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誕生史:成就「諾神」的12塊拼圖

2020-12-19 搜狐網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星際穿越》海報。

>>>專訪安妮海瑟薇:討厭被當花瓶,想當女漢子

>>>專訪馬修-麥康納:拍《星際》因為我也是父親

  【編者按】在千呼萬喚中,在影迷心中有「諾神」之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星際穿越》,於今日登陸全國各院線。這部在北美上映首周便斬獲5600萬美金成為當周冠軍的「神片」,勢必也將在國內掀起一輪觀影狂潮。在大家摩拳擦掌準備走進影院之前,先讓我們走進一下諾蘭和他創作《星際》這五年間的點點滴滴。都說細節成就大師,在本文中,我們搜集了諸多這部電影的誕生細節和有關諾蘭的故事,並在上海專訪了諾蘭本人,以此還原出成就「諾神」和《星際》的12塊「拼圖」。

  (秦川璽/文)1977年,一位剛滿7歲的小男孩走進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叫《星球大戰》的電影。這部關於太空的冒險科幻史詩激發了他對於科幻片的好奇心。在看了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後,他受到這兩部電影的啟發,用父親的超8膠片攝影機拍攝了他的處女作《太空大戰》(Space Wars),時長2分30秒。

  37年之後,這位小男孩成為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成功執導《盜夢空間》、《蝙蝠俠》三部曲之後,他帶著《星際穿越》回歸。在這部長達169分鐘的太空史詩裡,傾注了他多年間對太空的探索與研究,於此同時,他在情感上也邁出了新的一步,真誠地直面自己的情感,完成了對家庭關係的自我審視。

  一、神童煉成,七歲就拍處女作,「科幻巨製」用冰塊搭景

  在上海半島酒店的發布會廳,距離正式開始前一個小時,整個會場已經擠滿了人——主辦方甚至還搬來數十把座椅「加座」。當諾蘭的名字被主持人高聲念出時,無論是媒體還是應邀而來的嘉賓,都發出了高聲的呼喊。而據說,在這屬於他的首次亞洲之行以前,他還曾懷疑過自己在亞洲的知名度。發布會上他回答記者問的樣子有些嚴肅,這與馬修-麥康納口中所形容的「有幽默感」的人有所出入。專訪前半開玩笑地問他「為什麼不把《太空大戰》放到片尾彩蛋裡?」,他才開始哈哈大笑起來:「沒那個膽,說實話,前不久拿出來看了一遍,也沒覺得多有趣。」

  諾蘭成長在美蘇太空競賽的最後那幾年,無論是媒體還是民間,對於太空的熱情依舊未減,影視作品愛演的是外星人、銀河系、火箭、外太空。當年,在芝加哥和倫敦間往返居住的諾蘭,用父親(布蘭登-諾蘭)的超8毫米攝影機拍了他的第一部科幻片,名字叫《太空大戰》(Space Wars),片名融合了那兩部帶給他靈感的大師作品。在這部作品裡,他利用冰箱裡的冰塊製作了一顆冰凍行星,借用了在宇航局工作的叔叔的火箭發射紀錄片素材,還掉了一顆大牙。最終,這一部長達兩分半的科幻處女作誕生。多年後,面對搜狐娛樂的鏡頭,諾蘭回憶起來說,「前兩年給孩子們放了一遍,有趣的是,他們覺得沒那麼好玩。」

  在《星際穿越》裡面,諾蘭也讓主演們去到了一顆冰凍星球,這與37年前的那顆星球有何關聯?諾蘭對搜狐娛樂說:「其實就是突然想到了,為何不呢?而且這部電影裡也需要這樣一顆行星。」

  二、情感回歸,《星際》「只想說一個簡單的故事」

  諾蘭說,基普-索恩為這部電影制定了規則。他作為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人和科學顧問,為我們奉獻了電影中最接近於科學正確性的蟲洞和太空奇觀。而事實上,《星際穿越》的緣起,從某種程度上來自於這位物理學家。1997年,他發揮特長,與當時另一位曾指導過美國空間站計劃的大師級教授卡爾-薩根(CARL SAGAN),一同為《超時空接觸》出謀劃策。這部電影的導演兼製片,是羅伯特-澤門基斯(Robert Zemeckis),在好萊塢的地位直逼其恩師史匹柏。

  合作之後,這位物理學家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也就是《星際穿越》的故事雛形:人類接收到神秘信號,穿越蟲洞去外太空探險的故事。這個概念被史匹柏相中,2007年,他找來喬納森-諾蘭寫劇本。

