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米湯竟然也是服藥用水,這些吃藥的學問你得懂

2021-01-14 健康界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不能拿茶水、果汁等送服藥物。不過,你知道嗎,溫水也不是適用於所有藥物的「萬能水」,一些藥物和它搭配會降低藥效。此外,米湯、牛奶代替水,也可以成為一些藥物的「藥引子」。今天,我們就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藥師手把手教你怎麼吃藥最安全有效。

 什麼算空腹? 服藥時間正解來啦

藥品說明書上會在用法中標註服藥的時間,那麼什麼算空腹?是不是只要吃過飯就不算空腹了?餐前、餐後又怎麼界定?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藥師在這裡給出正確的服藥時間概念。

空腹服藥:一般飯前1-2小時及飯後2-3小時均屬於空腹,一般瀉藥、補藥適合空腹服用;

飯前服藥:指飯前15-30分鐘內服用藥品,促胃動力或保護胃黏膜藥物建議飯前服用; 

飯後服藥:指飯後15-30分鐘服藥,大部分藥物可以餐後服用,主要為了減輕藥物對胃腸道刺激或與食物同服增加藥效。

還有溫開水不宜送服的藥?沒錯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服用口服藥品時,應避免用諸如茶水、果汁汽水、含酒精的飲料等送服。不僅如此,藥師表示這服藥用水講究還多著呢。

活菌藥劑不適宜用熱水服用,宜在飯後30分鐘喝點溫牛奶送服,有利於在胃部形成保護膜,防止胃酸對藥性的破壞;

清熱藥或作用峻猛的瀉下藥,選用米湯送服,不僅能護胃,還能提高藥效;而糖漿類藥物,如用溫開水送服,則容易稀釋藥物降低藥效。

此外,緩釋劑型可以嚼碎或者掰半麼?藥師表示,絕大多數緩控釋製劑通過膜溶蝕、滲透泵技術實現緩釋作用,如掰開、咀嚼或碾碎服用藥品,易造成藥物過量,引起不良反應;只有少數緩控釋製劑是通過多單元、獨特的微囊技術實現緩釋效果,這類製劑可以掰開服用,但不可咀嚼或碾碎服用。

看清成分 切忌重複用藥吃過量

我們在自己用藥的時候,一定看清成分,避免重複用藥。比如,商品名不一樣的兩個藥的主要成分可能一致,使用時應查看藥品成分,避免超劑量服用。

同時,有些人認為用藥劑量越大,作用越大,見效越快,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藥物的用量,是經過嚴格的科學實驗和大量的臨床觀察而確定的。藥物用量超出治療劑量範圍,輕則產生毒副反應,損害人體健康,重則危及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生病性急,恨不能一吃藥就好,往往八方求醫或盲目購買多種藥品,由此發生用藥雜亂的現象。因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多種藥物聯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會成倍增加。因此,對於聯用多種藥物一定要慎重,必須根據病情的需要,由醫生確定,不要自作主張盲目用藥。

「慎用」並不是不能用

我們一般在家裡都會放些常備藥以防不時之需。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藥師表示,在用藥時,自購藥看說明書,,醫生開藥則須遵處方。而對不對症則要看藥品的適應症。如果自己在藥店選購了非處方藥,一定依據說明書載明適應症選擇合適藥品。

如果是在醫院就診,按照醫生開的處方拿藥,那麼服藥需遵醫囑。其實,處方不單是取藥憑證,更是患者用藥的醫療文書。目前很多醫院都配備了自主列印設備,患者可列印相應的處方底方,並依據處方使用藥品。

專家特別提示,別拿「禁忌」不當回事。小孩、老人、孕婦以及心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藥需謹慎,因為這些人體內的藥物代謝功能差,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高。此外,標註特定人群「慎用」的藥,並不是不能用。而是提醒你用之前要留神。對不良反應要「心中有數」:在用藥期間如果感到較嚴重的不適,一定要及時停藥。

