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央視財經」(ID:cctvyscj)、《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15日 16版記者:周世祥)、@學校共青團 等
為增加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不少高校都要求學生在假期實習,並憑藉「實習證明」來獲得社會實踐課程分數,這也是學生畢業所必須要修完的學分。現在暑期過半,有同學就發現,在網上可以輕易買到所謂的「實習證明」。
小黃是江西某高校的大三學生。今年暑假,她因為想複習考研,所以沒有找單位去實習。馬上要開學了,她不得不想些別的辦法。
小黃是江西某高校的大三學生。2014年的暑假,她因為想複習考研,所以沒有找單位去實習。馬上要開學了,她不得不想些別的辦法。
小黃:現在網上不是有這種蓋章,或者是說代辦這種實習(證明)這種走點流程的事情嘛。
記者:你覺得這樣好嗎?方便嗎?
小黃:方便啊,反正可以解決我很大問題,至少我在學校那邊我好交代一點。
按照小黃的介紹,記者也嘗試在一家購物網站輸入「實習證明」,但查詢的結果為0,隨後,記者改搜「實習鑑定」「實習蓋章」等關鍵詞,顯示出的商品就多達上百條,價格從10元到100元不等,內容包括代開實習證明、工作證明、報告總結等業務。記者隨即以化名為龍曉陽的學生身份聯繫了一家店鋪。店家介紹,10元的價格只是方便讓顧客下單,其實,普通的實習證明價格一般是70元,如果需要電話回訪的話,價格就是100元。根據記者要求,店家提供了幾家公司讓記者選擇,記者選擇了其中一家企業,付款後,店家把那家公司的電話號碼、地址以及寫好的實習鑑定內容發給了記者,並囑咐記者收到蓋章的實習證明表後,自己填寫就可以了。兩天後,記者如約收到了這家公司帶有印章的實習證明。那電話回訪又會是什麼結果呢?記者撥打了那家公司的電話。
記者:我想問下你們這有沒有一個叫龍曉陽的在這實習呢?
該公司工作人員:你是在這辦實習證明的還是?
記者:對,辦實習證明的。
該公司工作人員:有。
記者:如果我們老師打電話過來的話,你們是怎麼說啊?
該公司工作人員:這我們統一有安排的,會登記在冊,這個沒有問題。
在剛剛過去的寒假,不少高校學生選擇到企業實習來豐富自己的經歷。對很多大學生而言,假期實習並不是個新鮮詞,不少高校的專業培養方案都對學生實習有比較明確的要求。
北京某高校中文系學生李夢今年上大四,按理說在去年暑假需要完成培養方案中專業實習的要求。然而,他告訴記者當時由於制定了閱讀和其他計劃,並沒有實習的安排:「學院會檢查一下實習證明,家裡有親戚在一家公司做人事工作,請他蓋個章就可以了,好多學長這麼做」。曾經在浙江某高校就讀的小鄭也回憶,自己本科畢業那年學院也要求實習,得知班裡有位同學家長在一家工廠工作,「當時我們就把證明寫好,他替我們把單位公章一個個蓋了,就是應付學校檢查嘛。」
「大三暑假要準備考研,本來複習就很緊張,沒有時間實習,反正還不著急找工作,就先對付一下學校檢查。」不少網友的留言顯示,這種開假證明應付學校的例子不在少數。記者在「實習證明吧」裡看到有很多網友留言,急求某一專業相應企業或行業的實習蓋章。而面對學生的需要,許多商家也利用這個機會做起了生意。
截止發稿前,仍能在網上查到相關信息
記者上網搜索「代開實習證明」,打開某網站,便看到一則「代辦各地區公司單位實習證明,提供電話回訪業務,可根據實際要求定製、真實蓋章」的廣告。在樣片展示部分,記者看到其可以代開的實習證明包括某公司設計師助理、某企業品牌推廣員等,涵蓋範圍很廣。網站的提示顯示,只要是在列表中的企業,都能開具真實的證明,而一份證明的價格,則是幾十元至百元不等。
截止發稿前,QQ群裡也存在出售實習報告的群
「我認為這不只是誠信的問題,還涉及資源供給、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改革的綜合性問題。」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綜合研究部主任王烽表示,「假證明」的出現首先是由於學校和社會沒能提供足夠的適合學生自身條件的實習實踐機會,其次在於學校對實習的管理不到位。
@維谷:沒有實習的鍛鍊,哪家單位敢用你?畢業後如何找工作?
