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逗逗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不吵鬧,不搗蛋,這樣可以讓自己更省心,甚至是以此為傲。
如果孩子愛發脾氣,喜歡跟自己作對,父母就會覺得非常無奈煩惱,認為孩子不聽話,擔心發脾氣的壞毛病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最近,朋友跟我聊天說她家孩子越來越不像話,動不動就發脾氣,這讓她十分苦惱。
這段時間,天氣變化多端,晝夜溫差大,晚上的時候她擔心孩子著涼,就讓孩子穿秋褲,孩子不穿,說自己不冷。於是,朋友就以長輩的權威強迫孩子穿,她以為孩子會像以前那樣乖乖穿上,沒想到的是,孩子卻發起了脾氣,大聲對媽媽說不穿不穿我不穿,還摔東西以示反抗。
朋友被孩子的行為嚇到了,幾歲的孩子脾氣這麼大,以後可怎麼教啊!她說以前孩子是很乖的,現在長大了沒有變得更乖,反倒脾氣更大了,問我這是不是不好的表現。
我想了想,笑著說:「這沒有什麼不好的呀,反而我要恭喜你,能養出一個會發脾氣的孩子,是你們做父母的福氣,高興還來不及呢!」
孩子會發脾氣,是父母的福氣?這是因為什麼呢?
發脾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一種跟父母溝通的方式。孩子會發脾氣恰好證明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是正常的。
人的情緒是非常豐富的,比如,開心,興奮,難過,傷心,害怕,孩子也一樣,也會有表達情緒的需求。
孩子發脾氣是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方式,說明孩子願意正面跟家長溝通,這是好事,家長不用太過擔心。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應該耐心跟孩子溝通,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並引導孩子正向表達情緒,學會管理情緒。切記不要和孩子硬碰硬,也不要打罵孩子,這樣會加重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激發孩子叛逆的心理。
其次,孩子發脾氣也是向別人展示自己底線的一種表現,這樣的孩子不容易被別人欺負,很少會吃虧。
當遇到自己不喜歡或者違背自己底線的事情,孩子覺得委屈或者不滿,就會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發洩。雖然是情緒的爆發,但是這也是在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底線,就像朋友的孩子通過發脾氣來告訴媽媽自己不冷,不想穿秋褲,同時也傳達出一個信息:我覺得冷了,我會穿,但是我不想穿,就不能逼我。
通過發脾氣的方式告訴別人哪些事情是ta不能接受的,哪些事情是在ta底線範圍內的。這樣一來,別人下次做事就會更加注意,更加在意ta的感受。對孩子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所以說,孩子會發脾氣,父母就不用擔心孩子會被別人欺負,會吃虧。因為原則底線就是保護孩子最好的武器。
最後,孩子發脾氣的同時也可以把自己的壞情緒,負能量發洩出去,不用堆積在身體裡,心情好無煩惱,那麼身心會更健康。
有些孩子不愛跟人溝通,不喜歡表達情緒,即使自己很憋屈,很難過,也不敢把情緒發洩出來,所有的壞情緒全部憋在自己心裡,慢慢地,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沉默,身體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而那些會發脾氣的孩子,很少會有負面情緒堆積在自己內心,所以極少出現心理問題。而且發洩情緒的同時也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說明孩子在尋求父母的幫助。當孩子發出這些信號的時候,家長給孩子提供幫助,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總結: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不要阻止,因為此時的阻止就意味著不讓孩子表達情緒。這是很危險的。不阻止不代表縱容孩子,發完脾氣家長不要不管,耐下心來思考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思考ta在表達什麼,想要什麼,積極跟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會越來越信任父母,跟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越融洽。
你家孩子發過脾氣嗎?你是怎樣處理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逗逗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育兒小妙招,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點個讚唄,一起輕鬆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