此外,藥品的「貯藏方法」直接關係到藥物的效果和成分的穩定性。用不用冷藏、要不要避光,具體如何儲存,要留心。

這5種藥 老人服用多加注意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專家解釋說,由於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減退,對藥物消除減慢,且中樞神經系統的相關受體處於高敏狀態,所以老年人用藥更需注意用藥安全。特別是以下5種藥物,服用時多加注意。

洋地黃類藥物包括地高辛、西地蘭、毒毛旋花子甙K等 由於老年人對此類藥物排洩較慢,易造成藥物在體內蓄積產生毒性,故應用此類藥物時酌減用量,必要時需血藥濃度監測;

抗凝類藥物包括口服抗凝藥和注射劑等 應用時存在出血風險,需規範使用該類藥物,按醫囑、按時服用,並定期監測凝血功能;

利尿藥 對老年人有多種潛在的不良影響,使用不當容易發生低鈉血症,如不及時糾正,體位性頭暈、低血壓、跌倒等不良事件風險率增加,需謹遵醫囑按劑量療程服用;

鎮靜安眠類藥物 小劑量即可產生治療效果,相同服用劑量,老年人較中青年人發生不良反應風險增加;

瀉藥如酚酞、大黃等 導瀉,容易引起結腸痙攣,使排便更加困難。此外,長期服用瀉藥還可能造成體內鈣和維生素的缺乏,故宜慎用,必要時可選用甘油栓或開塞露、直腸用潤滑劑類藥物。老年人便秘,應調整膳食,加強適當的鍛鍊,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用藥安全小貼士

