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媒體報導,深圳某小學全班家長聯合起來,要求學校勸退一名有暴力傾向的四年級學生,該學生在短短一年級到四年級的4年時間裡,多次無緣無故地擊打同班同學,目前全班47人,已有45人被這名熊孩子打了,而且下手特別重,在家長們提供的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有的腦袋被打破,頭髮被揪掉;有的臉被深深的抓傷,最近一名乖巧的女生被打到眼角出血,這引起了家長的公憤。
目前,該校和這名熊孩子同班的同學們人心惶惶,家長們為了保障自己孩子的人身安全,紛紛找到學校,希望學校能勸退這名學生,但是學校也很困惑,校方稱,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學校既沒有權利將該生隔離,又沒有權利開除任何一名學生的,在如何保證該生的受教育權,又能保障其他學生的人身安全方面處於無奈狀態。而學校建議該「熊孩子」的家長帶孩子去專業的機構做行為籤定時,也遭受到家長的拒絕,家長認為孩子很老實,打人只是在同學們交往時的一些「磕磕碰碰」,堅決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
此事一經媒體報導,迅速上了熱搜,人們就該如何對待管理學校的熊孩子展開了熱烈的談論。
大部分認為,學校應該採取行動,將該生勸退或隔離教育,如果學校不能懲治問題學生,那麼學校就失去了教育學生和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資格。
但是話雖這麼說,學校在管制學生方面完成依法進行,《未成年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一系列法律要求下,學校既沒有權利懲戒問題學生,也沒有權利開除學生,如果將學生隔離教育的話,一方面家長會不同意,另一方面學校也沒有多餘的師資負擔這項額外的教學任務。所以大家如此提法實在是難為學校,難為老師了,老師和學校面對問題學生,面對校園暴力真的是又氣憤又無奈。
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遇到欺凌行為要打回去。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適當地還擊或者有意遠離傷害等,這並沒有問題,但是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一方面學校是不會提倡的,因為「以暴制暴」多數情況下,會致使問題進一步升級,不利於很多的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是學不來的,如果非逼著孩子學會「以暴制暴」,有可能乖巧的孩子也被變成有暴力行為的孩子,所以這種方式,還是存在弊端的。
那麼,如果學校遇到這類行為惡劣的熊孩子,應該怎麼管?小徐老師認為,辦法還是有的,應該爭取調動一切可調動的群體力量來解決。
一、每位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班級情況,即使自己的孩子沒有挨打,但面對班上有長期欺凌他人的行為,要及時聯名向學校反應,引起學校的重視,促使學校儘快聯繫暴力孩子的家長,引起「熊孩子」家長的重視,直接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如果「熊孩子」的家長置之不理,學校可以上報上級教育部門,爭取得到上級部門在解決此類事件上的支持。
目前,學校的權利可謂極小極小,但家長的權利卻很大很大,只有家長對校園欺凌事件「零容忍」,才會引起上級部門的重視,才會對該問題學生及家長施加壓力,爭取進一步解決問題。否則僅靠學校一方的力量,學校真無實權可言。
二、教會學生們有正義感,不要「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面對校園欺凌,要集體挺身而出,維護正義,在眾人的威懾下,即使眾人不動手,暴力欺凌行為也會被恫嚇住。
小徐老師認為,一切校園欺凌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原因,除了學校和老師無權懲戒以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群體冷漠和逃避行為,每當看到校園欺凌過程中,一群學生圍在一邊冷漠麻木的做看客,小徐老師的心都在滴血,校園欺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群體對同學受欺凌的冷漠和麻木。
三、提高校園欺凌者的成本,在《未成年人保護法》沒有出臺之前,急於出臺校園欺凌的賠償標準,如果對每一個欺凌事件,都能處於巨額罰款的話,相信一定讓欺凌者引以為戒。
之所以校園暴力行為屢禁不止,一些熊孩子的不良行為得不到有效制止,就是因為他們的不良行為實施的成本太低了,說教、勸導根本起不到令人警醒的力度,但如果有關部門能制定懲罰標準,並依法給予巨額處罰的話,一定會讓這部分人長記性。
例如新加坡,社會治安秩序和學校安全出奇的好,原因就在於無論是成年人,未成年人都對其不良行為做了細緻入微的規範。
四、讓家長進學校「陪讀」,專門管理自己孩子的不良行為。
目前,對於問題學生屢教不改的行為,學校在保證這類學生的受教育權的同時,讓家長來校陪讀,進一步有效的了解並管理自己孩子行為已經不是鮮例,而且效果良好,學校不妨試試。
五、將學校學生安全納入社會治安範疇,聯合社會上的第三方治安人員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和管制。
既然校方對這類問題學生沒有懲戒權,勸導和說教又不管用,家長也不重視或者根本管不了,那麼第三方的介入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否則,此類事件就成了法外橫行之地。
六、如果學校有條件,可以找專門的老師對「熊孩子」進行心理溝通,找到不良行為產生的癥結,並加以疏導規範。
綜上所述,4年時間,一個熊孩子把全班47個學生中的45個學生都打了,而且下手之重,令人氣憤的同時,也顯現出了學校教育的無能,顯示出了法律規範的漏洞,如果不對此類熊孩子進行有效的管制的話,對遵紀守法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傷害,希望社會各方面力量聯合起來,共同解決此類事件,有效遏制校園暴力行為的發生,還孩子們一片安全純淨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