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臺軍戰略重心東移 金門馬祖降低敏感性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8日電 香港《大公報》18日刊文《臺軍戰略重心為何東移》說,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數月前「布置作業」,讓臺灣軍方研究防務與民生如何相結合。結果,臺軍戰略重心東移至花蓮和臺東,同時釋出臺灣西部營區土地的建議出爐。臺軍戰略重心東移也帶動外島金門、馬祖變革,降低軍事敏感性。

  文章摘編如下:

  為了落實「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臺灣當局領導人、臺軍「最高統帥」馬英九數月前「布置作業」,讓軍方研究防務與民生如何相結合。結果,臺軍戰略重心東移至花蓮和臺東,同時釋出臺灣西部營區土地的建議出爐。

  臺軍戰略重心東移的主要原由和做法是:

  (一)花蓮空軍基地是臺軍目前最好的基地,花蓮「佳山」地下基礎工程洞庫是東亞地區最大的洞庫基地。「佳山」地下基礎工程,於1985年動工興建,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

  該基地位於臺灣中央山脈東側,佔地500公頃,耗資20億美元,可容納200架飛機。基地外設兩個滑行出口,緊急情況下,飛機可以從洞庫內直接起飛。洞內建有油庫、彈藥庫、糧庫、醫院等配套設施。由於有西部群山掩護,在戰時能夠威脅這基地的可能只有彈道飛彈。

  目前在花蓮基地駐紮了臺空軍第401聯隊第5大隊第17、26、27中隊,各擁有20架作戰飛機,第12偵察中隊有10架RF-16偵察機。花蓮基地今後在臺海空防作戰中將會具備決定性的作用。這一基地實際上是「雙基」的建設方式,即兩個基地以1個滑行跑道相連接。內側基地直通「佳山」工程洞庫。

  同時,在臺東還有志航空軍基地,起到與花蓮基地相配合的作用。

  (二)馬當局和臺軍方認為,從防空能力講,戰略重心東移,可以避險利長,充分發揮防空武器的作用。

  臺灣從上世紀70年代末起,開始進行地對空飛彈系統的技術研究與開發,由於美國對臺技術援助起點較高,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僅遠程區域防空飛彈就研製和引進部署了「天弓」1、2型和「愛國者-2」型共3種,上述飛彈以臺北市為防衛中心,構成了比較嚴密的中高空防空網。

  其中「愛國者-2」型防空飛彈從1998年開始引進部署,目前有3套同型飛彈分別部署在萬裡、南崗和新店三個陣地,分別從北、中、南三面拱衛臺北市區。最北邊的陣地在萬裡,十分接近海岸線,主要對付飛機類目標。

  軍事專家認為,臺軍「愛國者-2」型飛彈發射陣地在戰時的生存機率可能會非常低。

  臺灣還部署了自主研製的6套「天弓」1、2型作戰飛彈系統,分為6個陣地部署,共有約500枚。此外,臺軍在大臺北地區還部署了3個「霍克」式地對空飛彈陣地,都靠近沿海陣地,整個臺灣一共擁有20個「霍克」式地對空飛彈系統。

  (三)馬當局和臺軍方認為,戰略重心東移,有利於加強後勤保障防線。

  近些年來,針對臺灣東部的特點,臺軍已開始了加強臺灣島東部的戰場建設和物資保障建設,即充分利用臺灣島內的優勢,在玉山等五條主要山脈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臺島的中部和東部構築了一些可囤積兵力武器和軍事物資的軍事基地。同時,臺軍在臺島東部加強了一些重要機場和港口的建設,構築了不少可藏匿飛機的大型洞庫。

  (四)馬當局和臺軍方認為,戰略重心東移,可以起到促進防務和民生相結合的雙重作用。

  馬英九當局認為,臺軍戰略東移,可以起到促進防務和民生相結合的雙重作用,既加強了防務,又能促進民生改善。臺灣空軍海軍從西部東移僅剩陸軍,則集中在大營區內,把其它分散的小營區釋出供地方建設使用,變軍用為民用,民眾當然高興。如果一個聯兵旅移防到東部,連家眷在內上萬人的消費能力將足以帶動一個小鎮的經濟,也使移防東部的地區大大激發了經濟消費活力。這樣做,既進一步推動了「精進案」中為適應募兵制而減少兵員的需要,同時也拉動了經濟改革。

