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金融將借殼愛新鮮曲線赴美上市
與合眾e貸同樣遞交招股書超過半年杳無音信後,泰然金融已經等不及了,準備曲線借殼上市,收購虧損嚴重、市值僅2000萬美元的納斯達克華人超市上市公司愛新鮮。據悉,iFresh Inc.愛新鮮是一家在美國東北部發展的華人雜貨連鎖超市,提供主流雜貨店難以找到的食品與其他商品。2017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證券代碼為IFMK,是美國第一家掛牌上市的華人超市集團。【網貸之家】
大行理財子公司架構初步披露 新發產品瞄準權益類投資
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開始揭開面紗。6月3日、6月6日,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分別在深圳、北京正式發布設立理財子公司。記者梳理各理財子公司公司章程,其在董監高產生方式、組織架構上均有所差異。例如,工銀理財、交銀理財董事長由股東提名,董事會選舉產生;建信理財董事長由股東委派指定。工銀理財、建信理財均明確可以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設立分支機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理財子公司相較於公募基金不以股票投資見長,但各家機構新發產品均瞄準資本市場股票,甚至創設指數,對理財子公司直投股市表現出極大興趣。根據中信建投測算,目前,銀行理財中,權益佔比是10%,如果只考慮二級市場,估計佔比不到5%。目前幾家大行都在搭建交易所交易系統,預計正式開業後,就會有新增資金入場。【21世紀經濟報導】
P2P「良退」剖析: 「小而美」易兌付 逃廢債成障礙
網貸出清仍在持續!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底,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已跌破千家並在持續下跌。有近200家平臺宣布良性退出網貸業務,但截至目前,成功兌付的僅79家,可見真正「良退」平臺比例之低。記者注意到,「良退」平臺中,成功兌付的普遍都是待收規模小、股東實力強、資產真實的「小而美」平臺,大部分仍在兌付中的平臺都面臨著「逃廢債」的威脅,也不乏以「良退」為藉口,欺騙投資人的平臺。【國際金融報】
各地行政核查進度不一 網貸試點啟動存變數
「如果年內仍沒有明確的答案,恐怕只能選擇離開,尋找其他的發展方向。」6月4日,在北京參加一場行業閉門研討會的王林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眼下,網貸行業仍在「煎熬」當中。王林告訴記者,自2018年網貸備案延期,且多地嚴格執行「三降」要求,部分網貸機構在完成行政核查之際,以為看到了備案的「曙光」。但2019年4月市場上出現的一份《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給平臺備案工作推進帶來了幾分不確定性。多名接近監管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上述《試點方案》確實存在,但市場上流傳的並非最終版本。從現實情況來看,6月底是否能按時啟動尚存未知數。記者亦從多地網貸平臺負責人處了解到,目前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已完成網貸平臺的行政核查工作,而北京、深圳尚在進行當中。此外,北京地區有百餘家網貸平臺進入行政核查階段。【經濟觀察報】
假裝昏迷能洗白徵信? 「徵信修復」生意興起
近期,一種針對網貸老哥的商業模式,開始在網上興起。「只要不是老賴,黑戶也能洗白!」中介宣傳稱,可以幫助有徵信汙點的老哥修復徵信,重新做人。而消除每條不良徵信,收費1500元起。此外,中介還會在全國招生,進行徵信修復培訓,報價數萬不等。一位中介稱,他們不過是根據銀行現有的規則,鑽一些空子來洗白徵信。比如,假裝昏迷或者生病,向銀行證明自己是非惡意欠款。但這些操作方式並不太有效,目前真實的徵信修復成功率,不到1%。【 一本財經】
正奇金融港交所上市遇挫 對賭壓力日益增大!
背靠聯想控股這座大山,正奇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卻被港交所拒在了門外。5月31日,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正奇金融申請上市狀態變為「失效」。這距離其首次遞交招股書還不到半年時間。此外,正奇金融最近的一次融資還要追溯到兩年多前。2016年12月28日,正奇金融引入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信達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家戰略投資者,獲得人民幣8.01億元戰略投資,投後估值為人民幣93億元。針對此次融資,正奇金融與上述投資方也籤署了對賭條約,其曾在2016年底融資時承諾到:自本輪增資完成之日起4年內,不論因何種原因,如正奇金融未能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以IPO或其他方式實現上市(不包括新三板掛牌),則金海峽投資有權於繳付增資款之日起滿4年後的三個月內選擇要求承諾人受讓本輪增資中所認購的股權。 【華夏時報】
整理:趙夢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