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對古巴下手了。
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自5月2日起,美國將啟動一項此前被凍結的法律條款。如果任何企業或個人在其生意業務中使用了古巴政府「沒收」的美國公民財產,美國公民將有權起訴這些企業或個人。
這項措施被認為凸顯出美國對古巴政策的「收緊」。同時有分析指出,美方也希望藉此在國內爭取選票,在國外向委內瑞拉以及與古巴有密切經貿往來的歐盟施壓。
凍結23年的條款被激活
蓬佩奧17日在美國國務院記者會上稱,古巴對西半球國家的所作所為直接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包括古巴支持委內瑞拉馬杜羅政府等行為。
4月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華盛頓出席記者會。(新華社/法新)
他說,從5月2日起,美國將允許實施「赫爾姆斯-伯頓法」第三條的全部內容,當年被古巴政府「沒收」財產且沒有得到補償的美國公民將有權依據此法採取行動。
美國1996年通過「赫爾姆斯-伯頓法」,其第三條的大致「邏輯」和內容是,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後,一些美國公司和個人財產被古巴政府「沒收」,因此美國公民可以在美國法院向使用這些財產的古巴實體以及與其有經貿往來的外國公司提起訴訟。
這項條款一度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對。由於擔心執行相關內容會嚴重影響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1996年以來,歷任美國總統都動用總統權力凍結這一條款。
圖為古巴外交部長布魯諾羅德裡格斯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
蓬佩奧宣布啟動這一條款後,古巴外長羅德裡格斯回應說,美方的決定是對國際法的攻擊,也是對古巴及相關第三國主權的攻擊。美國對古採取的強硬行動將會遭遇失敗,古巴將像以往一樣取得勝利。
打擊古巴不是唯一目的
一些美國和歐洲媒體解讀,美國政府這一舉措凸顯其對古巴政策「收緊」,試圖打壓古巴吸引外資的努力。
古巴官方新聞網站「古巴辯論」指出,「赫爾姆斯-伯頓法」制定背景是為阻礙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不斷增長的外國對古投資。美國啟動「赫爾姆斯-伯頓法」第三條,旨在進一步強化對古封鎖,影響已惡化的雙邊關係,擴大美國對古巴「侵略措施」的域外效力。
圖為美國駐古巴大使館資料照片。(新華社/美聯)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呂洋看來,除了直接打擊古巴,美國此舉還有三個目的:
其一,爭取國內選票。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在即,川普政府希望通過對古巴用強,來拉攏那些生活在美國、支持古巴舊政權的古巴裔選民。操縱所謂「邊際選民」是共和黨上次大選中的成功經驗。
其二,間接「敲打」委內瑞拉。美近期不斷指責古巴對委支持延緩了所謂「政權更迭」的步伐,這次制裁可以說是進一步的「警告」。
其三,向歐洲方面施壓。受美此次制裁影響最大的是已經與古巴恢復正常關係並與古有密切經貿往來的歐洲企業,美國希望藉此在美歐貿易摩擦中佔得更多談判籌碼。
2018年1月3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到訪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裡尼(中)參觀哈瓦那老城區。(新華社/路透)
目前來看,這一制裁牽涉多方利益,勢必遭遇強烈反彈,能否真正落實尚未可知。
17日,歐盟和加拿大發表聯合聲明,指責美方此舉「與國際法相悖」,表示將共同努力,維護自己企業的利益。
拉美局勢變了 美國的面孔也變了
隨著近年來拉美政壇大規模右轉,曾拉起「反美」大旗的古巴、委內瑞拉等國逐漸失去了地區支持,而美國則迎來了重建其在拉美影響力的大好時機。美拉關係上,美國再次唱起了「主角」。
彼時,為了挽救不斷下滑的美國影響力,一直擅長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的美國,偷偷藏起了「大棒」,歐巴馬政府甚至對古巴進行了歷史性訪問。而如今,「大好形勢」在前,川普政府收起了「胡蘿蔔」,到處揮舞「大棒」,以移民、緝毒、民主為由向拉美國家極限施壓。
此次,美國再次打出對古制裁「組合拳」,令拉美大地上空的「門羅主義」陰雲越壓越低,加大了拉美局勢的不確定性。
背景連結
1959年古巴革命後,美國政府對古巴採取敵視政策。1961年,美古斷交。次年,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2015年7月,兩國正式恢復外交關係,但美國並沒有全面解除對古巴的封鎖。
2017年川普政府上臺後,美國再次收緊對古巴的政策,並以所謂美外交人員遭到「聲波攻擊」為由,驅逐在美古巴外交官並撤回六成美駐古外交人員。
2019年4月13日,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迪亞斯-卡內爾說,美國對古巴採取的種種行為,使本不牢固的古美關係倒退至「最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