府文化處提報,邀請考古專家劉益昌現場會勘後,確認為史前至歷史時期遺址,建議命名為「鬥六社口遺址」。
-
疑建築質量出問題 臺中透天厝整街屋瓦垮下(圖)
疑建築質量出問題 臺中透天厝整街屋瓦垮下(圖) 2008年05月30日 1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臺中縣大肚鄉育英路上突然掉下大批琉璃瓦,形成滿街碎琉璃瓦景象 聯合報圖 中新網5月30日電 臺中縣一透天厝的琉璃瓦簷,29日下午突然整片墜下,整條街滿是破碎屋瓦,所幸無人傷亡;住戶質疑屋齡才十五年,推測建商當年施工和建材不佳,支撐琉璃瓦簷的木架腐朽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臺中市區地名由來》
1、中區 清代臺灣(鹽務總管)所在地,舊稱(鹽館)。 2、東區 臺灣府城(南門)遺址,今位居大臺中市(東)側故稱東區。 8、北屯區 原叫(三十張犁),因為臺灣的漢人計算田地,以每一張犁為計算標準,一個人在播種期間最多約可犁耕五甲地,因本區當年開墾了一百五十甲田地,一張犁為五甲地,因本區當年開墾了一百五十甲田地,一張犁為五甲地,所以舊稱(三十張犁),日據時期改稱(北屯) 臺中市昔稱大墩街或東大墩,因今中山公園北邊小丘稱。
-
臺灣行 - 文青懷舊路線「臺中篇」
「臺中」意即臺灣的中央,名稱始於1895年日治時期,清代叫「大墩」,17世紀幾個原住民族曾在此建立「大肚王國」。明鄭時期到清代,臺灣排名前三大的城市分別是府城(臺南)、鹿港(彰化)、艋舺(臺北),所以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
-
昔日「臺灣第一省城」 臺中中區如今已黯淡沒落
仿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臺中火車站已有97年歷史 東南網3月12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臺中市長胡志強11日上午移師到市政府以外的中區區公所舉辦市政會議,中區內的臺中火車站和第一廣場, 火車站前的第一廣場建於1926年,1978年,因為火災改建為綜合性休閒娛樂廣場,1991年,再次整建才成為今日模樣,由於採取乾淨、衛生的綜合百貨大樓,大樓內應有盡有,包括KTV、服飾店、電影院、名牌包包和化妝品等,有別於髒亂不堪的傳統市場,一落成,即吸引年輕族群前來消費。
-
東海大學 - 中國臺灣網
位於大都山坡的東海大學,素有「最美麗的校園」之稱,廣闊的校園裡,綠樹成林,大度山景悠然在望,其間座落著中國傳統合院的學院建築群,是臺中市郊幽雅之處。 依緩坡建築的學院系所,多為紅磚灰瓦的合院建築,迴廊曲折,花樹掩映,頗具古典韻味。 座落於活動中心與教學區之間空曠草坪上的路思義教堂,為東海的代表景觀,其建築造型如同兩片巨大風帆疊合,外表鋪上金黃琉璃瓦,恰似一艘飛向天國的帆船,帶有凸點的黃色面磚,取材自臺灣傳統建築,並師法荷據時代以釘穿瓦的營建方式,融合中西建築特色。
-
臺中:流淌創意和色彩的臺灣都市(圖)
東海大學 臺中人喜歡創新與嘗試,大家耳熟能詳的汽車旅館、夜市美食,都是臺中引領的風潮。臺灣以小吃聞名世界,臺中卻以創意小吃行銷全球。著名的珍珠奶茶創始於臺中的春水堂,清玉的黃金比例檸檬茶和50嵐的大小珍珠奶茶都是當地人喜歡的創新飲料。逢甲夜市以創造大腸包小腸、熊手包等眾多創意小吃,在臺灣小吃夜市中顯得卓爾不群,因而總是值得吃貨們專程去一趟。 臺中人愛創新我是知道的,但這裡的廁所也如此瘋狂,實在讓我大開眼界。
-
臺灣之文創&民宿遊學之旅
黑瓦、木廊、紅磚厝...仿佛50年代田園聚落;轉身...感受每一個角落的呼吸跳動,綠色建築的魅力,邀您與自然共舞。臺中文化創意園區:目前全臺灣各酒廠工業遺址中最完整呈現的一個廠區,文化園區內保留了從日治時代以來的釀酒遺蹟。
-
2019臺中市旅遊景點大全,臺灣臺中有什麼好玩的景點推薦
臺灣臺中有什麼好玩的景點推薦:大裡霧峰一日遊建議行程:第一站:臺中第三市場(由臺中火車站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建議旅遊時間:45分至一小時第三市場可回溯於1922年開設的櫻町消費市場,於日治時期昭和7年(西元1932年)移至現址,改稱敷島町市場,販售鳥獸肉、野菜、雜貨等,滿足民眾採買需求,至今已有九十多年歷史,鄰近臺中後火車站,主要分布於臺中路、和平街與民意街口,經過市府將硬體設備翻新、定位為文創市場,成為新舊融合的最佳代表,不僅乘載臺中人過往的民生記憶,也是尋覓古早味的好地方
-
臺灣餐飲巨頭髮力臺中 新品牌首店齊攻百貨商場
臺灣餐飲巨頭髮力臺中 新品牌首店齊攻百貨商場來源:聯商網2017-05-19 14:52臺灣餐飲雙雄——瓦城泰統集團、漢來美食集團,今年不約而同齊攻臺中餐飲市場,紛紛將全球首發店或臺灣首發店開進臺中百貨商場。
-
全島中心轉到臺北,南部中心轉到高雄,舊臺灣府城臺南為何衰落?
