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用聲波「攻擊」美國外交人員?專家:說法令人懷疑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陳一 環球時報記者李曉驍 郭媛丹】神秘的「聲波攻擊」事件目前正考驗美國和古巴並不穩定的外交關係,事件導致至少21名美國人出現健康問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17日稱,在古巴的美國外交官受到健康方面的攻擊,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美國正在考慮關閉駐古巴大使館。

籠罩在「聲波攻擊」上的迷霧讓事件顯得更加非同尋常。

「哈瓦那的噪音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武器秘密」,美國Forexlive新聞網站評論說,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武器,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都潛在地令人害怕。中情局前駐哈瓦那官員阿姆斯特朗說:「所有這一切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這真是太神秘了,太神秘了。」各種猜測也隨之出現:古巴政府的一種攻擊行為、古巴部隊的流氓派系所為、第三國發起的攻擊、某種間諜操作行為出錯等等。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聲波武器不僅僅存在於對美國不友好的國家的武器庫裡,美軍和美國公司也在研發一些最好的聲波武器。與橡皮子彈一樣,聲波武器往往被歸為「非致命武器」或者「較少致命武器」一類。通常的觀點是他們利用聽覺來阻止目標,但不會帶來永久的傷害或者奪人生命。遠程音波控制器是出名的聲波武器之一,旨在驅散人群或者使敵對目標失去能力,它能發出大量的聲響,煩人的聲音能夠打消人們的暴力行為。

美國《新聞周刊》稱,動用聲波武器,這聽起來就像是冷戰時期的諷刺漫畫《黑白間諜》裡面的情節,但情報分析家對這起事件感到迷惑不解,稱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那些症狀。駐哈瓦那的一名前高級外交官說:「這件事太離奇了。這真是不合情理。美軍和其他國家的軍方已經研發出了能夠導致暫時聽力損失的低頻裝備,大家都清楚存在這種技術,但是還沒有造成永久損傷。」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情報組織有時會使用微波技術來監聽目標房間和大樓內的對話,但是這種方法據信不會帶來聽力損失、神經受損或者其他方面的身體傷害。美國官員認為古巴的情報機構一直在通過傳統的監聽方法監視著他們,比如竊聽電話或者安裝無線電發報機。圍繞著這些症狀的神秘性持續不散,一些人猜測可能是監聽裝備出了故障。中情局的前高級官員約翰·瑟斐爾說,「有可能是一種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新式武器,但間諜行為的目的不是破壞人的耳朵,而是鼓勵他們去說話呀。」

中國一位要求匿名的專家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上個世紀聲波武器剛誕生時,它是高科技武器,但發展到現在,聲波武器已經不屬於什麼高科技和新興的武器了。根據聲波頻率和波長不同,聲波武器分為次聲波、強聲波、超聲波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聲波武器對人體和神經系統產生不同的傷害。目前很多國家的強力部門和武裝部隊都已配備了這種武器裝備。

「聲波武器種類比較多,使用條件比較簡單。同時大部分聲波武器都是非致命性的,只是在短時間內使人失去抵抗能力,因而會被各國政府的特殊機構和反恐部門越來越廣泛使用。」這位專家表示。此前世界上已經出現過使用聲波武器攻擊案例,比如曾有郵輪在亞丁灣海域利用聲波武器成功擊退海盜襲擊。

