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的審查要更嚴格

2020-12-10 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 楊 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熊丙奇

現在的孩子,無論上學與否,家中都會準備各種適齡的書籍。各種童書琳琅滿目、參差不齊,家長如何選書是門學問。

前不久,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在網絡上遭熱議。書中小熊過生日,動物朋友們都來參加生日會。吃蛋糕時桌上有一盤烤雞,書中在此頁發問:「寶貝,你知道誰不見了嗎?」故事暗示朋友小雞被送上餐桌,這引起很多父母的心理不適。無獨有偶,某科普書籍中說到國家三級保護動物,也提到曾經非典(SARS)病毒傳播中間宿主的果子狸肉可以吃,顯然對孩子也有誤導。除了以上不當的故事情節和娛樂化的傳播科普,網友還反映了不同方面對童書的困擾:超出尺度的描寫,比如直接提到「殺人」「肢解」;不合適的表達,比如將愛議論的女性稱為「長舌婦」,《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中出現了「侏儒」字眼;扭曲的觀念,比如暢銷書《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圖書中將自殺用「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像樹葉一般飄向大地……墜入絢麗無比的隧道」等相對美好的語句來比喻,尚沒有辨別是非的小孩子看到這樣的描述,如果產生憧憬並效仿,後果不堪設想。

童書種類日益繁多,很多家長難免因為平臺推薦或圖書封面而購書,打開才發現其中某段落十分「奇葩」,家長該怎麼處理?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表示,買書只是開始,親子閱讀才是家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存在的意義。兒童教育學專家培利·諾德曼指出,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學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後所產生的故事。如果孩子已經看到繪本中不好的畫面和文字,家長應通過正確的引導和解讀讓孩子產生多維的思考和感知。家長有時候難免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會認為某些畫面文字「毀童年」,但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畫面的印象會逐漸模糊,讓他們印象更深刻的是父母的陪伴,交流時產生的領悟。圖畫書的樂趣不僅在於其所描述的故事,更是找出故事的遊戲,因此家長也不要因為某一處不當就否定整本書,要學會在閱讀過程中與孩子一起填充故事、發現故事、創造故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味幫助孩子屏蔽「奇葩書」,不如用教育和陪伴幫孩子明辨是非。

「童書承擔著教育之責,任何一種觸摸心靈的文化寫作都需要長時間的準備積累和思考沉澱,不能為了完成而完成。國家有關部門近年來實施的『護苗行動』已經嚴厲查出了一大批面向未成年人的非法有害出版物。」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童書出版行業自身應有道德準繩規範,比如設立圖書審查委員會,由教育專家進行價值觀念和教育意義的審查。兒童看的書不僅是幽默淺顯易懂這麼簡單,更承載著傳遞知識、教育品德的功能,好的圖書能傳播知識、開發想像力、激發好奇心、增強信心、體會樂趣。孩子年幼時模仿能力強,如果遇到三觀扭曲的書籍或血腥畫面,在沒有大人引導的情況下,很容易被誤導。

因此,家長購書時要把好關,切忌有「啥都買、多多益善」的思想,在圖書質量上為孩子把好內容關。在此基礎上,可根據以下原則選擇繪本:2~4歲可選擇形式和材質新穎特別的書,比如口袋書、拼圖書、布書等,能激發興趣甚至提升動手能力。4~5歲能較準確地表達情緒和想法,有強烈好奇心和一定社交能力,喜歡認字和猜字,可選擇圖文並茂、線索鮮明,最好可涵蓋一定人際交往的圖書。5~6歲是擁有較強學習能力和豐富想像力的年紀,可選擇具有問答形式、能夠自己推理或編故事情節的圖書,讓孩子有參與感和互動感。▲

