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的迷人與行為主義政治——記第54屆柏林電影節(2)

2020-12-22 三聯生活

小資的迷人與行為主義政治——記第54屆柏林電影節(2)

2013-04-26 11:45 作者:歌多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除了競賽單元外,柏林電影節還包括:國際新電影論壇、電影大觀等,它們常常被冷落,卻構成了電影節最張揚藝術個性的部分。

妮可·基曼出演的《冷山》

電影節的迷人與政治

今年的柏林電影節雖然沒有提出具體口號,但是依然立場鮮明。電影節主席考斯裡克在《電影節手冊》中開宗明義,引用了南非消除種族隔離後的一句口號:「真理傷人;但沉默殺人。」關注政治一向是柏林電影節的特徵,但是考斯裡克另外強調要兼顧電影的「政治」和「迷人」。如何理解「迷人」呢?每部電影都希望以不同的方式迷人。或許這個「迷人」不過是個臺階,給那些不大觸及「憂國憂民」題目的電影以空間,這樣,商業的「利」、藝術的「非利」、政治的「義」與「不義」和異端的「非議」都被照顧到了。

《日落之前》(BeforeSunset)是本屆電影節「迷人」影片的代表。9年前,導演林克拉特(RichardLinklater)憑藉小成本獨立影片《日出之前》奪得最佳導演銀熊獎,《日落之前》是續貂之作。9年後,有過露水情緣的戀人在巴黎再次相遇,傑西很快就要乘機離開法國,80分鐘的電影就悠然地講述80分鐘的見面,兩個演員從頭到尾都在說話,狡黠而溫情,行雲流水。兩人在巴黎街頭和塞納河的渡船上,背景在他們身後不斷變化,長達數分鐘的長鏡頭,如影隨形地跟隨這對戀人;中間穿插著咖啡館和家中的環境,使得背景亦動亦靜,一張一弛。對話前後矛盾,將若即若離、模稜兩可、時過情遷和真摯的愛展現得淋漓盡致。時而張揚,時而收斂,典型的「戀人絮語」。

《親密陌生人》由勒貢特(PatriceLeconte)執導,帶著法式幽默,細膩,不痛不癢的變態。也是「迷人」電影的又一代表,除了明朗的電影外,競賽單元還有比較「藍調」的片子。義大利《初戀》探討了女人與身體、愛與佔有的問題;《女魔頭》也是一部很女性的電影,講述女主人公從妓女演變成連環殺手的歷程,這裡不渲染謀殺,而是探究動機、起因。女主演塞隆憑藉這一角色和《瑪利亞》女主演莫雷諾共同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非競賽單元也有很多堪稱「迷人」的影片。論壇單元的《建築與地面》(BuildingsandGrounds)片長只有45分鐘,由五段組成:影像的油畫質感很強,似乎展現了抽象派、印象派、表現主義、野獸派的架上繪畫。音樂、影像和對白之間的聯繫也是若即若離。五段對話分別來自小津安二郎、塔科夫斯基、伯格曼、費裡尼、以及一個美國大學教授關於《德希達和結構》的演講,日語、俄語、瑞典語、義大利語和英語交織在一起。有一段完全是豬肉倉庫的唯美的拍攝,同時播放的是柴科夫斯基的《四隻小天鵝》,頗有視覺藝術的實驗風格。

再值得一提的就是柏林電影節的短片,想像力豐富得讓人驚嘆。題材包羅萬象:從政治諷刺、社會批判、到愛滋病宣傳片,從成長的煩惱到家庭軼事。長長的演職員表說明雖然影片短小,但是製作陣容並沒有縮水。

至於柏林電影節的政治,可以先從電影節外圍的柏林大學生裸奔開始,這種荷爾蒙旺盛的抗議形式在開幕式和閉幕式上都亮了相,以反對政府消減教育預算和收繳學費的計劃。電影節對待學生的克制與容納的方式就是一種政治態度的表達。

在帶有政治意味的電影中,希臘的電影大師安哲洛普羅斯的《哭泣的草地》受到媒體的一致好評,這是三部曲中的首部。整個故事始於1910年的希臘,止於今天的紐約,一個希臘家庭的際遇濃縮了一個世紀的悲歡。第一部講述到20世紀40年代的希臘內戰。影片的畫面充滿水的元素,美術的龐大投入讓人驚嘆,影像充滿詩意,讓人聯想到塔科夫斯基,具有史詩一樣的敘述,沉重的象徵,荒原、戰爭、水的意象反覆出現,也有巨著的長度——180分鐘。我在被電影折磨了若干天之後,終於在中場昏昏入睡,最後被女演員的「蒙克」似的吶喊驚醒。在快餐盛行的時代,觀眾極易審美疲勞,或許《哭泣的草地》只能供小眾細細玩味。