這位專家進一步分析,古巴對美國外交人員使用次聲波武器的說法令人懷疑,因為使用聲波武器不可能做到悄無聲息,必然會留下痕跡和證據,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任何國家的政府是心知肚明的。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古巴回應聲波攻擊:經查未發現任何聲波攻擊跡象
    &nbsp&nbsp&nbsp&nbsp古巴回應聲波攻擊:經查未發現任何聲波攻擊跡象&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古巴回應美外交官遭「聲波攻擊」:未查出怪病原因&nbsp&nbsp&nbsp
  • 美科學家認為對美使館「聲波」攻擊武器來自某微波設備
    據美國媒體報導,之前先後被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和駐華使館外交人員指控為「聲波武器攻擊」的事件有了新說法,據美國媒體援引調查組一名主要專家的話稱,這種所謂的「聲波攻擊」很可能不是聲波,而是來自於某種微波設備。
  • 美媒公布「聲波攻擊」錄音:「聽上去像一群蟋蟀在鳴叫」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外媒稱,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12日表示,古巴政府原本可以阻止美國外交人員在古巴遭受的聲波攻擊。此次聲波攻擊事件已經引發一場雙邊外交危機。據埃菲社10月12日報導,凱利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認為古巴政府原本可以阻止針對我國外交人員的攻擊。」
  • 美國收緊對古巴籤證政策
    美國2017年以來收緊對古巴政策,同年9月以美駐古外交人員遭到「聲波攻擊」為理由,撤回絕大多數駐古巴使館外交人員。隨後,美國駐古巴使館幾乎停辦所有籤證服務;古巴民眾需要先到墨西哥、巴拿馬等第三國,在那裡申請赴美籤證。
  • 三個理由告訴你美國稱「聲波攻擊」有多匪夷所思!
    不少媒體也將此和之前美國稱在古巴的外交官遭受「聲波攻擊」、並撤回外交官一事聯繫起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3日也稱兩者「在醫學上類似」。「聲波攻擊」導致「腦損傷」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少?這名美政府僱員的症狀真的是腦損傷嗎?
  • 美國收緊對古巴籤證政策 停發五年多次往返籤證
    【調整政策】美國駐古巴使館代辦瑪拉·特卡15日在社交媒體宣布,從本月18日起,古巴民眾在第三國申請赴美籤證時將不再獲得有效期為5年的多次往返籤證,而改為單次入境籤證、每次獲準在美國停留3個月。美國2017年以來收緊對古巴政策,同年9月以美駐古外交人員遭到「聲波攻擊」為理由,撤回絕大多數駐古巴使館外交人員。
  • 外交官接連得怪病,美國一口咬定:敵對大國是兇手
    據觀察者網12月6日報導,2016年,美國駐古巴的外交人員接連得了怪病,出現了頭暈噁心,聽力喪失等症狀。美國聲稱,這些外交官員是遭遇"聲波武器"攻擊,近日,美國情報機構透露了案件的最新進展,稱俄羅斯才是這起攻擊的幕後黑手。
  • 美國再對古巴下手 這次目標不簡單
    美國又對古巴下手了。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自5月2日起,美國將啟動一項此前被凍結的法律條款。如果任何企業或個人在其生意業務中使用了古巴政府「沒收」的美國公民財產,美國公民將有權起訴這些企業或個人。這項措施被認為凸顯出美國對古巴政策的「收緊」。
  • 美英科學家認為:美國所稱「聲波攻擊」實為蟋蟀鳴叫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外媒稱,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兩位科學家1月5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指責的針對美外交人員的「聲波攻擊」其實源於加勒比地區一種蟋蟀發出的聲音。據拉美社1月5日報導,雖然有些關於「聲波攻擊」來源的猜測超出了科幻的範疇,但美方自2017年以來一直利用「聲波攻擊」開展宣傳戰。近兩年過去了,其原因一直無法確認。
  • 聲波武器的現狀和未來
    2017年秋季,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多名工作人員莫名遭到特殊裝置發動的「聲波攻擊」,當時美媒援引醫學檢驗報告報導稱,數名美國駐古巴外交官被診斷為「輕度顱腦損傷」。事件一度掀起美古兩國外交風波。  美國駐古巴使館真遭受到「聲波襲擊」了嗎?
  • 法媒:美加外交官在古巴身體不適或是驅蚊殺蟲劑所致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導法媒稱,駐古巴的加拿大外交官曾抱怨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不適,當時問題被歸咎於疑似所謂「聲波武器襲擊」,不過根據19日公布的新的研究結果,導致這一症狀的可能是驅蚊藥水中含有的神經毒素。