  劇本創作時期,喬納森的「宇宙觀」是消極的。他覺得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停滯不前。於是他決定將故事定成「英雄救世界」的主題,從太空探索變成了人類自救。直到2009年史匹柏的退出,喬納森才想到自己的哥哥克里斯多福-諾蘭。而彼時諾蘭自己也在創作太空題材的電影劇本,兄弟倆最終合力,才有了《星際穿越》。

  劇本到了諾蘭這裡,在他看到那一系列讓人複雜到有些燒腦的物理概念之後決定,不再像《盜夢空間》那樣,用「一種複雜的方式講一個複雜的故事」,而是要用「最炫的方式說一個簡單的故事」。

  三、不怕劇透,原版劇本遭網洩,諾蘭改後劇情更好看

  不過,這部電影也遭遇過昆汀的尷尬:原版劇本遭洩。不過據說,最後的劇本只保留了喬納森的前一個小時的內容,爾後的內容主要由克里斯多福的想法主導,而在記者觀影時發現,前一個小時的內容幾乎都是父女關係以及人類現狀的描寫,在一個小時之後,當他們踏上蟲洞之旅時,諾蘭式的「解謎方程式」也隨即展開。所以說,遭到洩露的劇本,並不影響最終的觀影體驗。

  四、愛開玩笑,「神片們」起初都是孩子名,兩個兒子都跑過龍套

  酷愛保密的諾蘭最愛的是給電影起一個「乳名」,比如《蝙蝠俠》最初叫「the intimidation game」《恐嚇遊戲》、《蝙蝠俠之黑暗騎士》的乳名是《羅裡的初吻》「Rory’s fist kiss」(後來這個名字被命名了一首soundtrack),在之後《盜夢空間》叫《Oliver’s Arrows》《奧利佛的箭》,《黑暗騎士崛起》叫《Magnus Rex》,馬努斯暴龍。《星際穿越》的乳名叫《弗洛拉的信》「Flora’s letter」。其實無論是羅裡還是馬努斯奧利佛還是弗洛拉,都是諾蘭孩子的名字,有趣的點是,羅裡出演了《黑暗騎士崛起》,以及《盜夢空間》,雖然是跑龍套的角色。而飾演女兒的查斯坦也不禁說「原來《星際穿越》是諾蘭寫給弗洛拉的一封信。」

  哦對了,目前諾蘭已經把自己四個孩子的名字全部用了個遍,那麼問題來了,他的下部電影將會一水的名字命名呢?對此,諾蘭笑著對搜狐娛樂揭曉了這個答案:「再輪著來一遍」。「難道不用艾瑪-湯姆森(Emma Thomas,是諾蘭的太太)這麼好的名字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用啦!」

  五、管它觀眾,拍《星際》只是因為「想和孩子一起看片」

  有一個細節流傳甚廣:克里斯多福諾蘭將故事裡的兒子改成了女兒,很多人說,這是他對於自己女兒的情感投射,片中探討的父女關係,就是他自己。諾蘭的妻子,同樣也是他的製片人艾瑪-湯姆森說「從拍第一部電影開始,他拍電影的最大動力就是,他自己比任何人更想去影院觀看這些電影。而這一次,他的動力是,他想和孩子們一起去電影院觀看。」 用諾蘭自己的話說:「對我來說,《星際穿越》只講述一件事:如何身為人父。」

  當初諾蘭看到這個劇本時,最吸引他的並不是那些深奧的物理知識,而是那個最簡單的故事架構:一個父親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受到時空的限制,他一直深陷於對家庭的分離和對孩子的想念中。諾蘭說「當你有了孩子之後,你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時間流逝得越慢越好,你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希望留住孩子長大的每一個瞬間。」

  六、管它劇情,找編曲只給一頁紙,「盲寫」主題曲

  在監製《超人:鋼鐵之軀》時,有一天,諾蘭走向正在工作中的編漢斯-齊默(Hans Zimmer)並對他說:「漢斯,如果我就給你一張紙的內容,不告訴你內容究竟是什麼,你會為我工作一天,寫一些音樂出來試試看嗎?」漢斯欣然接受。於是有一天,漢斯收到了一封信,厚厚的紙張上,是諾蘭用打字機打出來的文字,上面寫「這是絕對的原創,沒有任何拷貝。」然後是一個非常簡短的故事,講述一個父親因為非常重要的工作離開了自己的女兒,其中包含兩行對話:「我會回來的。」,「什麼時候?」並引用了漢斯在一年前,和諾蘭以及他的妻子在倫敦一家餐廳的對話內容。兩個人彼此都為人父,聊到彼此的孩子時,漢斯說「一旦你的孩子出生,你就再也無法通過自己的雙眼審視自己,而是通過孩子的眼睛。」

