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患溶血症 出生第一天就要「大換血」

2020-12-19 大蘇網

近日,一名產婦於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剖宮產誕下一名男嬰,本來全家皆大歡喜,可由於新生兒溶血症,孩子命懸一線,剛出生 17 分鐘就被緊急送往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急需全身換血。所幸醫護人員打開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緊急救治,順利完成了嬰兒全身血液置換,目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驚險!新生兒溶血症命懸一線

陳女士的血型是 O 型 RhDCCee,這是比 "Rh 陰性熊貓血 " 還稀有的血型。9 年前,陳女士上一胎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誕生,由於稀有血型的新生兒溶血症,孩子進行過換血治療,救治非常成功。此次,一家人決定再次選擇市婦幼為孕嬰的健康保駕護航。

陳女士特殊的血型和既往病史引起了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

上午 9 時 43 分,陳女士誕下一名男嬰,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血液生化、溶血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是 ABO 血型 O 型 RhDCcEe,果不其然,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寶寶體內的總膽紅素就已經飆升到 86.9μmol/L,超出正常值近一倍,如不及時進一步治療,孩子的溶血症狀及黃疸會繼續加重,膽紅素會侵入大腦與腦細胞結合,將會出現核黃疸,可能留下腦癱、智力發育障礙等一系列的後遺症,孩子生命岌岌可危,情況十分兇險。醫院各科室緊密協作,第一時間打開綠色通道,嬰兒誕生 17 分鐘後即被轉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對其採取四面藍光照射治療並注射白蛋白、進行抗體實驗,新生兒科邱玉芳主任當機立斷:進行換血治療並聯繫醫院血庫備血。相關科室迅速到位,隨著臍動脈插管完畢,19 時 46 分,換血正式開始。整個過程並不簡單,新生兒血管細,穿刺極為不易,換血也易發生很多併發症。醫護人員一刻也不敢鬆懈,兩個半小時後,換血結束,整個過程非常順利,無併發症發生,孩子轉危為安。

警惕!媽媽血型稀有,寶寶難逃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原來,陳女士和她的寶寶都屬於 RhD 陽性,但問題出在了 RH 系統其他抗原上。陳女士是 RhDCCee,即 Rh(E)陰性,寶寶的血型是 RhDCcEe,即 Rh(E)陽性,由於媽媽血液中缺少 E 抗體,一旦後期有抗體 E 產生,寶寶就極易發生溶血病。

一般來說,兩種情況可能產生新生兒溶血症:一是,孕婦為 ABO 血型 O 型,嬰兒為 A、B 型血。這種情況下,溶血症多發生在第一胎,發病率為 20%,但病情較輕,極少發生重症溶血病,導致死胎或新生兒死亡。二是,RhD 陰性的孕婦,嬰兒為 RhD 陽性,也有母子均為 RhD 陽性血,由 RH 系統其他抗原 ( 如 E、C ) 不合引起,陳女士正是屬於後者。Rh 血型不合溶血反應多發生在第二胎以後,而初孕時溶血反應較輕。 當再次妊娠時,如果胎兒仍是 Rh 陽性,則母體內已有的抗體和新產生的抗體,使胎兒紅細胞接二連三地被破壞,胎兒可因重症貧血而死於宮內。存活者可出現重症黃疸,造成核黃疸,影響腦及其它重要器官的發育,引起智力障礙。

據了解,溶血症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黃疸,嚴重的出生時就有明顯的水腫、貧血。因此,寶寶出現黃疸,千萬要引起重視。

注意!兒童黃疸切莫大意,4 — 5 天是黃疸高峰期

兒科專家解釋,70%-80% 的寶寶在未滿月期間,都容易出現新生兒黃疸。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 2 — 3 天內出現,7 — 10 天自然消退;病理性黃疸發生在 24 小時內或者出生五天後,持續時間在兩周以上,並且反覆發作。如果新生兒從生理性變為病理性黃疸,特別是當血中膽紅素濃度超過 340umol/L,此時易致新生兒腦病,容易造成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後遺症,這些傷害是永久且不可逆的。新生兒黃疸高峰期為生後 4-5 天,因此出生後前三天出院的嬰兒,家長要尤其注意。

另外,兒科專家提醒各位家長在嬰兒出生後密切觀察其皮膚黃疸的變化。對於膚黃過早出現或逾期不退者和黃疸逐漸加重者,或黃疸退後復出者,應特別注意並及時就診。當嬰兒出現黃染時,還要注意觀察小兒精神、呼吸、吃奶、大便顏色等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病理性黃疸,儘早對寶寶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

小貼士:如何正確應對新生兒黃疸

1. 多觀察,勤監測。爸爸媽媽要經常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寶寶皮膚黃染的程度。輕度黃疸表現為面部黃染,可在家觀察;中度黃疸表現為軀幹部皮膚黃染;重度黃疸則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需要儘快到醫院化驗。

