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系旗下網信控股估值暴增 赴美借殼引波折

2021-01-10 投資時報

網信控股原本在3月21日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Hunter公司合併,但後者遭監管層要求暫停證券交易,並提供與交易活動有關的任何信息

《投資時報》記者 田文會

作為較為神秘的「先鋒系」中重要成員,NCF Wealth Holdings Limited(下稱網信控股)是通過借殼抵達納斯達克的。而這種曲線上市方式,在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中並不多見。

不過,故事沒有就此終結。

網信控股借殼的納斯達克上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Hunter Maritime Acquisition Corp.(下稱Hunter,HUNT.O),於3月21日宣布與網信控股完成合併。然而僅隔了6天,Hunter又公告稱,納斯達克已暫停其證券交易,並要求提供該公司與交易活動有關的任何信息。市場人士注意到,上述公告中未言明納斯達克要求提供何種交易活動信息的細節,以及此次調查的原因和側重。

網信控股相關負責人則對《投資時報》記者表示,根據公開信息披露,公司正在配合納斯達克的調查,以便及時有序地恢復交易。具體信息以官方正式公告為準。其管理人員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執行戰略和經營業務上。

「我們不注意股票價格的日常波動。」他說。

這當然可能只是一種「外交辭令」式的表態。早在2018年9月13日,網信控股股東中新控股(8207.HK,前稱為「中國信貸」)曾遭遇來自美國的做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 LLC(下稱博力達思)沽空。上述沽空報告表示網信控股經營表現惡化,同時,對中新控股提出包括虛假交易、操作股價等在內多重質疑,進而認為其權益價值最終為零。中新控股則反駁稱博力達思報告的指控「毫無根據」,強調所謂「網信控股的經營表現惡化」並不準確。

頗有意味的是,9月13日、14日兩天中新控股股價分別一度上漲7%和12%。不過截至2019年4月12日收盤,其0.062港元/股每股表現已較52周高點下挫94.2%,而14.35億港元市值亦較一年內峰值蒸發229.6億港元。

記者注意到,據中新控股2018年年報,其對網信控股的估值在當年出現暴增。即由2018年1月1日的7億美元大幅增至2018年6月30日的12億美元,半年內增幅高達71.43%。而中新控股2015年對網信控股的6500萬元人民幣投資,在2018年1月1日以期初調整名義的入帳公平值收益已達2.96億元人民幣,而至當年12月31日更進一步上升為4.68億元人民幣。

據稱,該公平值收益主要由於投資對象相關融資項目的股權估值增加,以及投資對象的盈利能力及整體財務表現增長所致。

也正是以此為基數,才有了之後的合併事項。據Hunter招股書顯示,其向網信控股原股東發行合計2億股A類普通股,而招股書附帶認股權證說明顯示認股權證(Warrant)的每股普通股初始行權價(initial Exercise Price)為每股11.5美元。據了解,停牌前Hunter股價已飆升至95美元。

儘管納斯達克市場暫停了交易,但似乎並不妨礙相關利益方要將此宗合併進行到底的決心。4月8日,Hunter再度發布公告,稱將於4月23日召開股東大會,主要議題就是將公司名稱改為「NCF Wealth Holdings Limited」等。

網信控股是誰?

「網信控股」究竟是誰?

事實上,該公司此前一般對外標示的是「網信」或「網信」附帶其他名稱。而據中新控股公告,網信控股原名「第一P2P有限公司」。

HUNT3月29日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3月21日,英屬維京群島公司網信控股與Hunter全資子公司英屬維京群島公司Hunter Maritime(BVI)Limited完成合併,網信控股作為續存公司,並成為Hunter全資子公司。

招股書中稱,合併完成後,Hunter通過直接和間接子公司以及可變利益實體開展業務,並通過其全資子公司NCF Wealth在中國經營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該公司主要致力於連接投資者和借款人,以及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建立一個閉環生態系統,同時為借款人提供融資諮詢和技術支持。

而網信控股相關負責人則對《投資時報》記者表示,網信控股是中國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記者通過查詢後發現,目前至少有三家網站名稱中帶有「網信」,分別是網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網信集團)運營的域名為ncfgroup.com的「網信集團」網站,北京經訊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經訊時代)運營域名為ncfwx.com的「網信」網站,以及北京東方聯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聯合)運營域名為firstp2p.cn的「網信普惠」網站。

