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振興疫情後全球影院重任的《信條》已經在中國上映數日了,但很多人走出電影院後的反應都是一臉茫然。
也難怪,能把「商業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其電影一向被冠以「燒腦」的名號,但其實,其一些主題、元素和風格都是一以貫之的,它們就像破解謎題的通關密碼,能幫助那些迷失在諾蘭迷宮中的影迷們找到「出口」。
1. 時間
這或許是諾蘭電影最鮮明也最常出現的主題了。諾蘭自己也官方認證過:「我的所有電影,都與時間有某種奇怪的關係。」比如《記憶碎片》中的時間倒流,或者《盜夢空間》中的時間套層,而最新作品《信條》則是逆轉時空。
2. 非線性敘事
影迷製作的《信條》時間線
因為善於操縱時間,諾蘭也得以玩轉電影的敘事結構。諾蘭始終致力於敘事手法上的探索,因此他的電影通常擁有多條時間線:《記憶碎片》是兩條,《敦刻爾克》是三條,《盜夢空間》則有四條。多條時間線的相互交叉,製造了不斷增強的緊張感,也由此構築了讓人困惑又著迷的迷宮情節。
3. 膠片控
這也是諾蘭出了名的「愛好」。他提倡使用更高質量、更大格式的膠片,比如70mm膠片,因為他認為,數碼攝影目前還不能超越電影膠片。2014年,諾蘭曾與同為「膠片控」的昆汀·塔倫蒂諾等人成功遊說好萊塢各大製片廠資助全球僅存的膠片生產商柯達。
4.實拍至上
儘量減少使用影棚拍攝和電腦特效,儘量在自然環境中拍攝或是多利用模型,也是諾蘭頑固的老習慣,他認為,電腦特效畫面沒有生命力。因此,諾蘭電影一般只有數百個特效鏡頭——《蝙蝠俠:俠影之謎》有620個,《盜夢空間》有500個,《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大約450個,新片《信條》可能還不到300個。而一般美國大片通常有1500至2000個特效鏡頭。
因為愛用實景,也留下了不少諾蘭的「傳奇」: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炸了一座醫院;在《盜夢空間》中造了一個容納走廊的滾筒;在《星際穿越》中種了500畝玉米地。而在新作《信條》中則炸了一架真實的波音747……
5.IMAX先鋒
不喜歡數碼攝影和電腦特效,並不能說明諾蘭反對新技術,相反,他對IMAX就很支持,甚至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格式,並不遺餘力地推廣這項技術。他與IMAX攝影機的合影,也成為其每部電影的工作照標配。
6.視覺盛宴
而諾蘭的電影中也不乏匪夷所思的視覺奇觀:《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的橄欖球場大爆炸,《盜夢空間》裡的城市摺疊,《敦刻爾克》中的空中大戰,場面都堪稱巨大。而高達2.05億美元投資的《信條》,相信也沒少在視覺這方面下血本。
7.理工美學
雖然大學學的是文學,但左撇子的諾蘭絕對擁有理工男的思維。他的電影中遍布迷宮、幾何圖形、奇異建築、鑲嵌圖等元素,這些都是由數學啟發來的視覺靈感。比如出自德羅斯特效應(無限循環的視覺形式)的《記憶碎片》海報和盜夢空間中的無限鏡子,《盜夢空間》中的彭羅斯樓梯,《星際穿越》中的五維空間,甚至諾蘭自己的製片公司Syncopy的logo就是一個迷宮圖形。
諾蘭在電影拍攝過程中會畫很多圖表,還會尋找與自己想法契合的數學模型。而《星際穿越》中的時空理論,則出自該片顧問、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時空穿梭理論論文,據說,諾蘭提出的諸多看似「不可能實現的要求」,還給索恩提供了不少學術上的啟發。
8.細節控
可以說,獅子座的諾蘭也有著處女座的嚴謹,不放過每個細節。比如《盜夢空間》中麥可·凱恩飾演的建築學教授背後的板書,雖然在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包括了萬神殿、佛羅倫斯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等細節豐富的結構圖。以二戰為背景的《敦刻爾克》,大到英國的噴火式戰鬥機,小到槍枝、制服、鋼盔,甚至連報紙上的邱吉爾,都是對敦刻爾克撤退時期的完美復刻。
9.暗冷色調
諾蘭的影迷都知道,他還是個色盲,難以分辨紅色和綠色,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電影多用暗冷色調,暖色調則相對少見——《蝙蝠俠:黑暗騎士》用「地球色調」(海藍色和綠色)打底,融入冰冷的金屬色;《魔道爭鋒》延續了《黑暗騎士》的美學風格,並加入琥珀色;《敦刻爾克》則採用了更冷的鋼鐵色和石頭色。
總之,中性的、不飽和的色調,讓觀眾不容易被繽紛色彩分神,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其構圖和想像力豐富的敘事結構上,也符合諾蘭電影「黑色」的氣質,為其增添了現實主義的氛圍。
10.喪妻定律
你可能還會發現,諾蘭電影中男主角的妻子通常都很不幸,總是非死即傷——《記憶碎片》《魔道爭鋒》《盜夢空間》《蝙蝠俠》系列和《星際穿越》都是如此。這讓男主往往有著強烈的生存危機和負罪感,從而為其行動動機和情節發展提供原動力。
11.情感
與此同時,諾蘭的電影又很重視情感和家庭,尤其父親身份是他很多電影都會表達的核心情感,《蝙蝠俠》系列和《星際穿越》尤為突出——要知道,諾蘭自己就是一個顧家的好男人,和製片人妻子很恩愛,閒暇時也喜歡陪伴孩子。拍《蝙蝠俠》三部曲時,諾蘭還養成了一個新習慣:用自己孩子的名字為未上映的影片取假名,比如《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假名是「羅裡的初吻」,《星際穿越》的假名則是「弗洛拉的信」。
12.「改裝類型片」
其實,諾蘭的電影本質上都是如假包換的類型片,只不過做了升級:《盜夢空間》是加入科幻元素和敘事實驗的盜搶片,《蝙蝠俠》系列是超級英雄題材包裹下的黑色電影,《敦刻爾克》則是驚悚風格的戰爭片,而新片《信條》則是一部另類諜戰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