  • 古巴官員:美方駐古巴使館人員患神秘疾病,系遭遇聲波襲擊所致,純屬...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16日報導,古巴官員15日表示,否認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在12日6日的報告中稱,美國和加拿大在哈瓦那工作的幾名外交人員遭遇的神秘疾病是高頻無線電波引起。古巴科學院院長路易斯·貝拉克斯也指出,「該報告沒有提供科學證據表明外交官所在地區存在高強度無線電波。」
  • 美國拒給古巴領導人女兒籤證
    美國一家民間團體25日說,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勞爾·卡斯楚的女兒瑪麗拉·卡斯楚原定下周在美國費城出席一場活動,而美國國務院拒絕向她發放籤證。
  • 如何描述美國的外交政策?美媒:災難性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理解美國外交政策的失敗——奧爾布賴特主義》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凱託學會高級研究員、裡根總統特別助理道格·班多。文章稱,如何描述近20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首先想到的就是災難性這個詞。
  • 古巴政府抗議美國縮短對古旅遊籤證有效期
    新華社哈瓦那3月16日電(記者朱婉君)古巴外交部16日發表聲明,拒絕接受美國將對古巴公民發放的旅遊籤證有效期從「5年內多次入境」縮減到「3個月內單次入境」的決定,認為美此舉對赴美古巴公民「構成了一個附加障礙」。
  • 美國取消古巴人5年期赴美旅遊籤證,「川普上臺後對古巴不好」
    美國NBC電視新聞16日報導稱,這對古巴企業家和離散家庭的成員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需要這些籤證來美國看望親戚,並為他們在古巴島上的生意購買寶貴的用品。 美國於2017年9月從哈瓦那撤出了大部分非必要的外交人員。
  • 古巴科學院發聲明駁斥美國「射頻波攻擊說」
    古巴科學院15日發布聲明,駁斥美國政府一份關於駐古外交官神秘疾病與「射頻波」關聯的報告,說這更多是「可能性非常小」的假設,而非「經過論證的事實」。2016年至2018年,美國數十名駐外使館人員出現聽力下降、頭暈、頭痛、乏力等症狀,其中大部分人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常駐。加拿大政府說十多名駐古大使館人員出現相似症狀。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領導的政府認為這是古巴使用某種「秘密武器」所致,把這些與輕度創傷性顱腦損傷相符的症狀稱為「哈瓦那症候群」。
  • 美國外交官患腦損傷,國家科學院時隔4年發布報告:俄羅斯幹的
    據ABC 新聞報導,2016年底,美國多名駐古巴工作人員離奇患病。一些駐古巴官員們的聽力嚴重受損,還伴隨有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喪失等症狀。2017年初,美方確認大約有24名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工作人員以及駐中國廣州領事館工作人員出現了健康受損的情況。
  • 聲波武器知多少
    LRAD定向聲波驅散器。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該國國民警衛隊一度啟用聲波炮——LRAD定向聲波驅散器,來驅散大規模集結的人群。聲波武器主要分為三類:次聲武器、噪聲武器和超聲武器。次聲武器能發射頻率低於20赫茲的次聲波,將頻率和強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可令人心煩意亂、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甚至神志不清、瘋癲狂躁,從而喪失戰鬥力。此類裝備要成為實用性武器,尚需進一步提高次聲波強度,解決好定向聚焦和小型化等問題。
  • 聲波幹擾陀螺儀,「黑」掉智能設備?專家:尚可「亡羊補牢」
    近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全球頂級安全會議——黑帽大會(Black Hat USA)上,兩位來自阿里巴巴安全部門的研究人員,針對其近期的研究成果發表了長達50分鐘的公開演講,並進行了現場演示。 與其他軟體應用程式相比,陀螺儀幾乎不必擔心會被黑客攻擊,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雖然電腦攻擊可以避免,但是來自聲波的物理攻擊卻令其潰不成軍。 那麼,人們是否可以關閉陀螺儀來避免這種潛在的威脅呢?王康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手機中一般沒有關閉陀螺儀的選項。而且,它在平衡車、無人機等設備中,屬於基本傳感器,不可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