網信控股相關負責人對《投資時報》記者表示,網信控股並不是指單獨一家公司,而是指合併範圍內的幾家經營主體,也包括經訊時代和東方聯合。

據查詢, 「網信」網站和「網信普惠」網站同時還有相應APP。從「網信普惠」官網介紹看,「網信普惠」是網信集團旗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與一般網貸平臺有借款人入口不同,該平臺只有出借人入口,應對的是來自借款人需求的網貸產品。

據「網信」官網介紹,網信作為一個金融科技開放平臺,輸出金融科技技術,為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提供線上用戶入口,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信息服務,實現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的共享模式。其中產品專區分為P2P專區、證券專區、保險專區。P2P專區主要為出借人提供網信普惠平臺運營的網貸產品的信息服務。

網信官網「開放平臺」顯示,用戶可在該平臺創建三方面應用:投資頻道、金融旗艦店、營銷聯盟。

從上述官方表述可以判斷,「網信」平臺的業務實際涵蓋了「網信普惠」業務。

複雜的股權隸屬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8年1月22日,經訊時代的股東已由東方聯合變更為張振新和李煥香,而這兩位自然人股東手中全部股權又於當年7月18日質押給北京網信雲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網信雲服),狀態為「有效」。而網信雲服的全資股東為先鋒華融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先鋒華融)。

據悉,東方聯合的股東也是張振新和李煥香,其全部股權也已質押給北京網信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網信金服),主要部分質押時間在2018年10月10日,其餘部分質押時間在2014年10月13日,狀態皆為「有效」。

此外,網信金服全資股東亦是先鋒華融。

至於先鋒華融的股東是否為網信控股,目前仍無法通過穿透查詢。

網信集團大股東為大連先鋒微融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下稱先鋒微融),持股99.60%。先鋒微融全資股東為先鋒聯合大眾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先鋒聯合大眾)。至於先鋒聯合大眾與網信控股的關係則暫未能查詢到。

據「網信集團」官網介紹, 網信集團是一家綜合金融科技服務集團。服務資產管理、交易平臺、財富管理三大業務系統。

澄清先鋒系同業競爭

Hunter招股書和相關公告稱,合併完成後,Hunter向網信控股原股東發行合計2億股A類普通股。

Hunter年報顯示,Great Reap Ventures Limited實益擁有股份數量為1.04億股,所有權佔比50.8%,TMF (Cayman) Ltd.實益擁有股份數量為1920.21萬,所有權佔比9.4%。張振新通過前述兩家公司實益擁有股份數量為1.23億股,所有權佔比60.2%。其中,張振新擁有及控制Great Reap Ventures Limited,TMF (Cayman) Ltd 則由網信控股的員工所有,張振新對TMF (Cayman) Ltd持有的股份擁有投票權(has voting power over the shares)。

Ever Step Holdings Limited實益擁有股份數量為1762.58萬股,所有權佔比8.6%。Ever Step Holdings Limited由中新控股(08207.HK)擁有及控制。

中新控股在其2018年年報中稱,張振新間接擁有網信控股51.5%的權益,董事會認為,由於網信控股與中新控股業務重心不同,張振新在網信控股的權益在任何重大方面概無與中新控股存在競爭。網信控股專注於金融科技系統之投資者/放款人終端,而中新控股專注於金融科技系統的借款人終端。因此網信控股與中新控股面向不同市場領域,彼此在任何重大方面並不存在競爭。

據中新控股2018年年報顯示,張振新為該公司主要股東之一,並擔任非執行董事。而早年畢業於東北財大的張氏,同時亦為先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為中國先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相關焦點

