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什麼樣的醫生能賺百萬年薪?

2020-12-11 騰訊網

健哥,純好奇,醫生的收入到底高不高?一個什麼樣的醫生能夠年薪百萬?一個無可救藥的好奇寶寶

好奇寶寶,你好。

我很喜歡你的名字,好奇心非常可貴。

比如著名的「保安三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正是有了這樣的追問,人類才有了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而對於「人為什麼會生病」的好奇心,才開啟了醫學的大門。

上個月剛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在另一次上臺領獎時,說「好奇心、求知慾和理解力,一直是我生命裡強大的驅動力」。

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

閒話不多說,我們趕緊入正題。

問題越短往往越難回答,因為外延更豐富。比如問收入高不高,是指主治醫師還是主任醫師?北上廣深還是小縣城?陽光薪酬還是包括灰色收入?

一個最基礎的判斷是:整體上醫生的明面收入偏低,但一部分醫生實際收入又很高。這種畸形的落差,會帶來道德風險,有可能對患者產生傷害,也可能讓有些醫生處於焦慮和恐懼中。

讓我們一點點說。

一位高薪醫生的收入結構

數字最直接,先從百萬年薪說起吧。

有一些特殊的醫生,高薪是知名的,比如整形醫生,有經驗、能夠獨當一面的主刀醫生,正常一個月能賺15-20萬元。

不過整體而言,在現有的事業單位型的人事制度下,陽光收入超過百萬的公立醫院醫生數量很少。

中國第一家醫生集團的創始人張強,2012年時是東方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準備辭職時寫了一條微博「離開體制,意味著放棄約40萬的合法年收入」。

前幾天,他和健哥聊天時說起這件事,40萬是指拿到手的錢,這裡面工資很少,扣除各種社保和個稅以後,工資單上每個月大概剩兩三千,此外還有一部分津貼,但最大頭還是特需門診的收入,一個特需300塊,屬於醫生的部分是三分之一多一點。

40萬的稅後收入,在上海的主任中,算中等。2015年時有個統計,上海的主任醫師人均工資性收入是48萬,這裡應該是指稅前收入。如果放眼全國,能超過上海的估計只有深圳。

但算上飛刀、講課費、回扣等等工資外收入,情況就不一樣了,這些收入沒有定數,到底是多少,說不清。張強是這麼對健哥說的:「中國醫生的實際收入是不可估量的,(外人)不知道的,連我自己都不穩定的」。

我們只能模糊地感知一下。

先說飛刀,大城市的外科專家到各地做手術,如果按每臺手術1萬元計算,一天三臺就賺3萬,每周出去一次,就月入12萬了。飛刀收入最高的,應該是骨科醫生,名聲大、技術精湛的大專家,一年賺上千萬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健哥認為這其實對醫患雙方都有利,醫生賺了錢,病人治好了病。健哥一位同事的父親,十年前脊椎骨折,當地醫生沒把握做手術,省城來的專家把他治好了。如果沒有飛刀,病人到省城或者北京上海去就醫,不止折騰,有可能延誤治療,而且可能花費更多的錢。

再說講課費,專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一場收幾千到幾萬都有可能。如果是藥企組織的學術研討會,那頻次就會比較多,一位醫生朋友給健哥算過一筆帳,一場大概3000,如果是特別牛的大三甲內科主任,一周3-4場很穩,多的5-6場,算下來就是1-2萬,一個月5-6萬,全年無休的話,一年60萬左右。

最後說說回扣。蘇州有一位心血管科主任今年被判刑,判決書上認定的回扣金額是10年500多萬,大部分來自同一家經銷商,是不是還有更多類似的經銷商?就不得而知了。

去年健哥採訪另一位離開體制創業的醫生宋冬雷,他說主任醫師值得百萬年薪,他的目標就是提供當前陽光收入的3倍,從而吸引優秀的醫生加入。

文章發表後,一位醫生朋友對健哥說:公立醫院主任醫師年薪過百萬的不少。

不少,是多少呢?

