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法務省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截至2018年6月30日,日本國內的在留外國人總數已經達到263萬7215人,佔總人數的1/3,創歷史新高。
在很多日本人的印象中說起在日居住的中國人不外乎就是勤工儉學的留學生,非法滯留在日本的中國人,普通的上班族,以及中華料理店的廚師或店員。
但其實這已經是10年前的情況了,那麼現在的在日華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回顧近40年的中國人來日歷史,大致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上世紀80~90年代
80-90年代:中日建交以後首批優秀的中國留學生赴日頂尖大學學習,而同一時期的私費留學生大多年齡偏大,由於當時中日工資差特別大。
(90年國內一個大學生的月工資大概100左右,而在日本以時給1000計算一天打十個小時一個月30天的話以當時的匯率大概可以掙24000人民幣)
因為消費高所以他們基本上白天上學晚上打工,大多數人都過著非常辛苦生活。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利用留學,來日本淘金的,在日本不法滯留打工。(可以參考看一下上海人在東京的影片)
2000年代
2000年代:隨著日本少子老齡化的推進日本私立大學開始出現經營困難的狀態。
為此,很多大學開始大量招收留學生來保證生源,但是因為工資差依然很大(當時國內國企普通員工一個月大概700人民幣左右)仍然有很多留學生拿到籤證以後去打工,最有標誌的事件就是山形酒田短期大學事件。
酒田短期大學位於山形縣酒田市,當時為了從中國大量招收留學生,作了許多虛假和誇大宣傳,收取了高額學費。
學生來日本後本以為可以勤工儉學,沒想到學校位置非常偏僻,跟本找不倒工作,於是一部分學生為了還債不得不到東京等大城市打工。
2001年末,經日本媒體報導後,引起軒然大波,實際上,這些中國留學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
2010年代
2010年代: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和日本收入之間的差距也不斷縮小,這一代留學生比起80年代來日的留學生,生活狀態寬鬆了很多。有的家庭因為孩子在日本留學甚至會給孩子買一套房子(中國人開始進入投資階段)
現在的在日華人很多住在東京市內相對高級的公寓裡,擁有自己車,拿著手機玩著微信,在日本上著一流大學。
比起前幾代的留學生可以說形象完全不同,現在的留學生的生活狀態已經和日本學生相差無幾,甚至比地方來東京上學的日本學生還要時尚。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日商業往來更加頻繁,因此在日華僑華人企業也開始在日本商業界中嶄露頭角,中國蘇寧電器收購老牌日本電器量販企業LAOX是個標緻性的案例
現在的留學生已經不會單純的為了掙錢而打工,更多的是通過打工了解日本的文化,為以後的就職做準備。
而少子高齡的日本社會也為了吸引外國人才制定了高度人才優遇措施。這也讓留學生在日本的生活變得容易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