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金門裁軍 臺軍高層對金門撤軍意見不一
1997年7月至2001年7月,臺軍實施「精實案」,金門兵力逐漸減至2.5萬人。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提出所謂臺軍在金馬澎等外島地區進行「火力換兵力」的調整,通過實施「精進案」繼續縮減金門駐軍規模。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臺軍進行「精進案」第一階段,金門駐軍降至1萬人左右。2005年7月至2008年底,臺軍實施「精進案」第二階段,今年11月份「金門裁軍計劃」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
臺軍金門馬祖澎湖將再撤軍 總額將不到萬人[圖]
東方網6月3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方高層人士指出,為因應本島防衛地面兵力不足,軍方擬將金門、馬祖與澎湖三地駐軍兵力再縮減一半,並把兵力轉移本島。一旦決定裁軍,三外島總兵力將不滿1萬人,指揮官也順勢從中將降為少將編階。
-
臺軍擬將金門馬祖改訓練基地 強化東引島軍力
因應精粹案 外島部隊再縮減至於澎湖,構想認為,陸軍部隊或可考慮撤回本島,而由海軍陸戰隊指揮部與兩棲艦隊進駐,陸戰隊指揮官兼任澎防部指揮官,陸戰隊搭配兩棲艦隊,可在金馬前線有事時增援。金馬撤與守周旋於政治與軍事之間,本就不好拿捏,為了擺脫這種困局,金馬改為訓練基地,看似無兵其實有兵,對國際可以宣稱金馬已降低軍事敏感度,但實際上依照訓練計劃隨時都有兵力在接受基地訓練,也是一種型態的駐軍,同時不會影響金馬居民的生計。
-
臺軍密建馬祖飛彈陣地 妄想將外島變「獨刺」
有關飛彈設置問題,臺軍方以「事涉兵力部署」為由不予評論,聲稱將本著「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指導原則,「防衛臺澎金馬安全」。不過據臺媒了解,臺軍的確在秘密整建東引島飛彈基地。在去年的「國防」預算中,臺軍編列連續兩年、總計上億元新臺幣的經費,整修馬祖地區的飛彈陣地。
-
臺灣金馬澎湖地區未來三年內將再度大裁軍
華夏經緯網8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國防部」於「精進案」持續裁減前線外島駐軍,金門、馬祖與澎湖等防衛司令部,都將降編為指揮部,三處總兵力將降到1目前駐軍人數最多的金門,將從現在的近萬人,大幅縮減到5000餘人。
-
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原標題: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
海洋:臺軍馬祖東引島要塞揭秘
馬祖列島位於福建閩江口外,共有大小島嶼19個,離大陸最近處只有18公裡,位於馬祖列島最東端的東引島是臺軍極為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即使在臺灣當局削減金門本島和馬祖本島(南竿島)駐軍時,東引島駐軍規模也未見減少,相反的倒有所增加。2008年6月19日,馬英九當選後首度到外島馬祖視察,由當時的臺「國防部長」陳肇敏等人陪同,搭乘專機到馬祖,並向「大選」中各縣、市得票率最高的馬祖選民表達感謝之意。
-
要不要拿下臺灣外島?胡錫進: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必要性問題
東沙島是東沙群島唯一的島嶼,大致處在海南島和臺灣島南端的中間位置,一直被臺軍控制。本月15日,一架立榮航空執行的臺軍包機在飛到臺灣飛航情報區與香港飛航情報區交界時,香港飛航情報區拒絕該包機進入,理由是2.6萬英尺以下有危險活動,臺媒猜測這是指有軍事演習,立榮包機被迫返航。
-
大公報:臺軍戰略重心東移 金門馬祖降低敏感性
中新網1月18日電 香港《大公報》18日刊文《臺軍戰略重心為何東移》說,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數月前「布置作業」,讓臺灣軍方研究防務與民生如何相結合。結果,臺軍戰略重心東移至花蓮和臺東,同時釋出臺灣西部營區土地的建議出爐。臺軍戰略重心東移也帶動外島金門、馬祖變革,降低軍事敏感性。