認識藥品:在服用藥品前,先要了解所用藥品的名稱、作用、是否有副作用或風險、如何保存。

服用藥品:在服用藥品時,先要清楚服藥劑量、是否有禁忌,出現不適要及時停用。

加用藥品:服藥中如果需要加藥要諮詢醫師,以防多種藥物相互作用,造成傷害。

檢查藥品:保留用藥清單、定期檢查藥品以防服用過期、不對症或失效藥品。

停用藥品:是否需要停藥、何時停藥需遵醫囑或藥品說明書,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牛奶、米湯竟然也是服藥用水 這些吃藥的學問你得懂
    不過,你知道嗎,溫水也不是適用於所有藥物的「萬能水」,一些藥物和它搭配會降低藥效。此外,米湯、牛奶代替水,也可以成為一些藥物的「藥引子」。今天,我們就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藥師手把手教你怎麼吃藥最安全有效。  什麼算空腹? 服藥時間正解來啦  藥品說明書上會在用法中標註服藥的時間,那麼什麼算空腹?是不是只要吃過飯就不算空腹了?
  • 這些吃藥的學問你得懂
    不過,你知道嗎,溫水也不是適用於所有藥物的「萬能水」,一些藥物和它搭配會降低藥效。此外,米湯、牛奶代替水,也可以成為一些藥物的「藥引子」。今天,我們就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藥師手把手教你怎麼吃藥最安全有效。什麼算空腹?服藥時間正解來啦藥品說明書上會在用法中標註服藥的時間,那麼什麼算空腹?
  • 用涼開水吃藥不好嗎? 和你聊聊服藥這件小事
    用涼開水吃藥不好嗎? 和你聊聊服藥這件小事時間:2019-01-02 17:58   來源:百度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用涼開水吃藥不好嗎? 和你聊聊服藥這件小事 如今,許多人不惜花錢購買各種各樣的飲料來代替白開水,用以解渴,或者用它來吃藥。
  • 吃藥也是一門「學問」!把這些知識弄懂了,會更安全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他說的是啥意思。一日三次通俗的來說就是藥物一天內需要服用三次,它的服藥時間通常是上午七點、下午兩點,晚上十一點。就是把一天的24小時平均分為三份,每8小時服藥一次,這就叫做一日三次。你看我們知道了醫生或說明上說的意思,那為什麼要這樣做了?你是不是還想問,哪有這麼嚴格,可以不可以隨意一點呢?一、藥物在身體裡是有一定運動軌跡的 藥物在我們的身體中都要經過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洩的過程。
  • 空腹服藥、餐前服藥、餐時服藥,這些服藥術語你都明白嗎?
    有些藥物與食物之間有著數不清道不明的曖昧,若服藥時進食,可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增加或降低其藥效,或者影響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於這些與食物關係曖昧的藥物,說明書上往往會出現空腹吃、餐前吃、餐後吃、就餐時吃等等建議;而有些藥物與食物絕緣,愛咋吃就咋吃,沒有特別的要求。
  • 你該吃藥啦~你的服藥小助理!HiPee智能健康藥盒評測報告!
    電池也是市面上很好買的紐扣電池。最後一點,產品的頂端logo是矽膠製材質,連接藍牙、發音及產品重置都是通過這裡來完成的!三、 產品使用及感受所謂智能藥盒,那麼當然第一步得連接手機了,打開微信掃一掃的功能,掃描產品背身的二維碼,關注一個公眾號,關注後會出現一個界面「點擊連接設備」(此步驟記得要開藍牙哦~),分分鐘連接成功,識別速度還是很快的!
  • 孩子生病,先吃飯還是先吃藥?一份正確的服藥須知送給你
    文|秘籍君孩子生病,到底是先吃飯還是先吃藥?遇到這事寶媽就有點糾結了,有時候給孩子吃藥好多天了疾病都不見好轉,可能就是因為吃藥的方法和順序不對,這裡有一份正確的服藥須知,送給你。大多數藥都是在飯後吃的大多數藥之所以在飯後吃,是因為藥物對胃腸道有刺激,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比較好,儘量不要吃完飯立馬就吃藥。另外,在飯後服藥是為了減輕藥物對孩子胃腸道的副作用,並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 吃藥都必須用熱水?你所認為的服藥方法,可能不正確
    說起吃藥,你肯定想誰還不會了?肯定認為用熱水送服就可以了啊。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吃藥就一定要用熱水嗎?很多人更是覺得吃藥無所謂怎麼吃了,只要吃進去就行了。但是吃藥方式錯了的話,就不能起到藥物的效果了,有些服藥方式錯了,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安危。
  • 飯後多久吃藥 吃藥不注意這些事等於沒吃
    生病的就要吃藥,醫生總是說飯後吃藥,但很少說飯後多久吃藥,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吃藥的問題,飯後多久吃藥最好,以及吃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注意,藥吃不對很有可能無法治病反而傷身哦。飯後多久吃藥每個人都有過吃藥的經歷,那麼你知道吃藥的最佳時間嗎?
  • 玉蘭姐姐講家教 | 先吃飯還是先吃藥?正確服藥指南,權威實用!
