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紅巖地區現在還在用中國課本中國地圖

2021-03-01 果敢信息網

果敢紅巖學校門口

紅巖學校的教學樓

學校操場右邊是宿舍

學校教室老師後面掛著中國地圖

學校裡的師生集體大合影

孩子們在學校舉行的家長會

紅巖學校師生大會現場

給學生們送雨傘和安全意識宣傳冊

下課期間孩子們到處玩耍

教室同學們上課時

前期建校先後總投資600000元,其中有紅巖鄉人民150000元,張志榮先生5000元,伍少菊女士3000元,劉正祥董事長420000元。

果敢紅巖學校功德碑(其一)

彭家聲(時任果敢主席):45000元

白所成(時任同盟軍副司令):20000元

張德文(時任同盟軍副司令):5000元

李國忠(時任法院副院長):1000元

楊子軍(時任副縣長):1000元

普家廷(時任區長):1000元

李成華(時任副區長):1000元

劉正祥(學校董事長):181900元

劉正賢先生:20000元

劉正昌先生:20000元

劉正琦先生:20000元

韋其祥先生:20000元

李華勇先生:10000元

張志仁先生:5000元

劉四先生:5000元

紅星娛樂公司:4600元

東城寶石廳:2000元

李老得先生:4000元

羅廷華(時任鄉長):500元

魯宗包(時任副鄉長):1000元

李世勳(鄉幹事):500元

李天富(鄉文書):500元

李成美女士:2000元

楊子元先生:1000元

伍少明先生:1000元

李勁華先生:1000元

吳光偉先生:500元

吳少忠(學校副董事長):5000元

李勳良(學校副董事長):500元

陳子武(學校副董事長):500元

李再升(學校副董事長):500元

李子剛:工程師):5000元

李掊德(學校校長):1000元

紅巖鄉人民:48000元

果敢紅巖學校功德碑(其二)