-
臺灣距離大陸最近離島將開放 軍事要塞再減駐軍
金門縣政府日前舉辦為期近兩個月的大擔島文創商品設計競賽,邀請設計師運用島上特有的軍事遺蹟及地景意象為元素,創作紀念商品。觀光處表示,未來獲獎作品將做成限量紀念商品在島上販售。 長年管制的大擔島被外界譽為「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如今這個秘境即將對外開放參觀。金門縣政府觀光處特別發出「誰能擔大膽?」召集令,邀請全臺設計師創作具收藏價值及代表性意義的大擔文創紀念商品。
-
日本與那國島駐軍成臺灣安全隱憂 島民更親臺灣
駐軍成臺安全隱憂 與那國島這個面積只有28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為何能夠牽動臺灣軍方的神經?該島距臺灣島僅110公裡,與中國釣魚島相距約150公裡,因為在地理上的特殊性,一旦實現軍事化,就會成為西太平洋地區一枚舉足輕重的戰略棋子。 有專家表示,日本增強與那國島駐軍將成臺安全隱憂。
-
臺軍馬祖地下坑道密度大 女兵戰力不輸男性(圖)
臺軍馬祖地下坑道密度大 女兵戰力不輸男性(圖) 2015-11-23 09:35:05(臺灣《聯合報》/程嘉文 攝)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位處福建北部沿海的前線馬祖,在海峽兩岸戰雲密布的時代,臺軍駐軍最多時曾近5萬人,如今人數不到當初十分之一。當年密布在海岸線上的據點,許多已經封閉或移交民間,部隊則改以機械化步兵為主力,平時藏於坑道之中,必要時快速支持全島各角落。
-
臺軍方智庫:若失守臺灣陷困境
針對澎湖的臺海軍事戰略角色,臺灣防務安全研究院指出,澎湖戰略地位已超越金門、馬祖,更是反制大陸軍隊登陸臺灣本島重要屏障,且擁有偵測範圍達300公裡以上雷達站,一旦失守,將弱化臺灣西部防守,面臨無險可守的困境。
-
臺軍蛙人50年前滲透大嶝島被擊斃 後輩戰友立紀念碑
原標題:臺軍蛙人50年前滲透大嶝島被擊斃 後輩戰友登陸立紀念碑50年前,一股臺軍蛙人從金門滲透到大陸控制的大嶝島,被解放軍和民兵包抄圍殲,一人被擊斃,兩人被俘,四人逃跑。被擊斃的一名準尉,還是「國軍戰鬥英雄」,如今,一群臺軍蛙人部隊的退役後輩們來到大嶝島,要為被擊斃的這名臺軍軍官打造一座紀念碑,預計本周五(6月10日)落成。大嶝島,位於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東南海面,是嶝島群島中的最大的一個島嶼,也是廈門最大的衛星島,面積約13平方公裡。大嶝島原屬金門縣,與小嶝島、角嶼、哈白島組成的嶝島群島。1949年起由大陸控制。
-
臺軍蛙人50年前滲透大嶝島被擊斃 後輩戰友登陸立紀念碑
50年前,一股臺軍蛙人從金門滲透到大陸控制的大嶝島,被解放軍和民兵包抄圍殲,一人被擊斃,兩人被俘,四人逃跑。被擊斃的一名準尉,還是「國軍戰鬥英雄」,如今,一群臺軍蛙人部隊的退役後輩們來到大嶝島,要為被擊斃的這名臺軍軍官打造一座紀念碑,預計本周五(6月10日)落成。
-
臺灣專家:大陸要打就會直接打臺灣島,不太可能先進攻外島
臺海緊張局勢升溫,臺軍方前駐美軍事代表團少將團長、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淡志隆昨指出,臺軍方對防空識別區(ADIZ)的定義與適用範圍應該要更專業,過度操作,極易進退失據。中國國民黨智庫昨召開座談會,淡志隆在會上指出,臺軍對進入臺灣ADIZ的共機均視為「入侵」並予驅離,但ADIZ並非「領空」,不享有國際法地位,一再以「入侵」形容,將增加民眾對臺軍強力反制的期待。
-
離廈門僅六公裡駐軍兩三萬 臺灣布重兵守金門(圖)
大洋網訊 43年前的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廈門前線近500門大炮一齊開火,2.6萬餘發炮彈在一小時內狂瀉在國民黨軍隊駐守的金門島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炮戰。此後,福建前線與金門之間相互炮擊長達約20年。隨著兩岸形勢的變化,金門這個臺灣當局的軍事重鎮,在兩岸關係中又扮演著新的角色。圖:戒備森嚴的金門島,稚氣未脫的「阿兵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