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不及格,媽媽剛想批評教育,卻不想被孩子一臉眼淚給嚇到

2020-08-21 說樂青春

孩子考試總是不及格,媽媽剛想破口大罵,卻被孩子一臉眼淚給嚇到

今天小李下班,看到自己孩子一臉鬱悶地坐在客廳裡,便問她怎麼了。孩子一臉悶悶不樂地將試卷拿出來,上面標著大大的59分。小李還沒來得及生氣,孩子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媽媽,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啊,我明明知道公式,但總是算不對呢。今天老師還當眾念出我的成績,我是班上唯一一個沒有及格的。同學因此笑了我好久,媽媽我再也不想學數學了。

小李看到孩子這樣傷心的樣子,趕緊抱了抱她比起數學的不及格,更重要的是,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第一反應竟然不是解決它,而是想要逃避,這無疑是不利於她個人發展的。小李立馬就沒有生氣的心情,而是對孩子溫柔地說道,媽媽知道你現在十分不高興,但是其實你也是十分想要學好數學的是嗎?

孩子說我每天都有好好讀書,但是考試還是不及格。小李點點頭說,媽媽知道你平時有在認真讀書,但是一兩次考試成績並不能代表什麼的。你願意跟媽媽講一下,為什麼這次考試沒有及格嗎?

孩子思考了一會,對媽媽說道,我覺得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得太快,我總是聽了這個就忘記了那個。尤其是到了考試的時候,我更加緊張,什麼都想不起來了。因此,每次都沒有考好。小李趕緊對孩子說,那我們慢慢把這些困難克服好嗎,對待考試儘量平心氣和,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孩子聽了媽媽的話,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就去房間繼續寫作業了。

其實不光光是考試,當孩子第一次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肯定與支持,那麼失敗會嚴重挫敗她的積極性。而此時,父母選擇責罵與懲罰,無疑是在孩子傷口上撒鹽,孩子非但不會有所進步,更加讓她不想要奮鬥。如果自己的孩子正處在挫折與失敗中,那麼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鼓勵與信任。這不僅僅可以溫暖孩子的內心,還會激起孩子高昂的鬥志。

作為家長,不妨用這三個方式來處理正在挫折中的孩子。首先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感受孩子的情緒。孩子能夠將自己所受的挫折告訴父母,那麼她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幫助與鼓勵。而父母的肯定與鼓勵是幫助孩子恢復自信的途徑。但是如果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下意識地進行責罵,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有挫敗感。

其次與孩子一起找到問題的所在。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引導孩子應該如何去解決問題。最後,父母建立在前兩點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的用一些道理來告訴孩子,鼓勵他,而不是一味的讓他壓抑自己的天性。對於孩子而言,能夠聽進去的道理,都是會成功安撫自己。作為父母,一定要善於抓住這些小細節,來幫助孩子度過學習中還是生活上所遇到的挫折。

