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2020年5期目錄及摘要

2021-02-07 清史研究雜誌

清朝政區邊界復原與清史地理再現——《清史地圖集》的編繪實踐

華林甫 (1-23)

清末奉天、錦州二府的縣級政區格局及其邊界形態

趙逸才 (24-37)

《清史地圖集· 湖北圖》飛地繪製探微

陳冰 (38-52)

論中國古代民法——以清代民法為視角

張晉藩 (53-67)

試論清代律學與經學的關係

李明 (68-80)

清入關前對八旗基層組織的控制——以烏蘇氏季思哈、吉普喀達為例

劉楠 (81-90)

阿勒巴體制下清代內蒙古喀喇沁地區社會結構——以喀喇沁右翼旗為例

包呼和木其爾 (91-105)

從演武場到貿易場:清代重慶較場壩的商業化與綠營的軍力衰退

劉衛 (106-115)

邊禁之下:朝鮮金仁述越境殺人案探究

張心雨 (116-125)

席勒圖庫稜班第大諾們汗事跡考述

寶音德力根 (126-139)

清代中正榜考略

楊立 (140-149)

巴色會視野中的太平天國與會黨

達昕 (150-156)


清朝政區邊界復原與清史地理再現

——《清史地圖集》的編繪實踐

華林甫

摘要:歷史地圖的研究與編繪是歷史地理學成就最大的領域。歷時近十年完成的《清史地圖集》,是這一學術傳統得以繼承和發展的最新成果。三個圖組七十二幅清史地圖都有學術創新點,全部上圖地物均經過嚴密考證,圖上任何點、線、面均有文獻或輿圖史料為證,並且始終貫徹「孤證不立」原則。完整的考證內容呈現在上千萬字的《編稿表》裡,《編稿表》分「正編」與「輔編」,前者收錄具有清史意義的地物,後者為繪製政區界線的依據。項目組從「正編」選擇近四萬個地物上圖,據「輔編」繪製宣統三年基本覆蓋全國的縣級政區界線,從而把政區界線的研究精度從府級提升到縣級。《清史地圖集》作為中國第一部斷代歷史地圖集,它的出版有助於認識清代疆域盈縮、政區設置的全過程和地理面貌的變遷,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清史地圖集》,歷史地圖,政區界線,清史地理

作者簡介:華林甫,男,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清末奉天、錦州二府的縣級政區格局及其邊界形態

趙逸才

摘要:光緒末期,奉天內部的行政區劃調整趨於頻繁。奉天、錦州二府作為關東門戶,是東北開發最成熟的地域單元。在陪都地位弱化、省制推行、地方基層治理、晚清通商等多種因素作用下,清末奉天、錦州二府的縣級政區升級兩例,新設府級政區兩個,新設縣級政區七個,裁撤縣級政區一個,縣制進一步擴展,新設政區的空間劃分模式主要採取「縣內分家」。總體上奉天、錦州兩府的縣級政區邊界呈現出較強的歷史繼承性,邊界變動主要源於析置新縣,「山川形便」與柳條邊的走向是影響邊界形態的主要因素。此外,局部存有的少許犬牙之地也使邊界格局增添了些許複雜性,影響了政區空間的生成過程與結構。基於編繪《清史地圖集·奉天圖》的經驗,復原宣統三年奉天、錦州兩府縣級政區邊界的空間形態,有助於完善關於縣制政區結構體系的認識。

關鍵詞:奉天府,錦州府,縣級政區,邊界,界址點

作者簡介:趙逸才,男,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清史地圖集· 湖北圖》飛地繪製探微

陳冰

摘要:《清史地圖集· 湖北圖》繪製了宣統三年湖北跨縣界的 16 塊飛地。文章梳理了以鄒氏湖北地圖譜係為基礎的飛地選取過程,對 16 塊飛地進行了多尺度分類,分析每塊飛地消失的時間均在民國以後。繼而,對 16 塊飛地進行逐一考證和地圖復原,總結出古地名考證中常遇到的 8 個問題。清末湖北跨縣界飛地的繪製,有助於彌補現有歷史地圖的不足,有利於推動插花地—飛地、農民起義軍事史,以及清末以來城鎮化進程等多個史學領域的研究。

關鍵詞:飛地,《清史地圖集》,湖北,縣界,歷史地圖

作者簡介:陳冰,男,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

 