  (五)臺軍戰略重心東移也帶動了臺灣外島金門、馬祖變革,兩地將作為訓練基地,降低軍事敏感性。

  金門諸島總面積為162.16平方公裡,位於廈門以東,橫亙於廈門海外,距廈門只有30公裡,處於廈門咽喉,與臺灣、澎湖休戚相關,互為犄角。臺軍在金門諸島構築了「一線陣地」和「二線陣地」,構築了四通八達的坑道,駐有裝甲兵、坦克兵、空降兵等。兩蔣時期,金門駐軍曾達12萬人,目前只有1萬人。

  馬祖列島,位於福建閩江口外,共有大小島嶼19個,最近處只有18公裡。該島雖然面積不大,但興建了大型飛彈和雷達基地,擺放了從臺灣運來的各式飛彈、火炮和大功率雷達等,島上還儲存了可供消耗半年以上的戰備物資。馬祖駐軍最多達五萬人,目前兵力約4000人。

  根據臺灣戰略東移的情況,臺軍內部正在研究金門、馬祖再縮減兵力的可能性,初步擬定,金門、馬祖兵力全部撤回臺灣本島,但要作為訓練基地,從臺灣本島分批調入輪訓人員,定期輪換,既訓練了部隊,又使金門、馬祖始終保持一定數量的軍人。(海洋)

