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蝙蝠俠"到"星際穿越" 盤點那些年諾蘭的IMAX

2020-12-20 千龍網

從"蝙蝠俠"到"星際穿越" 盤點那些年諾蘭的IMAX


   11月12日上映以來,諾蘭新作《星際穿越》在中國再度掀起「現象級觀影熱潮」。這部燒腦型巨作對物理學概念的影像還原引發了坊間各種解讀,不斷有影迷高呼要「一刷二刷甚至三刷「才能看懂。與此同時諾蘭的名字又再次與IMAX技術緊密聯繫在一起,諾蘭曾說:「我認為IMAX是目前最好的電影制式,是使其他任何技術都相形見絀的黃金法則。」 近年來,諾蘭的多部電影都與IMAX公司合作,可謂是IMAX技術在好萊塢的最佳代言人之一。繼《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之後,《星際穿越》已經是諾蘭第三部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拍攝時長超過1個小時。而《盜夢空間》的IMAX版本也在上映時大受歡迎。借《星際穿越》的上映,我們來盤點梳理諾蘭與IMAX的緣路歷程,看看為何諾蘭的眼中只有IMAX。

   不一樣的蝙蝠俠 歌劇品質只能IMAX搭配

   2003年左右,華納兄弟公司決定重啟《蝙蝠俠》系列的電影拍攝,並大膽啟用與之前《蝙蝠俠》系列毫不相干的諾蘭執導影片。在此之前,諾蘭已成功執導《追隨》、《記憶碎片》、《白夜追兇》等電影,以交叉剪輯、平行敘事聞名。諾蘭接手《蝙蝠俠》系列後,整個系列出現了重大轉變,不再是曾經的超級英雄科幻風格,而將對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探索引入影片中。在忠實於原著漫畫粗糲大膽、偏黑暗色調風格的同時,諾蘭開始探索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

   2007年,諾蘭開始製作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首次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了30分鐘左右的動作場景。IMAX攝影機與普通攝影機拍攝的銀幕畫面會發生什麼變化呢?技術上,一般把畫面寬度與高度的比例稱為寬高比。當今大多數電影都是以2.4:1的屏幕寬高比呈現,當以這樣一種形式呈現時,電影畫面僅僅可以呈現的是拍攝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的普通屏幕顯得很狹長,觀眾如同在夾縫中看世界。IMAX為導演們提供最高解析度的攝影機進行拍攝,使他們的電影畫面能夠上下延展,以1.9:1的屏幕寬高比投影到整塊屏幕,讓觀眾看到更多的畫面,體驗到真正的身臨其境。至今,《蝙蝠俠:黑暗騎士》都堪稱整個系列中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在IMDB等專業網站的評分也居高不下,它更開啟了諾蘭對於IMAX攝影機的創新和探索,為之後的幾部傑作奠定基礎。

   諾蘭將對IMAX技術的熱愛貫穿到《蝙蝠俠》系列的終章,2012年上映的第三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海報宣傳語即是「傳奇將以IMAX終結」。 有了三年前的成功先例,諾蘭更加大膽挑戰,時長165分鐘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有74分鐘鏡頭完全用IMAX15/65毫米膠片拍攝,解析度幾乎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以上,該片創造了截至當時影史上最多的IMAX拍攝時長紀錄,是電影界的一次勇敢嘗試及突破。

   談到IMAX攝影機的好處,諾蘭如數家珍:「拍《蝙蝠俠:黑暗騎士》時,我們就因為運用了IMAX攝影機,得到了極佳的效果。從技術層面上說,我非常了解這種攝影機的好處,但更讓我感興趣的,是這樣的工具能如何幫我把這個電影故事說漂亮,怎麼能讓觀眾身臨其境,越陷越深地進入我們營造的世界。IMAX攝影機能給我們帶來最廣的畫面,打造全浸泡式的觀影體驗。」而對於IMAX影院的觀影體驗,諾蘭更具有獨到的見解:「用IMAX放映設備在全球範圍內展現《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無論從視覺上飽滿生動的清晰度,還是就畫面本身呈現出的層次深度,所有的觀眾都會深切體會到IMAX攝影機帶來的最尖端音畫質感。」果不出諾蘭所料,超過1個小時的IMAX實拍畫面,大量恢弘動作場面,加上演員的精彩演繹和諾蘭的獨特敘事,營造出了氣勢磅礴和別具風格的品質。從當年的影評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所引起的轟動,「《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或許是歷史上最迷人最好看的超級英雄電影,第一次,觀眾們相信,來源自通俗文化的情節劇也可以具備媲美希臘神話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7月20日《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零點首映之前,北美AMC院線決定在首映前一天在76塊IMAX銀幕聯映IMAX《蝙蝠俠》三部曲,這一歷史性的轟動時刻就算到了今天仍讓人倍感懷念。

