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最近好事連連。
投資知乎帶來的風頭未消,百度APP日活破2億的捷報已至。
歷經探索後,百度終於揚眉吐氣。
日活過2億後,百度App「雙引擎+雙生態」的布局也更加清晰,這能否保證百度App在網際網路下半場的「炮火連天」下長期穩定發揮?
這樣的生態,又是哪些行業的新機遇?
一、撕掉工具標籤 打上平臺烙印
談及移動戰場,不免幾家歡喜幾家愁。百度作為PC時代的流量入口,也被這股趨勢裹挾到全新的試煉場。
不僅移動網際網路興起驅動搜索轉向移動端,同時社交媒體也帶來信息爆炸,以及人工智慧興起催生了信息流資訊平臺,兩股合力改變著人們的信息獲取習慣。
移動時代,流量入口從搜尋引擎變成APP,也推動用戶向移動搜索遷移。據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搜尋引擎用戶規模達6.81億,其中PC搜索用戶規模緩慢增長,市場已然飽和。相比之下,手機搜索用戶規模達6.54億,較2017年底增加2998萬,使用率為80.0%,可謂生機勃勃。
與此同時,以雙微為代表的社交媒體,讓人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契機,也帶來了信息大爆炸,也降低了的信息獲取效率,更便捷地獲取感興趣且優質內容的痛點凸顯。而AI大熱及信息流的問世,顯著提升了內容分發的效率,讓信息反向基於人的偏好找到用戶,成為各內容玩家爭搶的香餑餑。其中今日頭條首開國內第一槍,推出信息流資訊,BAT也紛紛跟進,重金投入下,天天快報、UC大魚號、百度信息流等產品相繼問世。
不過,儘管用戶信息獲取方式轉變,但從CNNIC數據來看,搜索用戶規模僅次於冠軍即時通信用戶,仍是用戶剛需,而以搜索起家的百度在移動端搜尋引擎市場份額為84.6%,無疑也為其預備了一張登上新浪潮的船票。
應此趨勢,百度App將搜索與信息流深度捆綁,以雙引擎驅動,並逐步發力內容服務生態,優化用戶體驗下獲得用戶增長和活躍度。
如何運用搜索基本底盤有效融合信息流,百度曾有過探索期。
2017年,現任百度公司高級副總裁沈抖提出手機百度(百度App)新定位:
「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以兩大流量引擎「搜索+信息流」打造綜合入口,從此百度App擺脫簡單對標瀏覽器和搜索工具的命運。
定位明晰後,百度APP圍繞用戶獲取信息的痛點,以AI優勢推出「搜索+信息流」雙引擎,同時更加注重用戶產品體驗。
在搜索業務上,其基於20年的搜索產品積累和數據,優化移動端的用戶體驗,實現即搜即得,其還支持語音播報、動態多目標識別、垃圾分類自動識別等專屬功能,滿足用戶移動端搜索習慣的改變。而對知識圖譜、分詞技術的大量累積,也讓信息流更深入地理解用戶偏好,形成更精準的推薦。正如平曉黎所言,「搜索和信息流是百度分別滿足用戶精準需求和泛需求的兩個核心產品,有效覆蓋了用戶更廣的需求場景。」因此,更好的產品體驗,讓用戶從瀏覽器流向了百度App。
解決了底層技術後,百度App還需要迎接內容供給的大考。和PC時代不同,移動時代強調內容平臺自產。對此,其借百家號吸引廣泛的內容生產者,以豐富生態的根基內容源。據了解,目前百家號已引入超200萬內容創作者,並上線百度小程序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務,初步構建了完整的內容服務生態。
「雙引擎」帶來比網頁和WAP更好的搜索體驗,不僅有AI交互、小程序、個性化、安全保障等,而且信息流+小程序在增強用戶粘性擁有極大的潛力,這些優勢都讓百度APP打開了用戶增長的新通道。
不過日活過2億也只是百度APP長徵路上的一關,比起數據本身而言,更應該關注的是在面對用戶渴望高效搜索信息和內容服務日益分散之間矛盾,其如何實現長期增長。
二、雙生態是誰的紅利
