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心,騙子盯上到付快遞 一種手法是寫著「重要文件」其實是騙運費 應對方法是驗貨或拒收
    一種手法是寫著「重要文件」其實是騙運費 應對方法是驗貨或拒收
    
    快遞員電話通知居民前來取件。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攝(資料圖片)
    網友爆料,不小心收了個「到付快遞」,結果被騙了幾十塊錢運費不說,還差點被坑幾百上千元的貨款。
    本報向廣州的多家快遞企業求證,暫未遇到「到付快遞」的騙局。但業內人士透露,到付快遞利用「撒網式」行騙手法騙錢、騙信息,在技術手段上容易達到,而且投訴起來又因為是幾十元的小額詐騙而很難立案,因此只能提醒市民自己在收快遞時多留意。
    網友:交39元快遞費 收到幾張廢紙
    近日一條網絡消息在朋友圈熱轉:「快遞單上有這四個字千萬別收」。原來有自媒體披露,四川的一位網友近日收到一份從北京寄來的快遞,上面寫了四個字「重要文件」,這位網友沒多想就籤收了並支付了39元快遞費,結果拆開只看到裡面有幾張廢紙,回撥電話對方卻聯繫不上,隨後查詢單號發現甚至快遞單都有假,並非發自北京而是從湖南發出的。
    網文曝這種「快遞到付騙局」已經讓不少人中招,看起來很重要裡邊卻什麼都沒有,成本最多幾塊錢卻要你付出幾十元的到付費用,有些是網店主騙刷單,有些甚至是和快遞員合謀騙運費。
    記者在廣州調查,暫未了解到有市民被這樣的「到付快遞」騙錢的情況;順豐、郵政、圓通、中通等幾家快遞企業也都表示暫時沒有接到相關投訴。
    業內:騙局不難操作 關鍵是客戶信息
    不過一位快遞業內人士分析,網店主、快遞員合夥從「到付快遞」中騙錢的把戲,並非完全空穴來風,在操作中也不難:「一種是網店主,為了刷單會寄一些『廢件』來刷量;也有一種就是快遞員『監守自盜』,為了每個月完成派件任務,默許一些問題快件送達。其實只要從『地下市場』大量購買到客戶信息,比如姓名住址電話等,就能偽造快件騙錢。而上當客戶的個人信息,經過這一次成功投遞後,還能繼續被販賣……一旦開始收就會源源不斷,客戶被騙的也越來越多。」
    甚至如果客戶不小心收到了大件或「價值貴重」的貨到付款快件,損失的將不僅僅是幾十塊錢運費,還有可能是幾百上千甚至更多的「貨款」。
    記者從一家不願具名的知名物流企業了解到,曾接到一次投訴,一些不法分子專門尋找每天都有大量訂貨的公司下手,並在寄件時選擇「代收貨款」服務方式,寄件方只需要支付百元左右的物流運費,而收件人籤收物流快件時就需要支付代收貨款,而非運費。收件人籤收付款後,快遞公司再將代收貨款轉給寄件人。騙子選擇這種付款方式,就是賺取中間的差價。但這樣做的風險是,遇到收件方堅持「先驗貨後付款」或快遞員以「並非熟客」或「無擔保」等理由拒絕派件時,騙子的把戲就玩不下去了。
    
    原標題:當心,騙子盯上到付快遞 一種手法是寫著「重要文件」其實是騙運費 應對方法是驗貨或拒收
    先驗貨再付款
    快遞員:不管是寄件人還是收件人,雙方都是客戶,因此我們只能建議收件方先驗貨、再付款。
    面對這樣的「到付」騙局,行業人士表示,雖有少數情況下與快遞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關,但大部分快遞員也是有苦說不出。
    有快遞員就告訴記者:「快遞公司只是負責快遞的運送,對於到付快遞是否騙局,快遞員也不一定能清楚地把握,雖然有時憑著職業敏感猜到某一些到付貨款快遞是騙局,但是也不方便向寄件人說明,不管是寄件人還是收件人,雙方都是客戶,因此我們只能建議收件方先驗貨、再付款。」
    如果上了「到付」的當,消費者也較難追回付款。
    記者從一家快遞企業投訴受理部門了解到,到付快遞騙局的詐騙金額多是三五十元,即使是報案也只能依法「計案」很難「立案」,消費者一般情況下都只能吃啞巴虧。
    因此,快遞企業表示,如遇到來歷不明的到付快遞,一個小動作即可終止這條黑色利益鏈:拒收。
    有快遞企業昨晚回應指出,其實除了拒收之外,消費者還可以要求快遞企業退回已經支付的「到付運費」,同時退回快遞原件,並要求快遞企業協助查詢快遞來源。
    實名制是關鍵
    有市民建議,快遞公司應該相應地完善籤收制度,若快遞公司不提供真實的寄件人信息,就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走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快遞公司的職責是運送快遞,對於到付快遞騙局,雖然快遞是一個中間人的角色,但是,為了避免客戶上當受騙,快遞公司也有一定的責任。
    有市民建議,快遞公司應該相應地完善籤收制度,若快遞公司不提供真實的寄件人信息,就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記者了解到,快遞實名制登記2015年11月1日正式實施後,收件人若發現騙局,可通過快遞單查詢寄件人,這確實能遏制到付快遞新騙局的發生。但是,走訪中許多快遞企業坦言,快遞實名制目前還無法真正實施落地,到付快遞騙局寄件人的相關信息基本是無效信息。
    而且也有市民表示,快遞單上若全暴露個人的真實信息,那個人信息被盜取的機率更大,安全性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