克羅埃西亞導演維柯·布瑞安的《見證》用多角度敘述的方法描述了波赫戰爭。除此之外,還有關於戰爭的紀錄片,大觀單元的《控制室》(ControlRoom)講述了美國侵略伊拉克戰爭期間媒體大戰,立體介紹了阿拉伯世界半島電視臺、英美以及其他國家媒體對戰爭的報導。這是美國和埃及的聯合製作:美國不缺少具有批評意識的人,這裡的悖論在於人們兜了一大圈,還是在為大資產效力:如黑槍文化(TheawfulTruth)的導演麥可·摩爾說自己片子的買主就是自己整天罵的人。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網絡編輯:薛芃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燃Ran」、「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第60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當地時間2月21日晚8點,為期10天的第60屆柏林電影節隆重閉幕。王全安和他的《團圓》不負眾望,首次打破三大國際電影節開幕片不拿獎的歷史宿命,一舉拿下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本屆柏林電影節的獲獎作品。
  • 女性、政治和新導演:最熱鬧的柏林電影節落幕了
    今年的柏林電影節,轟轟烈烈地開始,也以轟轟烈烈而告終。2019年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超過10部華語片入圍,三部進軍主競賽單元,一時間關注之聲四起。此後,曾國祥的《少年的你》和張藝謀的《一秒鐘》紛紛因為「技術原因」退賽,則給柏林的火熱勢頭澆了一盆冷水。
  • 中國演員獲第69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各獎項於當地時間16日晚在德國柏林電影宮揭曉。中國影片《地久天長》中兩名主演憑藉出色演技獲得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最佳影片金熊獎由多國合拍影片《同義詞》獲得。
  • 法語片《姜戈》敲定為第67屆柏林電影節開幕片
    法語片《姜戈》敲定為第67屆柏林電影節開幕片 時間:2017.01.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WY
  • 第69屆柏林電影節——影片《同義詞》獲最佳影片金熊獎(1)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2月17日(外代二線)(4)第69屆柏林電影節——影片《同義詞》獲最佳影片金熊獎2月16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法國著名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前左)為以色列導演納達夫
  • 英國演員海倫·米倫獲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12月4日,據Variety報導,英國演員海倫·米倫獲頒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柏林電影節新任執行總監表彰海倫·米倫對於角色的刻畫有力量且令人印象深刻,「不論是《日曆女郎》中的克裡斯,還是《女王》中的英王伊麗沙白,她對強大女性的詮釋堪稱教科書級別」。
  • 英語新聞視頻:第65屆柏林電影節開幕
    Berlin gets ready for 65th Berlinale filmfestival   【新聞速遞】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月5日至2月15日舉行。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共23部影片入圍,其中19部影片將參與金銀熊獎角逐,4部影片僅參展不參賽。
  • 柏林電影節再刮政治風 評委會變政治聲援會
    搜狐娛樂訊 (文文周/文)過去好幾年都在非雪即雨中開幕的柏林電影節,今年終於迎來了一個明朗的晴天。美麗依舊的義大利影星伊莎貝拉羅西裡尼作為本屆評委會主席,率領其他五位評委從容亮相媒體。席間各國記者踴躍提問,既有輕鬆幽默的對談,也有嚴肅緊張的討論。
  • 文章頻道 - 第 68 屆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既有世界的驚喜也有中國...
    對於影迷來說,柏林影展意味著是新一年觀影風向標,此後大家可以陸續看到這些獲獎片子。來源:奇遇電影(ID:cinematik)作者:胤祥今天凌晨,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降下帷幕,以下完整得獎名單。2018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完整得獎名單01 最佳影片金熊獎羅馬尼亞/不要碰我 Touch Me Not02 評委會大獎銀熊獎波蘭/《面目》Twarz
  • 打破邊界 多向融合——記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的前沿電影
    多元視角作者:李迅責任編輯:張煜版權:《當代電影》雜誌社來源:《當代電影》2020年第5期柏林國際電影節年屆70換了掌門。新的藝術總監卡洛·夏特裡安來自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四位前洛迦諾團隊的精英也一同前來。
  • 69屆柏林電影節中國演員王景春詠梅稱帝封后
    69屆柏林電影節中國演員王景春詠梅稱帝封后發布時間:2019年02月18日 09:55 來源:楚天都市報 圖為《地久天長》海報  69屆柏林電影節重獎王小帥新作《地久天長》  中國演員王景春詠梅稱帝封后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  與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的柏林電影節,於北京時間2月17日凌晨舉辦頒獎典禮,讓無數中國影迷笑醒了——  憑藉在王小帥導演新作《地久天長》中的演出,中國男演員王景春與中國女演員詠梅包攬了第69屆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榮譽