   真實的盜夢空間 IMAX是深入夢境的最佳途徑

   作為IMAX技術運用的先鋒,諾蘭深知如何在IMAX銀幕上表現自己電影的特色和視覺。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說,IMAX版是觀看《盜夢空間》的最佳版本。

   《盜夢空間》上映時轟動一時,觀眾在諾蘭的引領下探知了自己從未涉足的意識層面,而真實自然的夢境展現則是享受這部電影的關鍵。《盜夢空間》通過IMAX專利的DMR 數字原底翻版技術一幀幀轉制, IMAX數字放映機雙投影系統則通過圖像優化器投射出水晶般清晰、高對比度的畫面,結合震撼的雷射校準數字環繞音響和量身定製的影廳設計,IMAX獨有的身臨其境的環境,讓觀眾真正感覺置身於電影之中。無論追車、打鬥、槍戰、爆炸等動作場面,還是巴黎街道的爆破及整個城市像紙藝一樣摺疊立體的場景,在IMAX影院中都展現出最極致的影音效果。

   2010年《盜夢空間》上映時引起的觀影熱潮和話題討論相信很多人仍記憶猶新。諾蘭在鏡頭語言的掌控上考慮到了在大銀幕上的投影效果。IMAX銀幕將許多電影中的「細節」放大,讓觀眾能夠更清晰的分析和回顧影片中的夢境與犯罪現場,獲得深刻的觀影感受。當電影的結尾陀螺依舊在旋轉,觀眾在意猶未盡的同時也感受到IMAX是通往夢境的最佳途徑。

   《星際穿越》為IMAX量身定製 年度現象級大片誕生

   如果說《蝙蝠俠》系列是諾蘭對超級英雄片的顛覆與革新,《星際穿越》則是諾蘭的夢想之作。諾蘭這樣解釋創作初衷,「小時候,成為一名太空人是最崇高的夢想和最終極的野心。我懷念對不斷探索和向著銀河最深處前進的堅持。希望我們這次能夠開啟『向外延伸』的新時代。」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 索恩的支持幫助諾蘭可以完成這次對黑洞、蟲洞等天體物理概念最真實的設計呈現,而對IMAX技術的嫻熟掌握和革新探索,則讓諾蘭可以創新性的捕捉到眾多精彩場景。從之前發布的各種製作視頻中可以看到,諾蘭將IMAX攝影機綁在片場幾乎所有可以想像的地方,包括頭盔,飛船甚至演員身體上。

   在《星際穿越》中,諾蘭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了超過1個小時的場景,未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畫面和聲音也經過了DMR(數字原底翻版技術)進行轉制,每一幀畫面從亮度、清晰度到對比度都呈現出諾蘭所追求的太空質感。《星際穿越》是一部2D影片,觀眾在IMAX銀幕上觀看時所體驗到的是一個格外深邃寬廣的世界,那種被太空靜默的孤獨感包圍的感覺,會把人帶回童年在偌大的科技館觀看太空科教片的震撼。許多看完IMAX《星際穿越》的人都會理解諾蘭對於使用IMAX技術的堅持,因為諾蘭所希望展現的宏大概念,細膩而充滿質感的細節以及讓觀眾完全沉浸在時空交錯中的體驗,IMAX都幫他實現了。