相關焦點

  • 孩子剛上一年級,數學考試就不及格,怎麼教孩子呢?一語道破玄機
    因為要上班,所以都是隔代教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可以說,對於孩子絕對是寵溺的,孩子想要什麼就得什麼,不想學習就不想學,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沒有家長的監督,孩子會乖乖地去學習、複習今天學過的功課嗎?答案顯然是不會的!
  • 「媽媽,老師批評我,我不想上學了」媽媽這樣做,孩子受益一生
    導讀:「媽媽,老師批評我,我不想上學了」媽媽這樣做,孩子受益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老師批評我,我不想上學了」媽媽這樣做,孩子受益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從考試不及格到100分,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孩子從考試不及格到100分,真是驚喜前兩天家裡的小姑娘考試,考了個100分,真的非常值得紀念!這是孩子考試的試卷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孩子從考試不及格到100分,真是驚喜經過是這樣的,當時我去接的孩子,孩子故意裝作非常難過的樣子,對我說,自己這次考試只考了85分。因為他的平時成績也就在90分左右吧!85分我也能接受!
  • 娃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孩子不記仇嗎?背後原因真的很心酸
    雖然,事後媽媽也知道自己不對,可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心靈傷害,媽媽再懊惱也無法使時光倒退了。孩子剛被吼,轉身就抱著媽媽親,難道娃不記仇嗎?小家聽完這話,眼淚馬上就止住了,立即就笑了,她抱著媽媽就親,親個沒完。媽媽看著小家離開的背影,心裡在想,「孩子終究是孩子,一點都不記仇,跟魚一樣,好像記憶只有幾秒鐘。」
  • 孩子犯錯罵不罵?這個時間段不要批評,當心傷害到孩子
    郭德綱曾經說過:我的孩子我來教育,我在家讓他受罰受夠了,將來到外面就不會被別人教育了。事實證明,郭麒麟真的被教育的很好,家長在效仿的時候卻忽略了&34;兩個字。不論什麼時候,只要孩子出現錯誤就狠狠的訓斥,卻忘了他們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也需要自尊和尊重。
  •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與父母教育方式有關,別不當回事
    變得沉默寡言,不愛笑,不愛說話,總是喜歡發呆,媽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有一次班主任來家訪時,發現了家裡壓抑的氣氛,了解緣由後,忙安慰她:不能這樣對孩子,一定要找到科學的方法,你這樣做只會讓他更反感。老師說:「孩子還處在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期(3-12歲),不用急。培養要用「巧勁」,而不是「蠻勁」。
  • 「我不打孩子,只批評教育他」批評方法選不對,照樣傷害孩子
    每年的4月30日,也就是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國際上設立這一「節日」目的是為了宣傳反體罰兒童。其實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們這一代的父母,相對於上一代的父母,體罰孩子的已經變少,大部分的父母選擇「言語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批評孩子。
  • 被同學「誣陷」偷東西,孩子的操行被打了「及格」,媽媽很焦慮
    所以,我們要多積極地去傾聽,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一些原因。曾經有一個媽媽也是來向我諮詢,她當時特別著急,她說她看到孩子的操行評分是及格,簡直不能接受,怎麼才及格?一般來講老師打操行評分基本上都是打優,但這次她的孩子才及格,媽媽內心非常焦慮。
  • 教育孩子到底應該打擊式教育還是鼓勵式教育,這位媽媽最有發言權
    相信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教育時都會頭疼,一直批評擔心孩子沒有自信,稍微鼓勵一下孩子就特別容易驕傲,真是讓人頭疼。這位母親的孩子今年剛上高一,但是一年前幾乎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考上高中。一年前孩子各科處於及格邊緣,學習狀態也不是很好,伴隨而來的則是孩子經常與自己爭吵,覺得自己不尊重她。
  • 男孩小學考試不及格,爸爸不打不罵,只說了一句話,孩子成功逆襲