  • 文娛早報|第22屆英國獨立電影獎名單揭曉 柏林電影節將取消非競賽...
    第22屆英國獨立電影獎完整獲獎名單揭曉12月1日,第22屆英國獨立電影獎(BIFA)頒獎典禮在英國舉行,紀錄片《為了薩瑪》獲最佳英國獨立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紀錄片三項大獎。蕾妮·齊薇格、喬什·奧康納分獲最佳男、女主角獎,《寄生蟲》獲最佳國際獨立影片獎。
  • 2021柏林電影節或因疫情做出重大調整
    2021柏林電影節或因疫情做出重大調整 時間:2020.12.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柏林電影節|莫裡茨德哈德爾登訪談:柏林啟示錄
    隨著第六十九屆柏林電影節一起結束的,還有執掌電影節長達十八年的科斯利克(Dieter Kosslick)「時代」,雖然最後幾年頗多批評,但「歷史功過」本就由人評說 。還是剛說到的橋梁功能,也就是說聯邦德國認為在政治上無法有什麼突破或者進展的情況下,文化至少可以成為不同政治體制下各個國家之間的連接。不止於德國人民或者東西德,也包括波蘭、匈牙利或者蘇聯,或者說冷戰背景下的整個東方陣營。另一邊也自然不止於聯邦德國,而是整個西方陣營,比如美國。
  • 文章頻道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哪些電影海報刷過你的屏?
    當地時間2月29日,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成功落下帷幕。從2月20日開始,經過為期9天的密集觀影和論壇討論後,柏林電影節公布了它步入「古稀之年」的第一屆獲獎名單。電影節官方海報(點擊查看高清大圖)本屆電影節共18部國際影片角逐主競賽單元中的獎項。
  • 伊朗影片《計程車》獲第65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2月14日,在德國柏林,評委會主席、美國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手持金熊獎盃,大屏幕上顯示伊朗導演賈法爾·帕納希的頭像。當日,第65屆柏林電影節各獎項揭曉,伊朗導演賈法爾·帕納希的作品《計程車》斬獲本屆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新華網柏林2月14日電(記者郭洋 馮玉婧)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各大獎項14日揭曉,伊朗導演賈法爾·帕納希新作《計程車》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英國影片《45年》斬獲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
  • 柏林電影節連下"雙黃蛋" 伊朗"的哥"擒得"金熊"
    原標題:伊朗「的哥」擒得「金熊」 柏林當地時間2月14日晚,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正式落下帷幕。由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自導自演的現實題材影片《計程車》一舉登頂,斬獲最佳電影金熊獎。這也是繼2011年《一次別離》之後,伊朗電影再次站上了柏林電影節的榮譽頂峰。
  • 中國「夫妻」獲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 法媒稱,與坎城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同是歐洲最重要電影慶典的柏林電影節,2月16日晚將金熊獎授予了以色列導演納達夫·拉皮德的《同義詞》。在2019年參加主競賽單元各獎項角逐的16部影片中,有7部是由女性執導,這一比例在柏林電影節上前所未有。最終,最佳導演銀熊獎頒給了德國女導演安格拉·沙涅萊茨,其參賽影片《我當時在家,但是……》講述的是兒子短暫失蹤後發生在一個家庭裡的故事。旨在鼓勵電影創新的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也授予了一部德國影片《系統破壞者》。
  • 第七屆德國電影節即將開幕 16部當代佳作亮相
    第七屆德國電影節即將開幕網易娛樂11月3日報導 第七屆(中國)德國電影節即將於11月15日於北京開幕。本屆德國電影節由德國電影協會主辦,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百老匯影城協辦。第七屆德國電影節分為展映和特別放映兩個單元,在為期兩周的時間裡,將為觀眾們將帶來16部德國當代影壇佳作。在展映之餘,本屆德國電影節同樣準備了映後對談與其他精彩的同期活動。 佳片雲集,匯聚各大權威電影節獲獎作品開幕影片《系統破壞者》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分別斬獲了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和《柏林晨報》讀者評委會獎、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兩項大獎,是一部不可錯過的佳作。
  • 第70屆柏林獲獎名單,韓國導演洪尚秀拿下最佳導演大獎
    最佳影片金熊獎《無邪》即便今年沒有中國大陸影片入圍主競賽,第70屆柏林電影節在這個周年之際也獲得了「近十年最強柏林」的美譽。北京時間3月1日02:00,柏林揭曉了本屆最終獲獎名單。德國、捷克、伊朗合拍的電影《無邪》無驚無喜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