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高郵(我與一座城)

2020-12-17 人民網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大運河由南至北蜿蜒流淌,在河湖相連、水網密布的裡下河平原停頓了一下。站在運河的這一節點上,你仿佛可以聽見岸上人望著岸邊那座小城裡青灰的屋脊,在暮靄裡喊一聲:「二丫頭哎,家來吃晚飯囉……」

小城高郵安臥在大運河邊,傍水而生,也因河而興,成為裡下河平原西部的運河城市。我就出生在這片土地上一個叫做南角墩的村莊。少年時,我一心想著的事,就是乘上大巴車,離開這個貧窮的村落。

在大學的教室裡,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聚在一起。寫作課上,老師提及了地方名人的話題,問及每個人家鄉的時候,我說出揚州的名字。我沒有說高郵,故鄉高郵被我用其所屬的揚州給代替了。老師聽了說:「揚州是個好地方,出了不少才子,高郵出了個汪曾祺……」也是那個時候,我才知道這位同鄉汪曾祺的名望。

上中學時,大概是汪曾祺去世幾年後的日子,我們每個學生都收到一本叫做《夢故鄉》的地方讀本,這本書裡寫的是高郵物事。但那時,這本書、這些文章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長大後到了異鄉讀書,聽到外地人講起「汪曾祺」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才知道汪曾祺和高郵在人們心中的分量。於是,我又仔細讀一遍汪曾祺的作品,並在報紙上發表了第一篇關於他的文章《背負鄉愁的汪曾祺》。

也正是那篇書寫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引起了家鄉報刊的關注。此後,我開始不斷地給家鄉的報紙寫有關家鄉的文字,我在文字裡以另一種方式不斷地回鄉。而高郵在我的紙上和心裡也越發真實和清晰。

教授訓詁學的老師,夾著厚厚的教材進了教室。開講前,他交代一句:學好這門功課,要把「高郵王氏學」弄懂。那時候,我的老師和同學們不知道,坐在下面聽講的我,作為一名高郵人是多麼的自豪。

讀完大學後,我背起行囊回到高郵。回家的行囊中多了兩樣東西:一是越發濃烈的鄉情,二是不斷涵養的詩意。

回到高郵後,我循著前人的足跡向前摸索,才知道自己認為平凡樸素的家鄉,原來讓很多人羨慕。高郵這座城,千年以來,她的古韻一直在運河中流淌。我總認為,如果說大運河是一條串聯沿線諸多城市水土和文脈的項鍊,那麼高郵就是這條項鍊上閃亮的寶石。高郵湖、明清運河古道以及新開運河,是運河沿線城市發展的見證者。煙波浩渺的運河中間,鎮國寺唐塔就像是一座屹立在運河和歷史之中的航標,連接著南來北往、古往今來的人和事。

這些年,我一直看著這座小城蓬勃生長。高郵有很多有趣的存在。如明朝以後小城中有盂城、界首兩座驛站,小城有南北兩個古街區,唐、明時期兩座古塔,新舊兩條運河,以至於今天呼嘯而過的高鐵也給這座城市兩個停靠的站點。名城、名人、名文與草木清輝一起生長,造就了這座運河小城獨特的風韻、安好的當下和生動的未來。

有人曾經問我:要是離開了家鄉怎麼辦?他的意思是我可能離不開這座城。事實上,我並不害怕離開家鄉。因為一個寫作者行走的旅程上,一定會把家鄉永遠裝在鄉愁的行囊裡。就像汪曾祺,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深情吟詠:「我的家鄉在高郵,風吹湖水浪悠悠,湖邊栽的是垂楊柳,樹下臥的是黑水牛……」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4日 20 版)

