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墨西哥作家帕斯說過 「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對於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說,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卻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愛撫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不知不覺來墨西哥已經兩年多了。已經熟悉了他們滿街的骷髏文化以及亡靈節,特別喜歡隨處可見的彩色骷髏頭。在此之前在拉美十幾國晃蕩了一年多,墨西哥多元的文化、豐富的美食和極好的氣候俘獲了我的心,於是重返墨西哥在這裡定居了下來,繼續深深愛著這個美麗的國度。看完《尋夢環遊記(Coco)》已經好幾天了,寫這篇文章時我依然懷著激動的心情。在看電影之前,我對它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只通過零星的幾篇短報導和一版預告片,知道是皮克斯的作品,有關墨西哥亡靈節的,預告中也沒看出什麼亮點。再加上近幾年皮克斯不太穩定的表現,我對它持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然而,當片尾字幕走完後,我卻由於巨大的驚喜和感動而久久無法起身。最讓我感觸的一個細節,在電影尾聲,已百歲的Coco雖已頭髮全白,卻還扎著和兒時一樣的兩條小辮子,在冥界與爸爸團聚時,和小時候一樣純真的叫著「爸爸」,爸爸慈祥地拉著她的手,雖然她看上去比爸爸蒼老,畫面卻一點都不違和。我想,不論經過了多少歲月,經歷了為人父母甚至為人曾祖母,但在爸爸面前,永遠都可以做個孩子吧。
我感動的地方你們可能沒注意。就是米格第一次見到冥界人的時候,其中有一位「中年婦女」對著她的孫子說:哇!已經長這麼大了呀。然後我就想,我已經逝去的親人,是不是也這樣說我呢?這部電影催淚的地方很多,更重要的是聯繫自身用心去感受。曲折的劇情,緊密的結構都令我們嘆服。我想起了奶奶當初說的一句話,在世之人不忘已逝之人,已逝之人也沒有忘記過在世之人。支撐人類的,全是愛。故事的主角是個叫米格的小男孩,他出生在墨西哥的一個小城鎮,家族世代做鞋,但他不喜歡做鞋,更熱愛音樂。不湊巧的是,家人禁止他接觸音樂。米格為了追逐夢想,希望能創造出像自己的偶像德拉庫斯那樣打動人心的歌曲。於是,他踏上了一條通向未知的路。這是米格關於夢想的選擇,引出了後面的亡靈節奇遇。電影中的每個人都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原諒,有人選擇憤怒,有人選擇毀屍滅跡,有人選擇後悔救贖,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反應,並得到了不同的結局。從《玩具總動員》系列到《怪獸電力公司》系列,再到最新的這部年度催淚動畫大作《尋夢環遊記》,不得不佩服皮克斯越發擅長將本就奇想天動的故事講得更優秀且複雜。從兩隻中二病的玩具對自我存在意義的探索,到怪獸世界裡的曲線救國換新生,上天入地,故事的格局越來越大,帶給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切入點也更多面化。在本作中,音樂男孩米格的這場離家出走帶出了「家族的情感屏障與夢想的追求之間」這樣老生常談的戲劇矛盾,以及「記憶的力量與思念的傳承」這樣堪稱心靈暴擊的生死話題。佐以艾克特與童年可可那段甜蜜中帶著酸澀的父女情,便讓影片變得更好哭了。電影的本名是《coco》,是小男孩米格的曾祖母,似乎與片子的主要內容沒有關係,但其實卻是貫穿整個電影的。
本片圍繞著一個與音樂有關的家庭開始,父親因為音樂離開了母親和女兒coco,雖然母親很仇恨父親,甚至還把照片給撕了,還因此仇恨音樂,但是女兒coco卻還一直想念著他。米格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家庭,可是他卻熱愛音樂,所以顯然他不可能明目張胆地彈奏音樂,一開始我希望他不要被發現,直到吉他親手被他的祖母摔壞,一瞬間我的心裡仿佛和他一樣絕望。好在他想到了借用歌神的吉他,卻在機緣巧合下被萬壽菊指引到了亡靈國度,在這裡他找到了他真正的曾曾祖父埃克託並解開了他與曾曾祖母之間的誤會,一起揭開了德拉庫斯的醜惡面貌。