上周,平曉黎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打造「搜索+信息流」雙流量引擎和「百家號+智能小程序」雙生態的立體化布局。皓哥發現,「雙生態」百家號、智能小程序被提升到了集團戰略高度,也正是其解決未來內容服務日益分散的一套解決方案。
其實,雙生態背後承載了百度對未來趨勢的深度思考,未來內容、服務將更加分散,越來越多的頭部APP整合內容服務,並自建流量圍牆。
伴隨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內容載體日益豐富,包含不限於綜合視頻、短視頻、文字、音樂、音頻、圖片等形式,形成以APP為主的內容生態。同時,內容傳播途徑上也形成以社交、電商、資訊、搜索等渠道,渠道高度分散的同時用戶注意力進一步碎片化。據QuestMoblie報告統計,在11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中,大多數人手裡有26-35個APP。
而在萬物互聯的未來,不僅創作門檻進一步降低,越來越多的內容消費者成為創作者帶來內容大爆炸,而且各類服務也將百花爭豔,更需要平臺整合分散且去中心化的內容服務。觀微信、頭條、360等平臺近年在內容和服務的舉動,便印證了這種趨勢。
由此觀之,百度APP推出雙生態戰略便志在於此,既能不斷完善優質內容生態,又能通過小程序實現萬物互聯,順應「物與人」的高效連接,獲得用戶規模與商業變現的多贏。
這樣的生態是誰的紅利?
首先是優質內容創作者,他們將迎來多元的變現模式。未來一個可見的趨勢是,百家號會不斷聚集優質內容,深掘信息流護城河。順應內容精品化、多樣化、圈層化的顯性趨勢,百度APP需要優化百家號平臺和分成機制,持續不斷地吸納、扶持各路內容創作者,保證內容的精品化和垂直度,以多樣化的內容生態激發用戶興趣。
尤其是隨著「內容+小程序」日益成為平臺標配,百度搭建雙生態將能成為從信息連接到服務的整個交易閉環,滿足用戶「所見即所得」的需求,同時豐富內容生產者的變現方式。舉個例子,用戶在閱讀某位心理諮詢師的內容後,能直接通過內嵌小程序進行預約並支付,直接完成交易閉環。因此,其有望優化內容創作者依賴廣告分成的單一收入結構,增加付費訂閱、電商交易、諮詢服務等更豐富的變現方式,加速內容創業者的變現效率,激勵其創作更好的內容。
其次是電商和金融、教育、旅遊、同城、出行等服務提供商。最近一段時間,百度一直都強調讓用戶需求的起點和重點在百度App裡完成。投資有贊後,百度必然還會吸引更多的服務和交易提供商入駐,進而構築起服務領域的超級平臺。
有別於微信小程序的社交屬性,支付寶小程序聚焦支付,百度搜索+信息流的雙引擎模式能夠讓他們在百度APP中高效轉化獲客,積累私域流量。例如,根據中航信數據顯示,每年有38%的人是第一次坐飛機,有63%的人是第一次坐國際航線,這些低頻用戶更多通過百度App完成首次體驗,而高頻用戶才會選擇垂直領域的APP服務。
在此情況下,越拉越多的開發者在百度APP中接入民生政務、娛樂、資訊、電商多種服務,將百度APP打造成一站式服務平臺,從而形成規模與體驗的良性循環。如此一來,百度APP也通過百家號的優質內容聚合、小程序的開源生態將打破APP孤島,通過一個APP覆蓋用戶的各類使用場景,以打造新入口的方式,讓更多服務供給者和交易提供商主動進入百度APP生態中,將移動戰場拉回到百度熟悉的主場。因此,雙生態作為吸引力更強、更開放的生態,將與合作夥伴共同建設並同享繁榮後的回報。百度APP也將以超級平臺而非容器的方式連接眾多服務,力出一孔下打開用戶持續增長的空間,並迎來商業變現的進階。
三、結語
2019年Q1財報發布後,李彥宏在內部信中表示,將繼續加強和擴大百度的產品矩陣優勢,並在兩個引擎驅動的搜索和信息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到生態思維。
而這次百度APP提出「雙生態」,可見其已經找到自己的焦點並對未來充滿信心。正如平曉黎所言,新的戰略布局下,百度App不僅滿足用戶需求的起點,也要滿足用戶需求的終點。
作者:錢皓、陳國國
編輯: 陳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