2. 觀察吃奶情況。新生兒哺乳量每天各有差異,只要精神好、睡眠好,就不必擔心。假如突然不愛吃奶,或吸吮無力,這就要對新生兒進一步觀察。

3. 觀察排洩情況。如果發現寶寶尿布被尿液染成特別黃的顏色,或者大便呈陶土色,要抓緊時間去醫院檢查。

4. 護理要積極。多做撫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黃疸消退。

相關焦點

  • 侯佩岑二胎患溶血症?新生兒溶血症發病機率究竟有多大?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在看見侯佩岑的二胎寶寶患有「ABO 新生兒溶血症」後,網友們也紛紛透露自己孩子也曾因「溶血症」住院,表示深知其中的擔憂與苦楚。那麼令媽媽們如此揪心的「新生兒溶血症」到底是什麼呢?丁香媽媽今天請到了吳菲菲醫生,來給大家科普下。
  • 嬰兒出生不久出現溶血症 凌晨,「黃金寶寶」全身大換血
    丁雲 攝蘇宣 丁雲「一個剛出生10小時重度黃疸的寶寶需要緊急轉院!」10月12日下午3點左右,寶應縣人民醫院聯繫蘇北人民醫院,一場「生死時速」悄然上演。一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出現了危重稀有血型溶血並發血小板減少症,該醫院專家在短時間內診斷,並及時大換血,讓寶寶轉危為安。
  • 新生兒和媽媽血型不合 出生僅一天全身大換血
    作者:寶寶知道 熱點影像館因為與媽媽血型不合,寶寶出生後就患上了嚴重的溶血症,需要全身換血,否則可能會留下智力低下、聽覺障礙、腦癱等神經系統後遺症。目前,經過成功換血治療後,寶寶的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兩天前,38歲的王女士(化名)剛剛產下一子,可本應沉浸在喜悅之中的一家人發現,孩子出生後皮膚越來越黃,吃奶反應也不好,家人覺得不對勁,趕緊將寶寶轉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醫生檢查發現,寶寶全身皮膚發黃,有新生兒黃疸症狀,結合王女士O型RH陽性血的情況,初步診斷患兒可能患有嚴重溶血病。新生兒科醫護人員迅速安排抽血檢查,並馬上為其進行光療和心電監護。
  • 福州新出生寶寶患溶血症急需熊貓血
    福州新出生寶寶患溶血症急需熊貓血,1007連夜愛心接力昨晚9點20分左右,1007微信公眾號爆料平臺接到車友求助稱,自己一位屏南朋友剛產下的女兒患有新生兒溶血症,現在在福州兒童醫院,急需尋找Rh陰性A型血(熊貓血),醫生說最好的換血時間是出生後的四天內,現在已經2天了,情況緊急。
  • 合肥一女嬰患上罕見溶血病 出生30分鐘全身「大換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東區誕下一位女嬰患上罕見溶血病,出生半小時就進行了全身「大換血」。醫生通過實施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後,現患兒轉危為安。據介紹,來自合肥的女嬰母親為稀有血型,寶寶出生僅30分鐘,全身皮膚蒼黃,肝脾腫大,生命危急。該院即刻啟動應急小組,對患兒進行急救。
  • [菏澤]市二院成功救活「新生兒ABO溶血症」女嬰
    [菏澤]市二院成功救活「新生兒ABO溶血症」女嬰5月21日,患有「新生兒ABO溶血症」的女嬰從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出院。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胡德光 王浩)5月21日,患有「新生兒ABO溶血症」的女嬰從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出院。
  • 「熊貓血」溶血症寶寶 全身換血3遍獲新生
    「熊貓血」溶血症寶寶 全身換血3遍獲新生 大字 日期:2020-12-09 來源:南昌新聞網     近日,28歲的董女士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下一女,因為與媽媽血型不合,寶寶出生後就患上了嚴重的溶血症,產後半小時皮膚越來越黑,吃奶反應也不好。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需要全身換血。
  • 深夜為新生兒全身換血 出生僅8天經歷的「生死時速」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陳毅 孫冬冬)「配血成功,現在採用的是同步外周靜脈換血療法,開始進行換血治療,注意,一定要同步……」晚上22:40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新生重症醫學科主任王新華和護士長張國英仍堅守在病房,為一名出生僅八天,在家保守治療黃疸七天無明顯好轉的女嬰進行換血療法
  • 出生近10天寶寶患「蠶豆病」 全身換血400毫升後「續命」
    湖北日報訊(記者龍華、通訊員鄧國歡)出生不足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少見的「蠶豆病」,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急需「全身大換血」。緊急從鹹寧轉運武漢,小傢伙幸運輸入1.5倍全身容量的新鮮血液後,症狀消失,終於轉危為安。
  • 出生近10天寶寶患「蠶豆病」全身換血400毫升後「續命」
    湖北日報訊(記者龍華、通訊員鄧國歡)出生不足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少見的「蠶豆病」,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急需「全身大換血」。緊急從鹹寧轉運武漢,小傢伙幸運輸入1.5倍全身容量的新鮮血液後,症狀消失,終於轉危為安。
  • 二寶熬過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症發生的原因
