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先別罵我變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我的鐵粉,說是來到了武漢,通過在行找到我,想請教我這個問題。
我馬上就回覆:
那就見面吧,我給他講了三件事。
01越有錢,越可能更操勞
見面我就對這個年輕人說:你覺得我有不有錢?
年輕人:有錢。
我說那我還不是要每天工作,而且我工作時間挺長的。我也想不工作,就看看自己喜歡的書,寫寫書評,多好啊,但做不到。
那你覺得馬雲啊,王健林啊,這些人比我有錢多了吧?都是當過首富的人了,他們是不是就可以不工作?
年輕人:好像不能。
我又問:馬雲是徹底退出董事會了吧,他是不是真的就可以退休不做事了?
年輕人:好像不能。
再追問:李嘉誠好像90歲了,他真的不管事了嗎?
年輕人:好像也不行,時不時還得回應很多事情。
那我解釋一下為什麼吧?——如果你很有錢,說明你很賺錢,你很賺錢,說明你在某個方面很有能力,是不可取代的。
那麼你身邊的合作夥伴,靠你賺錢的人,是不會讓你休息的。還是會拿著各種合作條件,還是有各種人上門來找你合作的。
有些人你可以拒絕,但總有一些人你很難拒絕。
就算你全部拒絕,乾脆遁入空門,只怕小廟也不安生,容不下你這大和尚。
能力是一種才華,但也是一種責任;有錢是一種優勢,但也是一種負擔;這個世界任何事情你得到它的好處,也就得承擔它的壞處。
你學哲學,就應該懂這個道理。
02如果沒有管理財富的能力,有錢並不能讓人安全,而是一種風險。
如果一個人有2000萬,是不是就可以幸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我說假設一種極端的情況,你中了2000萬彩票,是不是可以去終南山買房子去研究哲學了?
我說很難,順便友情提醒,自從終南山出了一個王東嶽講了《物演通論》,終南山隱居的房價是翻了幾倍。
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你在銀行裡存了2000萬,想靠吃利息過日子,本來問題不大,但你擔心不擔心通貨膨脹,想讓自己的財富保值?
年輕人:擔心。
那你會不會去拿錢搞投資?
年輕人:我會。
你懂不懂投資?
年輕人:不懂。
你不懂投資,又有2000萬,在心懷鬼胎的人眼裡,你不是財主,你就是一隻肥羊啊。
一個人擁有財富,但不具備財富管理能力,又擔心自己的財富貶值,很容易被人騙的,這些錢很難守住。
給你講個真事,當年武漢很多城中村拆遷,農民分了很多錢,就不想種地,但他們又沒有別的技能,出租房子的租金都花不完,你猜這些農民會怎樣打發時間?
年輕人:怎樣打發?
他們很多人就去打牌賭博,所以城中村拆遷到哪裡,房子還沒拆完呢,賭場就開到那裡,結果很多農民沒有幾年,就把家產敗光了,又不得不去打工。
所以我以後不會給我的兩個女兒留太多錢的,如果她們沒有能力管理財富,給很多錢不一定是幫她們,是害了她們。
你理解了嗎?
03年薪百萬的人很少,因為很少有人願意承擔年薪百萬的責任。
兩三年內年薪百萬,在絕大部分城市,絕大部分工作中都不可能。
我們首先要意識到年薪百萬和拿到手100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要扣稅和繳納五險一金的。
其次你要想一想,在你要應聘的崗位,收入100萬,對應的業績目標是什麼?
在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你有沒有能力完成收入100萬的業績指標,是一個可以打聽到的合理值。
比如你現在做售樓先生,在所在城市,要賣多少套房子,才能賺100萬提成。你可以測算一下,以你的能力,人脈和運氣,能否一年完成這樣的銷售任務。
事實上你會發現在任何一個行業,要扛住100萬收入背後的壓力,都不是一個小壓力。
很多企業規模不小,但利潤很薄,老闆還得給員工合理的薪酬,否則留不住人,但自己賺的錢,其實非常少的。
我覺得一個人評估自己年薪正確的方式是,了解你想去的行業,想去的崗位,行業薪酬水平對應的崗位指標,需要的崗位能力,然後評估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處於怎樣的位置是遊刃有餘的,然後去找匹配的崗位。
不要總想找個牛人指條明路,或者學個大神技能,從此就一路開掛,發財賺錢,這很難做到,反而因為有這樣的心態,容易被人割韭菜。
踏踏實實工作,賺到錢,去買一些哲學書看,花不了幾個錢。萬一發現自己看不懂看不進去,去看一些輕鬆的電影電視,也不丟人。
未來的世界,每個人都需要踏實的工作,不要想著一夜暴富財富自由的夢,反而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我對這位年輕人的建議說完,他說自己明白了,非常有啟發,徵得同意,我把對話觀點分享出來,希望能啟發更多想年薪百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