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思維 新北市女性跳陣頭舞蹈「車鼓陣」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9月1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傳統廟會陣頭文化中,幾乎是見不到女性組團演出的,但新北市土城新潮舞蹈協會為了打破刻板印象,聘請舞蹈教師吳淑芬指導一群中高齡婦」車鼓陣「舞步。經半年多訓練,這群婦女以」女性創新車鼓陣「在土城大墓公廟前表演,廣受歡迎,她們以不同的模式,重新詮釋傳統文化。

土城新潮舞蹈協會打破傳統,讓中高齡婦女表演「車鼓陣」,廣受歡迎。(張睿廷新北傳真)

女性因為有月事等禁忌,傳統上是見不到女性在在陣頭上演出的,新北市土城新潮舞蹈協會理事長江品俞為了破除這項魔咒,以「女性創新車鼓陣「計劃獲得了補助,聘請專業舞蹈師吳淑芬為一群中高齡婦女教導。

起初,許多婦女才練習2、3天就喊累、不想繼續學習,但吳淑芬不斷給予鼓勵,讓學員知道練車鼓陣不只能表演,還能強身健體,大夥被說服,幾乎無人退縮。

曾歷經卵巢手術的學員葳葳表示,醫生曾說她大概2年內就要洗腎,但她發現練了車鼓陣之後,身體變健康了,體力也好很多,外人根本不知她曾罹癌。另一位學員秀秀表示,一開始聽指令,只會同手同腳,就像鴨子、企鵝走路,練到現在已能完美下腰。

吳淑芬開始帶著她們做隊形變換,從拜神、打圓、開四門、龍門陣、開花到合圓、退場等,學員越跳越好,「女性創新車鼓陣「陸續受到邀請表演,其中在土城區大墓公廟前的演出,廣受歡迎。

據主辦方介紹,女性創新車鼓陣打破性別刻板印象,不僅發揚了傳統技藝,讓車鼓陣文化深入小區,也促進婦女的身心健康,提升婦女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甚至培力中高齡婦女及單親婦女技能,可說是一舉數得的活動。(高楊)