  七、欲蓋彌彰,為找共鳴,又將「女兒」改「兒子」

  一天之後,漢斯創作出來了一段音樂,他彈奏給了諾蘭聽。聽罷,諾蘭說,「我覺得我們可以開始創作這部電影了。」接下來,諾蘭開始描述電影的科學原理、故事架構和人性命題。漢斯打斷他說,「可是我剛剛寫的是一段很個人化的音樂。」「是的,但我知道電影的核心訴求是什麼。」諾蘭只是輕描淡寫一句話帶過。漢斯分析說,這就是諾蘭雞賊的地方:「當初他給我寫的故事是一個小男孩,但最後電影裡是一個女孩。」

  帶著這個問題問諾蘭,他解釋:「因為害怕整個事情變得太私人化,而且我真的只是想告訴他這樣一個故事,並且,他(漢斯)有一個兒子,我這樣做,也是為了讓他在情感上找到共鳴。」

  八、神煩綠幕,真的種了500畝玉米地

  克里斯多福-諾蘭向來討厭綠幕拍攝,這次同樣。他使用的技術叫做「現代版正軸前景投影技術。」這也是上世紀很多科幻片都會用到的一種特效技能,說簡單一些,就是投影技術,把背景投影在影棚牆上。這項特效由Double Negative製作出高清的太空鏡頭,投射在影棚的白色幕布上,這樣演員拍攝宇宙飛船和太空探險戲時,就有如同身臨其境般的感受。

  除了投影,很多外星球的場景取材於冰島的荒地。在加拿大的阿爾伯塔,主要充當飽受蹂躪的地球。劇本真的種植了500英畝的玉米地。而在洛杉磯,他原先打造蝙蝠洞的地方,諾蘭搞了一個完全密閉的太空艙,靈感來自NASA(美國宇航局)的設計。

  九、不用3D,因為3D不適合宇宙題材

  諾蘭也是好萊塢裡堅持拍攝膠片的導演之一,《星際穿越》並沒有沿用時下流行的3D或者是數字拍攝,而是沿用了膠片與2D,只是增加了IMAX膠片。諾蘭覺得,3D的吸入式觀感並不適合用來拍攝恢弘的太空題材電影,反而小場景更加適合。

  十、只愛膠片,肉眼分辨色差光強,膠片更客觀

  一件小事可以證明諾蘭對數字和膠片的思考。在拍攝安妮海瑟薇出現在另一個星球,觀看日落的場景裡,用到了數字特效處理。有一束強烈的光暈穿進了鏡頭裡,因為這一鏡頭與上一個馬修在醫院的鏡頭光比上有些差別,諾蘭用分屏的方式仔細對比了上下兩處鏡頭之後,終於將光比調到了最令他舒服的模式,而這一個細節的調整,花了他們整整一天的時間。

  諾蘭的工作室裡面擁有兩臺設備,左邊的是一臺70毫米印表機,右邊是一個與影院類似的投影設備,諾蘭需要用眼睛來鑑別畫面的準確性。「畫面太亮了」,「再調暗一些」,傳達這些指令的時候,諾蘭都是憑藉自己的肉眼經驗進行判斷的。

  「為什麼我喜歡膠片多於數字?」諾蘭對媒體說,「就是因為膠片是物理存在的圖像,你看底片就知道它的顏色和光比是恆定唯一的,如果我拿去別的地方放映,發現畫面偏冷色,我能知道的是這個投影壞了,但在電腦上完全不可能。」諾蘭的意思是,數碼生於電腦,是虛擬且相對的參數,而不同的電腦對顏色、亮度的還原度都不同,這對最終的顏色校訂提供了很大難度,「對於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眼睛,是很難看出差別的。」

  十一、為拍膠片,遊說好萊塢大片商定期購買

  繼去年富士停止生產電影膠片之後,柯達也在連續虧損中申請了破產。今年七月,諾蘭以及昆汀塔倫提諾等大導演一起加入了聲援柯達的號召中,遊說好萊塢的製片廠每年購買一定數量的電影膠片並支付衝印費,讓膠片技術保留,包括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和韋恩斯坦等公司紛紛支持。