電影散場燈亮,我聽見觀眾中發出了一陣尷尬的騷動,仿佛在說「討厭啊我的眼淚都被邊上的陌生人看見了……」沒錯,電影臨近結束的時候,除了孩子,每個成年人都在哭。皮克斯一直是一個神一般存在的公司,但是說實話,不管是瓦力還是飛屋,從來都沒有讓我獻上膝蓋,但這次,我獻上我的五體投地……明明是又一個套路式的故事,卻因為有著豐富的墨西哥文化背景內涵,完美的想像力,完美的世界觀,完美的故事節奏,完美的人設,完美的絢麗畫面,完美的歌曲,甚至連猜都猜得到的下一步劇情都讓人無限期待它如你所願地發生……賺足大人眼淚的同時,此片又老少皆宜,對孩子來說,這是完美的愛的教育,以及,死亡教育。我不知道該再怎麼讚美了,最大的遺憾是本片沒有IMAX版本,但我很慶幸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沒有錯過。有些電影真的會讓你重新覺得,愛生活和愛電影是多麼幸福。
電影劇情其實很簡單,還是老套的追尋夢想,突破自己,甚至還有簡略版的正義戰勝邪惡(米格和艾克託一家人戰勝了邪惡的「歌神」德拉克斯)。但是,它為什麼那麼火呢?因為電影所包含的正能量太多:夢想、親情、音樂、正義戰勝邪惡、善良、勇敢、愛情等等。要說這個影片的主題是尋夢,不如說是尋親(情),親情儼然成為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毫無疑問,親情這個東西,每個人都是有感觸的,它能觸碰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觀影過程中我流淚了,那是因為沉浸在電影人物的情感中。「什麼叫終極死亡? 就是當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記得你時,你將徹底消失!」 尋夢環遊記裡用溫情亡靈世界的故事形象的詮釋了詩人的名言: 「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遺忘!」 這個故事和我們曾經逝去的親人有關,滿屏的骷髏頭,卻不恐怖,有的是關於夢想和愛,名利和邪惡,生和死的探索。孩子能看懂嗎? 當然! 電影中不停擦眼淚的雅雅,看完後,問得我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所有你認識的人,你都曾記得他們嗎?也許他們在你生命裡出現的很短。」 我回答,很堅定:「記得!」 是的,生命裡匆匆擦肩而過的人,雖然有的只有隻言片語,可我都記得,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那麼獨特! 我當然知道善良聰明的雅雅的心思,她希望她愛的每一個人都不要從她生命裡消失! 而電影也給了我很多安慰,我最最深愛的親人,雅雅的外婆,我的母親,就如雅雅所說:「媽媽,你不要悲傷,此刻外婆就在我們身後愛著我們!」 是啊!人的形體也許會離我們而去,但她留給我們所有關於愛的記憶都不會抹去!
一天又一天沉澱在我們的記憶裡散發著溫暖的芳香!電影最棒的一點應該就是它引入了關於「死亡」這個人類永恆的話題吧 記得評論區裡有一句話 死亡不是結束 忘記才是 它帶著遺憾 讓我們永遠無法忘記 死亡對於死者是一種幸運 對於生者是一種不幸 如果沒有虛構這樣的亡靈世界 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為別人的死亡而不會好好地享受這個世界吧 在電影中死亡變成了一件不可怕的事 而遺忘讓人什麼也不會留下 而當所有人把你遺忘或許 或許你自己也覺得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吧.觀影過程中我老是想到馬爾克斯,這位西語文學的大家。「馬爾克斯小時候是個多話的孩子,當他開始沒完沒了地提問題的時候......一個晚上只有一個辦法讓他一動不動,就是用死人嚇唬他。叫他坐到椅子上,說,別離開這裡,要是亂動,死了的表姑和表叔就來了。」(蔣方舟 審判童年)「對外祖母來說,生者與死者之間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鬼怪神奇的故事一經她娓娓道來,便輕鬆平凡,仿佛聊家常似的......她最後是一面跟死人講著話,傾聽著他們的怨言,嘆息和哭聲,一面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番石榴飄香 馬爾克斯 門多薩)可見亡靈在西語世界裡的特殊地位,主角米格爾走上花瓣橋才會說,原來這不是大人瞎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