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與備案審查制度有啥關係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我國憲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等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法律法規等的制定和運行,不但要依據憲法精神和規定進行,同時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憲法監督是重要保障。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是完善憲法監督制度的基礎和重要著力點,具有保證中央令行禁止、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兩重基本功能,對提高立法質量也具有積極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範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範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範性文件,禁止地方制髮帶有立法性質的文件。」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由黨委、人大、政府、軍隊各系統備案審查規範所組成的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其中,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司法解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備案審查;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人民政府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由國務院進行備案審查;地方人民政府規章以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由地方人大常委會進行備案審查。 

(記者熊豐)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相關焦點

  • 許安標:備案審查是一項很重要的憲法性制度
    南方都市報記者:近年來全國人大的備案審查工作從幕後走向臺前,我們很關注公眾就違法的紅頭文件提出的備案審查建議有沒有落到實處?在備案審查中發現的問題又是如何處理的?今後會不會動用撤銷等手段來增加備案審查的剛性?
  • 必考題目|我國的法規備案審查與合憲性審查制度
    我國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合憲性審查制度,合憲性審查的主體僅限於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除法規備案審查外,啟動合憲性審查程序的主體還包括特定的國家機關提出「要求」和其他社會主體提出「建議」。在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過程中,必須釐清法規備案審查與合憲性審查、合憲性審查與合法性審查之間的關係。
  • 規範性文件的備案審查
    二是實行備案審查制度,進行立法監督。這大體是由於某一法規存在明顯的與憲法或者法律相牴觸的問題,粗經過目即可發現。但是,這類情況畢竟是少見的。從實際情況來說,審查工作是以被動審查為主的。所謂被動審查,是以某些國家機關和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提出審查要求為前提。以被動審查為主的備案審查制度,比較符合實際。因為:第一,備案審查的法規日積月累,數量很大,任何接受備案的機關都難以組織足夠的力量,逐件逐條對法規進行審查。
  • 加強備案審查能力建設 發揮國家治理制度功效——全國人大常委會...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題:加強備案審查能力建設 發揮國家治理制度功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2019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新華社記者楊維漢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司法解釋開展備案審查,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
  • 焦洪昌 王放:分步驟完善我國憲法監督制度
    [1]本文為在制度構建上進行討論,採取狹義的憲法監督概念,即憲法監督是有權主體為保障憲法的實施,依照憲法法律及相關規範,對特定對象、行為或爭議進行監督、審查或決斷的活動及制度安排。它是憲法保障的下位概念,是違憲審查上位概念。[2]   從憲法監督的方式和途徑來看,在我國至少可以包括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憲法解釋以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其他憲法監督等。
  • 憲法的權威來自何處?——點擊憲法四大關鍵詞
    在提議憲法修改的主體方面規定得最為嚴格。王磊說:「根據憲法,提議憲法修改的有兩個主體,全國人大常委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   那麼,如何理解「黨中央向全國人大提出憲法修改建議」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之間的關係?