  • 與網信關係密切網貸平臺被立案,先鋒系上市公司高管辭職
    近日,與網信平臺、先鋒集團關係密切的P2P網貸平臺工場微金,被北京警方正式立案。同一日,港股市場上仍在停牌的先鋒系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也「傳出」消息,該公司一位曾是先鋒支付違規事項內部調查小組主要成員的執行董事遞交辭呈。
  • 實際控制人突然離世 先鋒系「緊急16天」背後
    自2019年7月4日,網信普惠爆出危機後,當時先鋒網信方面給出的兌付承諾是,將在三個月內給出兌付方案,時間節點就是在張振新離世前後。此外,先鋒網信爆出危機到張振新離世消息公布之前,先鋒系旗下公司在「極速瘦身」,包括員工離職、關停旗下公司、減少公司的註冊資本金等。
  • 海口聯合農商行10%股權易主 「先鋒系」殘局待收拾
    在港上市母公司已清盤退市值得注意的是,「先鋒系」旗下支付牌照先鋒支付,在去年因不合規被停業調查一年半後,其母公司中新控股(8207.HK)被香港聯合交易所(即港交所)宣布退市。直到2020年4月7日,中新控股發布內部調查小組的主要調查發現,披露相關管理高層在未獲授權之情況下從先鋒支付的信託基金中挪用資金。今年6月17日,中新控股再次發布公告,披露調查結果,「坐實」了先鋒支付被同為先鋒系旗下的網貸平臺網信理財挪用了資金14.95億元,資金主要來自備付金和數家機構資金。
  • 先鋒系「爆雷」後遺症顯現:資產易主、暫停上市、艱難兌付
    12月2日,「先鋒系」旗下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海口聯合農商行1.2億股股份開拍,深商高科實業與國民運力科技集團分別耗資0.955億元各拍下6000萬股。記者注意到,「先鋒系」旗下網信證券、先鋒基金、開店寶科技集團等多起債務糾紛正在被司法判決、面臨處置。
  • 資產易主 暫停上市 艱難兌付 先鋒系「爆雷」後遺症顯現
    資產易主、暫停上市、艱難兌付……「先鋒系」的爛攤子到了難收場的境地。 12月2日,「先鋒系」旗下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海口聯合農商行1.2億股股份開拍,深商高科實業與國民運力科技集團分別耗資0.955億元各拍下6000萬股。
  • 「先鋒系」所持海口聯合農商行1.2億股權被拍賣,旗下多項金融資產...
    近日,「先鋒系」旗下聯合創業集團所持的海口聯合農商行的1.2億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網上拍賣。聯合創業集團持有該行20%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拍賣的導火索是聯合創業集團因欠債1.3億元未還,記者注意到,目前先鋒系旗下多項金融資產被出售,其所持金融牌照面臨著易主。
  • 中科招商:順豐借殼我先閃 快遞高估值不好玩?
    對此,深交所要求鼎泰新材就順豐控股的估值合理性等做出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鼎泰新材發布公告稱,為保證重大資產重組順利實施,公司對順豐控股借殼上市方案進行調整。  順豐高估值借殼 被指存四大隱患   據新京報報導,5月23日剛剛宣布順豐433億元借殼的鼎泰新材收到了深交所的監管關注。5月25日晚間,深交所向鼎泰新材發出問詢函,要求就順豐控股的估值合理性、盈利承諾合理性等做出解釋。對此順豐方面一位參與上市信披的工作人員表示,對這一問詢「並不意外」。
  • 新華聯收購團貸網集團旗下你我金融 對賭三年業績
    10月18日晚,新華聯集團旗下港交所上市公司新絲路文旅(00472.HK)發布公告稱,擬以增發股票方式併購團貸網集團旗下你我金融全部股權,發行價擬為每股1.3港元,共發行10.86億股,估值14.11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
  • 網信又出新公告,這麼久了,錢還了多少?
    還記得被質疑假死的先鋒掌門人張振新嗎?兩個多月過去,在眾多投資人的密切關注下,事情總算有了新進展。12月3日晚間,網信平臺官微發布了一條通告,宣布召回網信控股CEO盛佳、COO李鑫,要求二人必須回崗主持相關工作。
  • WEMONEY朝聞:泰然金融將借殼赴美上市;理財子公司新發產品瞄準權益...
    泰然金融將借殼愛新鮮曲線赴美上市與合眾e貸同樣遞交招股書超過半年杳無音信後,泰然金融已經等不及了,準備曲線借殼上市,收購虧損嚴重、市值僅2000萬美元的納斯達克華人超市上市公司愛新鮮。據悉,iFresh Inc.愛新鮮是一家在美國東北部發展的華人雜貨連鎖超市,提供主流雜貨店難以找到的食品與其他商品。
  • 網信再發通知召回核心高管:點名網信控股CEO、COO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4日電 12月3日,網信官方微信發布「網信平臺高管及合作機構核心高管召回通知」,在文中點名要求網信控股CEO盛佳、COO李鑫必須回崗主持相關工作。同時,佳禾集團董事長趙苗苗、真如投資董事長邵潔和盈華財富董事長劉苗苗也被要求在7個工作日內回崗。
  • 網信集團要求高管回崗主持工作 張振新之死仍疑雲籠罩