@青馬葉聰:主要看個人吧,學校只是督促鼓勵大家多參加社會實踐,學以致用!
@庸人自擾之:朋友圈都有人出售各種公司的實習鑑定、報告,這種東西都是通過網上在進行交易,真的要好好管管……
@蝸牛慢慢爬:這樣雖然不好,但是讓大三學生叫實習證明我也很無奈呀,一般強制拉到什麼什麼公司或者工廠,時間不偏不倚正在司法考試,考研備考的黃金時間,我們也很無奈呀……
@我怕我會笑出聲:說實在的,我是農村的,家裡在暑假這段時間特別忙,爸爸媽媽都想著我回來讓她們輕鬆輕鬆,為了一個實習證明,出去打工一個月,根本掙不到錢,還幫不了家裡,有什麼意義,為了社會經驗,笑話了,我平時也是做兼職的,能賺到生活費,但是沒有公章,也不是學校說的有意義的公益活動,這樣就不算社會實踐了麼?
@芳兒:我想說,不是我們暑假不去實習,而且找不到單位,而且暑假找工作的學生太多,比如高考,中考完那些學生,他們也想證明自己,人多,單位少,供應不足,所以提醒一些同學,不要相信那些工資高,工作輕鬆,賺錢又多的工作,天上不會掉餡餅。還有就是一些要工作前要交押金的工作,那都是騙子,小心防範!
王烽認為,學校應當扮演更主動的角色,要加強同社會的聯繫,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社會調查的機會。另外,街道和社會也沒有充分發揮其聯繫高校和用人單位的作用,為學生提供的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實習機會還很不足。「學校不能提供足夠的實習實踐機會,回到社區也沒有,所以只能靠學生自己尋找,這樣很可能和自己的專業、興趣不符,學生的意願自然不是很足。」
王烽還表示,學校對社會實踐和實習也應當有更為具體的要求,評價需要更加注重過程和結果導向。「比如過程包括做了什麼,有哪些感悟,結果包括取得什麼成果,考查的形式可以通過提交實踐報告等,不能只開一個證明就可以了,而是要對學生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評價、指導。」
王烽表示,「假證明」的出現,更深層次講反映出有的學校從組織上、資源投放上對培養學生的投入還明顯不足。「因為科研和教學都有『硬槓槓』,而實踐方面『硬槓槓』有所缺失。只有以學校為主導,企業和社會配合,提供更加充足的機會,同時重視起管理和評價,才是治本之道。」
在深圳某房地產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鄭華認為:「對初入職場的學生來說,第一份實習往往決定了對整個行業的最初了解,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業、更好地了解自身能做什麼,和企業價值觀的符合程度等。對大學生而言,假證明能應付得了學校,但真正通過實習提升自己,才是對自己負責。」
王烽認為,從社會角度來講,開具假證明的單位,其實也是對學校教育的「漠不關心」,認為開個證明似乎沒有什麼負面作用,但實際上也存在違法的問題。「各單位還是要增強法律意識。」王烽表示。
對於這種在網絡上銷售作假材料的做法,有律師表示,如果這些證明的公章屬於偽造,那麼賣家就涉嫌詐騙等刑事犯罪,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律師徐靜思:如果是像這種行為非法偽造、變造,或者是買賣人民團體及事業單位這種印章啊、證明文件啊,那輕的要拘留5到10天,甚至罰款500元,重的是要到10天到15天的拘留。如果情節特別嚴重的,違反到我們國家的刑法。
不過,律師也提醒大家,購買並使用非法印章、非法證明同樣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一定要警惕這些「貼心」「周到」的服務,這種「靠譜」其實一點都不靠譜!假證明雖應付了學校,但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對自己負責就應腳踏實地的去付出!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歡迎轉發點讚
轉載請聯繫授權
▼點擊查看
校 審 | 任曉蓉
編 輯 | 甘 霖(中建二局三公司)
團團有話說 第二十九期
脫髮、焦慮、失眠?愛國、勤奮、友善!你認為20-30歲的年輕人是怎樣的一個群體?你會用什麼詞來形容這個群體?為什麼是這個詞?你如何看待這個群體?可以把你想說的(最好長一點)的分享到下面的二維碼裡,我們將抽取有有意義的回覆,形成成品微信,在我們的官方平臺推出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