 

論中國古代民法——以清代民法為視角

張晉藩

摘要:由於國情的特殊性,法制文明發達的古代中國沒有出現一部單行的、純粹的民法典,但民事立法仍大量存在。清代民法以《大清律例》「戶律」、《戶部則例》等為主體,不僅是中國古代民法的最後形態,而且面臨向近代轉型,《現行刑律》中的民事有效部分和《戶部則例》中的民事有效部分,一直適用,直至 1929 年《中華民國民法》頒布才宣告終止。清代民法具有以下特點:民事法律淵源的多元化;以儒家禮法文化作為民事法律的指導思想;重視宗法族權,以家法族規補充國法;因案生例,循變立法。

關鍵詞:民法,清代民法,大清律例,戶部則例,大清現行刑律

作者簡介:張晉藩,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試論清代律學與經學的關係

李明

摘要:清代律學以律例為中心,側重於整理或注釋律例條文以便利於司法實踐中的運用,清代律學具有突出的技術性和實用性特徵,臨民治事者對其有剛性需要,但是「讀律法」並不為一般讀書人所重視,律學處在清代學問體系的地位邊緣。嘉道以降的經世思潮寬紓了研律的整體氛圍,資治致用的律學獲得顯著發展。在清代律學地位升降過程中,研律者從自身知識結構出發,一方面積極援經入律,發明經、律會通之處,藉助經學提振律學,在司法實踐中「引經治事」,援用儒家經典作為斷案理據;另一方面用治經學的方法來研治難讀的律學,提升了律學作品的質量。清代律學與經學關係緊密,律學在研究手段及價值關懷上積極向經學靠攏。

關鍵詞:清代律學,經學,引經治事,注律,經、律關係

作者簡介:李明,男,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清入關前對八旗基層組織的控制

——以烏蘇氏季思哈、吉普喀達為例

劉楠

摘要:清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通過授予八旗官職、世職、專管權等手段控制旗人。季思哈、吉普喀達兄弟作為瓦爾喀地方歸附較早的滿洲旗人,屢立戰功,相關記載在《滿文原檔》之「穆昆塔坦檔」「黃字檔」等入關前重要檔冊中均有顯現。努爾哈赤、皇太極通過調管二人管下牛錄,授予二人世職及予奪吉普喀達專管權特權等措施控制八旗基層組織,從而在八旗權力分散狀態下逐步加強汗權。

關鍵詞:滿洲旗人,佐領承襲,專管權,世職,烏蘇氏

作者簡介:劉楠,女,吉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阿勒巴體制下清代內蒙古喀喇沁地區社會結構

——以喀喇沁右翼旗為例

包呼和木其爾

摘要:隨著清代扎薩克旗衙門檔案的公開,研究者們已經逐漸注意到,清代蒙古社會中「鄂託克(otuγ)」與「蘇木(sumu)」並存的雙重結構的特點,前者是由孛兒只斤氏貴族集團「巴噶(baγ)」及其屬民所構成的傳統蒙古社會的組織,後者則是清朝為統治蒙古而編設的組織。目前對於兩者之間互動關係的研究則略顯薄弱。本文嘗試以「阿勒巴(alba)」為切入點,以清代喀喇沁右翼旗為例,探討上述兩套組織的並存原理、運行機制及相互關係。

關鍵詞:阿勒巴,清代,蒙古社會,喀喇沁,蘇木

作者簡介:包呼和木其爾,男,內蒙古大學蒙古歷史學系講師。

 

 

從演武場到貿易場:清代重慶較場壩的商業化與綠營的軍力衰退

劉衛

摘要:重慶較場壩是清代重慶鎮標三營的訓練場。由於綠營的制度性經濟困境,在重慶城市商業空間擴張的進程中,較場壩從演武之所逐漸轉變為貿易市場。康雍之際,普通民眾和迫於生計的綠營官兵開始侵佔較場官地修建住房和商鋪。鑑於較場佔地對軍事訓練的不利影響,雍正初年重慶鎮總兵開展清退較場佔地的行動。嘉慶十二年,重慶鎮總兵為籌畫歸還官兵長支銀兩及補貼兵丁購買月米將較場壩出租,較場壩徹底淪為三教九流混雜的貿易市場。在較場壩從演武場轉變為貿易場的過程中,重慶鎮標三營官兵喪失了基本的軍事訓練場地,對其戰鬥力衰退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關鍵詞:重慶較場壩,綠營,演武場,貿易場

