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足部是骨架的基礎,若要身體各部位得到良好發育,足部便要有足夠的「承託」及「保護」。
然而寶寶的早期足部問題,媽媽卻非常容易忽視,殊不知,孩子足部健康問題早期更好幹預,到兒童15、16歲腳形基本定型後,孩子足部健康問題已不可逆,可能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正常生活和運動。
寶寶8個月到4歲前是學習走路的階段,小腳丫開始承擔大角色。這時候選擇一雙合適的學步鞋對小腳丫進行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不僅有利於寶寶培養正確的步態,還對腳形的生長發育有著積極的意義。
寶寶學步的過程可以細分為3個階段,根據這3個階段需求來科學的選擇合適的鞋子:
約為8個月-15個月
這是寶寶剛開始學步的初期,在室內或者溫暖的天氣,多鼓勵寶寶光腳行走,讓足部直接接觸地面,有助於增強足底抓地感,培養平衡力。
在室外,為了保暖及避免足部受傷,應為寶寶穿著有超薄鞋底的步前鞋,既能保護雙足,又能保持一定的抓地感。
選擇學步鞋的建議:超薄鞋底;配備活動式鞋墊,便於清洗,保持衛生。
約為16個月-3歲
這個階段寶寶處於學步期,應該教寶寶學習正確的步態:後跟著地、支撐、推送。由於此時寶寶步態未穩,學步鞋應該選擇前足容易曲折的,幫助寶寶學步,培養步態。
此外,寶寶的雙腳已經需要長時間承託體重,學步鞋需要有較硬的後跟杯及溫和的足弓承託墊,幫助穩定後跟骨和承託足弓,穩定腳形,使足部在良好的環境下發育。
約為2歲至4歲
2-4歲寶寶處於穩步期,寶寶足弓被厚厚的脂肪遮蓋,形成假性扁平足,同時有較明顯的後足外翻及X形腿現象。
此時寶寶已經步態穩健,喜歡不停跑跳,足部承託體重的時間更長,因而更加需要一雙具備保護功能的學步鞋,這時為寶寶選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後跟杯進一步加硬,穩定後跟骨;溫和足弓承託墊;腳形肥瘦,選擇合適的前足圍度。
此外,對於給寶寶選鞋還有一個非常簡單實用的小建議,那就是看合格標籤。
很多家長給小朋友選鞋會忽略看合格標籤,其實家長可以通過看合格標籤了解鞋子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我國對童鞋制定較為完善的標準,符合國家標準的檢驗合格產品是可以放心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