  十二、最愛三排正中間,「控制狂」監聽每個音響

  諾蘭最愛的位置是三排正中間,在美國首映當天,他選擇了這個位置,並讓助理買了他最愛的冰茶。(諾蘭有一個隨行杯,常常揣在他那件幾乎可以放進一切東西的呢子西裝裡,甚至逛超市他都會穿那件西裝。)電影開始之後沒多久,他就四處走動,去監聽每一個音響的聲音清晰度。《星際穿越》沒有用環繞聲,因為他不希望突然一下來自左邊或者右邊的環繞聲影響觀眾觀看正前方的銀幕。

  放映的影院銀幕是銀質的,這樣的銀幕更利於3D影片的播放,但這樣的格式又讓諾蘭產生了憂慮:這樣的顏色會不會讓電影裡冰雪的白色蒙上一層灰。「只要他願意,或許他會很樂意去全國每一家影院逐個檢查」媒體這樣形容諾蘭在首映上的舉動。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1112/n405958636.shtml report 7998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Nolan)新作《星際穿越》海報。>>>專訪安妮海瑟薇:討厭被當花瓶,想當女漢子>>&gt

");}

相關焦點

  • ...漢米爾頓與《星際穿越》:「墨菲腕錶(THE MURPH)」的誕生
    2019-02-12 16:03:21 來源: 網易 舉報
  • 【八卦】文科生「打開《星際穿越》的正確方式」
    微信號:jianwenxuetang】我們篤信分享與溝通的價值,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請不要吝於分享至朋友圈。公元2014年11月12日,「燒腦教教主」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星際穿越》正式在中國上映。這部屬於我們的時代的《2001:太空漫遊》,又將是一部諾蘭式的口碑票房雙贏之作。
  • 上遊時尚|漢米爾頓與《星際穿越》:「墨菲腕錶(the Murph)」的誕生
    2019年4月,高端制表品牌漢米爾頓將推出電影《星系穿越》中的腕錶。 從《蛙人海底戰》(The Frogmen)、《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珍珠港》(PearlHarbor)、《火星救援》(The Martian)電影中來看,影片中的漢米爾頓腕錶不僅僅是簡單的為了塑造人物個性,電影《星際穿越》中的漢米爾頓腕錶更是推動故事情節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元素,這也導致了電影在播出後,眾多影迷紛紛尋求漢米爾頓推出這款腕錶。
  • 從"蝙蝠俠"到"星際穿越" 盤點那些年諾蘭的IMAX
    從"蝙蝠俠"到"星際穿越" 盤點那些年諾蘭的IMAX    11月12日上映以來,諾蘭新作《星際穿越》在中國再度掀起「現象級觀影熱潮」。
  • 看懂《星際穿越》必備的物理名詞
    享受《星際穿越》帶來的視聽震撼之餘,很多觀眾也抱怨沒有看懂劇情。觀眾看不懂,也不是因為不愛動腦筋,而是知識儲備不夠,對片中的基本物理概念缺少了解。我們就將片中涉及的科學術語和現象做一番簡單的科普,只要十分鐘,助你毫無障礙理解《星際穿越》。
  • 免費的「星際穿越」文字冒險遊戲
    無論你喜歡還是討厭它,毫無疑問,《星際穿越》都是去年最為熱門的影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把我們帶往了太陽系之外,開始了一段野心勃勃的旅程。這讓我們很多人都為之著迷。該電影迎來了它的數字高清版本,藍光版也會在本月晚些時候發出。
  • 《星際戰甲warframe》黃金拼圖法怎麼挖 黃金拼圖法玩法詳解
    導 讀 星際戰甲warframe黃金拼圖法怎麼挖?
  • 諾蘭《星際穿越》曝先行預告 火箭升空顯神秘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日前曝光了一款長達1分52秒的先行預告。該預告中,馬修-麥康納的畫外音最為吸引人,大致意思是,我們依舊是開拓者,離創造偉大的成就還有一段距離,因為我們未來的命運將和天外的秘密緊密相連。  《星際穿越》由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擔當編劇,之前,兄弟倆曾成功合作過《黑暗騎士崛起》《致命魔術》等作品。
  • 小白買拼圖,首選多少塊?
    2020年我立了一個flag——拼好一幅拼圖。 關於拼圖,大家都知道拼圖可以培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很多朋友也表示拼圖玩著玩著是會令人上癮的,只要你完成的拼成功一副拼圖,那麼在後續的日子裡,也會想著持續做好拼圖。
  • 《星際穿越》的科學與哲學,文科生看臺詞,理科生補知識
    電影《星際穿越》講述的是對新世界和人類命運的探索,聽起來像是部科幻片,磅礴大氣的音樂,震撼的低音,超科學的細節,超想像的情節表現,最後加上動人的親情和愛情,都成就了這一部經典。但這部電影最大的功臣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他不僅有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還擔任了《星際穿越》的執行製片,不僅僅是導演、編劇,甚至連視覺特效都要求助於這位科學家。