很早就有一些倭寇、海盜,以臺南為臨時基地騷擾大陸,而大陸閩粵一帶16世紀就陸續有居民因為逃荒、漁業、商業等目的而移居到臺南,早在荷蘭人到來之前這裡就已經被漢人進行了開發。那臺灣中心是何時轉移到臺北了呢?
-
臺中市長胡志強:體驗臺灣生活 臺中是首選
2010年底,原臺中市與臺中縣合併為大臺中市,轄區面積2214平方公裡,人口2646萬,作為臺灣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顯。主掌這個「中部中心」的,是先前已擔任兩屆原臺中市長的胡志強。他日前在臺中接受新華社駐臺記者專訪,就臺中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區域經濟整合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做好市政、提高競爭力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清朝臺灣首府臺中,富有神話色彩的桃花源
文/阿匠說到臺灣,大多數人都熟悉臺北、臺南,而臺中,知道的人都相對比較少了。作為清朝時期的臺灣首府,臺中不但有豐富的物產,更有充滿了神話色彩的各種傳說,景色美輪美奐,人們安居樂業,堪稱當代的桃花源。那麼臺中到底有多美呢?下面,阿匠就帶大家去看一看。臺中市,它是由康熙帝下令所建立的,因為臺中在當時佔據重要地理位置,所以就成為了臺灣當時的行政中心。這裡出太陽的時間比較多,氣溫不會很低,比較溼潤,但是如果你在夏天來到臺中旅遊,也一定要記得帶稍微厚一點的衣服,因為夏季是臺中的雨季,下大雨颳大風的臺中溫度會比較低。
-
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線上攝影展開幕,首批205張照片上線
目前,散落在臺灣及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大量與臺灣同胞抗日相關的遺址、遺蹟,是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重要載體和見證。近年來,抗戰館和有關單位先後數次派出專人奔赴臺灣,踏訪臺北、臺中、花蓮、澎湖等22個縣市,總行程16000多公裡,尋訪抗日遺蹟,拜訪眾多臺灣知名人士和抗日誌士親屬,共收集拍攝各類史跡416處,採集6萬餘張照片資料。
-
臺灣臺中科技大學到大連參訪
臺灣臺中科技大學到大連參訪 2017年06月29日 15: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6月29日大連訊 6月27日,臺灣臺中科技大學校長謝俊宏一行10人來連赴大連大學參訪。
-
渡海巡臺:清代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直接管轄制度
臺灣海峽,風濤之險,不僅未能阻止兩岸的歷史文化聯繫,而且還孕育出為應對或適應自然阻隔而設計的管轄制度。清代渡海巡臺制度,乃清王朝以「閩臺合治」將臺灣納入福建地方治理之同時,面對臺灣海峽自然阻隔以及臺灣地方官員治理不力,在臺灣建省之前實行的直接管轄制度,前後運行160多年,歷經御史巡臺、福建大員輪值巡臺、閩撫駐臺三個階段。
-
臺灣房產建設 「最美」在臺中?
而事實上,如果說到城市建設,位於中臺灣的臺中,會讓你既有的印象大大改觀。筆者日前來到臺中參訪,感受到這個城市的建築之美,尤其是七期重畫期,它的開發建設比臺灣其他縣市要來得快,也更為「新」,更為「高大上」。
-
孔廟與日本神社 孰為臺灣文化古蹟?
臺中孔廟文敖博勝臺中市長林佳龍近日狂言狂語不斷,一下說「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臺灣」,一下說「以後偉人都要從臺中去找」,還請臺中市教育局找找臺中小區裡的偉人,融入教育裡。「人類發源臺灣」與「偉人出自臺中說」與事實差距甚遠,常人一聽即可辨明狂妄言語荒謬之處。但林佳龍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臺中孔廟不是古蹟,而是國民黨把日本神社「幹掉」,換孔子來統治的言論,明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一個不尊重自己歷史文化的人,還有資格領導臺中這座文化城嗎?當然沒有!事實上,臺中早在清朝就有孔廟了,反而是日本殖民政府推動去中國化,才把清朝孔廟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