作者簡介:劉衛,男,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邊禁之下:朝鮮金仁述越境殺人案探究

張心雨

摘要:清初以來,中朝邊界逐漸明晰,管理日益強化。乾隆十四年,以金仁述為首七名朝鮮土兵越過圖們江,在清方一側擊殺清朝參夫,釀成慘案。清廷援引康熙朝案例,判處金仁述等斬立決,涉事地方官革職流放。然而通過清朝滿文史料的解讀,案件呈現更複雜的情況,它也是一樁盜採人參案。該案生動展現了在清廷封禁政策背景下,兩國邊民如何利用被強化的邊界——圖們江,作為其謀取利益的手段,揭示了越境案背後的經濟、社會因素;同時,琿春協領在案件中的活動,體現其身處邦交前沿,在邊界管理上具有特殊地位。該案件為檢視清中葉中朝關係提供新的微觀視角。

關鍵詞:越境殺人案,盜採人參,中朝關係,邊界管理

作者簡介:張心雨,男,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期刊速遞|《鄧小平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鄧小平研究》簡介《鄧小平研究》(雙月刊)2015年9月1日正式創刊,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是目前中國唯一專門研究鄧小平思想、理論、生平及其所處時代的大型理論刊物。2020年第4期目錄2020年第4期目錄二、重點文章摘要鄧小平小康社會理論:產生過程、主要內容及深遠影響蔣永清
  • 《文獻》雜誌2020年第2期目錄及摘要
    俄國東正教使團接收圖書後逐一整理,並安排使團成員戈什克維奇為這批圖書登記編目,這是北堂藏書在歷史上的第一次編目,該目錄現收藏於俄聯邦外交部沙俄對外政策檔案館。1860 年俄國特使伊格納季耶夫在北京將這批圖書交付法國特使葛羅,歸還給北京天主教團。
  • 《文獻》2021年第1期目錄與內容摘要
    《文獻》2021年第1期封面關鍵詞:甲骨文  佔辭  文例  重刻作者簡介:方稚松,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研究方向: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殘片補考   李愛輝內容摘要:本文對國圖藏十一片甲骨進行綴合和考釋。
  • 《文獻》2020年第5期目錄與內容摘要
    《文獻》2020年第5期封面少數民族古籍研究專欄導言 聶鴻音(4)前賢的研究多依據薩曼王朝奪取怛邏斯是在893年而將文獻所反映的史實歸於高昌回鶻早期(866-1006)。其實,該怛邏斯並非中亞塔拉斯河流域的怛邏斯,而是焉耆西側長期充任高昌回鶻與喀喇汗王朝邊界的另一個怛邏斯。前賢研究多認為契丹屬部六姓韃靼之歸附是在高昌回鶻王國的初期,也不成立。
  • 期刊速遞|《毛澤東思想研究》2020年第3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原為季刊,從1997年第1期起改為雙月刊。其辦刊宗旨是:從理論、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著重研究和宣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毛澤東思想研究》確立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工作方針。
  • 《歷史研究》2019年第5期目錄及內容摘要
    《歷史研究》為中國歷史研究院院刊,創刊於1954年,是黨中央決定創辦的全國性史學刊物。毛澤東同志親自確定「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郭沫若同志出任首屆編委會召集人。創刊65年來,《歷史研究》多次獲得「國家期刊獎」、「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百強報刊」等榮譽和稱號,為推動中國史學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史學界的一面旗幟。
  • 《文獻》雜誌2020年第6期目錄及摘要
    《文獻》雜誌2020年第6期封面文獻學基礎專刊目錄學研究這部目錄的存在,不僅可以豐富對訪書類型目錄的認識,同時,其對海源閣藏書的細節著錄也完善和更正了以往的相關研究,值得注意。關鍵詞:《天津鹽業銀行存庫海源閣書目》 傅增湘  海源閣 訪書目錄 古籍版本圖錄作者簡介:趙嘉,河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版本目錄學、藏書史。
  •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2020年第1期目錄和重點摘要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2020年第1期目錄和重點摘要 2020-03-0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1期文章摘要
    原創 本刊編輯部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 第 1 期01垂範傳統典籍外譯項目打造國家水平文化名片——《大中華文庫》訪談錄【摘要2017年下半年,包筠雅教授來到山東大學任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高級訪問學者,藉此機會我帶領學生們對她進行了深入的訪談。訪談於2017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之間一共進行了6次,每次3小時。參加訪談和記錄整理工作的同學有劉勇、殷漱玉、陶禹含、谷玲玲、王學成、王榮煜、孫雲霄、石傑、管梓含、蘇秋紅、林佳梅等。
