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了便於學習掌握南師教授準提咒發音及念法的要領,特別將南師開示的音頻整理匯集。希望有緣的同修仔細聆聽、如法領悟、精進念誦、層層深入。南師反覆強調修準提法,須以持準提咒為基礎,而且現代人須有百萬遍的基礎,一心持咒必得利益。同時須把學理搞清楚,並且與普賢行願配合,方能不斷進步。
南師:初步念咒子時,發音要正確,不要含糊不清,才能得到本尊的感應。譬如你發生了要緊的事,打電話要求一位長輩幫助,講話音聲要清晰,才能得到對方的響應。結果你講話發音不清,使人聽不懂,那要人家如何幫你?有些人,念咒含糊不清,還自認為是了不起的工夫,那就誰也沒有辦法啦!大概只有佛菩薩才能聽得懂了(一笑)!還有念咒不要刻意追求音聲的好壞,只要專一誠心念誦,就能與佛菩薩溝通,諸佛菩薩是不管你聲音好聽不好聽的。(《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南師:一再告訴你們,要一口氣一口氣的念。到現在所謂一口氣一口氣的念誦,你們始終沒有真正的體會到。如果真正體會到,一開口念誦,已經沒有雜想,絕對沒有妄念了,自然心氣合一,而且感到身心皆空,與法界同體。一開口就做到了嘛!「南-無-」,身體沒有了,也沒有所謂音聲什麼的。「南-無-薩-哆-喃-」,身體自然空了。那麼為什麼注重一口氣一口氣的念?為的是要使你們內心的氣脈打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南師:一口氣一口氣念,念到後來連肚皮都癟進去了,沒有了,還在念;最後放鬆,自然吸氣,充滿了再開始念。身體、精神越來越健旺,氣通了,一身都暖和了,也沒有身體的感覺,完全在一片音聲海中,音聲海是什麼?——空的。念念皆空,念念皆有。然後法界同聲,此身同空,投入本尊佛母與我合一的心海中。(《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南師:瑜伽念就是心念,也是默念。意要觀想,都攝六根,耳根迴轉來,眼根迴轉來,你身心的念頭與觀想配合為一,才能得止。金剛念誦也就是一口氣一口氣唇齒不動的念,一身百千萬個細胞都在動,都在念,身心全投進去了,「南無薩哆喃三藐三菩陀……嗡部林」,儘量舌頭在拌動,唇齒不動。「南無……」一下就心氣合一了,嘴巴自然懶得動,那是因為心氣向內歸一了。這一點大家要特別的注意。(《《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南師:準提咒念誦方法方面,這裡再次強調要點有三--心氣合一、聲氣合一、身心合一。這三項如果做到,音聲自然不同,尤其身體內部的氣脈、海底輪、臍輪、喉輪、心輪、頂輪等等都會震開。「唵、阿、吽」三部音,自己要用心體會。念音與華嚴字母及身心的氣脈都有關係,能如此念一口氣順著下來,有助氣機暢順,貫通中脈。如果不這樣念,氣就外散乃至斷了,不易震開氣脈。依我多次提示的念誦行之,上下七輪的氣脈都能振動到,抑揚頓挫有致,高低平仄分明,節拍則宜平順,而重點在於聲音隨著氣機自然在體內任運轉動,該高則高,該低則低,三部音輪迴周流,聲音保持一樣,但是音調可以不同,隨氣自然而轉。唵字音轉到頭部發出來,阿字音在胸部,氣下降到臍輪則是吽字音。吽字音震動臍輪,此音屬低,然後氣再接著自然上衝至頂輪。頂輪有時會發脹,此時要把覺受空掉,定在光明中念,這些都要靠智慧,知時知量,善加調整。(《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感恩您對本公眾號的慷慨讚賞(請識別下圖二維碼)。不論多少,是心意也是鼓勵!(繁體版新書包郵)《楞嚴大義今釋》臺灣南懷瑾文化出版(識別下圖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文章轉載可開白。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相關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