張強估計,上海超過一半的科主任,會達到這個數。

而另一位準一線城市的醫生朋友認為,在他所供職的屬於中上等的三甲醫院,大概5%的醫生實際收入可以過百萬,其中1%是內科科主任這一級,另外4%是外科副主任以上級醫師。數量的區別在於,內科要求是行政級別的科主任,而外科職稱上到副主任醫師以上就可以,因為他們的大頭來自於外出會診和飛刀。

主任畢竟在少數,按衛生統計年鑑的數字,正高(主任醫師)的比例,在所有醫護中佔2.5%,副高佔7.3%。

大部分的醫生,是很難獲得這個收入的。

從一輩子來看,醫生的投資回報高不高?

張強的同鄉、族親張文宏今年大紅,有一次接受採訪時他回憶:我本科讀了6年,碩士讀了3年,博士讀了4年,讀個醫讀了13年。「你們一般讀4年就開始掙錢了,對吧,我讀了13年,9年的時間基本都在讀書,拿很低微的學生工資,應該是非常苦的」。

張文宏的一席話,道出醫生成長道路的漫長。這條路的開端,是相對比較清苦的。不止是醫學生階段,畢業後參加工作,到發光發亮,中間也還隔了一段時間。

正式上崗之前,需要規培,一個月幾千塊錢工資。過了規培就好一點,健哥有一位朋友30出頭,北京三甲醫生,目前是住院總醫師,基本工資4500多,績效工資6000左右,算上公積金,一個月到手16K,一年接近20萬。

這位朋友的規劃是明年成為主治,順利的話,36歲升副高,40歲以後年收入在30-40萬,如果努力點,50-60萬是相對輕鬆的。當然,也有的醫生到了40歲還是主治,這樣的話,收入很難提升。

另外,在三四線城市,特別中西部地區,機會又要更少一點。

如果把一開始的清苦和35、40歲能獨當一面以後的相對寬裕都算上,醫生遠超過其他職業的學習成本,投資回報率高不高?

張強給健哥的回答是:以金錢來算的話,醫生性價比不是太高。在最需要錢的時候,最需要時間的時候,都在奮鬥,年輕時成家,沒辦法給家裡更多的錢,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更多時間去陪伴。

但是,醫生這個職業穩定,不會朝不保夕。而且,醫生還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奮鬥了十幾個小時把一條命救下來,家屬也沒送你什麼東西,甚至都沒感謝你,但你看著病人第二天還活著,這種成就感是蠻難用金錢來衡量的」。

醫生憑什麼賺到高薪?

一個人能賺多少錢,應該和他能為別人提供的價值相匹配。醫生的價值就是為患者治病,或者幫助患者少生病,按照正常的邏輯,那些能賺到高薪的醫生,就是在治病和防病這一方面做得更好。

前段時間鍾南山的1200元掛號費爭議很大,但對於更能幫助患者的醫生,這樣的費用是值得的。

比如剛才提到健哥同事的父親,給沒把握做手術的本地醫生和來飛刀的專家,費用就應該不一樣。再舉個例子,這位同事的母親今年住院,同一個CT片子,因為症狀不夠典型,感染科一位年輕醫生看不出毛病,而同一個科的主任醫師一看就認為很像肺結核,建議去傳染病專科醫院就診,後來在那裡確診。

按照同事的想法,如果付給年輕醫生的診費是50塊,那麼他非常願意付給那位主任醫師1000塊。因為如果不儘快確診,他的母親要承受更多折磨,而且也要花更多錢。

所以,健哥認同應該給優秀的醫生更高的報酬。當然,越透明越好。如果實際收入偏低,同時又有空間獲得很高的實質收入,那麼很容易產生道德風險。

對患者,可能意味著過度診療、過度用藥,帶來本不該有的副作用。對醫生,則意味著不安全感、壓抑、焦慮,每年都有醫生因收回扣被判刑,不時也會傳來醫生因回扣被查而自殺的消息。

年薪百萬的醫生,自己是怎麼想的?

