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一盞燈,照亮過年夜

2021-02-19 安可先囧

在開始閱讀本文前,準備了幾個小問題:

1.你今年回老家過年了嗎?

A.回了    B.沒回    

2.在老家過年的感受?

A.好玩    B.不好玩

3. 如果還能再放幾天假,你願意在老家待多幾天嗎?

A. 願意    B.不願意

回答了以上回顧小問題的小夥伴,向你們道一聲謝謝配合呀,而接下來,您閱讀的本文也是對春節的回顧性文章。

01

說到春節,漸漸地,大家都提倡旅遊而非回老家過年,箇中原因,細數有三,一是「一代親二代遠三代四代不相見」親情的疏遠現象,二是令人心煩意亂的堵車現象,三是祖國的大好河山之美宣傳到位。

那回老家過年到底好不好呢?如果真要討論一番,那只能說因人而異,但大年三十那一頓團圓飯,怎麼說也是重中之重,而就地過年的朋友,也有很多都收到了來自家鄉的年夜飯菜譜。

回老家過年,你能見到平時見不到卻有耳聞的一些人,便可以試著把腦中印象和眼前的這個人貼合,加上你們又有血緣關係,因此有穩定的見面時間,也能從對方身上獲得一些新鮮感受。

這是回老家過年的第二個意義。

往上走,第一個意義,是看望長輩小孩,緩解思念之情,這也是中國文化尊老愛幼的傳統性格。

老人,小孩是很有福氣的一類人群,前者的能幹和後者的天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見過站在窗臺上努力把燈籠往上掛的鏗將老人,也見過把牛奶盒倒過來吮吸乾淨的天真孩童。

處於中間的我們,在與他們的相處中,自然也擁有了更廣闊的調適空間。

往下走,第三個意義,能對自己在處理關係上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過年人多事雜,則考驗能否處理得當。

人多,注重社恐因素,倒也還好,於人於己,腦子裡都會閃現一些話引導自己。事雜,注重耐心和應變能力,這也還好,積極樂觀一點就成。

三姑六婆,遠近親疏,能處理得好,也代表了自己的為人處世是合格的。

最後,第四個意義,是呼吸一下老家不同的空氣。在慢節奏的生活中,一呼一吸,到達樹欲靜,風即止。

02

我也是回到老家後才發現,農作物怎麼吃都吃不完,青菜,蘿蔔,番薯,土豆,還有柚子,都是親戚你送一點他送一點積攢起來的。

這樣積攢起來的事物,實屬很多,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不屬於個人的情感,它們培植於特定環境,就像有些農作物只能種在紅土地,有些農作物卻一生都在尋找黑土地。

明明是可圈可點的記憶,當我離開了故鄉,也瞬間化作星點。只依稀記得,故鄉是像火一樣的地方,熱情,綿延,像一塊滋養著胃的土特產的人文自然。

亦是可以盡情的自然。

將「打是親罵是愛」貫徹到底,家鄉不用道理,只有俗語。

如果要配上旁白,則如下:你把你的東西給多了我,那就是你的不對,我就要狠狠地罵你。至於我,我的東西再怎麼給多你,你都要受著,不能還回來。

這樣本真的肆意,召喚我們從山下的隧道一路回到了家鄉。從故鄉走出去,中間錯開了十年,幾十年的時光,又帶上故鄉的胃回了來,才又喝開了胃,各自笑開了懷。

家鄉有它自己的意義,就像一個集體身處其中,便從此擁有屬於一個集體的覺悟,社團可以換一批成員,詩歌可以換一批詩人,獨獨符號精神一直都在,未曾離去。

我也不知道,有什麼是比春節,更適合談及家鄉的時候了。春節是一個節日,這種說法更適用於小朋友。長大了,我們才明白春節是一種鄉愁。如今,這種鄉愁在漸漸淡去,也如潮水瀕臨退去。

到時候,我們的文化將會面臨一種新的困境,本該帶給後代的感受,以及區別於其他人的情感就這麼消失了。但在此之前,我們也只能先把可控的東西,可經營好的關係經營好了。

在此之前,就讓我再多吃會兒老家的年貨,那可真叫個喀吱脆。

03

我很好奇,故鄉種下的樹根已經扎往至多深處。也許總有一天,我們都會知道。

回到家鄉,隨處可見的變化,是新開的奶茶店日日爆滿,公園裡的水旱得不行。

而最大的感受,也不在意玩得開不開心,因為總有人在,也總有人缺席。春去秋來,連結伴而行經過的小吃街都快忘記,新的一年,對萬事萬物又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

回想過去的幾個春節,多是和小朋友玩。有時候也會覺得帶他們,是一件較麻煩的事情,現在想想那也是一種契合,而且能被他們依賴也是一種幸運,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了我:我在手機,平板和你之中選擇了你。

