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

2020-09-03 河南經濟論壇編輯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

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

一、有愛的家庭

家人之間總有一種微妙的默契,雖然會有磕磕絆絆,但每天的形影不離早已將感情深入到骨髓裡,這種感情就叫愛……

在有愛的家庭裡,愛妻子,愛丈夫,愛父母,愛孩子,愛兄弟姐妹,愛家裡的寵物,甚至愛家裡的盆栽,愛這個世界。

一行禪師曾說:

「我們有必要學習創造幸福的技術,如果小時候受到了爸爸媽媽在家創造幸福的影響,那我們自然就會知道如何做了。」

愛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分,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愛。

二、夫妻關係在第一位的家庭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對於孩子來說,另一半總是被放棄的那一方。

實際上,家庭最好的狀態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並且隨時隨地表現出來,不要藏著掖著。

霍思燕和杜江是娛樂圈父母恩愛的典範,杜江進門總是先抱抱妻子,然後才抱抱嗯哼,夫妻兩人毫無避諱的在嗯哼面前擁抱、接吻,展現他們的恩愛。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嗯哼,會把媽媽當小公主寵著、會想著給寵物醫生帶糖、會主動關心別人,他不缺愛,所以也不吝嗇愛。

一對恩愛的父母,一對相互尊重的父母,是這個孩子以後家庭關係的參照物,基本上也就是孩子新家庭的模板。

三、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的前提是信任孩子,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應該屬於自己。

父母該做的,是相信孩子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人生,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提供意見的角色,而不是決策者。

讓孩子在選擇中成長,學會承擔後果,而不是規劃好他們的人生計劃,逼著他們去執行。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情緒,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些都是家長應該做的。

安全君曾經在商城裡見到過一個四歲的孩子,因為媽媽沒給他買想吃的冰激凌,他對著媽媽「破口大罵」!這位媽媽沒控制住情緒打了孩子,隨後強行將孩子抱走。

但是這種處理方式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禮貌的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脾氣更加暴躁。而且更令人擔心的是,父母的這些行為,可能正是導致孩子不尊重他人的原因!

所以想教導孩子尊重別人,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

四、有學習氛圍的家庭

董卿說:「要想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媒體採訪安徽狀元董吉洋時,他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要想孩子愛學習,父母首先要營造一個有學習氛圍的家庭,在閒暇時間,父母能夠放下手機,關上電腦電視,拿起書本,拿起報紙,多閱讀,或者學習一門技能。

在這樣充滿學習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習就會成為孩子的習慣,而不是一種被強制性執行的一種負擔。

五、有正能量的家庭

一個樂觀的伴侶,會提高你整個人生的幸福指數;一對樂觀的父母,會提高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的氛圍更是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性格,在充滿抱怨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是不善於解決問題的,而是善於抱怨,並且他們是悲觀的,遇到事情總是看到不好的一面。

在充滿戾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有兩個極端,要麼是怯懦的,膽小怕事,總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不敢有自己的意見;要麼是暴躁的,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

在充滿負能量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性格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缺陷,並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應該營造一個正能量的家庭,在孩子面前多用肯定的話語,教孩子用美好的眼光看這個世界,讓孩子在陽光下成長。

六、有儀式感的家庭

作家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在每天的忙忙碌碌、周而復始中,唯有儀式感能賦予生活更多意義和一些詩意。

儀式感,是每次進家門的擁抱,是睡前的晚安,是生日的全家福,是成就後的慶祝,儀式感,為每個普通的日子,標定了背後的精神內涵。

家庭裡的儀式感,讓孩子在成長中有著每個節點的記憶,而不是回想起過去,一片空白,每天重複著每天單調的生活。

在英國,小學入學第一天是特別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學校會要求孩子一定要身穿校服,拿好上學的小書包,認認真真在家門口拍張照片記錄。

這就是儀式感,有了這張充滿儀式感的照片,這一天會成為孩子記憶中深刻的一天,意義非凡的一天。

心理學家說:那些能一代代傳承「家庭儀式感」的家庭,親子關係更幸福,孩子的歸屬感、安全感、目標感都很高,甚至身體更健康、學業成績更優秀。

七、有規矩的家庭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裡要有愛,更要有規矩,毫無原則的愛,就會變成溺愛。

愛和規矩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我很同意這樣一句話:「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立家規,首先是一份責任感使然,家長有這個意識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孩子有這個意識讓家庭因為好習慣變得更好。

家規不單單是針對孩子,而是針對家庭的每個成員,父母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出榜樣,從小立好的家規,對孩子來說,這些規矩就會成為習慣,而不是束縛。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出錯,要改原件!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