   從歌劇般的蝙蝠俠、真實的夢境世界到如黑洞般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星際旅程,諾蘭的才華結合IMAX技術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傳奇的電影時刻,也讓人期待諾蘭在IMAX銀幕的下一部天才之作。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曝中文特輯 諾蘭造最科學「蟲洞」
    《星際穿越》曝中文特輯 諾蘭造最科學「蟲洞」 這支視頻涉及不少天體物理學知識,導演諾蘭透露,影片創作過程中還特邀史蒂芬·霍金的好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跨界合作,聯手呈現極致星際宇宙景觀。毫無疑問,《星際穿越》將在感性的電影藝術和理性的科學理論之間實現前所未有的完美結合,為觀眾打造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
  • 諾蘭《星際穿越》首曝劇照 馬修-麥康納現身
    《星際穿越》男主角馬修-麥康納  (稿件來源:時光網) 就在昨日(當地時間5月8日)《星際穿越》片方放出首款海報以饗影迷後  據導演諾蘭御用藝術指導內森-克勞利透露,該片劇情將涉及更多的科學概念,如黑洞原理、相對論以及萬有引力,而氣候變化也是《星際穿越》聚焦的一個主題。此外馬修-麥康納主演的父親角色和女兒之間的動情故事也是該片的一條重要線索。  《星際穿越》故事將講述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 【八卦】文科生「打開《星際穿越》的正確方式」
    微信號:jianwenxuetang】我們篤信分享與溝通的價值,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請不要吝於分享至朋友圈。公元2014年11月12日,「燒腦教教主」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星際穿越》正式在中國上映。這部屬於我們的時代的《2001:太空漫遊》,又將是一部諾蘭式的口碑票房雙贏之作。
  • 《星際穿越》終極預告 愛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
    而成為這場星際穿越之旅關鍵的「蟲洞」也極有可能成為本片劇情轉折的要素。鍾愛膠片和IMAX格式的諾蘭,在本片中依然堅持使用膠片進行拍攝,影片與諾蘭之前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等類似,將有部分段落採用IMAX實拍。
  • 諾蘭《星際穿越》曝先行預告 火箭升空顯神秘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日前曝光了一款長達1分52秒的先行預告。  《星際穿越》由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擔當編劇,之前,兄弟倆曾成功合作過《黑暗騎士崛起》《致命魔術》等作品。首次與諾蘭合作的馬修-麥康納、《黑暗騎士崛起》中的「貓女」安妮-海瑟薇、好萊塢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蜘蛛俠3》中的「毒液」託夫-格裡斯、奧斯卡影后艾倫-貝斯汀以及諾蘭的御用男星麥可-凱恩,都已加盟該片。
  • 《星際穿越》誕生史:成就「諾神」的12塊拼圖
    37年之後,這位小男孩成為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成功執導《盜夢空間》、《蝙蝠俠》三部曲之後,他帶著《星際穿越》回歸。在這部長達169分鐘的太空史詩裡,傾注了他多年間對太空的探索與研究,於此同時,他在情感上也邁出了新的一步,真誠地直面自己的情感,完成了對家庭關係的自我審視。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諾蘭版蝙蝠俠的完美謝幕
    清晨,全體警察和罪犯在街上亂戰,蝙蝠俠通過奮力擊打貝恩止痛用的面罩才將他擊敗,但米蘭達卻突然背後捅刀,表明她才是忍者大師的「女兒」,名叫「塔莉亞」。塔莉亞表示貝恩當初在監獄裡守護過她,因此一同被父親招進聯盟中一直到被趕出聯盟。塔莉亞隨後按下引爆器,卻因為戈登潛入運送核彈的貨車中並啟動幹擾機器而無效,塔莉亞便搭上貨車親自運送。
  • 不妨先摸清諾蘭的12個「套路」
    因為愛用實景,也留下了不少諾蘭的「傳奇」: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炸了一座醫院;在《盜夢空間》中造了一個容納走廊的滾筒;在《星際穿越》中種了500畝玉米地。而在新作《信條》中則炸了一架真實的波音747……
  • 《星際穿越》:在我的IMAX觀影榜上,它永遠排NO.1!
    即便如此,也是一種難得的回憶與感傷……就像我固執的認為2012年最棒的電影是《普羅米修斯》、2013年是《地心引力》一樣,我會把2014年心目中的NO.1留給《星際穿越》。不為別的,只為那童年的夢想能以一種影像化的方式得以實現所帶來的深深感動。
  • 《信條》幕後 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大部分精彩畫面