    玉蘭姐姐講家教 | 先吃飯還是先吃藥?正確服藥指南,權威實用!來源/人民日報微信(ID: rmrbwx)「空腹吃藥不好」?到底是飯前服藥,還是飯後服藥?吃藥時水喝得越多越好?是不是對這些問題傻傻分不清?
  • 這份「吃藥忌口清單」很全,醫生最怕你服藥後吃這些,最好背下來!
    這是因為有些東西和藥同食會降低藥效,究竟吃藥時,要忌口哪些東西呢?今天,我們來看看常見藥的忌口有哪些。常用藥忌口清單01吃所有藥,都不要吸菸香菸中的尼古丁(菸鹼)等成分,會影響藥物吸收,同時又會增加肝臟對藥物代謝酶的活力,藥的濃度會降低,藥效打折。
  • 王自健宣布治癒抑鬱症,他的服藥建議引熱議,抑鬱症要終身吃藥嗎
    王自健自爆抑鬱和服藥問題,引起了大家的討論。要不要吃藥,如何吃,吃多久,是否會終身吃藥等一直是大家熱議的事情。今天小編在這裡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吃藥的問題。那同樣的,在藥物的支撐下,我們回到正常的生活之後,也是需要去堅持做一件事,那就是----養心健心。遠離抑鬱源、強大內心、改變認知、尋找興趣愛好點、體驗心流、結交正能量的夥伴、獲得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和發現樂趣,養我們的心,健我們的心。在此基礎上,科學減藥直至停藥。
  • 關於科學服藥,這些知識要掌握
    商報訊 (記者 陳敏娜 通訊員 阮芝芳 蔣明) 「按說明書一日一次服藥啊,哪知道早上吃藥和晚上吃藥效果還完全不一樣!」最近,杭州的林女士因為母親的吃藥問題有點糟心,高血壓還伴有抑鬱症狀,每天盯著老人吃藥,卻在複查時候才知道,母親的抗抑鬱藥物和降壓藥一樣,都需要早上吃。 其實,吃藥不僅僅是參考說明書那麼簡單。
  • 婆婆給5個月寶寶餵米湯,引起婆媳大戰,寶寶到底能不能喝米湯
    婆婆就尋思著,既然奶不夠餵孩子了,就注意點米湯餵給孩子。這天一大早,婆婆把煮好的米湯盛進小碗裡,一勺接一勺得餵給孩子吃,孩子吃得可香了。這是,楠楠看到問到:「媽,你給寶寶餵得什麼呀?」婆婆高興得說「剛煮的米湯,母乳不是不夠了嗎?你看孩子吃得多香。」楠楠委屈得說:「媽,我是奶不夠了,但孩子還小,還不能喝米湯呀。」
  • 6個錯誤服藥小技巧,你都知道嗎?
    平時在生活中,遇上些小病小痛的話,都需要通過吃藥的方式來治療。但是別看只是小小的吃藥,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只有避免哪些錯誤的吃藥方式,才能更好的發揮藥效,對疾病的治療也會更好。下面就介紹6個錯誤的服藥小技巧。
  • 得上高血壓需要終身服藥嗎?
    我們常常聽說患了高血壓之後就要常年吃藥,是指需要終身服藥治療,所以一些高血壓的患者也是常常產生很大的壓力,但是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的發展,我們也希望高血壓這種疾病能夠得到攻克,今天有這樣一個問題,得上高血壓需要終身服藥嗎?
  • 給孩子吃藥 小心這些常見的錯誤
    時下正是感冒、咳嗽多發季節,家長們給孩子吃藥時,容易犯一些常見的錯誤。這些錯誤多半是無心的,今天就來總結一下,看看其中有沒有你也犯過的錯。錯誤1:不看標籤在藥房裡工作的也是普通人,也可能犯錯誤,所以你要確保拿到的藥物確實是醫生開具的那種,然後再拿給孩子吃。同時也讀一讀標籤上的說明,確認藥物所針對的確實是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錯誤2:過量使用一個非常常見的錯誤,就是短時間內給孩子服用了過量的藥。
  • 吃藥不能吃什麼 服藥時吃這些會讓藥效全無
    相信對於中藥所有朋友都不陌生,但對於服用中藥的禁忌,很多朋友卻不知道,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吃藥不能吃什麼,要知道如果我們觸犯了這些禁忌很容就會導致健康受損哦,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吃中藥的注意事項吧。吃藥期間不能吃什麼如果你這一段時間正在吃中藥,那麼下面這些情況一定要注意了。
  • 洗奶瓶學問大,這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洗奶瓶學問大,這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寶寶出生後,有許多瑣碎的小事都需要媽媽們忙碌,而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挺簡單的,但其實裡面的學問大著呢,比如洗奶瓶,並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正確的哦~洗奶瓶的這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 吃藥時千萬別糊塗,嚴重或會要人命!最全服藥禁忌一次性告訴你
    人一旦生病了,就要吃藥來醫治。生病時吃藥,是為了讓藥發揮最好的效用,幫助身體康復。但是如果生病時,吃的食物和所服藥物發生了衝突:一則影響藥效;二則不僅可能治不好病,還可能產生中毒反應,危及生命!有的病人在服藥期間,就因為缺乏了食物與藥效相衝的知識,把某些跟藥物作用相衝相剋的食物一起服用,導致丟了性命,這是應該非常重視的問題。妙姐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類型藥物,不能和什麼樣的食物一起吃,趕緊跟著妙姐學習知識吧!一般吃藥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