相關焦點

  • 我的家鄉在高郵
    寫作課上,老師提及了地方名人的話題,問及每個人家鄉的時候,我說出揚州的名字。我沒有說高郵,故鄉高郵被我用其所屬的揚州給代替了。老師聽了說:「揚州是個好地方,出了不少才子,高郵出了個汪曾祺……」也是那個時候,我才知道這位同鄉汪曾祺的名望。上中學時,大概是汪曾祺去世幾年後的日子,我們每個學生都收到一本叫做《夢故鄉》的地方讀本,這本書裡寫的是高郵物事。
  • 請到我的家鄉來作文
    請到我的家鄉來作文我的家鄉高郵在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的中段,向北不多遠是周總理的故鄉淮安;向南不多遠是江爺爺的故鄉揚州,可好找了。我家鄉的名勝古蹟可真是星羅棋布。你瞧!有7000多年前的龍虯莊遺址,有2000多年前的天山漢墓,有1000多年前的鎮國寺塔。還有蘇東坡和秦少遊聚會的文遊臺,你在那兒還能看到大名鼎鼎的「秦郵碑貼」。
  • 藏族小夥丁真火遍全網,一人帶紅一座城,讓我發現家鄉美
    丁真的純樸、丁真的帥真、丁真的名字、丁真家鄉的美景和這個季節這個時段,一夜之間造就了個新網紅,這位19歲的「甜野」男孩。全國各地都在邀請丁真去做客。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你的家鄉能拿出什麼寶貝邀請丁真?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鄉濟南。
  • 大學生村官拍《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
    圖為資料圖高郵陽春麵一直是揚州特色美食之一。昨天,有網友報料,一段主題為《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的視頻在朋友圈流傳,引發不少高郵人對家鄉味道的想念。隨後,記者聯繫微信公眾號「我愛高郵」了解到,這個視頻的第一出處並不是這個公眾號,還在微信公眾號「青春高郵」、優酷網、騰訊網、高郵文遊臺等其他網絡平臺發布過。其中,高郵文遊臺的高郵城事中,這條視頻以「天哪!有人把高郵光面做成視頻啦!」為主題發布,點擊量近2萬,而所有平臺的點擊量總計達3萬多。
  • 八年級我的家鄉的作文500字(精選四篇)
    我愛家鄉,愛家鄉的風景好!愛家鄉杜鵑花開的時節。愛家鄉微風輕拂著枝頭樹葉。清澈的小溪蜿蜒的流淌。枝頭的鳥兒,低頭歌唱。花間的蝴蝶,翩翩飛舞。我喜歡徜徉在這片讓人盡情舒展的天地裡,更喜歡佇立在那飄散泥土之香的小山丘,眺望那載滿愛的家鄉。
  • 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閩東藥城
    8月21日,「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2020年柘榮縣優秀青年學子實踐營探訪了柘榮縣高山白茶產業各基地和柘榮縣藥業發展的多家企業。上午,實踐營成員們體驗了柘榮高山白茶從生長到採摘,從生產到品嘗的全過程,深入了解柘榮茶產業的發展發展現狀。下午,成員們參觀了柘榮的龍頭藥企,硬實力「閩東藥城」正在崛起。了解柘榮兩大支柱產業的發展現狀,感受到柘榮經濟的蓬勃發展。
  • 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
    8月22日,「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2020年柘榮縣優秀青年學子實踐營走進樸柘榮遊樸文化園,並奔赴遊樸故居柘榮縣黃柏鄉黃柏村,踏著遊樸曾走過的石板路,這被歲月打磨的路面,腳下一滑就跌入歷史的海,跌進了一段記憶或一個傳奇。而後,沿著蜿蜒的山路走進這座歷來為兵家、商家所注目的福溫古道重要驛站。在富溪鎮的「裡街秘密交通站」裡追尋紅色記憶,感受初心力量,點亮紅色文化裡的時代基因。
  • 弘揚中醫藥文化 國醫大師回高郵辦義診
    江蘇一直都是中醫藥大省、強省,在全國有著深遠的影響,而揚州高郵自古就與中醫藥有著深厚的淵源。高郵也孕育了不少中醫藥大師,其中一位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琦。10月16日下午,已經77歲高齡的王琦院士回到高郵老家,為家鄉的老百姓義診,把脈看病、講授秋冬季的養生之道。
  • 我和我的家鄉 | 丹東版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的當天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正式上映歷史篇丹東是一座歷史厚重的英雄城市。丹東原名「安東」,源於唐代設置的安東督護府,自古就是我國東北的商貿重鎮和軍事要塞。1876年(清光緒二年)設安東縣,1937年建安東市,1965年改稱丹東市。
  • 王道:高郵美食名詞解釋
    十二紅裡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鹹鴨蛋,其餘的都記不清,數不出了。也許十二紅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這一點是我沒有記錯的,而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這三樣,在我的家鄉,都不貴,多數人家是吃得起的。」——《端午的鴨蛋》汪曾祺。
