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已經過去了一周,各地大中小學基本都迎來了新的學期,各年級分批次、錯時開學,如今已經基本全部返校,並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各類學校都推遲了開學並採取線上授課。因此,學校預收的各種費用,比如餐費、住宿費等,也都進行了退費。有的沒有退費,而是直接抵扣下個學期的部分費用。
如今,在開學伊始,家長們又要面臨繳納各種費用了,這是每年家長最頭疼的時刻。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也會以各種名目來強徵一些費用,早已是人盡皆知,也是家長們敢怒不敢言的事。
一、教育部最新通知
針對中小學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的問題,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對收費的名目、條件、限制因素,以及退費的情形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引來家長們集體稱讚叫好。
總的來看,與大多數就讀公立學校的學生及其家長關係密切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明確公立義務教育學校不得收取任何學費、學雜費,因為這些費用都在財政的範圍內覆蓋了;二是如果學校提供宿舍,不得在收取住宿費的同時,捆綁其他費用一同收取,比如所謂的服務費、保潔費、物業費等;三是不得強制學生購買指定書籍資料,或指定到某一書店購買學習用品;四是如果學生辦理退學、轉學,應按照實際入讀天數,酌情退還相關費用;五是不得跨學年預收相關費用。
二、家長:政策雖好,但落實不易
對於這項最新通知,家長們無一不拍手叫好,表示支持。尤其在疫情期間,不僅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很多家長的工作也不穩定,經濟負擔顯著提高。這種情況下,學校再收取各種費用,這還不算孩子的補習和輔導費,必定給家庭造成更大的負擔。
不過,也有不少家長審慎地表示:政策雖好,但落實不易。一是地方教育部門無法一一監督當地學校的執行情況,甚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二是地方教育部門的利益或許也涵蓋其中,不想自砸飯碗;三是當學校繼續收取各種費用時,家長也無力抗拒、敢怒不敢言,畢竟要為孩子著想,只能忍氣吞聲,任人宰割。
三、義務教務不「義務」
有網友調侃道:很多人沒有正確理解「義務」二字,義務教育不是免費教育。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如果當真就未免自欺欺人了。
義務教育本就該是免費的,如果收費,就是有收入,還何來的義務呢?在有些歐美高福利國家,從孩子出生到上學,不僅免費,而且還會發一定的補貼。當然,我們目前還做不到這樣,但至少義務教育完全免費,是應該做到的。
因為不能收取「學費」,不然對不起「義務」二字,因此學校改成所謂的「學雜費」形式,如今又有各種其他名目的費用,比如安保費、管理費、保險費等等,都是強行徵收,沒有商量的餘地,不僅感嘆:掙孩子的錢太容易了,連個理由都不需要,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尚且不去要求高福利國家給予孩子補貼的做法,但由衷希望我們的義務教育是「真義務」,而不是打著義務旗號的「收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