    影片驚人的想像力和視覺效果獲得炸裂先期口碑,媒體贊爆諾蘭「將視覺奇觀推進到一個新高度」。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諾蘭導演再次選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信條》的大部分精彩畫面,強大的IMAX基因將再次革新觀眾進入大銀幕電影世界的方式。
  • 1.65億美元成本,經典科幻電影重映全球票房出爐,諾蘭再分一杯羹
    如果說,1977年的《星球大戰》算得上好萊塢首部重工業科幻片的話,那麼,2019年的《流浪地球》,只是奠定了國產從0到1的過程,這期間,中美差距至少40年。未來20年,中國科幻必將騰飛!《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和《信條》,諾蘭三連映偉大構想基本實現,打頭炮的便是經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該片2014年全球上映之後,便掀起一陣觀影狂潮。
  • 諾蘭《星際穿越》曝新款海報 馬修麥康納身穿太空服外星行走...
    時光網訊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巨製《星際穿越》今日曝光新款海報,在海報中,男主角馬修·麥康納身穿太空服在外星球上行走。從海報的畫面上看,這顆星球上的天空與地面似乎混淆難分。影片定於11月7日北美以2D/IMAX格式公映,中國內地有望今年內引進。
  • 諾蘭的《星際穿越》回答你
    《星際穿越》劇照本來打算考試過後看一部電影放鬆一下,結果選了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各種物理科學名詞一大堆,不管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看到「重力異常」「四維空間」都有點懵圈兒。好在導演講述故事的能力一流,如果你能堅持看到最後,會發現這片子還挺感人的。
  • 諾蘭:10年《盜夢空間》,50年迷宮夢影
    喬納森曾撰寫了《星際穿越》劇本,還是HBO科幻劇《西部世界》的編劇和導演7歲時,由於沉迷於《星球大戰》,諾蘭用老爹的攝像機拍攝了以玩具小兵為主角的定格動畫,命名為「Space Wars」。時間來到了2003年:為了一個項目,華納決定拼一把。1997年《蝙蝠俠與羅賓》的慘澹收場後,蝙蝠俠這個IP已經被束之高閣。經紀人丹·阿洛尼給諾蘭打電話,「雖然你可能不太感興趣,不過華納正在為《蝙蝠俠》選導演呢。」當時沒有人會使用「重啟」這個詞來形容它,「你要怎麼做?」
  • 諾蘭:我們再也看不到真正的蝙蝠俠
    在電影上映時,諾蘭告訴洛杉磯時報,審訊現場對他的視野「如此重要和如此重要」,以及他和他的合著者/兄弟喬納森諾蘭需要破解的第一個場景之一電影的其他部分應該如何發揮出來。今天播放場景就像一個自我反省懺悔:由於蝙蝠俠和小丑的衝突在極端的變革力量,諾蘭似乎意識到什麼他就要用的,和他的成品膜可能對好萊塢產生怎樣的影響。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將於8月2日在國內重映 含了2D和IMAX版本
    7月24日消息,華納兄弟電影宣布,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將於8月2日在國內重新上映,此次重映包含了2D和IMAX版本。《星際穿越》於2014年11月12日中國內地上映,公映第一天內地報收票房3730萬元,當天票房稱冠,是導演諾蘭的作品在內地首日的最好表現。
  • 盤點諾蘭電影經典金句,《信條》燒腦劇情以外的另類享受
    然而除了《信條》充滿導演諾蘭精心設計的對白外,其實導演路蘭之前的作品都有許多讓影迷值得細味的電影對白。相信影迷聽得最多是「不要嘗試去理解它,去感受它」1.在2000年上映的《記憶碎片》雖然當時票房成績並不算理想,但電影卻獲得極好評價。
  • 諾蘭新片《信條》製作成本2.05億美元
    在諾蘭的導演生涯中,這樣高的預算已經可以排到第二名,最貴的當屬《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成本2.5億美元。      諾蘭的上一部作品《敦刻爾克》成本1億美元,《星際穿越》成本1.65億美元,《盜夢空間》成本1.6億美元,《蝙蝠俠:黑暗騎士》成本1.85億美元。
  • 1998-2020|在七十萬字的影評中尋找諾蘭
    我們分別收集並分析了豆瓣電影中諾蘭執導的11部長片好/中/差短評各500條,共771972字(其中《蝙蝠俠:俠影之謎》《失眠症》《追隨》的差評數量不足500條),試圖弄清以下問題:觀眾對新作《信條》究竟不滿在哪裡?從處女作《追隨》至今22年,人們圍繞諾蘭電影的探討有哪些變與不變?
  • 《敦刻爾克》曝中文特輯 諾蘭力推新鮮面孔
    克里斯多福·諾蘭曾因《星際穿越》(Interstellar)、《盜夢空間》(Inception)、《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The Dark Knight Trilogy)等神作在影迷心中擁有超高人氣,也使得他的影片坐擁「諾蘭出品,必屬精品」的口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