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橘媽
現在的產房大多都鼓勵陪產了,只要是家屬,都允許一個陪產家屬進去陪產。只不過可能需要單獨掏一些錢。
不少產婦都希望自己的老公可以進產房陪產,一起見證小生命的誕生,並負責記錄下來,更希望丈夫在身邊為自己加油打氣,也能讓丈夫知道自己為了這個小生命作出了怎樣的犧牲。
我在有一個在婦幼保健院產科工作的護士朋友,有次聊到生孩子陪產的話題時,她跟我們講了好多產房裡丈夫陪產的趣事。
其實站在他們醫護角度來講,他們對於家屬陪產的態度是很糾結的,因為,如果遇到會陪產的,那麼覺得是醫護和產婦的好幫手,發揮的作用和助產士相當。但如果遇到幫不上忙還添亂的,醫護們真想把他攆出去。
之前郭濤演過一部電視劇,就是陪老婆進產房陪產,老婆讓他去前方看看什麼情況,結果剛一抬頭看到醫生沾滿血的手就暈過去了。最後產婦沒出產房呢,他先被推出來了。
原本產房裡就比較忙,這下還得分一波醫護把他抬擔架上推出去。
朋友說她們見過不少陪產家屬進到產房後什麼都不做,一會兒一個電話,要麼就是發微信,感覺比上班還忙,杵在那兒看的就讓人無語心煩,完全違背了陪產的初衷。
其實,一個合格的陪產家屬,能做到「四動」,就是一個合格的陪產者了。
動腦、動嘴、動手、動腳。
●動腦
產婦處於第一產程時特別需要丈夫多動腦。為的是找一些輕鬆的話題,幫產婦分散注意力,並且調動產婦的情緒,讓產婦更積極。
在宮縮的間隙講講段子也好,暢想一下寶寶出生後,你們一家三口的未來也好,即使準爸爸平時不苟言笑,又很正經,可在這一刻也要露出笑臉,為準媽媽加油打氣。
在宮縮的時候就不要說太多的話了,因為產婦痛到不想說話,說多了可能會讓產婦更煩躁。
所以要會動腦,還要會察言觀色。
●動嘴
主要方式為鼓勵和提醒。
通產陪產都是自然分娩,如果有無痛,第一產程還是能夠扛過去的,不過一般開到三指才會上無痛,可是等這三指的時候就有很多產婦受不了了,這時候就需要準爸爸的鼓勵,讓準媽媽挺到上無痛。
還有就是分娩的時候,雖然靠無痛撐到了現在,但是分娩的時候還是會痛,因為只有痛,產婦才知道什麼時候用力。但很多產婦在這個時期就扛不住了,發過一次力就開始打退堂鼓:「不行了,給我剖腹產吧,不生了,不生了!」
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這時候也需要丈夫動嘴安慰、鼓勵。但如果心疼老婆一起洩氣:「行不生了,大夫我們要轉剖腹產。」這對醫生來說,就真的想把這個陪產假書攆出去了。因為一直洩氣產婦很容易難產,這樣的陪產家屬就是幫倒忙。
其次是不斷提醒產婦,注意呼吸,通常在產前,負責的醫院會有產前培訓,教產婦拉梅茲呼吸法,可以緩解疼痛並助產。但是生孩子的時候,那些疼痛會讓產婦忘記規律呼吸,所以準爸爸要在一旁提醒。那麼準爸爸就要提前和產婦學習,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動手
待產的宮縮期間,準媽媽不光會肚子痛,還會伴隨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這時候準爸爸就要幫忙按摩一下了。這個按摩通常需要持久一些,即使不一定真的可以減輕疼痛,但是至少可以讓產婦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除此以外,待產、分娩過程中,產婦會出很多汗,所以,這時候也需要丈夫幫忙擦汗,還有餵水、餵飯,這都需要丈夫動手。
還有產後,無論是剖腹產還是自然分娩,產後都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產婦會渾身乏力,不能自主活動,這時候也需要陪產家屬來幫忙,並且定時幫產婦按摩身體,活動四肢。
這是體力活,所以哦,準爸爸們好好鍛鍊自己的胳膊,增強臂力,在準媽媽待產和產後的時候就能發揮超強作用啦!
●動腳
辦手續、買東西都需要準爸爸多奔走,同時,最主要的是需要充當醫護和產婦之間的小「信鴿」。
因為產後,如果寶寶正常的情況下,剩下的住院時間完全是為了讓產婦留院觀察的,以防產婦出現什麼情況。
如果產婦有什麼異常,丈夫就要及時去護士站找護士,或去找醫生,平時也要觀察產婦的情況,一有異常及時和醫生匯報溝通。所以,需要陪產家屬多動腳。
之前看過一位讀者給我留言,說自己的老公提前在手機裡存了他們戀愛時期旅遊、結婚、度蜜月各個時期的合照,一直陪在她身邊,只要她宮縮疼的厲害時,丈夫就會掏出手機和妻子一起看,一張一張地翻閱,一張一張的講著拍照片時的經歷。
就這樣,在沒有無痛的情況下,扛到了分娩。
看到她的分享,真的覺得她的老公太有心了,她自己也說自己很感動,並且很感謝自己的丈夫。
所以,身邊那個人,是給產婦最大信心的人,希望所有的準爸爸都能用屬於你的方式去耐心的陪伴妻子,一起迎接新到來的家庭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