  • 這是我家鄉!知名攝影師拍下了茂名「定妝照」!被驚豔了!
    這是我家鄉!知名攝影師拍下了茂名「定妝照」!被驚豔了!「我的家鄉,一座美麗的山海之城,也是一座濱海綠城,還是一座石油集結髮展起來的現代化都市。而最令我夢回縈繞的,更是家鄉的美麗鄉村……」我們的家鄉就是茂名!
  • 我是家鄉代言人| 說說我的家鄉
    「我是家鄉代言人」網絡徵文大賽   作者:王秀雯 (慶陽市慶城縣白馬初中九(1)班)  我的家鄉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多彩繽紛的霓虹燈來裝點這裡,更沒有擁擠不堪的車流,這裡是黃土高原上一個普通的地方——甘肅慶陽。
  • 聽吳倩安利家鄉 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感受大武漢裡的小夜曲
    九省通衢佔據著中西部地區硬核C位,南來北往塑造了本地人豁達開朗性格,既是跨在江上的三國之城,又是李白眼裡黃鶴樓中吹玉笛的致雅之地,這便是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嘉賓——青年演員吳倩的家鄉武漢,本期將由她來為聽眾解讀「大武漢裡的小夜曲」,聽一聽江城的人間繁華。
  • 誰不說我家鄉美
    誰不說我家鄉美作者:重慶市江北區玉帶山小學三年級一班 羅子玲   指導老師:羅婷老師每一個來到重慶的人都會說重慶美。山城重慶的千山讓人難以忘懷。重慶有各種各樣的高山,每一座都十分壯觀。冬姐姐拿著輕紗,在重慶城的雲端上舞動,所以重慶起霧的景象也十分美麗。走近,白茫茫的一片;遠看,似輕紗罩在上方,又如人間仙境。網紅重慶其實還是一座網紅城市。許多景點在外地人看來,都奇特無比。
  • 商貿版《我和我的家鄉》
    商貿版《我和我的家鄉》真的來了前段時間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熱映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越是長大 心裡那根思鄉的弦就越敏感也許是一碗熱氣騰騰的小吃也許是一聲耳熟的鄉音…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商貿學子的家鄉~家鄉美景商務英語專業的尹樂怡來自安徽六安,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南方小城。
  • 我和我的家鄉 - 中國青年報
    黑雲壓城城欲摧,閃電也好,雷雨也罷,都比不上颱風色厲,屢屢見時心潮總有些洶湧。風大展拳腳,掀翻了屋瓦,雨劈頭蓋腦,捶碎了窗戶,水越過門檻,湧進了屋內。疾風野哨,玻璃脆裂,幼童被迫埋首被下,想像御風而行。總有些老房子,咯吱咯吱響,仿佛隨時散架,屋主不得休,一長夜無眠,一長夜舀水,一長夜心驚。
  • 萬茜:益水有情,湘思無限丨我和我的家鄉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二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
  • 《我和我的家鄉》回鄉之路取景地,原來是榆林這個地方!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勾起了多少人對家鄉的思念今天,跟著電影人物喬樹林走進「回鄉之路」取景地——陝西榆林這座風光壯美民風淳樸的城市這座資源富集物產豐饒的城市這座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的城市這座創造奇蹟譜寫傳奇的城市這座沙漠上崛起的塞上名城01《我和我的家鄉
  • 我的家鄉是座「成長型」的城市
    提起故鄉西寧,湧現在心頭的唯有「感恩」二字,那些在大城市迫切渴望的藍天白雲,在家鄉西寧可以說是屢見不鮮,高原藍、河湖清可是我們西寧人最大的底氣。先從兒時說起,小時候家住城中區南大街,繁華的大十字天橋是西寧最知名的地標,那時吃過晚飯寫完作業,我都會拉著爸媽去遛彎,再順道去大新街的夜市瞧個新鮮。如今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加快,大十字天橋已經不見了,替代它的是便捷的地下通道和整潔的街區環境,雖然少了一分兒時的味道,卻多了一分更新換代的鮮活。
  • 何洛洛說杭州:隱隱山水間 浩浩上雲端 | 我和我的家鄉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圍繞家鄉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情愫。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家鄉的一山一水,都是鐫刻在我們心裡抹不去的鄉愁。    解讀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匯聚同心追夢的力量,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酷我音樂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季)音頻節目,已正式上線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