全世界最好的醫院,梅奧診所已經實行了近100年的年薪制,目前,醫生年薪大多在20-60萬美元之間,除此之外沒有獎金、沒有分紅。

設立這個制度的目的,是使得醫生的出診數量、手術數量不會影響到收入,只要考慮怎麼把病人治好就可以。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情感與歸屬感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越往高層次的需求,錢的重要性越低。這樣去看,年薪制是直接把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這一類低層次需求滿足了,讓員工用更多的精力去追求高層次需求。

比如梅奧診所有一位布魯貝克醫生,在退休時說:他一生中從未工作過一天。當他走進辦公室,走進診所,走進醫院的手術室或者化驗室,他是去玩去了。所以他感覺在梅奧的30年如消遣一般快樂,於是說他一生中從未工作過一天。

那麼中國的高收入醫生會這樣嗎?舉幾個我知道的例子。

不久前,張文宏和團隊獲得了無錫市政府1200萬元獎勵,這筆錢張文宏沒有留為己用,而是把屬於自己的部分捐給以他導師翁心華教授命名的青年基金,為從事公共衛生事業的青年醫生提供扶持。

宋冬雷離開華山醫院創業時的想法是「我這個年齡出來,不是把掙錢放在首位,做事情最重要。我餘生最大的願望是:有那麼一天,在我的祖國,百姓都有可能享受到梅奧診所水平的醫療服務。」

張強的想法是「醫生有本事,為什麼不可以站著、陽光地把錢掙了,而且要給病人更好的服務?這是最理想的」。

這幾位都是正面的例子。當然,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有的人住上500萬的房子,還想著住5000萬的,所以高收入並不一定能夠把人心中的天使一面激發出來。

不過,一個好的評價體系,還是應該儘可能去獎勵那些最能幫助患者的行為。

比如說,面對一個普通感冒患者,是告訴他回家喝白開水,還是開一堆藥?面對一個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患者,是按病情放一個支架,還是放兩個、三個、四個、五個等著收回扣,抑或是失去回扣以後乾脆迴避風險放棄手術?

選擇哪種行為的醫生得到獎勵,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患者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

好了,就說這麼多。

不知道能不能回答你的問題,願好奇心伴你一生。

本文作者 王吉陸 毛曉瓊 於煥煥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Plus」,ID:jianwennews