相關焦點

  • 海洋:臺軍馬祖東引島要塞揭秘
    資深臺灣問題評論員海洋21日在香港《大公報》刊文指出,馬英九當局和臺軍為了貫徹執行「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軍事戰略,加強了馬祖東引島要塞建設。馬祖列島位於福建閩江口外,共有大小島嶼19個,離大陸最近處只有18公裡,位於馬祖列島最東端的東引島是臺軍極為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即使在臺灣當局削減金門本島和馬祖本島(南竿島)駐軍時,東引島駐軍規模也未見減少,相反的倒有所增加。2008年6月19日,馬英九當選後首度到外島馬祖視察,由當時的臺「國防部長」陳肇敏等人陪同,搭乘專機到馬祖,並向「大選」中各縣、市得票率最高的馬祖選民表達感謝之意。
  • 臺軍擬將金門馬祖改訓練基地 強化東引島軍力
    駐金門臺軍進行重炮實彈射擊演練臺灣軍方高層官員透露,軍方內部正研究金門馬祖再縮減兵力的可能性,有構想認為,未來金馬可改為訓練基地,把每年應依照計劃進行基地訓練的部隊前運到金馬受訓,一方面維持當地居民生計,一方面降低軍事敏感性。
  • 澎湖戰略地位超越金門馬祖!臺軍方智庫:若失守臺灣陷困境
    針對澎湖的臺海軍事戰略角色,臺灣防務安全研究院指出,澎湖戰略地位已超越金門、馬祖,更是反制大陸軍隊登陸臺灣本島重要屏障,且擁有偵測範圍達300公裡以上雷達站,一旦失守,將弱化臺灣西部防守,面臨無險可守的困境。
  • 解讀金門裁軍 臺軍高層對金門撤軍意見不一
    金門地理位置特殊,一度是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沿,島上遍布軍事禁地,一直籠罩著一層濃厚的軍事色彩。     上個世紀50年代,國民黨軍隊將金門作為「反攻大陸」的跳板,在島上部署了重兵,駐軍規模一度超過10萬人,1988年前均由上將出任「金門防衛部」(簡稱「金防部」)「司令」。但是,隨著金門戰略價值不斷降低,臺軍開始逐漸縮減金門駐軍規模。
  • 臺軍密建馬祖飛彈陣地 妄想將外島變「獨刺」
    臺海網9月30日訊(海峽導報 記者劉強)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在島內頻頻以政治議題衝擊臺海局勢的敏感時刻,臺軍秘密整修馬祖地區飛彈陣地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那麼,馬祖飛彈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臺軍又想用外島做什麼文章呢?
  • 臺軍金門馬祖澎湖將再撤軍 總額將不到萬人[圖]
    為因應本島防衛兵力不足,臺灣軍方軍方擬將金門、馬祖與澎湖三地駐軍再縮減一半,並把兵力轉移本島,一旦裁軍,三外島總兵力將不滿一萬人,指揮官從中將降為少將編階圖為金門機械化步兵。  東方網6月3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方高層人士指出,為因應本島防衛地面兵力不足,軍方擬將金門、馬祖與澎湖三地駐軍兵力再縮減一半,並把兵力轉移本島。一旦決定裁軍,三外島總兵力將不滿1萬人,指揮官也順勢從中將降為少將編階。
  • 臺軍方首度證實雷霆2000進駐馬祖 射程深入平潭內陸
    這也是臺軍方首度間接證實雷霆2000已進駐外島。臺「外交部」隨即在8、9兩日由「次長」史亞平率隊,安排包括「美國之音」(VOA)等十餘家國際駐臺媒體前往馬祖防區參訪。馬祖防衛指揮部與北高指揮部各以中英對照的防務簡報,對美宣示臺軍對「敵」戰如常的意味濃厚。
  • ...金門與福建廈門的最近距離不到5公裡。臺軍在演習中動用了防區...
    【臺軍在距福州約20公裡處舉行反登陸演習】臺灣防務部門周五表示,臺軍在靠近中國大陸的近海島嶼舉行了反登陸演習。這被分析人士解讀為應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海附近日益頻繁的軍事活動。臺灣防務部門表示,反登陸演習的地點選在位於中國福州近海的馬祖群島。馬祖群島距離中國福建的福州市大約20公裡,金門與福建廈門的最近距離不到5公裡。
  • 臺軍在馬祖演練榴炮射擊,綠媒:射程「遠達福建沿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導,解放軍多次派出軍機進入臺西南空域,解放軍部隊也時有演習,臺軍感到戰備壓力。近日,在與大陸最近距離僅為9.25公裡的馬祖,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進行8吋口徑(203毫米)榴炮射擊演練,報導稱,8吋榴炮射程可達16.8公裡,「遠達福建沿海地區」,對解放軍演訓具有「嚇止壓製作用」。據報導,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稱,馬祖北竿地區的短坡山營區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北高守備大隊混炮連的據點之一。
  • 毛澤東為何暫不解放金門、馬祖
    在大陳島解放以後,國民黨控制的兩個島嶼——金門、馬祖顯然將成為下一個打擊的目標。  國民黨軍在浙東連連失敗之後,蔣介石急於把美國拖入中國內戰,因而一面繼續加劇海峽兩岸的緊張局勢,一面要求美國承諾直接以武力幫助他守衛金門、馬祖,企圖由金馬之戰引發一場新的中美之戰。