  • 「世界上最大的棒冰棍百獸圖拼圖」在杭州誕生(組圖)
    「世界上最大的棒冰棍百獸圖拼圖」在杭州誕生(組圖) 發布時間:2016-05-30 11:06:39 星期一  來源:杭州網 33家親子家庭代表將親手製作的100塊棒冰棍動物拼圖放入指定位置。不多久,一個世界紀錄誕生了!5月29日上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萬人馬戲表演場空無一席,「2016千園幼兒動物拼圖世界紀錄挑戰賽」最終挑戰活動在這裡隆重舉行。
  • 《星際穿越》曝中文特輯 諾蘭造最科學「蟲洞」
    《星際穿越》曝中文特輯 諾蘭造最科學「蟲洞」 》將於11月12日登陸中國內地。這支視頻涉及不少天體物理學知識,導演諾蘭透露,影片創作過程中還特邀史蒂芬·霍金的好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跨界合作,聯手呈現極致星際宇宙景觀。毫無疑問,《星際穿越》將在感性的電影藝術和理性的科學理論之間實現前所未有的完美結合,為觀眾打造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
  • 《星際穿越》終極預告 愛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
    [遊俠網]《星際穿越》終極預告  這支2分半鐘的預告延續此前劇場版預告片所展露的劇情線索,從新曝光的畫面中可以看到奧斯卡新科影帝馬修·麥康納飾演的男主人公與女主角安妮·海瑟薇登上外星球的畫面,而關於這場宏大星際之旅的線索卻依然撲朔迷離。
  • 推薦星際甜文,地球妹子穿越星際的故事
    正因為宇宙的神秘,所以引出了許多與他有關的作品,如比較出名的《星球大戰》系列,及《星際迷航》系列的電影。今天來推薦兩本星際甜寵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起始:這一篇文只看名字你會覺得很奇怪,摸不著頭腦。看完後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有趣,作者腦洞大開,設定了一個不一樣的星際世界。
  •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3)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3) 2014-12-03 13:35 作者:苗千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9期
  • 美女的星際重生:別人古代做王妃,為毛她是穿越到末世當炮灰
    美女的星際重生:別人古代做王妃,為毛她是穿越到末世當炮灰觀眾老爺們大家好,今天的小編也是元氣滿滿,給大家推薦美女的星際重生:別人古代做王妃,為毛她是穿越到末世當炮灰1.「怎麼樣知道可以和那塊隕石有共鳴啊。」季月堯搗了衛康一下問道,這是她第二次見到異能隕石了,第一次是在喬姐那裡,但是能吸收這還是第一次。2.《星際女獵人》 青稚清之 著精彩片段:其實她的脾氣還算是好,不過就是別人惹不得她,那句話怎麼說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償還。
  • 大世界基尼斯笑臉拼圖在無錫誕生!
    2019年11月12日,大世界基尼斯笑臉拼圖在無錫誕生!活動現場,200名志願者耗時8個小時將三萬張照片拼成了無錫地標建築的形態,拼圖總面積高達2424.85平,成功完成了大世界基尼斯笑臉拼圖挑戰。作為大世界基尼斯紀錄保持者!
  • 《星際穿越》的主觀唯心色彩,竟成了兩個巨大矛盾體聯繫的橋梁
    《星際穿越》「超越傳統」的「主觀唯心色彩」,竟成了兩個無法連接的巨大矛盾體聯繫的橋梁著名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智者在臨終的時候像死亡妥協是因為他們的語言已經黯然失色他們也不想被黑暗所迷惑咆哮吧,痛斥那光的退縮《星際穿越
  • 從《2001》到《星際穿越》,人類如何在電影裡探索太空
    如果加上探索成分的話,《星際探索》《超時空接觸》甚至《第三類接觸》也可以劃入現實類。《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穿越》兼有現實風格和科幻風格,但它們的科幻成分並非單純的天馬行空而是具有非常紮實的科學基礎或學術內核,更偏向現實類。
  • 《星際穿越》裡的蟲洞離我們還有多遠?
    如果你是科幻電影迷,那麼你一定看過《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在影片中一隊探險家對蟲洞有了新的發現,決定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一場超越人類對太空旅行極限的星際航行大冒險。這部電影不僅在2015年獲得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獎,也讓人對一些科學知識名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