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睡覺時,伴隨著大人講故事的聲音入眠;吃完飯,也會躺在沙發上翻兩頁,看上半個小時;玩遊戲時,也會和小朋友或者是爸爸媽媽扮演童書中的角色,一起去「冒險」。
帶著孩子看童話書,好處多多,像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豐富孩子邏輯能力,想像力,豐富語言能力,這不用贅述家長也都知道。
還有就是可以幫助家長規範孩子行為,因為孩子還小,邏輯思維能力有限,對於很多道理,孩子並不能夠很好的理解。但是通過童話書,將一個道理用故事給表達出來,其實孩子更容易明白是什麼意思。
但是帶著孩子看童話書或許有些家長是比較頭疼的,但是更讓家長頭疼的就是給孩子挑選童話書。
市面上的童書可以說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稍微不注意,可能買回來就發現,根本不適合孩子看。
我在給孩子挑選童話書的時候就踩過坑。買回來的結果就是孩子看了一眼,就再也沒拿起來過,一直放在書架的最後一格,落了很多的的灰。
後來我就總結了經驗,給孩子挑選童話書的時候也會先對整個故事有所了解,如果覺得適合孩子做閱讀,才會購買。
那麼目前為止,我給孩子買的最滿意的一本童話書就是《彼得兔的故事》。是由英國著名兒童文學家畢翠克絲·波特著的。
這本書在出版之後,就連《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都為這本書傾倒,還有《哈利·波特》的作者J ·K·羅琳也曾經公開表示,所有孩子都應該熟讀「彼得兔」中的每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從1902年開始發行,一直到今天,已經被翻譯成了36個語言版本。在英國,彼得兔的知名度不亞於中國的孫悟空。
在豆瓣評分中,彼得兔也始終保持著9.1的高分。
那麼這個故事究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那麼從這一系列中的開篇故事《彼得兔的故事》中,家長們都可以發現答案。
彼得是一隻淘氣的小兔,不願聽媽媽的告誡,誤闖入了菜園,結果被發現了,於是開始一趟驚心動魄的逃亡之旅。
每一個「愛冒險」的孩子都會和彼得兔有一樣的經歷,媽媽對他的各項禁令反而讓他更有興趣,更容易激起他的好奇心。
於是「小小的探險家」總想著去禁區裡去找尋什麼,最後卻灰頭土臉的出來了。經過自己的探險,終於知道了媽媽的話才是真理。
讓孩子們跟隨彼得兔一起去冒險,去探索,去感受故事情節驚心動魄,然後再「悔悟」,這個其實是要比「媽媽的說教」更容易讓孩子去接受的,更聽勸的。
彼得兔調皮搗蛋卻又不失善良和純真,每個孩子都能夠從彼得兔身上看到自己,而這正是它能夠火遍全球、俘獲童心的重要原因!
現在英國波尼斯小鎮還有一座彼得兔博物館;而英國皇家造幣廠更是特別推出印有「彼得兔」的紀念幣,彼得兔也成為英國錢幣上第一個兒童文學形象。
還有《喵貝貝小姐的故事》《大餡餅和小餅託的故事》《一隻壞兔子的故事》《小不點鼠太太的故事》都有著非常細膩的心理描寫,讓孩子和童話書 中的主人公產生共鳴,然後引發對自己的反思。
而且這些道理都不流於表面,對孩子的品格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讓孩子學會不以自己的喜好去要求別;要懂得選擇接受和拒絕;更提醒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候要冷靜分析,不要過度緊張焦慮。
提醒了孩子,勝利固然可貴,但是不能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同時在低谷時也不放棄。
《彼得兔的故事》一套書中有很多的小動物,彼得兔、班傑明兔子、城裡鼠約翰尼、布蘭德小豬、刺蝟溫迪……每天有著各種趣事,每一本都有不同的啟發,看似是動物間的簡單故事,其實正是孩子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影像的呈現,而這也正是這套書的經典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