  • 福建和金門、馬祖電力聯網「提速」
    、馬祖電力聯網「提速」  中新社福州8月18日電 (記者 龍敏)繼2018年8月實現向金門供水之後,福建正加快推動和金門、馬祖電力聯網。  短短三個月內,海峽兩岸能源網際網路技術論壇,福建與金門、馬祖電力聯網研討會先後在廈門市舉辦。兩岸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能源企業及專家學者代表與會探討,進一步凝聚福建和金門、馬祖電力聯網的最大共識。  在金門縣副縣長黃怡凱看來,金門發電量不足對民生的影響首當其衝,希望能有又可靠又清潔的電從廈門通到金門。
  • 金門通水後,馬祖也盼與大陸通水通電
    【環球網綜合報導】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8月5日分別在金門和晉江舉辦通水儀式,正式宣告兩岸通水啟動,實現了「共飲一江水」願景。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36個島嶼、礁嶼組成,面積29.6平方公裡,居民人口僅1萬3千多人,七成馬祖居民住在南北竿。
  • 本島外島駐軍同步減 臺軍將裁至27萬不棄守金馬
    中新網8月29日電 臺軍實行的「精進案」已在7月達成兵力降至29.5萬人的第一階段目標,未來3年還將裁減48名將官,並把兵力降到27.5萬人,包括本島及外島駐軍都將同步裁減,但軍方強調絕不棄守金馬。
  • ...反登陸演習的地點選在位於中國福州近海的馬祖群島。馬祖群島...
    【臺軍在距福州約20公裡處舉行反登陸演習】臺灣防務部門周五表示,臺軍在靠近中國大陸的近海島嶼舉行了反登陸演習。這被分析人士解讀為應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海附近日益頻繁的軍事活動。臺灣防務部門表示,反登陸演習的地點選在位於中國福州近海的馬祖群島。馬祖群島距離中國福建的福州市大約20公裡,金門與福建廈門的最近距離不到5公裡。
  • 臺罕見公開馬祖演練解放軍無人機特種兵來襲
    網友拍攝的臺軍馬祖守軍。【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長久以來,「金馬獎」是臺灣新兵最怕得到的「獎項」,所謂「金馬」就是臺灣當局控制的最靠近大陸的離島———金門和馬祖。由於軍事意義上的差異,雖然臺灣軍方早就開放金門防務參觀,但對更靠近福建前沿的馬祖卻「視如珍寶」,外界至今對其知之甚少。
  • 金門與馬祖在蔡英文眼中算不算臺灣的「領土」?
    這裡的省指的是「福建省政府」,兩縣就是指金門縣與「連江縣(馬祖地區)」。福建人還是臺灣人?雖然臺灣當局實際管轄區域包括臺澎金馬,但金門馬祖與臺灣澎湖並不是一回事。從地理位置上講,前者離大陸近,屬於福建離島,後者則與大陸隔道臺灣海峽;而在海峽兩岸各自的行政區劃中,都把金門、馬祖劃入福建省,把臺灣澎湖劃到臺灣省。
  • 蘇聯很不解,毛主席當年為何沒有解放金門和馬祖?
    △58年7月31日,赫魯雪夫秘密訪華  赫魯雪夫囗中說的「停下來」,指的是大陸軍隊能夠從國民黨手中解放金門和馬祖兩島,但卻沒有這麼做。  毛主席回答說:「我們心中有數。」  主席說,我們只是想顯示一下我們的潛力(意思就是說,我們已經有了隨時解放金門、馬祖兩島的能力)。  我們不希望蔣離我們太遠了(此話的含義隱約的影射當前國際上一些西方反華國家正在策劃,假如金門馬祖失守,就宣布「兩個中國」的圖謀活動)。我們想讓他待在我們夠得著的地方。讓他待在金門、馬祖,我們就能以空軍和岸上大炮來打他。
  • 金門與馬祖:在蔡英文民進黨眼中,這裡算不算臺灣的「領土」?
    從地理位置上講,前者離大陸近,屬於福建離島,後者則與大陸隔道臺灣海峽;而在海峽兩岸各自的行政區劃中,都把金門、馬祖劃入福建省,把臺灣澎湖劃到臺灣省。 再從歷史上看,兩者區別更大。臺澎地區有過因為《馬關條約》而被割讓給日本的歷史,而金門馬祖則是國共內戰兩岸分離的結果。
  • 不排除大陸動作升溫 臺軍退將憂大陸封鎖金門、馬祖
    圖為今年6月臺軍陸戰九九旅反裝甲連進行拖式飛彈實彈射擊操演。(摘自陸戰九九鐵軍旅臉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0月18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立榮航空包機前天飛往東沙島途中,進入香港飛航管制區被要求返航,臺軍退將擔憂大陸可能逐步封鎖金門、馬祖。對此,前臺灣安全部門主管蔡得勝分析,大陸類似行動會愈來愈多,「不排除相關動作升溫」,他建議雙方節制,事情走到頂點,隨之而來就可能引發動蕩。
  • 看到金門喝上大陸水,隔壁的馬祖羨慕了……
    同樣距離大陸較近的馬祖,也有缺水缺電的問題,看到金門通水,除了羨慕之外,心情也是百味雜陳。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4日報導,旅居桃園多年的桃園馬祖同鄉會理事陳學和表示,金門通水,馬祖民眾當然同感興奮,馬祖民眾會羨慕金門民眾,一來,金門人口13萬人,馬祖1萬2千人,金門幾乎是馬祖的10倍,馬祖小,資源少,如果可以透過大陸的協助,解決水電民生等問題,當然舉雙手贊成,但是臺當局不能因為大陸協助就放棄建設馬祖,這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