    演員侯佩岑今年8月份生了一個早產的男孩,而且很不幸,這個男孩一出生就患上了新生兒溶血,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這個男孩終於戰勝了溶血症,可以健康的回家了,我們也為他能夠健康的出院而高興。  新生兒溶血也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的疾病,而ABO溶血發病的機率是最高的,佔到99%。這個早產的孩子就是這種溶血症。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新生兒溶血症大發生?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 侯佩岑提到溶血症兒子淚崩 醫生:ABO溶血症可以痊癒
    01-04 16:22:38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說到ABO溶血症,大家並不陌生,日前,臺灣主持人侯佩岑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小兒子當場淚崩。原來,孩子出生時罹患ABO新生兒溶血症,前後共進出3次加護病房,但仍找不出病因。
  • 江蘇一新生兒患Rh抗-E血型不合溶血病 全身大換血
    常州金壇一新生兒剛出生沒多久,黃疸就進展特別快,一檢查發現是極少見的新生兒Rh抗-E血型不合溶血病!這種溶血病常州地區在1995年發現並治癒了第一例,至今也就出現過十幾例!意識到該溶血病的不比一般溶血病,金壇醫院連忙為孩子轉院,最終轉運到常州兒童醫院進行了近3小時的全身大換血!
  • 出生僅30分鐘,荊門「熊貓血」寶寶大換血
    出生僅30分鐘,就被抱進新生兒科,2小時完成全身大換血。10月14日,「熊貓血」(RH陰性血,佔全國人口的1%,因極其稀有而得名)產婦蔣女士足月剖宮產下一女嬰——堯堯,因堯堯RH陽性血型與母親的陰性血型不合,一出生即出現溶血反應,呻吟、吐沫、呼吸不暢,全身皮膚黃染、精神狀態差等。
  • 新生兒溶血症發生機率?可以預防嗎?
    新生兒溶血症有多可怕?嚴重黃疸、心肺衰竭,可能還有換血風險,基本上它是由於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同所引起的,若孕婦剛好是這兩種血型,寶寶機率將大增,怎麼預防?,造成溶血現象,稱為新生兒溶血症或ABO溶血症;簡單來說,是由於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同而引起的疾病。
  • 「熊貓血」女嬰換血3次轉危為安
    ▲經過搶救,患有溶血症的女嬰已經轉危為安,可以正常喝奶了。近日,28歲的董女士在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下一女,因為與媽媽血型不合,寶寶出生後就患上了嚴重的溶血症,產後半小時皮膚越來越黑,吃奶反應也不好。憂心出生當天 寶寶進了重症監護室董女士的愛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妻子在產下女嬰後半小時,醫生便告知孩子的腹部比普通新生兒的要腫脹不少,皮膚的顏色也越來越黑黃,可能是溶血症,女嬰當即被轉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 湖北一出生4天的新生兒竟然要全身大換血,原因是……
    據外院資料顯示:媽媽血型是O型RH陽性、寶寶血型是A型RH陽性,出生24小時便出現皮膚黃染,經皮測膽紅素160μmol/L,然而,常規藍光照射治療數日,卻並未阻擋黃疸上升的步伐,總膽紅素值節節攀升。「入院時寶寶的黃疸已經非常嚴重,全身皮膚從眼睛到足部明顯發黃,看上去就是個『小黃人』。」荊門二醫新生兒科劉莉主任醫師首診時表示,考慮到孕母的典型血型,需警惕「新生兒ABO溶血症」。
  • 侯佩岑談小兒子病情淚崩,溶血症竟這麼可怕?
    原來她的小兒子被診斷患ABO溶血症,常發生嚴重貧血得去醫院出血,自出生到現在已經3次進出加護病房,但至今找不到病因。那麼,ABO溶血症到底是什麼病,竟然這麼「可怕」?新生兒溶血症也叫新生兒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主要是指媽媽與寶寶的血型不合,母體中的抗體進入寶寶體內,溶解了寶寶的紅細胞,誘發的同種被動免疫性疾病。很多血型不合系統可引起新生兒溶血,比較常見的是ABO系統和Rh系統。
  • 寶寶為啥會得ABO溶血症?O型血的媽媽一定看
    醫生還提醒,O型血的媽媽尤其要注意溶血症。許多準備懷孕的媽媽不禁要問這是為什麼呢?一、先了解溶血症有什麼危害?患溶血症的嬰兒出生後,伴有併發症黃疸,肝脾腫大、貧血等。嚴重的會導致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神經系統後遺症,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或死亡。所幸大部分新生兒的溶血症只要發現及時,絕大部分都能治癒。所以溶血症其實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
  • 因「蠶豆病」出生10天需全身換血,專家稱孕婦應警惕氧化劑藥物
    出生僅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溶血症,急需「全身大換血」。幸運的是,依託湖北省兒童醫學中心同濟兒童專病聯盟打造的「黃金6小時危重救治圈」,小樂樂得到及時救治,終於轉危為安。萌寶出生10天變「小黃人」6月5日,家住鹹寧的蔣女士(化名)生下了一名可愛的男嬰,正當全家人都沉浸在新成員加入的快樂之中時,噩運卻在不知不覺中降臨到剛出生不久的小樂樂身上。7天後,小樂樂突然出現了「皮膚重度黃染」現象,並逐漸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