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賈府四春身邊各有一個丫鬟,是按照琴棋書畫取的名字,大小姐賈元春的丫鬟是抱琴,二小姐賈迎春的丫鬟是司棋,三小姐賈探春的丫鬟是侍書,四小姐賈惜春身邊的丫鬟,便是入畫。
與其他三位姐姐不同的是,惜春不是榮國府的小姐,她是寧國府的小姐,賈珍一奶同胞的親妹妹,所以她的丫鬟入畫,也是從寧國府帶過來的。
原文關於惜春的筆墨不多,關於丫鬟入畫的筆墨更少,更多時候她只是作為一個人名出現,比如眾人餞花神一回,她與晴雯、鶯兒等人同時出場;湘雲辦螃蟹宴一回,她與襲人、紫鵑等人一桌,寶玉生日一回,她與翠墨、翠縷等人一起。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入畫的戲份雖不多,但她在丫鬟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不僅居於四春丫鬟琴棋書畫之列,與襲人、紫鵑等首席丫鬟也都常常一起出現,可見人緣也是極好的。
惜春是四春中年齡最小的,所以照顧她的丫鬟,必得是個穩重得力,時時在身邊伺候,不能須臾暫離的,因此周瑞家的送宮花一回,收宮花的是入畫,賈母去清虛觀打醮,也是入畫、彩屏親身跟隨,惜春畫畫要請寶玉幫忙,也是入畫親自去請。
可見她不僅盡職盡責服侍惜春,更是時刻不離惜春左右,事事時時都有她的身影,是個穩重知禮的丫鬟。但這麼一個盡忠盡職的丫鬟,也有被冤枉的時候。
抄檢大觀園一回,入畫被查出私藏了不少金銀錁子等物,最終的真相是,她是替哥哥收著的,因為她們的父母都在南方,兄妹倆跟著叔叔嬸嬸一家過日子,但叔叔嬸嬸只知道吃酒賭錢,所以哥哥每次得了賈珍的賞賜,都是悄悄地著人送進大觀園讓妹妹收著。
從這個細節,我們也能看出,雖然入畫做事確有不妥之處,不該私自傳送東西,但她也是個穩重懂事且值得信任的姑娘,兄妹感情也極好,因此一向嚴苛的王熙鳳,都覺得入畫並無大錯,準備網開一面,但是被嚇壞的惜春,執意要趕走入畫。
賈府丫鬟中,入畫的為人表現,算是好的,她服侍的惜春,是賈府小姐中年紀最小的,想來從小她對惜春的照顧,也是十分用心的。但因為惜春是寧府小姐,養在榮府,平時很少被關注,所以連帶著入畫,平時很少進入我們的視野。
入畫應該跟惜春一起長大,且長惜春幾歲,自然不會沒有感情,所以因私藏哥哥傳遞之物,惜春因為害怕執意要把她趕走時,她前後三次跪哭,對王熙鳳,對惜春,一番哭訴可見她並不是那般張狂胡來的丫鬟,是個安分守己,盡職盡責,且人緣不錯的姑娘,否則看門之人也不會幫她傳送東西。
入畫的三次跪哭,既是對惜春的不舍,也是被冤枉的委屈。她在惜春身邊服侍的那些年,想來是平靜而快樂的,自家小姐又沒那麼多事,因為年幼也不會被任何人算計,且是在大觀園中,比那寧府好上了千倍。
入畫的父母都在南方,且哥哥在寧府當差,她應該跟鴛鴦一樣,都是賈府家生子,一旦被主子打發,她們的結局也可想而知。
此時,惜春早已下定決心要趕走入畫,並非她冷漠無情,而是她早已看清家族內部的骯髒,想要通過入畫,與寧府徹底劃清界限。
可憐的入畫,成了惜春自絕後路的一個犧牲品,主僕多年的情誼,都隨著抄檢大觀園而煙消雲散。
最終入畫被尤氏帶回了寧府,等待她的會是怎樣的結局呢?也許是被賈珍做主配了家裡小廝,也許繼續在尤氏身邊的服侍。無論何種結局,寧府那個只有門口的兩個石獅子乾淨的是非之地,想來入畫也不會好過。
入畫的名字,不僅代表了惜春擅畫,更諧音入化,即暗示了惜春最終出家為尼的結局。她的離開,不僅是惜春與寧府劃清關係的象徵,也是惜春忘卻紅塵俗世的開端。
因此,抄檢一回,惜春是早已下定了出家的決心,所以即便心中不捨入畫,也不得不舍了。因為她自己尚且自顧不暇,更沒有心思和精力去過問丫鬟的生死。
從小服侍惜春的入畫,本是寧國府的丫鬟,一旦被主子捨棄,等待她的結局,是可悲可嘆的。
被拋棄後的入畫,也許並沒有回到寧府,尤氏看她可憐,又且到了婚配年齡,讓她的叔叔嬸嬸領回家去自由完婚也未可知。而她的叔叔嬸嬸只知吃酒賭錢,可知並非良善之輩。即便有哥哥,可能再也無法護她周全。
無論回到寧府當差,還是被放出去嫁人,對入畫來說,她最難忘的應該還是在榮國府在大觀園在小姐身邊服侍的那些時光,一切都平靜而美好,好像那一切就發生在昨天。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