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8月19日訊(記者周丹)眼看快開學了,才發現上學期期末發下來的實習鑑定還是一片空白。於是,部分大學生為了交差,購買偽造的實習證明來矇混過關。楚天都市報記者近日探訪發現,幾十元就能網購到蓋有公章的實習證明,加錢還能安排電話回訪給好評。不只是線上平臺,街邊一些列印店也看到了這一「商機」,向學生售賣假實習證明。
花費數十元就能買來實習證明
小張在武漢光谷某高校就讀,即將升入大四。「因為準備考研,就沒參加實習,暑假幾乎都去上培訓班了。」小張說,但是在放假前,老師要求必須完成社會實踐,才能取得相應學分,要求開學會帶實習證明回校上交。
小張正苦惱不知去哪找人幫忙給實習證明蓋章,偶然的機會,聽同學說起網上花錢就能代辦,他趕緊上網搜了起來。最終,他花50元就辦成了這事,「班上好幾個同學都是這麼弄的。」
前日,記者在電商平臺輸入「實習證明」「實習蓋章」等,結果顯示「沒有相關的寶貝」。但更換一些較為隱晦的關鍵詞後,多家經營「蓋章印章」的賣家向記者表示,可以製作代辦實習證明的公司印章,只需把公司名稱發過去即可,根據不同要求,收費在30—100元不等。對於記者詢問蓋的公章是否真實,賣家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放心,學校不會查,不用擔心露餡。」若要在學校發的實習鑑定表上蓋章也可以,往返運費自理。
記者隨後搜索「代辦實習證明」QQ群,發現類似群組不少。記者加了多個「代辦實習證明」的QQ群,群內不時有新人加入詢問相關事宜。按照要求,必須私加群主或管理員私聊詳細內容。
加錢還能安排電話回訪
記者加了其中一位群主,他介紹,30元就能開具實習證明,再加50元還能安排電話回訪,並且保證在回訪中給出「實習優秀」的評價。
18日,記者編了一條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齡、學校、專業等,發給該群主,並支付80元費用,要求支持電話回訪。半小時後,他發來一份PDF文件,正是蓋有公章的實習證明,落款是「中國XX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其提供的回訪電話,記者撥打後,詢問「這裡是否有一位叫XXX的實習生?」對方很快回覆:「有的。」「你們這是什麼公司?」記者追問。對方回復稱:「你要問的是什麼公司?」記者隨便說了個名稱,但並非蓋章上所印的公司名,對方竟稱:「是的。」
記者隨後將該情況向群主反饋,他解釋,因不同專業學生要求不同,提供的實習證明有各種印章,客服也分不清誰是誰,只能統一回復「是的」。
律師稱買家賣家均涉嫌違法
而在武昌廣埠屯、魯磨路等幾家列印店,有工作人員表示,也能提供實習證明蓋章服務,20元蓋一次。「有本地的也有外省的,你可以自己選。」在廣埠屯某列印店,一位工作人員拿出一枚印章給記者看,當記者追問公章上的公司是否存在時,他表示不知道。
記者記住了這個公司名稱,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並無相關內容。包括記者網購的實習證明,「中國XX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同樣不存在。
湖北典恆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表示,根據《刑法》規定,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依據其情節及造成的後果,可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而私刻「不存在的公司」公章,則涉嫌詐騙。並且,作為買家,購買並使用非法印章、非法證明同樣涉嫌違法。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範先佐表示,學校布置社會實踐作業,就是希望彌補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學生購買假實習證明,不僅有違學校初衷,本身也是不誠信的行為,也是自己對自己不負責任,極不可取。若要減少這種情況,學校可以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加強同企業的聯繫,集中組織統一的社會實踐機會,或採取提交實踐報告的形式,如此一來,不實際操作就難以完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