今年要悄悄兼顧一些,多聽多看,置身於他人的教導、變化、談吐、神情中,了解一句話,再說一句話。好像不再屬於哪個特定群體,只在無垠的鄉土上感受著身邊發生的一切,時時擁抱踮起腳尖就能成長的機會。

其實,在老家未嘗不快活,春節前在老家甚至比回老家前還舒服。不用早睡早起,只用負責洗碗,幾天幾天午睡前後的純音樂循環,順帶記錄些平日素材,瞎寫寫詩,有空就出去玩耍,晚上帕海拉走起。

直到真的快過年了,才從快活階段來到了漲知識階段。家裡買了大紅燈籠回來組裝,組裝好後掛了上去,等待年三十再正式點燈,也等待如約而至的碰杯,跨年,拜年。

酒杯相碰,舉起的不是酒杯,是勝意。「咔擦」一聲,定格的不是時光,是很大很大的幸福。

轉眼已到初六,在文章的最後,祝大家牛年大吉,這麼一來,這個年也就正式地拜完啦。

新年快樂,各位都是好樣的!應要繼續平安且喜樂。

相關焦點

  • 「願做一盞燈,照亮孩子前行路」
    在山區教學這條路上,鍾隆春已經走過了漫長的34載,他用愛點燃一盞燈,照亮了山村孩子們的前行之路,多次獲評縣優秀教師。鍾隆春的父親鍾書雲是一位民辦教師,那時,他的父親除了負責學校教學工作外,還要回生產隊幹農活。鍾書雲在轉為公辦教師不久後,不幸因病離世。站上三尺講臺,就是繼承父親的遺志。1986年,19歲的鐘隆春也成為一名教師。
  • 夜照亮了夜 也照亮了歌手萬芳的路
    這張《ONE芳》中最為吸引我的,無疑是《夜照亮了夜》,一點都不誇張地說,這是我在今年上半年所聽到的最好的一首華語女歌手的歌。春節前後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說來偶然,當時在網上搜索最新的歌曲下載,「萬芳」這個名字,以及《夜照亮了夜》這個明顯文法不通的歌名,同時吸引了我。
  • 披星戴月,用夜照亮夜
    2020年12月30日,寒潮如期而至,夜漸黑漸冷。晚上八點,此時早已過了下班時間,靈山法院卻依舊燈火通明,熱火朝天。鐘聲已然響起歸家的信號,法院幹警們仍在自己的崗位奮戰著,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如果說是法院的燈點亮了幹警的夜那便是幹警的夜照亮了當事人的夜辦公室的燈多亮一秒案件執結的速度就快一秒公平正義的到來就快一秒謝謝你們每一個負重前行、披星戴月的法院人文版 | 梁桃靜審核 | 伍迺海【來源:靈山法院】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謝謝你:愛心的哥夜送盲人 「照亮」回家路
    2016年春節前,宜昌市有關部門組織了大型公益活動,由盛龍計程車公司安排30多輛計程車,免費送數十位盲人回家過年。的哥楊率參加了這一活動,並與盲人朋友吳敏結成對子,每晚一個電話,他就會準時出現在吳敏工作的按摩診所門口。但楊率跑白班,為了更方便,他把多年夜班搭檔、同樣熱心腸的杜開源也拉了進來。二人倒班接送,風雨無阻。這樣一跑就跑了大半年。
  • 抖音黑黑黑的夜城市被孤單照亮是什麼歌 夜之光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黑黑黑的夜城市被孤單照亮是什麼歌 夜之光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黑黑黑的夜城市被孤單照亮是什麼歌?  歌名:夜之光  歌手:花姐  夜之光歌詞介紹  黑黑黑的夜  城市被孤單照亮  不回家的人  心事散落在街上  茫茫芒到晚  不如出去走一趟  大好時光等你去闖  我走過夜夜夜的黑  做的夢夢夢最真  唱著火辣辣的情歌
  • 【過年】散燈節
    可以通過過年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或者通過對過往春節的回顧,以及與父母親人跨越時空的「線上團聚」等方式,記錄民俗風情的變遷,書寫和過年有關的親情、友情、愛情、家風、家訓等溫情故事。     投稿郵箱:305240987@QQ.com選用作品將在祁東縣融媒體中心旗下媒體平臺刊發,並擇優推薦至「學習強國」平臺。
  • 「暖暖蒔光電臺-發刊詞」讓每個人都成為照亮彼此的一盞燈!
    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眼眶瞬間溼潤,如果每個人都願意做一個願意分享和點亮別人的燈,那麼每個人在尋找一盞燈的時候就不用走那麼遠的路了!前兩天,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的一位同學留言給我,說很感恩半年多前,我和她學習期間,在一個小組當中,我分享了我的生命故事和創業初心,她覺得獲得了很大的鼓舞和啟發!
  • 詩歌《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賞析
    詩歌《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賞析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它在窗簾後面被白色的牆壁圍繞從黃昏遷來的野花將變成另一種顏色都將在早晨長大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讀顧城的詩歌,總是讓人回到童年。《我們去尋找一盞燈》用孩子的口吻,表達了孩子的期望。《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主題是「尋找」和「燈」。燈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徵,也是主人公追求的一種理想。「燈」在詩歌裡三種場景中出現:窗簾後面;微小車站;大海旁邊。出現在「窗簾後面」,也就是出現了家裡面。家裡有了一盞燈,就有了光亮和溫暖,家就是一個溫馨美好的世界。