相關焦點

  •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讓「問題童書」遠離孩子
    深圳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隨著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
  • 內容血腥,渲染暴力...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原標題:深圳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 童書質量 大意不得
    但是,要讓兒童讀物持續健康發展,真正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服務,也能夠成為孩子們成長的「良師益友」,形成一股健康的親子閱讀之風,就要規範童書質量,淨化童書編著環境,為童書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2.童書保證質量的重要意義(1)優秀的童書是孩子們語言學習的最佳範本,能夠讓孩子們從小感知語言的美,從而形成一種優美的表達習慣。
  • 訴訟聽證會,是對「問題童書」的宣戰檄文
    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到市人大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以及多個相關單位的代表,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記者從聽證會上獲悉,目前檢方已經根據相關法規對「問題童書」一案予以立案審查。(12月16日《廣州日報》)童書是孩子們的精神糧食。
  • 2021國考面試模擬題:童書豈能「開卷有毒」
    山東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面試模擬題:《童書豈能「開卷有毒」》【模擬試題】近日,有網友發現某兒童繪本描繪的內容難以理解,例如許多朋友參加生日會,吃蛋糕時卻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多了只烤雞,暗示朋友「上」了餐桌。
  • 深圳市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公益訴訟聽證會
    聽證會首先詳細闡述了某部童書對自殺情節的描寫,以及另一部童書中兩個孩子對自殺方式的討論等亂象。雖然這兩本書已因輿論壓力下架,但引起了深圳市檢察院對不良童書現象的思考,為此,該院對深圳市線上、線下流通的部分少兒圖書進行了調查,發現部分少兒圖書存在內容血腥、渲染暴力,情慾描寫、少兒不宜,三觀不正、情趣低下,傳播謬誤、違背科學,童書不童、定位混亂等問題,故經報上級檢察院批准,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 網友爆料著名童書「少兒不宜」,童書該不該有自殺、性情節?
    在這場討論中,網友觀點並不完全一致,既有對部分「失格童書」的批評指責,亦有讀者認為需要冷靜區別對待,不能割裂看待書中的情節。童書到底怎麼了?童書的尺度該不該有一條標準?大河報記者梳理了網絡爭議,並採訪了兒童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進行討論。
  • 向「問題童書」說不!深圳市檢察院召開公益訴訟聽證會
    市人大代表、龍崗區三聯水晶玉石支部書記韓春蓮建議,提高圖書出版等機構的準入門檻,建議對出版社責任編輯實行終身責任制,文化審核部門應建立倒查機制,執法檢察部門要前置,發現問題要聯動,同時建立舉報制度,全社會各界發現問題要及時舉報,減少「問題童書」對青少年的毒害。
  • 從首個「問題童書」公益訴訟聽證會看治理「童書」市場亂象
    比如某童書多處內容渲染「有錢、有權、長得漂亮才是成功」等庸俗價值觀。孩子的人生觀尚未建立,問題童書所灌輸的扭曲三觀可能會引發孩子的模仿行為。「問題童書」對少年兒童價值觀的危害正在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
  • 人大代表呼籲:向「問題童書」說不
    檢察機關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2020年12月15日,深圳市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深圳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的諸多亂象。這場聽證會通過新浪直播間進行全程直播,吸引了34萬熱心網友在線圍觀。
  • 部分童書奇葩多,「兒童不宜」丨胡林果 楊淑馨
    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童書裡面奇葩多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該繪本中,許多朋友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吃蛋糕時卻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則多了只烤雞。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
  • 不必對童書中描寫動物「異性相吸」片段大驚小怪
    專家建議,為避免少兒不宜的內容,需要相關部門對童書加強審查,同時建議家長進行親子閱讀。看到這一報導,我想起前段時間圍繞「意林小小姐」書系是否適合學生閱讀展開的一場急診。據說,少女讀物「意林小小姐」書系眼下在小女生中間很火,很多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都看過。面對孩子痴迷的閱讀,有的家長並不認可,於是撕書、藏書、拉電閘,甚至引發家庭爭吵。
  • 李學謙:跨媒體時代更需要高質量的童書出版
    跨媒體時代童書創新的困境與出路  童書出版要真正實現跨媒體傳播,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最大的瓶頸是童書出版的內容質量。從本世紀初開始,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我國童書零售市場每年的增長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2017年是21.18%。
  • 2020「我最喜愛的童書」決出150強
    4月23日,由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發起的2020「我最喜愛的童書」活動決出童書150強。據了解,由16位深圳本地優秀閱讀推廣人組成的初評委員會對推薦童書進行初步篩選,兒童文學組、圖畫書組、知識性讀物組各選出50種,共150種童書入選專家評審會。
  • 給問題童書掃掃雷
    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 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有論者呼籲,希望兒童作家們每寫下一個字時,請一定要慎重。相關部門要把好關,對已出版的問題童書進行掃雷整治,對新出版的圖書做好年齡標註,嚴格把控校園必讀清單。
  • 凱迪克童書
    凱迪克童書已和國內外數十家頂級出版社達成戰略合作,獲得眾多知名童書的獨家授權,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整合全球資源配置,致力於用頂級的內容資源與技術創新,以系統化的方式來搭建品牌服務生態,為用戶創造「寓教於樂」的親子閱讀場景與體驗。  凱迪克童書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經營理念,為中國家庭提供優質的各類親子閱讀相關服務。
  • 英國奶奶,選出了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
    68歲的英國人朱莉婭·埃克謝爾可能是世界上最了解童書、最熟悉童書作家的人之一。她從22歲開始接觸童書,曾是博洛尼亞童書獎和多個國際童書獎項的評委及評委會主席,親手創建了布蘭福·博斯獎、克勞斯·佛蘭科圖書獎等童書專業獎。
  • 部分童書內容引爭議,家長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宜的童書?
    對此,有讀者毫不諱言地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孩子心智往往還不太成熟,如果童書裡老有類似內容,會不會引發模仿?」家長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宜的童書?讓羽熹童書來告訴你吧!1. 什麼是最好的書這個答案很簡單——最適合孩子的書,就是最好的書。
  • 日本對中國等5國留學生 採取更嚴格入境審查制度
    (原標題:日本對中國等5國留學生 採取更嚴格入境審查制度)
  • 童書仿製怎麼破
    有家長戲稱,自己在選購童書時需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為孩子選書也要「過五關斬六將」。發展應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當下兒童出版存在的這些亂象表明,我國童書增長要從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轉變,從高速度發展到高質量發展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