相關焦點

  • 百萬年薪職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深圳商報記者廖萬育攝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高端人才招聘會500人初步達成就業意向百萬年薪職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參會企業提供900多個年薪50萬元以上或「年薪30萬元以上+N(期權)」的高端崗位,最高崗位年薪達200萬元。深圳哪些行業對高端人才需求量大?百萬年薪的職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記者採訪獲悉,企業最急需算法專家、大數據工程師、5G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等技術研發類人才,以及具有國際化就業背景的高端管理人才。
  • 漫畫:掌握什麼技能才能年薪百萬
    想要年薪百萬,其實非常非常的難的。首先我要來說一說現在的我們,其實很多人都說幾千一個月,那麼一年就是幾萬,十年就是幾十萬,幾十年才能賺到百萬,再次,我們沒有很大的能力那麼技能幾千一個月。隨後就是我們那些月入上萬的人,年薪有十多萬,這類人一般都是技術性的人才,自己有一門技術,那麼就可以月入上萬,但是技術有也瓶頸,技術人員,哪怕是資深的研究員,可能也無法年薪百萬,而且技術最大的不好就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被人替代,可以說是吃青春飯的。那什麼樣的人才能年薪百萬呢?
  • 什麼樣的諮詢顧問才能年薪百萬?
    因此,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系統地介紹一下國內主要諮詢公司的薪酬水平。Entry Level這裡的Entry Level指的是剛從大學畢業(本科或碩士)、沒有任何經驗的畢業生。一般title都是Analyst或者Associate。
  • 戎美老闆雜談 如何年薪百萬
    你的時間非常寶貴,所以每5分鐘、10分鐘都需要珍惜(年薪7.5萬是按天去做計劃的,年薪15萬可以按上午、下午,30萬可以按小時,60萬可以按半小時,而年薪百萬,通常需要你精確到每5分鐘、10分鐘,而賺一個億小目標的人,通常是爭分奪秒的)。
  • 建築行業有希望達到百萬年薪的五大崗位,其中有你嗎?
    在我國眾多工作崗位種,建築行業算是收入比較高的一個職業。無論是工地建築工人,還是偏重技術方向的建築註冊人才,收入水平一直處於全國各行業前列。像有的崗位,年收入三五十萬者並不讓人覺得大驚小怪。還有的崗位甚至年收入達到百萬級別。
  • 年薪百萬的女人們,到底在煩惱些什麼?
    從小成績優秀,就是從小學開始談戀愛也能考第一名所以總是被老師額外開恩批准早戀的那種學生。高考是省狀元,被全國最優秀的大學頂級的專業錄取,25歲取得博士學位,在一線城市從事自己從小喜歡的職業,30歲年薪百萬,憑自己實力買了一套千萬房產,兒子在最好的國際學校上學,聰明聽話,在某些領域很有天分,譬如西洋棋、畫畫、奧數。今年35歲了,年薪兩百萬,再過兩年職業會再上一個臺階,即將是千億級上市公司的高管。」
  • 必定能年薪百萬嗎?
    越來越多上門拜訪的親戚,不願放過這一年一度難得的拷問機會,並且,嘴裡時不時蹦出來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甚至連自家的父母,可能也不會放過自己——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E$WR...   然而這些可能還不要緊。   最終,你可能還會被某位堂哥的媳婦的阿姨家的女兒的姑爺的舅老爺,給予暴擊:   考過CFA了,年薪百萬了吧?
  • 為什麼有的人能達到年薪百萬,是做什麼工作的呢?
    導語:為什麼有的人能達到年薪百萬,是做什麼工作的呢?現在一提到誰工資高,大家心裡想的可能不再是十幾萬的年薪水平,而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對於那些年薪達到上百萬的人來說,不同領域的差別是很大的,在有些領域內工作年薪百萬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而對於某些日進鬥金的行業來說,年薪百萬更需要的是個人的眼光和出色的天賦。那麼對於現在的大部分人來說,要如何才能夠獲得百萬的年薪呢?
  • 那些年薪百萬的人,每天都做些什麼?搞懂這4點,你也能財富自由
    對於很多人來說,年薪30萬可能都是一個天花板了,年薪50萬是一條線,年薪100萬又是一條線,年薪1000萬,那是相當難突破的境界。活生生的金字塔,天花板無處不在。那麼,那些年薪100萬,1000萬的人每天到底都在做些什麼呢?01 年薪百萬的人一般都是做什麼工作的?
  • 如何在3年內做到年薪百萬,然後賺到2000萬,再安心做學問?