  • 解碼2020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
    「一年來,法工委進一步加大對報備法規、司法解釋、特別行政區法律的審查工作力度,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備案審查工作取得新進展。」沈春耀說。  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共收到報送備案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經濟特區法規、司法解釋、特別行政區法律1310件;共收到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5146件,其中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範圍的有3378件;  一年來,對存在違背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或者憲法精神,與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相符或者與國家重大改革方向不一致,違背上位法規定,或者明顯不適當等問題的
  • 政治性憲法審查批判
    《孟子·離婁下》有雲:「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憲法審查亦如是。--題記一、問題的提出憲法審查是「法治國家大廈的拱頂石」,[1]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因此我國憲法學界歷來極度重視對憲法審查理論與制度的研究。
  • 第五屆憲法釋義暨人大制度條款解釋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凌維慈副教授認為,王建學老師僅就立法法第99條第1款的條文文字表述、功能,與其他法律規範的體系性解釋中推論出條文的目的、制度的具體構成以及制度啟動後審查對象的擴展。最後還涉及「一團和氣」如何破除的問題,以及制度的歷史契機,法解釋角度的思考方式有說服力。問題在於,第一,法規審查要求中合法性審查和合憲性審查的目的似乎有所不同,因此制度構成是否有所不同。
  • 關於憲法,這些你必須知道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今年的12月4日是第六個國家憲法日。從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全國部署開展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活動,這也是我國第二次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憲法和國家治理之間有什麼關係?和老百姓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 梁鷹:2019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述評丨中法評 · 專論
    報告對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開展法規、司法解釋備案審查和專項清理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等有關情況作了全面總結,對做好2020年備案審查工作作了安排。慄戰書委員長在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中專門提到,本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2019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備案審查工作抓得很緊也很有成效。
  • 朱學磊:論法律規範合憲性審查的體系化
    一方面,它是立法主體,依據自身的憲法理解制定法律,對部分下位階規範進行批准和備案;另一方面,它也是憲法解釋主體,針對國家機構、公民或組織提出的合憲性審查要求和建議,依據憲法賦予的憲法解釋權對憲法的含義作出權威論斷。應當看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尚未正式作出憲法解釋的背景下,區分上述兩種身份確有難度。然而從長遠來看,這種區分仍然有必要。
  • 憲法修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注入定力和活力
    基本制度是憲法規範的核心內容,憲法是基本制度的法律規定和權威保障,兩者在價值定位和規範選擇上具有高度的自洽性。本次憲法修改形成的21條修正案,幾乎均與制度相關,在總體保持我國憲法制度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進行了與時俱進的修改。
  • 第五章 適用與備案
    憲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是法律的一種,是國家法律體系的核心。憲法與其他法律在制定程序、內容等方面又有區別,憲法是按照一種特別程序制定的,它規定的是國家的根本制度,是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是制定法律的依據。因此,它的地位高於法律,具有最高權威和最高法律效力。
  • 【憲法日】2020年《中國法律評論》憲法相關主題文章合輯
    於安:後小康社會法治國家建設的新起點及其規劃(2020年第2期)孫憲忠:民法典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提升(2020年第3期)陳柏峰:風險社會的技術治理與應急決策(2020年第2期)憲法程序法(2020年第1期)梁鷹:2019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述評張翔:憲法程序法
  • 慄戰書:將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
    (兩會速遞)慄戰書:將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中新社北京5月25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25日在北京表示,將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 ...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規定...
    要認真執行《備案審查規定》,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維護黨內法規和黨的政策的統一性權威性。要嚴格落實《執規責任制規定》,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牢固樹立嚴格執規理念,擔負起執行黨內法規的政治責任。各地區各部門在貫徹執行中的重要情況和建議,要及時報告黨中央。《條例》等3部黨內法規全文如下。
  •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首個正式憲法...
    「可以說,每一次合憲性審查實踐,都可能涉及對憲法相關問題的研究,都會涉及對憲法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主任梁鷹指出,啟動合憲性審查,就必然要涉及到對憲法精神、憲法原則、憲法規定等的理解、認識和把握。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對正式啟動憲法解釋程序提出了要求。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備案審查工作會議。
  • 強化憲法需違憲審查護航
    江平:我認為這裡面應該有兩個含義,第一,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國說到底也是依憲治國,憲法的最高權威應該得到體現;第二,要重塑人大權威。所有這些,都是制度建設的問題,如果真正在制度建設上認真來貫徹,真的是按依法治國的要求,就要做到「依憲治國」和「依憲執政」。如果法律規定都是可行可不行,那怎麼來推行依法治國呢?
  • 憲法和我們的生活有啥關係?聽聽他們怎麼說
    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那麼憲法是什麼?憲法和我們的生活有啥關係?憲法宣誓是怎麼回事?我們就此在城市街頭,對市民進行了隨機採訪。採訪中,關於憲法是什麼,有的說「不知道」,有的說「知道,但不知道怎麼說」,有的則說得頭頭是道;關於憲法與生活的關係,有的說得具體,有的說得宏觀,有的表達比較清晰,有的認識相對模糊;關於憲法宣誓,也有各類不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