    來源:黑池財經12月3日晚間,先鋒控股集團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在官方微信號「網信官微」發布《網信平臺高管及合作機構核心高管召回通知》(以下稱《通知》),要求網信控股CEO盛佳、COO李鑫等高管回崗主持相關工作,以及要求融資經辦管理機構及財富機構的負責人佳禾集團董事長趙苗苗、真如投資董事長邵潔、盈華財富董事長劉苗苗務等務必在7
  • 自動系統(0771.HK)約30億估值分拆資產在美股借殼上市,估值回歸一...
    來源:格隆匯一、事件驅動:將以約30億港元估值分拆美國業務於納斯達克上市近日,香港本土老牌的IT服務龍頭企業、A股上市公司華勝天成的海外資本平臺——自動系統(0771.HK)(由華勝天成600410.SH持有56%股份)發布了一則重要的公告:自動系統將分拆集團旗下歐美區業務Grid Dynamics International, Inc.
  • 揭7家網信逾期借款企業運營狀況:還款概率有多大?
    網信公布首批逾期企業名單8月1日,網信官微發布逾期企業名單(一),公告先行對15個項目,總計逾期本金1.93億元的7家企業進行公布,涉及廈門當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廣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神州長城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易所試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四家集團。
  • 先鋒集團張振新的香港敗局:肇始華融系 亡於區塊鏈
    10月5日晚間,先鋒集團也正式發布訃告證實了這一消息: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先生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於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在英國倫敦切爾西和威斯敏斯特醫院去世,終年48周歲。
  • 網信集團公告召回5位高管,其中一位現任宜信收購的道口貸董事
    12月3日,網信官微發布《網信平臺高管及合作機構核心高管召回通知》,要求網信控股CEO盛佳、COO李鑫回崗主持相關工作。據天眼查信息,盛佳共關聯43家公司,目前在先鋒系公司及其關聯公司豐收科技有限公司、靈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九臺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等有任職,此外其此前還曾任職於網信徵信、掌眾財富、海南先鋒網信小額貸款、上海即富等多家先鋒系公司。此前上海即富執行總經理楊彪被查。
  • 借殼赴美上市懸?泰然金融實控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投案自首
    原標題:借殼赴美上市懸?泰然金融實控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投案自首11月4日,11月3日杭州市公安局高新區(濱江)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下設「泰然金融」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泰然金融」平臺實際控制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 入局美年、收購愛康 阿里系「一統」民營體檢市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入局美年 收購愛康 阿里系「一統」民營體檢市場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0月27日晚間,美年健康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以及其他股東向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阿里否認就控股圓通展開談判 此前已集齊五家快遞公司
    喻會蛟、張小娟夫婦希望以至少人民幣500億元的估值出售這些股份,而且希望保留部分股份。阿里巴巴方面的報價和其他細節尚未最終敲定。上述信息來源於兩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圓通快遞成立於2000年,在2016年10月借殼上市,成為「中國快遞第一股」。在圓通的前十位股東中,創始人夫婦喻會蛟、張小娟通過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及個人持股,是圓通的實際控制人。
  • 嘉林藥業借殼風波不斷 或存在變數
    而值得注意的是,嘉林藥業此次「借殼」的估值卻比綠葉製藥的收購價還高出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質押或還涉及了相關的對賭條款,一旦此次交易未被證監會核准,美林控股對嘉林藥業的控股權將面臨易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