相關焦點

  • 閩南民間特色歌舞藝術——車鼓弄
    車鼓弄又稱弄車鼓、車鼓陣,是中國閩南特別是同安地區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漢族民俗娛樂形式。它是一種說唱、表演合一的漢族歌舞藝術,它以動作樸實簡單、易學易演,詼諧幽默的風格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從前鄉村迎神賽會,農閒節目的慶祝活動以及新婚鬧洞房等喜慶日子,都很盛行。幾乎每個村落的老人都會說車鼓弄,三步進,三步退,弄過來又扭過去。
  •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俗舞蹈「俥鼓舞」的前世與今生
    俥鼓舞,又被稱作「鑔鑼鼓舞」,是由鑔、鑼、鼓等幾種打擊樂器的大合奏兼併變化多端的舞蹈組合而成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俥鼓樂隊的陣容約50人,行進時,由一人持一大旗為前導,四人手持寶蓋涼傘隨後,鼓手處於中心位置,牛皮大鼓置於一輛帶輪子的鼓架上,數十名鈸手排成縱隊,分列鼓手兩旁;殿後的是數名鑼手。傳統正宗的車鼓服飾一律頭扎英雄巾,身著緊袖衣,腰束英雄結,褪打寬裹帶,腳登粉底靴,整支俥鼓隊架勢,就猶如一幅古代將士出徵圖。
  • 《千嬌百態:臺南藝陣之歌舞風情》專書重現民俗藝陣風華
    華夏經緯網1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傳統民間藝陣常見藝師循著唱詞情境搭配誇張肢體動作即興演出,表演內容即情即景,充分展現在地文化精髓。為了進一步保存與記錄傳統表演藝術,臺南文化資產管理部門2020年底推出歌舞藝陣專書《千嬌百態:臺南藝陣之歌舞風情》重現藝陣風華。
  • 響仁和三代制鼓傳統工藝展為新北市鼓藝節揭開序幕
    華夏經緯網6月22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新北市新莊文化藝術中心21日起展出「新莊響仁和鼓文化特展」,首度邀請剪紙技藝名師「馬祖阿婆」陳治旭,打造剪紙燈箱作品,述說傳承三代的制鼓故事,文化局也推出4梯次的「文化行旅」,由制鼓大師王錫坤、王凱正父子連手說鼓,分享廟街百年風華
  • 什麼是傳統曼丁非洲鼓?
    1今天我們來說一下什麼是傳統非洲鼓。我們打了這麼久的非洲鼓,如果連他是什麼都不清楚,那他就白痛那麼久啦。首先傳統非洲鼓又叫曼丁非洲鼓,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種打擊樂器。傳統非洲鼓主要用來給舞蹈伴奏,常出現的場景是節日、婚禮、迎客等大型集體社會活動上。非洲人天生就是舞蹈家,每逢他們通過舞蹈來助興釋放情緒的時候,都需要配合著非洲鼓的節奏。4二、人數流行非洲鼓打流行伴奏的時候往往就是一個鼓,你們看我錄製的教程的時候,鏡頭裡一直只有我一個人。
  • 有趣的民間遊戲:蹩鼓、長鼓舞、打扁擔、官會響鑼
    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蹩鼓、長鼓舞、打扁擔、官會響鑼今天我們主要說一下鼓類舞蹈,順帶講解一下扁擔和銅鑼,我們先說一下蹩鼓。蹩鼓:鼓是陝北著名的民間舞蹈。陝西方言稱蹦跳為「蹩」,此舞以蹦跳為特徵,故稱蹩鼓。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賂鼓原始功能日益淡化,而其大眾性、娛樂性、參與性更加明顯,最終成為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遊戲過程:1.道具材料:(1)表演者服飾:洛川鼓中的表演者均為男性,傘頭兩人,頭戴瓜皮帽,身穿藍布長袍,左手執藍布傘,右手持一蠅甩。
  • 國際鼓陣巢湖畔敲響幸福合肥(圖)
    「巨型花鼓」建築兼容現代與傳統鼓藝術表演激情四射  萬頃巢湖,碧波蕩漾,萬年埠旁,紅旗招展。 11月2日,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展示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  2日公開儀式的主題是「幸福合肥,鼓響中國」,舞臺現場也以鼓藝術表演開始。熱情奔放的非洲託尼鼓拉開了演出的帷幕,5名身穿非洲民族服裝的演員脖子上墜著大鼓,隨著音樂起舞,敲出非洲風情的鼓點節奏。之後,依次上臺表演的分別為蘇格蘭皇家風笛鼓樂隊、巴西手鼓、新加坡鼓陣、韓國民間鼓樂團、日本鬼太鼓。最後壓軸表演的是世博會中國大鼓。
  • 鼓文化藝術節6國歌舞表演唱響黃河岸邊
    7月6日蘭州水車博覽園和百合公園精彩活動展示可以打破國界的藝術交流,是促進民心相同、人文交流、經貿合作的「金鑰匙」。7月5日晚,第六屆蘭州國際鼓文化藝術周暨第七屆蘭州國際民間藝術周開幕式在蘭州音樂廳舉行。
  • 適合女性的125踏板車,電啟動+前盤後鼓,採用合資技術,不足萬元
    適合女性的125踏板車,電啟動+前盤後鼓,採用合資技術,不足萬元從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所有科技都處於落後世界階段,比如汽車的技術,合資車盛行的時候國產車還在研發當中那是截止到目前國產車的品牌力度也非常大,但是總的來說三大件方面還是不如合資車與進口車的好
  • 徐涇鎮上海石信文化鼓上舞蹈高素質_石信文化服務惠萬家
