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母乳餵養行動聯盟組織的倡議,自1992年起,每一年8月的第一周定位「世界母乳餵養周」,旨在促使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至今,全球已有超過170個國家支持和參與。今年餵養周的主題是「助力父母,成功母乳餵養」。
今天,口糧姨帶大家看一看,社會公共設施怎樣助力父母成功母乳餵養。
20.8%。
這是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國城市實在是太缺母嬰室了。」
這是《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的發現。這是2018年的調查,由美贊臣和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共同研究發布,揭示我國城市母嬰室的供求情況以及媽媽們的體驗與建議。
我們國母乳餵養率低,全歸咎於母嬰室的缺少肯定不合理。但母嬰室作為一種在公共場合為嬰幼兒哺乳餵食、清潔等提供便利的私密空間,其數量的嚴重不足確實在客觀上影響力我國母乳餵養的普及。
事實上,母嬰室在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在城市中各種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包括機場、商場、公園等,都有成熟配套以及長期維護機制,免費向攜帶嬰幼兒出行的家庭開放。
按照《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給出的數據,口糧姨做了比較:
東京作為成熟標準的參照城市,它的公共母嬰室的數量最高,全市超過5000間;綜合考慮到平均每年出生寶寶數量的話,表現也非常優秀,平均每15個寶寶享有1間公共母嬰室。在未考慮到母嬰室位置分布的情況下,可簡單粗暴地認為它是最不「擠」的。
同為發達地區的香港和臺北,雖然已經在我國名列前茅,但數量和比例上已落後東京一大截,但也不算太擠。
北京的新生兒人數大概是東京的2.5倍,公共母嬰室總量卻只有它的1/15,導致將近600個新生寶寶「搶」1個公共母嬰室的情況。
這是一線城市的情況,二三線的只有更糟。以南京為例,其新生兒人數與東京相近,但全市的母嬰室少得可憐,60都不到(口糧姨第一反應時,100分制這都不及格好嗎?!),最終導致了「千人擠」的情況。
除了公益廣告、科普宣傳、禁止一二段奶粉廣告等政府措施外,各大母嬰品牌大力響應,聯合發起各類活動,例如「餵愛一平方」、天貓母嬰室等,掀起了一股建造母嬰室的風潮,希望在提高哺乳便利性的同時,也幫助提升社會對母乳餵養的尊重、認可和支持。
這其中,美贊臣和天貓持續升級合作就值得手動按贊10086+!
從2018年11月開始,美贊臣聯合天貓等多個品牌共同發起「媽媽聯合行動 餵愛1平方」活動, 開始在廣東、上海投放了公共母嬰室,緩解哺乳媽媽出行的焦慮狀態。
《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出臺後,考慮到目前我國低線城市母嬰室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美贊臣攜手天貓再發力,在2019年推進這一計劃,一方面把公共母嬰室帶到更多三四五線城市中去,另一方面也顧及到更多場景的母嬰室需求——除商超以外,酒店、醫院甚至旅遊景點等更多公共場所。
相應地,美贊臣在線上配合推出了「pick 1平方」和「點亮1平方」數字互動——前者鼓勵年輕媽媽拿起手機,為TA認為最需要母嬰室的公共場景投票,從而決定在哪裡投放母嬰室;在後者互動中,拉票呼聲最高的媽媽能夠獲得,以自己寶寶名字為母嬰室冠名的特權!
希望更多廠家會加入到建造和維護母嬰室的大軍中,為普及我國母乳餵養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