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陸家嘴金融
作者: 誠摯託付
政信之風,定融之波
《一》什麼是政信定融產品
什麼是政信定融產品
所謂政信定融,是指以政府信用為背景的國有平臺融資,是一種以非公開直接募集,並向投資者到期返本付息的產品模式,其資金用於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是面向合格投資者將錢直接匯入政府融資平臺。
它是金交所的一大利器,主流交易模式。不同金交平臺對它叫法略有不同,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直融工具、直融計劃、定融計劃等等。
至於哪一家金交所最先推出定融模式?
這是一個存疑的問題。
從2010年首家金交所成立到行業規模累超8000億,金交所十年歷史,定融在其中沉沉浮浮。
但歷經業內資深人士多重資料考究,也只知北金所、重金所等是業界定融先行者。
(圖源:網絡)
在2013年左右,"政信定融"這類產品就已誕生,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它都波瀾不驚,市場反響平平。
直到2017年後,在相應監管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政信定融產品開始活躍起來;
尤其是當市場其他通道的資管產品遭嚴監管後,定融更是迎來了一段時期的爆發式增長。
網際網路金融也為其增長添了一把火。
金交所曾經和網際網路金融聯姻。背靠"國企""政府"的金交所為資產增信,成為互金平臺的重要通道;而借互金之風,金交所也再次大放異彩。
各大金交所紛紛開啟"雙線"策略:線上借互金平臺售賣;線下借會員撮合交易。一時間,金交所業務產品以其天然優勢成為"搶手貨"。
此時的定融產品,已經不復當初的不慍不火,而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在市場走俏,大賣特賣。
待續……
政信項目的融資方一般是政府的各類融資平臺(地方國資委控股),政府融資平臺負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等。
定融的全稱是定向融資,向特定投資者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
定融採用備案制發行,發行需在金交所登記備案,並通過金交所或其他方式披露相關進展公告,並由金交所與受託管理人同時督導發行方按時兌付本息。
1.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一般是地方國資委控股,道德風險極低,項目的真實性可以保障。
2.作為地方國資委控股平臺,政府融資平臺實力較為雄厚,還款能力較強。
3.政府融資平臺具備政府信用,而地方政府基本不可能破產,這也是政信信仰的終極支撐。
現在有一些言論:地方債務高就代表城投債不可靠、信託產品違約了就代表去剛兌、出了存款保險制度就代表銀行會破產等等。
但一切結論要以事實為依據,才能客觀,才能令人信服。
作為一個投資人,如果不能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說什麼都投不了。
投資,始終是在風險和收益間取得平衡。
如果追求無風險收益率,最好的選擇依舊只有智能存款和銀行理財,收益不超過6%(與GDP增速大致持平)。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全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名單有11736家。
截至2018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已達18.39萬億元。
根據發行渠道的不同,政信項目分為政府債、城投債、政信信託、政信定融等。
政府債和城投債屬於地方政府的顯性債務,即在18.39萬億元裡。
當市場環境惡劣的情況下,運營不善,類政府平臺的風險暴露更快。
2.看當地政府的財政水平
政府融資平臺的資金用途一般是路橋工程、棚戶改造等,屬於民生工程,背後是地方政府,關係密不可分。
還款來源除了政府融資平臺的資產性收益,當地的財政收入是還款來源的終極保障。
政府融資平臺的所在地財政收入(一般財政預算收入)越高,負債率和債務率越低,項目違約率越低。
3.看融資方的主體評級
政府融資平臺評級越高,意味著該企業抗風險能力、盈利能力越強,發債融資成本越低。
政信定融項目中,政府融資平臺的主體評級最高可達到AA級。
AA級表示償還債務的能力很強,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大,違約風險很低。
4.看融資方的淨資產、負債率等指標
淨資產,即股東權益,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資本。當股東權益小於零時,公司就陷入了資不抵債的境地,
相反,股東權益金額越大,該公司的實力就越雄厚。
負債率越低,表示公司的償債壓力越小。
5.看融資方的債券規模和銀行授信額度
目前政府融資平臺的大部分融資貸款仍來源於銀行貸款和城投債,有部分貸款通過信託、資管融資。
只有少部分通過定向融資工具融資。
一般AA級的政府融資平臺,都會有數億甚至數十億的銀行授信、以及數十億的城投債規模。
6.看增信措施
相比P2P和私募暴雷後的血本無歸,目前並未曝出一例政府賴帳、政信項目去剛兌。
1.地方政府平臺違約對地方政府影響很大,且地方政府對區域性金融風險負有救助責任
有句話說的好,平臺如果真的出問題了,一盤點平臺資產主要是政府的應收帳款,以及其他平臺和政府部門(財政局、土儲、管委會)之間的其他應收款。
按著這條線就可以去找政府。正所謂,「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政信產品的最終融資人,普遍存在不願意本地區融資受到過多負面影響的心理,區域性金融風險發生時,地方政府救助的意願會上升。
假設發行人拒絕兌付,其將面對的負面後果是後期融資將非常困難,同時還會影響同一區域其餘城投企業的融資,進而可能升級為區域性的債務問題。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省級區域金融風險處置由省級政府負責處理,省級政府對區域性金融風險負有救助責任。
2.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隱形負債同樣不會坐視不理
平臺是地方政府的平臺,對於國家來說,地方政府是自己的孩子。
孩子闖禍了,當家長的要板起臉,打屁股,事後還得當家長的去擦屁股。
中央對管控地方政府隱形負債的決心一直無比堅定。
2018年9月25日,國家審計署發布《2018年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
本次審計結果顯示有6個省/自治區的9個市縣(區)形成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共88.63億元,相關直接/間接負責人相繼被問責、處分、撤職等。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明確要求「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倘若因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引發全國系統性金融風險,任何一國政府都不會坐視不管。
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雷曼兄弟、貝爾斯登、美林證券相繼倒下後,當美國政府意識到投行倒閉不是一個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場接近金融系統性崩塌的危機時,都會毫不猶豫而且迅速地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