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追趕美國,一直加緊研發新型核潛艇。而「波塞冬」號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作為新型核魚雷,戰鬥力非常驚人,連美國也表示讚嘆。
俄羅斯研發新武器
俄羅斯在世界上一直是個軍事強國,冷戰時期表現出來的軍事實力讓世人震驚,直到現在,俄羅斯一直在進行新一代武器裝備的研發工作。俄國軍事專家表示,俄羅斯加大了核魚雷的研發力度,新型09851型特種核潛艇「哈巴羅夫斯克」號即將成為核動力「波塞冬」無人潛航器的標準艦載,該艇將會持續進行2年以上的測試,以確保潛艇和無人潛航器更好融合。
「波塞冬」號魚雷即將面世
所謂的「波塞冬」號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其實就是一種攜帶有核彈頭的智能化核魚雷,能夠摧毀敵方的海軍基地和航空母艦。這種潛航器能夠在水下1000米處以高達200公裡的時速前進,並且搭載常規彈頭或2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之前,俄軍就在「奧斯卡」級核潛艇上進行了改裝,使這種巨大的潛艇能攜帶6枚「波塞冬」核魚雷。這次試驗就是在為之後與「哈巴羅夫斯克」號核潛艇的融合做準備。
俄羅斯核魚雷的研發史
縱觀俄軍核魚雷的研發史,可以發現俄羅斯人對核魚雷十分情有獨鍾。核魚雷是裝有核戰鬥部的魚雷,一般裝備在艦艇和飛機上,用於攻擊潛艇或其他水中目標。冷戰時美國和蘇聯都曾裝備過核魚雷以增強戰鬥力,比如美國為了潛艇反潛作戰研製裝備了口徑482毫米的MK-45「阿斯特」核魚雷,殺傷範圍可達11公裡。蘇聯則研製了T-5型533毫米反艦核魚雷作為回擊,可能是因為T-5威力不夠大,蘇聯很快研製了65型核魚雷,殺傷半徑超過了13公裡。
「波塞冬」核魚雷的前身
但蘇聯人認為還是不夠厲害,他們想要可以「一錘定音」的超級武器,於是又加緊研製T-15核魚雷,T-15魚雷由於研製難度較大以及「沙皇核彈」未進入列裝、最終導致項目暫時中止。從殺傷力和先進性來看,現在的「波塞冬」核魚雷某種意義上可以看成是T-15核魚雷的直系後裔。
「波塞冬」核魚雷的具體性能
據推測,這種魚雷的口徑超過1.5米,長度超過20米,可以攜帶200萬噸當量的核戰鬥部,同時採用超空泡技術可能使速度達到驚人的100節以上。為了實現跨洲際打擊,「波塞冬」魚雷採用了具有無限航程的核動力,確保魚雷能在水底航行超過1萬千米,真正做到全球打擊。俄軍表示,這種核魚雷的最大使用潛深超過1000米,幾乎不可能對其進行攔截。換句話說,它可以迅速對地方沿海軍港等重要戰略目標進行打擊並迅速逃脫。這樣的武器用於海上戰場可以說是「重拳利器」,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