培育優秀的孩子,光從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夠的。父母改變觀念,做孩子的榜樣,樂於同孩子一起成長,才是培養優秀孩子的靈丹妙藥。

相關焦點

  •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來自這7種家庭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
  •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應該屬於自己。
  •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10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02夫妻關係在第一位的家庭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對於孩子來說,另一半總是被放棄的那一方。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大都來自這7種家庭!孩子都是父母的複印件
    ,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種可能,而人生的選擇權,應該屬於自己。
  •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他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情緒,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些都是家長應該做的。
  • 爸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自這7種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看看你家是這樣嗎02夫妻關係在第一位的家庭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對於孩子來說,另一半總是被放棄的那一方。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6種家庭,請家長都讀一讀!(六)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文章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都說家庭是孩子最有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好的父母,會營造一個好家庭,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俗話說:優秀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教導孩子上肯花心思。一個孩子將來的成就與高度,都與家庭教育脫不了關係。都說有出息的孩子會來自這6種家庭,你是屬於哪一類呢?
  •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五種家庭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五種家庭1、父母和睦的家庭在有愛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裡也總是充滿陽光和熱愛,能夠積極樂觀的去看待世間一切事物;2、擅長鼓勵的自信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孩子能夠不懼,越是艱難的情況下,越是能夠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3、立規矩的家庭無規矩,不成方圓,立規矩,才能培養出明事理的孩子;4、父母上進的家庭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成為那樣的人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6種家庭,請家長都讀一讀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文章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都說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好的父母,會營造一個好家庭,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俗話說:優秀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教導孩子上肯花心思。
  • 怎樣培養有出息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是否有出息,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十年之後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你別不信。02夫妻關係在第一位的家庭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對於孩子來說,另一半總是被放棄的那一方。實際上,家庭最好的狀態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並且隨時隨地表現出來,不要藏著掖著。
  •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出錯,要改原件!
    在生活中,抱怨孩子壞習慣的父母們可不少,孩子的膽小內向、粗心磨蹭、不懂禮貌等等,都被當成了批評孩子的理由,可我們卻忽落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的問題99%都是家長的問題。當我們審視一個孩子的行為性格時,我們就能看到他父母會是什麼樣子,百試不爽!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5種家庭,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其中?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5種家庭,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其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的教育其實在他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即使他不會說話也聽不懂話,但是教育已經開始了。家庭永遠都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地方,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教育。今天小白和大家說說十年以後有出息的孩子一般都是來自這五種家庭,看看你在不在其中。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對於老師來說,您的孩子只是幾十個學生中的其中一個,可對於您來說,孩子就是唯一。《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父母最好都看一看。,孩子的性格越好,各方面都比同齡人更出色,將來也更加優秀。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影響孩子三五年。但一個好的家長,絕對能影響孩子一輩子。對於老師來說,你的孩子只是幾十個學生中的其中一個,可對於你來說,孩子就是唯一。《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父母最好都看一看。
  • 十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都會來自於這幾種家庭
    現代社會中,家長通常都把孩子看的很重要,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希望,其實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按理說大家的幸福感也應該更高才對,但現在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數量卻反而增多了。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的行為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大多來自這些家庭
    一行禪師曾說:我們有必要學習創造幸福的技術,如果小時候受到了爸爸媽媽在家創造幸福的影響,那我們自然就會知道如何做了。愛是孩子成長最好的養分,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愛。 2、夫妻關係在第一位的家庭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對於孩子來說,另一半總是被放棄的那一方。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6種家庭
    這6個問題,都與父母息息相關,代表了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經濟支持,見識眼界和心理支持。問答結束後,有的孩子往前走了36步,但有的孩子卻依然還停留在原地,殘酷地展示了人與人之間在「起跑線」上的差距。這6種優秀家庭養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不會差,在未來的競爭中也更容易脫穎而出,對照看看,你家中了幾條呢?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6種家庭,請家長都讀一讀!(三)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文章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都說家庭是孩子最有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好的父母,會營造一個好家庭,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俗話說:優秀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教導孩子上肯花心思。一個孩子將來的成就與高度,都與家庭教育脫不了關係。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7種家庭,請家長都讀一讀
    《人民日報》曾經發文表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與引導。而一名好的家長,絕對可以影響孩子一輩子。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可能都來自這7種家庭,家長朋友們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上榜呢?
  • 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都來自這6種家庭,請家長都讀一讀
    說一千道一萬,再多的教育理論、再高明的教育方法、再磨破嘴皮子的諄諄教誨,都抵不上一個好的家庭氛圍。都說十年後,有出息的孩子來自下面這6種家庭,一起來看看吧。有個尊重孩子的父母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了解了許多人,不同家庭,不同的經歷後,我才恍然大悟,我得到的多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