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主今天日常餵魚,發現一條魚消失了!
確定失蹤案件
飼主今天餵魚,發現魚的數目不對,應該是2條黑球瑪麗,3條母孔雀魚,1條公孔雀魚。
每次餵食或者飼主觀賞魚的時候,兩條瑪麗總是慫慫地躲在魚缸最裡面,偶爾跑到最前面。
孔雀魚就不一樣,只要飼主過來,孔雀魚就聚攏過來,表現的很興奮,一點不怕人。
(這個可能和它們在魚店的壞境有關,瑪麗魚之前群體比較少,和其他魚混養,算是受氣的,孔雀魚被單種群飼養,沒有受到欺負,天性比較活潑,正常來說,瑪麗魚比較皮實,應該是比孔雀魚要活潑的,等它們適應了環境再看)
今天飼主餵食的時候,才開的魚燈(飼主睡前都會把魚燈關了,讓魚也能好好休息),發現孔雀魚少了一條。
飼主先查看了水泵最低處的吸管柵欄,柵欄完好無損,也沒有魚被吸附在上面,首先排除了被吸死的可能。
其次,飼主觀察魚缸環境,如果是有兇手魚,它大概率不會是同體型的孔雀魚和瑪麗魚,最有可能的是魚缸中唯一一條工具魚清道夫。
飼主買的這條清道夫,是去年夏天買的,一開始就一根手指長,經歷了飼主家裝修不問不管1個月還堅強的活著,現在已經長到比一個巴掌還大了,但是清道夫沒有撕咬的牙齒,只能吃死魚,而且成魚個體較大,也不能一晚上吃的一點不剩,排除工具魚。
飼主養的綠水,綠水濃了呈弱酸性,有沒有可能腐蝕掉魚屍體呢?
同樣的還有活魚存在,再加上飼主前天剛換的水,水是微綠,也排除這個可能性!
飼主緊接著查看魚缸地面周圍,沒有發現公魚的乾屍,暫時不確定是否跳缸,因為魚缸放在一個高柜子上,柜子裡面是看不到的,但是飼主前天換水,水位確實有點高。
在仔細查看魚缸環境後(裸缸很好查看),飼主暫時把公孔雀魚列為失蹤案件,由於案發時間可能已經超過12小時,所以生還的希望不大!
魚跳缸了
如果魚友發現魚跳缸了,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儘快搜尋到這條魚,如果它是在視線範圍內跳缸的,魚友趕緊用撈魚的魚簍沾上魚缸水溼潤,再覆蓋魚身拿起魚放入魚缸。
魚友不要用手直接抓魚,人手的溫度可能和魚的溫度相差太大刺激到魚,這個傷害可能比跳缸產生的傷害更大。
如果魚跳缸太久,或者孕魚跳缸,最好是給它單獨的隔離環境,得以修養。
一般跳缸的都是身體比較強壯的魚,跳缸死是非常可惜的。
為什麼還是會有魚跳缸?
飼主相信,魚跳缸這件事,不管是新手魚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魚友都能碰到,而且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人會下意識的產生疏忽心裡,換水的時候加多水了,以為沒事就放任了,結果魚失蹤了,如果繼續不處理,魚還會失蹤,到最後魚缸裡只剩體質不好的魚,整個繁殖環境就不好了。
所以預防跳缸的最好辦法,就是給魚缸加個遮擋,很多魚缸配備魚缸蓋子,不僅是為了防止水濺出,也是有這個原因的。
如果不方便上蓋子或者找不到適配的蓋子,魚友可以找一點漂浮性的水草,鋪在水面上,這樣也能很好的預防魚跳缸,水草有一定的隱蔽性,魚徹底安家就不會嚮往新世界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