  •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目錄和卷首語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目錄和卷首語 2020-06-04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期刊速遞|《經濟體制改革》2020年第5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1992年,在國家有關部門首次對國內1502種雜誌以轉載率為依據打分排序並將得分最高的前100種刊物列為「中國經濟學核心期刊」的綜合評定中,本刊名列第15名。1995年至今,本刊一直保持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經濟學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併入選《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2020年第4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簡介《當代社會科學(英文)》創刊於2016年3本刊嚴格按照國家關於新聞出版工作的要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領域優秀研究成果,促進中國學術「走出去」,提升中國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話語權。本刊亦刊載國外學者的中國研究新成果,搭建前沿、開放的中外學術交流平臺。
  • 《外國語》2021年第1期目錄和摘要
    本文從多模態及多模態翻譯的概念及意義出發,回溯多模態翻譯研究的歷史,陳述媒介轉向之下多模態翻譯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界定其內涵、類型及特徵,同時闡明相關研究的基本問題以及研究方法。來源:《外國語》官網推薦閱讀新出!《外語電化教學》2020年第6期目錄新出!
  • 《大數據》2020年第5期目次&摘要
    《大數據》第6卷第5期 2020年9月大數據2020年第5期(點擊原文連結在官網閱讀完整文章)目次01 專題導讀:醫學大數據鄒北驥02一種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臨床記錄 ICD自動編碼方法杜逸超,徐 童,馬建輝,陳恩紅,鄭 毅,劉同柱,童貴顯03基因組大數據變異檢測算法的並行優化
  • 期刊信息 | 《英語研究》(CSSCI來源集刊)2020年第十二輯目錄與摘要
    桑塔格曾於1965年提出,當代文化批評已經不以文學作品作為典範,但是30年之後,她對此有過反思。從她的反思中,我們可以瞥見文化批評的走向:它仍將沿著阿諾德等人劃定的路線前行。關鍵詞:文化批評;文化;文明;分離;整體;作為中心的文學王卓  宋婉宜山東師範大學 外國語學院 摘要:美國非裔女詩人伊莉莎白·亞歷山大的組詩《阿米斯特德號》取材於1839年發生在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中間航道」上的黑人奴隸起義和審判事件。
  • 《文獻》2019年第4期目錄及摘要
    研究方向:中國古典目錄學與集部文獻。《文淵閣書目》版本系統考論 劉仁內容摘要:明代文淵閣在書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淵閣書目》一般認為是正統六年楊士奇等人整理新移貯文淵閣藏書所編寫的帳簿式目錄。然存世諸本可分為漫堂鈔本系統、四庫底本系統及塾本系統,三個系統的版本在內容與形式上皆有較大差異。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2020-07-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期刊速遞|《經濟體制改革》2020年第4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目錄重點文章摘要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治理體系框架建構和制度創新[摘要]提升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是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制度的重要探索。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分步驟、分階段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研究」(19XJY016);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重點項目「海南自由貿易港海關監管制度創新研究」(Hnky2020ZD-5);海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創新團隊資助項目(HDSKTD202014)。
  • 《世界農業》2020年第12期目錄【轉】
    ——改革趨向、體系架構與政策啟示餘福海;彼得·韋恩斯;30-38+128 歐盟青年農民支持政策及其啟示夏宇;趙立軍;王士海;39-47+59 分析預測農戶技術採納行為的影響因素:基於2000—2019年典型實證研究的元分析
  • CSSCI|《學術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及摘要
    [關鍵詞]  科研境界 人生境界 天人合一 道德成功摘要:關於因明的研究構成了杜國庠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側面,然而多年來學界對此鮮有論及。侯外廬比較早地認識到杜國庠因明研究的價值,可是,這一認識相對於他在《杜國庠文集序》中對杜國庠學術研究的整體評價而言晚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