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題目
蘇州大學2017年風景園林考研快題
城市雕塑公園設計(城市破碎空間的縫合)
方案課程解析
主講:開銀老師
教學用時:60分鐘(1小時)
課程截圖
場地概況
位於城市中心區的一塊廢棄用地,場地平整,環境卻較為特殊,其北側有古建築群,場地內部被城市道路劃分四部分,支離破碎。
任務書設計要求
1,設計主題為具有現代感雕塑公園
2,要求在場地中布置一座建築總面積為5000平方米的室內雕塑展示館
1)茶室:一間,面積180平方米
2)小劇場:一個,可以容納100人的看臺和小型舞臺
3,100個自行車停車位
4,要求通過對景觀和建築的規劃設計,使四塊用地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圖紙要求
基本上正常繪製,平,立,剖,鳥瞰都要進行表達。
1,要求繪製平面圖
2,分析圖
3,剖立面圖
4,整體鳥瞰圖
5,植物配置表
(設計成果在兩張A1圖紙上表現,其餘圖紙可根據設計需要自行補充。)
原始平面圖
考點分析
1,建築是5000平方米,這對於這麼小的一塊場地,而且還是分散的狹小場地來說,很難讓學生有一個理想的環境來布局建築,可能大部分的學生一開始就直接將建築放上去,把場地空間完全佔據了才夠,但這樣的設計,留給其它的空間就沒有了。
所以建築在進行面積核定時,必須分層設計,而且必須分佔兩塊局部用地,才能較好的獲得適合的佔地比。百分之三十是一個不錯的標準參照值。
2,建築的選址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爭議,遠離古建築群,選在場地南側即可,同時為了強調這一場地與古建的關係,將建築主入口,主立面朝向北側最好。或者朝向場地中間的十字路口也可以。
3,5000平方米的建築,其內部空間如何劃分和有序組織也是一大難點,茶室與小劇場加起來的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而雕塑展示館的面積卻相比就要大很多倍,3600平方以上,不對等的建築體量在平面布局時,要注重它們整體建築風格的一致性,以及呼應關係。
4,場地是以雕塑為主題素材,性質定為公園,所以綠化的紅線不能碰,由此可以推斷場地北側的兩部分小場地,要將綠化放在第一位,而且要結合雕塑這一元素來構思空間關係。
5,對於場地中的有機整體,結合這個場地的零碎性,中心散式放射是一個最常規的設計手段,其次像我們的結合古建築群,街道來設計一條垂直的展示性的軸線也串聯整個場地也是可行的。另外還可以運用我們平時的環路這一元素來強調出整體感,在平面風格上保持一致性和呼應即可。
方案草圖構思
以城市道路為準,在場地的四塊臨街部分進行南北方向的軸線設計,用以強調整體性和空間導向性,從場地南側的建築展示部分到北側的綠地室外展示區,都與雕塑進行有機結合,強調雕塑這一概念主題,人行活動依照原有眾多的人行道和斑馬線來布局。建築的圍合營造出虛化的庭院空間,其中西南角的場地,其建築空間相對靈活,可以重點優化它的體塊穿插關係,來增強人與建築,人與環境更多的有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