  • 撥通家鄉妻子的電話,他說……!謝謝,過年不回家的你!
    過年不回家的TA還有很多很多加班加點的超市配送人員寒風中屹立的守崗人大街上的消殺人員穿梭在各個小區的志願者……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凌晨的海澱街頭什麼樣,但超市發生鮮配送中心的每一位員工都知道,為保障市民在京過年的購物需求,超市發加大備貨基礎,為豐富春節期間市場堅守一線,保障供應穩定物價
  • 在家鄉大同過年有個習俗: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大同市,也就是以前雁北地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過年有一個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以前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不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仕途,甚至是生命!
  • 手工木作|一盞小夜燈,照亮回家的路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溫暖陪伴的柔光,劃破角落的黑暗靜候每一個歸家的人,照亮前行的遠方令人安心的無處不在守候著家人,守候著信念有光,就有愛,便不孤單小夜燈,伴你入眠,一夜好夢一盞小夜燈,一抹柔黃暖意,是最佳的舒睡色調,在臥室中營造出朦朧氛圍,自由釋放的溫馨光影,帶亮了所到之處。
  • 春節習俗知多少,你的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過大年。無論這一年多麼的辛苦,我們都願意放下所有,與一家人開心的過個快樂年。中國56個名族,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不同地域春節文化不同。以此篇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 多功能手電筒,在戶外照亮漆黑的夜
    照明、探路就是手電筒的基本功能,無論是生活中行走的夜路上還是戶外運動中,他都可以幫到你很多,一款合適的強光手電筒,散發著獨特的光芒,照亮著我們的生活,你還在等什麼呢,還不把它掌握在手中。大家跟隨小編看了這麼多款式的手電筒,強悍的性能,照亮你的前方,實用性十足哦。
  • 泉州美麗鄉村遊 過年回家拍家鄉仙境
    新告村九品蓮花  閩南網1月30日訊 過年回家,拍美麗家鄉贏千元大獎,本報昨日發起活動後,得到強烈反響,不少讀者紛紛報名。沒錯,只要在泉州境內拍攝於今年2月1日至2月24日、反映泉州美麗鄉村景觀和人文,或是家鄉的年味年俗的照片,就有機會贏得千元大獎。  主辦方提醒,在通過微博和郵件報名時,記得留下聯繫方式,告訴我們你的家鄉有多美,推薦你家鄉的特別之處。
  • 你愛上永和這樣的夜了嗎?太美了!
    當我們看習慣了家鄉白天的景色 何不換個視角 看看裝飾著如夢如幻 夜景中的 永和的燈璀璨而溫暖, 不僅為人們照亮的回家的路 更加照亮了永和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農村過年,各地風俗都有哪些不同?你家鄉有哪些風俗?
    農村過年各地的風俗都有哪些不同?我的老家農村過年的風俗習慣與很多地方都不大相同。我老家過年的風俗分三步走,三個階段,即辦年、過年和拜年三個環節。我們家鄉辦年過程非常複雜,在臘月二十三之前是要做好殺年豬、做年面、打年柴、抓年魚。二十三這天是送灶神的日子;二十四這天過小年,是接祖人回家過年,都要去上祖墳;二十五是打年豆腐的時候;二十七日是洗舊疾,也就是搞好個人的衛生和家裡的環境衛生;二十八是打餈粑、做年糕等等過年的糕點美食;二十九是煮年肉、年雞、年鴨等等熟肉類美食。
  • 過年時候這些傳統美食,哪一道是你們家鄉的?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過年時候這些傳統美食,哪一道是你們家鄉的?你知道的還有哪些?明天是南方人的小年,雖說鈺姐是蘇北人,不過我們這兒也是明天過小年。距離過農曆鼠年只還有幾天了,離除夕夜就更近了,也將更忙了,打工返鄉的人也紛紛啟程。
  • 夜太美,圍觀最美夜景,但最美的夜景永遠在你身邊——你家鄉的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要帶著滿腔憧憬和熱愛走進,因為,這裡的夜太美。有人說再美的城市燈火,也美不過天賜的滿天繁星。茶卡鹽湖號稱中國版的「天空之境」,這裡有中國最美的星空。站在鹽湖邊上,腳邊星空閃爍。這裡是追尋美麗星空的最好去處,在純淨的鹽湖邊,仰望無垠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