    看到標題先別罵我變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我的鐵粉,說是來到了武漢,通過在行找到我,想請教我這個問題。我馬上就回覆:那就見面吧,我給他講了三件事。03年薪百萬的人很少,因為很少有人願意承擔年薪百萬的責任。兩三年內年薪百萬,在絕大部分城市,絕大部分工作中都不可能。我們首先要意識到年薪百萬和拿到手100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要扣稅和繳納五險一金的。
  • 有哪些工作年薪超過了百萬,還沒有那麼累?
    現在這個社會賺點錢真心不容易,最關鍵的還不是自己賺了多少錢,而是賺得錢到底夠不夠用,看著那些年薪百萬的人,心裡總希望能早日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讓自己手中的錢也逐漸變多,這才是我們所想要去做的事情。有哪些工作年薪超過了百萬,還沒有那麼累?
  • 第一批年薪百萬的90後註冊會計師
    然而,當大多數90後沉浸在喪文化中不遺餘力的相互調侃的時候,有一批90後已經開始年薪百萬了,他們雖然也脫髮,也胃疼,但更多時候是在職場中不停奔波,為了一個項目通宵熬夜,也為了考一本證書曾經睡過圖書館,他們就是第一批年薪百萬的90後註冊會計師。1、有目的的職業選擇,更容易接近成功。
  • 百萬年薪的人都是怎麼過日子的
    所以,年薪百萬第一個感覺就是,繳稅繳的肉疼。想像一下年繳稅25萬+的感覺吧,每年損失一輛邁騰。規範一點的公司每年都會給員工發稅單,手裡拿著稅單,不停的肉疼。但是即使再高大上,再規範的公司,多多少少也會通過一些比如車補房補飯補外派補這種形式來規避一下稅務問題。別小瞧這種補助,一個月也有可以搞到兩三萬沒有問題。
  • 諸暨一家襪廠,竟開出百萬年薪招主播!
    信息來源:浙江新聞 諸暨一家5雙才賣7塊9的絲襪廠,竟能開出百萬年薪招聘淘寶主播?「真的假的!」 近日,一則絲襪廠年薪百萬招主播的話題,在微博上被熱議,而當事招聘企業正是諸暨的一家襪廠。不少網友表示質疑,畢竟百萬年薪不是一筆小數目!
  • 「如果年薪百萬,你願意加班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走上街頭,分別採訪了北京、上海、成都、南昌的當代「打工人」,想問問看,他們的加班現狀和心態是什麼樣的。你願意接受加班嗎? 「你願意加班嗎?」「你為什麼要加班?」這些看起來甚至沒必要問的問題,「打工人」還是給出了我們意料之外的答案。一位來自江西南昌,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31歲「打工人」坦言:「我不加班,總有別人會加班。
  • 年薪百萬的人大多都是做什麼工作的?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作為工薪階層,拿著月月花光的薪資,生活壓力是越來越大,很多人的夢想都是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那些年薪百萬的人都是做什麼工作的,怎麼樣才能一年賺到一百萬呢?有人說,各行各業人才輩出,只要肯努力都可以年薪百萬,所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有些行業年入百萬並不難,而有些行業卻比登天還難。年入百萬首當其衝的就是金融、房產和保險行業,企業資金產業優厚,薪資也豐富,一位資深的營銷總監就可以給出百萬薪酬,更不用說CEO、CFO這些企業高管了。
  • 百萬年薪的人,都是靠賣的
    今天表達欲望有點強的老高~賺錢如吃屎,但是屎容易吃,錢難賺;年薪百萬的人,更不例外。天,我這樣描述,是不是真的,一點都不香了。但是,從來沒有人問過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不拼哪能買包,不拼哪能裝X。你看到的這個Vlog,就是真實的我的生活,夜夜熬,幾乎天天飛,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 為何一些公司高管,能直接達到年薪百萬,他們有哪些出眾的能力?
    其實你和年薪百萬的人相比,差的就是格局。我所見過的百萬年薪的高管,思維方式和個人能力卻是很多人都沒有的!他們的成功和高收入幾乎都是贏在了認知和思維方式上。有些人年紀越大,看的人越多,經歷事情越多,越堅定這麼一個觀點:造成人與人之間差距的,真的就不是差在錢上,而一定是差在思維上,那些財富增長快的,能到年薪百萬的人,都懂得改變這種底層思維。
  • 他放棄美國百萬年薪,回國創業4年賺20億,卻因妻子回到美國養老
    哪怕是後起之秀拼多多,一年的交易額都能達到4700億,但是要說中國最強的電商平臺,絕對不是這4家,而是多年前的易趣網,它所達到的成就遠不是阿里和京東可以達到的。他放棄美國百萬年薪,回國創業4年賺20億,卻因妻子回到美國養老。當時易趣網在創立的時候,馬雲還沒有成立淘寶網,而劉強東依然在中關村賣碟,黃錚在做什麼我們就不太清楚了。
  • 年薪百萬僅是傳說?羅列幾個年薪百萬的工作吧
    首先,年收入跟年薪區別還是蠻大的。很多時候,年薪是針對公司的高管,約定了業績、出勤天數等指標,進行年底結算。以奢侈品、快消品、房地產行業的銷售總監為代表,是年薪百萬群體的主力軍;當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也有衝擊高薪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