    徐涇鎮上海石信文化鼓上舞蹈高素質,石信文化服務惠萬家,節目可根據客戶要求來編排。徐涇鎮上海石信文化鼓上舞蹈高素質, 操作頻繁,請24小時後重試。民樂精品表演21日晚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上演,為當地觀眾獻上一場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盛宴。兵馬俑》等接連上演。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之傳統舞蹈項目!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可以說,中國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具中國獨特形態和神韻的東方舞蹈藝術。為了更好地保護和讓傳統舞蹈得以傳承,有很多傳統舞蹈都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 中華傳統文化:介紹苗族的地鼓與銅鼓
    在招龍的頭一天清早,全寨人都要攜帶大米,拿著「商大」,小孩帶著紅雞蛋,分別到村口去迎龍,有些人要走出十幾華裡,高呼:「龍,請回來吃飯喝酒。」並且擊銅鼓,往地上撒米,以此引龍歸來。同時在路旁、山坡、拐彎處插上「商大」,一直插到村內廣場上,這些紙人既是迎接龍的儀仗隊伍,也是給龍指引方向的標識。第二步是祭「嘎嚇」。苗語「嘎嚇」為白虎神。
  • 新北市蘆洲神將文化祭 體驗扛三太子
    今年以「蘆有神助喜迎將臨」為主題的新北市蘆洲神將文化祭,3日盛大登場吸引不少民眾參加活動。(戴上容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019新北市蘆洲神將文化祭3日在蘆洲鷺江小學登場,今年以「蘆有神助喜迎將臨」為主題,首度從微風運河拉回蘆洲市區舉辦,邀請18尊神將採嘉年華遊行形式繞行祈福,活動更結合切仔面等多項在地文化,吸引數千位民眾到場參加,大小朋友都直呼「超好玩!真有趣!」
  • 車陣,可以對付任何騎兵的神奇陣法!
    一說步兵對抗騎兵大多人都想到西方的槍陣,在我國古代其實也有能對付任何騎兵的陣型——車陣,在我國南北朝時騎兵處在劣勢的一方步兵在平原地型一出城市,就立馬布車陣,而當時的車陣分兩類,一種是朱超石的卻月陣類似的防守陣型,一種是劉裕伐燕用的能方軌徐行的車陣,尤其是後一種能行軍的函陣
  • 布幹達帥哥美女表演的傳統舞蹈幽默詼諧誇張瘋狂,原生態味道足
    按約定,我們和陶子老師以及從臺灣來的小夥子林一起去Ndere Centre看烏幹達傳統舞蹈演出。布幹達族是烏幹達國內最大的民族,它的傳統舞蹈歡快喜慶,熱烈奔放,表演者通過急速劇烈甩動豐碩的臀部為主要表達方式,舞起來或輕盈曼妙,或熱烈奔放,甚而誇張瘋狂。
  • 反過來想,打破慣性思維
    常有一些讓人莫名其妙的現象,大家都在做,但又都不知道為什麼,這就是常說的慣性思維。歐美中產階級家庭大都會在門前弄一小塊草坪,有什麼用嗎?沒有,什麼用也沒有。其實其中原因並不複雜,只是沒人願意打破慣性思維去追根溯源。人工種植的草坪最早偶然出現在中世紀歐洲貴族家庭裡,因為那時候沒有自動化設備,所有種植維護過程都靠人工,成本相當高,所以也只有貴族才玩兒的起。之後隨著相關機械的發明,維護成本不斷降低,於是就有中產家庭效仿,於是種草坪的習俗也就慢慢的流傳下來。
  • 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走進臺中校園
    (作者王景祥) 王景祥 攝   中新網臺北12月25日電 (林春茵 鍾秋香)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舞蹈家協會組織的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25日走進臺中校園,向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和臺灣文華高級中學授予「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牌匾。這是福建首次在臺灣設立「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
  • 看看打破傳統的三位奧特曼:自古對波左邊輸 戴拿泰迦兩頭豬
    特攝劇中有很多所謂的傳統設定,而近期熱播的泰迦奧特曼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不僅僅劇中的劇情和設定,而且還打破了奧特曼的傳統定律和設定,讓座位前輩的幾位奧特曼不覺得孤獨,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這一點字兒秋葉原展讀也提到過,受到傳統戲劇文化影響還有動畫推進展開,永遠都是主角在右邊看起來更舒服,所以左邊是反派專用位子,不論是對騎士踢還是騎士波都是左邊必輸。
  • 古代戰場的戰術演變,從魏晉南北朝的車陣再到三國的八陣圖!
    古代戰場的戰術演變,從魏晉南北朝的車陣再到三國的八陣圖!古代打仗都是用戰車,因此戰車排陣是非常重要的,等到商朝後期的時候,車戰更是成為了一種當時非常重要的戰爭形態,這種車陣形態延續了數百年,等到春秋戰國時期,魏舒想要摧毀這種形態,用步兵布陣,並且以此大獲全勝,從那以後步兵就成為了戰爭中重要形態。步兵代替了戰車,從那以後,從戰國初期直到兩漢的700多年之間,都有很多戰車步兵一起進行結合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