    文|文兒孩子小的時候擔心他的體重和身高不合格,而等到孩子上小學了,就開始把重點轉移到孩子的學習上去,如果是孩子成績不好,也是父母心頭的一根刺。但是,孩子的成績好壞可不是比誰家大人的嗓門高低的,有些家長不打不罵孩子也能教育成功。有位寶媽給我們分享自己孩子的經歷: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考試成績不及格,把試卷拿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只說了一句話:「我一直在等你不及格的一天,我的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
  • 孩子受不了被批評是怎麼回事?批評孩子是一門學問,分場合有技巧
    ,橙橙爸還不忘插一句:「現在的孩子怎麼都受不得批評了?孩子隨便扒拉了幾口飯就說飽了,頭也不回地回到臥室。接連幾天橙橙都胃口不佳,大人給他夾什麼就吃什麼,吃幾口就說飽了很快回屋。經詢問後,孩子說出的話讓人震驚,他說爸爸總是在飯桌上批評他,所以才不想在飯桌上多做停留。
  • 姜潮媽媽搶拖鞋嚇到麥迪娜,誰注意孩子的反應,好懂事啊
    婆婆和媽媽這個綜藝已經開播了,裡面邀請到了很多明星夫婦,其中麥迪娜和姜潮這對夫婦是最有人氣的,他們兩個也是最年輕的,兩個人的兒子現在也已經一歲了,但是一直由奶奶在照顧著,現在他們三個要一起生活了,還被網友們觀察著。
  • 「媽媽批評你,是為你好」,父母一味地批評孩子,只會傷害孩子
    文丨C媽學堂我為什麼要批評你?你看你周圍有人說你嗎?要是我不說你,你現在還不是尾巴翹到天上去了?別人都不願意說你,只有爸爸媽媽才會批評你,指出你身上所存在的問題,這樣你才能改正,才能變得更加優秀。有這時間不如好好想一想,到底應該怎麼改正?爸爸媽媽每天這麼辛辛苦苦的賺錢供你學習成長,你還不努力?說你幾句怎麼了?這難道不是為你好嗎?
  • 四年級的孩子,上課不學習總和老師作對,批評教育無效該怎麼辦?
    但是有些比較皮的孩子就不行了,在家不聽話在學校也不聽話,淨給老師添亂。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上課書都不想翻,老師講課他睡大覺,對哪個科目都不感興趣,任憑老師在上面講得天花亂墜,奈何他根本就提不起興趣。如此以來,上課沒事幹又不讓睡覺,他就開始做小動作,不是動前排的同學,就是動身後同學,要麼就是嘁嘁喳喳地說話,搞得大家都不得安生,課堂紀律不能保障,老師講課容易被打斷。可是批評教育又沒什麼效果,這種學生往往耐受力很強,輕描淡寫的批評在他們身上根本就不起作用。可是課還要上,紀律還要維持,該怎麼辦呢?
  • 一生E本・新學期,請告訴孩子:不怕老師批評你,就怕老師不管你
    孩子,前天你放學後哭著跟我說,不喜歡老師,因為老師批評你了。我也問了老師,原來是你沒有完成作業,老師才會懲罰你。媽媽想跟你講個故事:墨子的弟子耕柱子上課開小差,被批評了,他不服氣,覺得老師只批評自己不公平。
  • 「媽媽,老師總是批評我!」你的回答可能決定孩子一生
    01前幾天,放學回家的時候,女兒一臉悶悶不樂。不僅是讓自己的女兒明白,我也想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們知道,老師不嚴厲,吃虧的一定是學生。你的回答可能決定孩子一生02教育是一項嚴肅的事業,身為老師,必然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時刻不能鬆懈。
  • 期末考最後兩周,請告訴孩子:不怕老師批評你,就怕老師不管你!
    孩子,前天你放學後哭著跟我說,不喜歡老師,因為老師批評你了。  我也問了老師,原來是你沒有完成作業,老師才會懲罰你。  媽媽想跟你講個故事:  墨子的弟子耕柱子上課開小差,被批評了,他不服氣,覺得老師只批評自己不公平。  墨子問他:「如果要趕馬和牛上山,你會鞭打馬還是鞭打牛?」
  • 孩子一犯錯就辯解,5個教育技巧,讓孩子接受批評、乖乖認錯
    晴晴嘟著嘴,一臉不情願的樣子,慢吞吞地收拾東西,還邊收拾邊嘀咕著什麼。晴晴媽見狀,忍不住責罵她說:「你還有意見?不幫幫我就算了,還總給我添亂。你能不能懂事一點?」對於媽媽的指責,晴晴竟然生氣地抗議說:「我不是在收拾了嗎?你整天就知道發脾氣。」
  • 十歲的孩子,胃病嚴重到吃不下飯,罪魁禍首竟然是家長的教育方式
    表姐家的孩子很多天都不好好吃飯,說不想吃,吃不下,表姐特別著急,帶到省人民醫院一看,醫生竟然說是心因作用和情緒影響,吃飯時不要談論不開心的話,更不要責罵孩子,開了一大堆的中藥並一再囑咐在家要好好調理,最重要的是舒理情緒。 回家的路上,表姐回憶了這些年孩子的成長經歷,心痛與愧疚湧上心頭。
  • 開學了,告訴孩子: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優秀
    3、成績好的秘訣: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為什麼同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有的孩子總考滿分,有的孩子卻老是不及格?在爸媽看來,一兩次出錯並不能說明什麼,一兩次失敗也不能代表你很差勁。與其垂頭喪氣,不如把注意力放在糾正改進上。而如果因為害怕出錯而不敢嘗試、不願努力,那才是真正的失敗!有的時候,你會把出錯的原因歸結為「粗心」二字。但深究就會發現,粗心不是原因而是結果,不應成為推卸責任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