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臺中火車站已有97年歷史
東南網3月12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臺中市長胡志強11日上午移師到市政府以外的中區區公所舉辦市政會議,中區內的臺中火車站和第一廣場,以往是全臺中最熱鬧的地區,如今隨著商圈移轉,加上腹地發展有限,使得中區迅速沒落,市府為了提振人氣,不但投注相當多的金額,更邀請大陸知名建築師來臺實勘,希望讓中區風華再現。
臺中火車站興建於1917年,日治時代仿造西方文藝復興驛站風格的建築,鐵路開通後,帶來龐大人潮,人潮就是錢潮,周邊的百貨公司、戲院、電子遊藝場和旅社等,應運而生,熱鬧非凡。
火車站前的第一廣場建於1926年,1978年,因為火災改建為綜合性休閒娛樂廣場,1991年,再次整建才成為今日模樣,由於採取乾淨、衛生的綜合百貨大樓,大樓內應有盡有,包括KTV、服飾店、電影院、名牌包包和化妝品等,有別於髒亂不堪的傳統市場,一落成,即吸引年輕族群前來消費。1995年,臺中市衛爾康餐廳大火,70多人死亡,第一廣場在消防安檢中不合格,加上民間傳出廣場上空出現幽靈船,鬼影幢幢,人潮銳減,以往人聲鼎沸,如今有如空城,平日杳無人煙,只有假日才會有東南亞外勞聚集,有「臺中小東南亞」之稱。
火災影響加上老舊社區腹地小,使得發展受阻,居民只有遷出,沒有遷入,空屋愈來愈多,百貨公司不是倒閉就是關門,一入夜宛如進入無人之境,中區人口數目前只有2萬6百多人,連臺中副市長黃國榮都感嘆,以往是全臺中全繁華的地方,有「臺灣第一省城」之稱,如今卻得靠市府振興才救得了,令人不勝唏噓。
臺中市政府為了提振中區景氣,風華再現,不但強化商圈行銷活動、祭出優惠方案吸引投資客、改善公共環境等,甚至還請來大陸一級註冊建築師薄宏濤和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劉芸來臺,提供意見,能否成功,拭目以待。
臺中的宮原眼科建築,原本是醫院,如今成了時尚糕餅店,外觀很有特色,成了遊客參觀景點。
臺中中區綜合大樓已成廢墟
臺中火車站前的中正路,人車稀少。
臺中第一廣場從繁華變沒落,一到假日,已被外勞佔領。
臺中中區繼光街是老一代人的回憶,店家從布行起家,演變成多元經營模式。
臺中中區萬春宮是重要信仰中心,興建於清朝,1951年改建才成今日模樣。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