白所成(時任臨管會主席):20000元

果敢縣政府:2000元

明學昌(時任果敢縣副縣長):2000元

劉正祥(時任財政部部長):225000元

紅星區政府:5000元

李成華(時任科長):2000元

紅巖鄉政府:6000元

趙國安(佤邦):20000元

彭德瑞先生:10000元

楊太生(時任處長):2000元

羅廷華(時任鄉長):1000元

李天富(時任副鄉長):1000元

李國賢(時任鄉長):2000元

馮懷山(時任副鄉長):1000元

輝有明(先生):4000元

黃彪先生:1300元

李銀財(永莫):1000元

李老耀(臘戌):2000元

黃觀水(老街):5000元

馮少宇(中國雲南施甸):400元

伏小平(中國四川成都):2000元

王剛(中國遼寧瀋陽):300元

王明金(中國重慶):200元

王條剛(中國重慶):200元

馬忠信(中國浙江):200元

李娜(中國雲南思芧):100元

朱小雯(中國福建):100元

周含(中國浙江):2000元

宋勇(中國成都):1000元

麥客(中國香港):1000元

李培德(學校校長):1000元

李自然(學校教師):500元

羅瑞軍(學校教師):1000元

郭紹偉(學校教師):1000元

穆朝強(學校教師):500元

李紹華(學校教師):500元

李太芳(學校教師):600元

李映平(學校教師):500元

李永貴(學校教師):1000元

街子村:5500元

伍少忠校友:5800元

劉積蘭女士:3000元

劉積惠校友:5000元

李勳良校友:1000元

李興華校友:6000元

張志義校友:3000元

伍少光校友:3000元

李老得先生:2000元

字學華校友:2000元

江六校友:2000元

李龍發校友:2000元

羅瑞民校友:2000元

李照文先生:2000元

李銀成先生:1600元

劉四先生:1000元

李貴華校友:10000元

蔣志寬校友:1000元

李青華校友:1000元

李勁華校友:500元

張光明先生:500元

李光儒先生:500元

李紹強校友:1000元

李儒華校友:500元

江志茹校友:500元

石洞水村:1860元

李小美校友:5500元

魯國朝校友:3000元

羅四先生:2000元

李繼偉校友:2000元

李光太先生:2000元

羅老德先生:1000元

李山頭先生:1000元

李雙發校友:2000元

魯小甲先生:500元

穆在成校友:500元

李培育校友:600元

李光順先生:300元

李光榮榮先生:300元

李世蘭校友:200元

李仙偉校友:200元

李小舉校友:300元

林自海校友:300元

羅品菊校友:1000元

羅品仙校友:200元

李小麗校友:200元

李小軍校友:100元

李自芹校友:100元

李飛燕校友:500元

李大紫校友:500元

羅品正校友:600元

李麗飛校友:500元

李華豔校友:100元

獵神堂村:2200元

伍啊權先生:5000元

楊春良校友:880元

李朝旺先生:500元

李子學校友:500元

李自美校友:200元

萬繼光校友:500元

南乍村:6250元

劉二先生:200元r /> 姜正美女士:300元

魯祖富先生:300元

李老福先生:200元

秧三先生:300元

陳少強先生:200元

周家貴校友:300元

夏文良校友:300元

洪溝村:2250元

劉五校友:500元

吳成逃校友:500元

羅貴祥校友:2000元

劉富先生:2000元

劉老龍先生:1000元

養騾子寨:1650元

甸壙村:1800元

老紅巖村:1750元

崩龍寨村:1200元

廖國良先生:300元

輕木林村:890元

搬龍寨村:3100元

陸永貴校友:200元

李世強校友:600元

陸建能校友:2000元

滿銀村:1600元

立於:2009年5月10日

相關焦點

  • 果敢紅巖地區現在還在用中國課本中國地圖
    果敢紅巖學校門口學校教室老師後面掛著中國地圖學校裡的師生集體大合影果敢紅巖學校功德碑(其一)彭家聲(時任果敢主席):45000(其二)白所成(時任臨管會主席):20000元果敢縣政府:2000元明學昌(時任果敢縣副縣長):2000元劉正祥(時任財政部部長):225000元紅星區政府:5000元李成華(時任科長):2000元紅巖鄉政府:6000元趙國安(佤邦):20000元彭德瑞先生:10000元
  • 果敢紅巖解放區發布中學教師招聘啟事
    果敢紅巖解放區毗鄰中國雲南>臨滄地區,現有小學3所,教師16名,學生761餘人。因緬北地緣政治的複雜性,果敢地區的教育長期處於落後狀態。近年來,正義黨中央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考慮,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同盟軍控制區培養一批批的軍地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 這裡雖不屬於中國土地,但百姓仍說漢語,學生課本首都標註是北京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地方,這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有很多影響國家命運的政策,都是這裡發出來的。在北京的帶領之下,整個中國的發展越來越迅猛,如今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越來越高,如今已經得到了一大半國家的認可,並且跟他們建立合作關係,放眼世界,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這裡雖然現在不屬於中國,但是當地百應仍然做漢語,其學生的課本標註首都是北京,這是怎麼回事呢?
  • 這個緬甸小中國用人民幣中國網絡學漢語拼音,不是果敢也不是佤邦
    說起緬甸的「小中國」,或許大家想到是總是果敢和佤邦,其中在緬甸還有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小中國」,那就是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緬甸第四特區與緬甸的佤邦及緬甸撣邦孟洋等地接壤,與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州打洛口岸相鄰。
  • 這個地方不屬於中國,但課本上稱自己首都為北京,中文是人人會說
    導語:這個地方不屬於中國,但課本上稱自己首都為北京,中文是人人會說「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相信熟知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附屬國,這些國家無論是從語言上還是文化上,都跟中國有著息息相關。可即便了到了現在,還有一些地方仍然保持這跟中國一樣的文化習俗。
  • 走進緬甸果敢!果敢老街歡迎您!
    緬甸的文學、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深受印度的影響,今天我們就走進緬甸的一個自治區——果敢,看一看緬甸果剛聯邦地理位置。 果敢的由來 在300多年前,有一支遠離中原地區居住的漢族隊伍在果敢生存、繁衍,這支漢族隊伍就是如今生存在果敢的漢族人民,在緬甸被稱作「果敢族」。
  • 中國籍支教老師果敢遇難,俄腦筋急轉彎處理克裡米亞模式可為參考
    當地時間3月11日晚6點左右,在緬北果敢地區的衝突中,炮彈擊中了果敢紅巖學校和學校周圍的民房。
  • 該地區原是中國領土,後被迫分離,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口為果敢族
    果敢本是中國的領土,隸屬於雲南省,早在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籤訂了《中緬邊界條約》,其中就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那麼,果敢又是如何一步步變成緬甸的一部分的?早在清朝康熙年間,果敢就成為了我國的固有領土。當年,吳三桂進攻東籲王朝,逼迫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
  • 模仿中國的地區:講中文吃中餐還用人民幣,被稱為第二個中國!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也有著屬於自己的語言,就好像我國說的是中文,而旁邊的韓國用的就是韓語,俄羅斯用的也就是俄羅斯語,一般來說,也就只有中國人才會用普通話。但是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他既不是中國,但是卻用著中文,而且他們的飲食還與我們極其的相似,似乎一直在模仿我們,因此,這個地區還被稱之為是第二個中國,讓小編帶你看看吧。
  • 從果敢88到29光復到血洗紅巖 理性的看待這麼多年這些事
    其實88事件被看作果敢民族的恥辱,並且導致了果敢民族的分裂。同時也是緬王敏昂萊發記的開始,因為果敢88事件的出色表現,敏昂萊一度從少將提拔到上將,並且成為三軍總司令,最後成為當今的緬王,緬甸國名副其實的國王。連昂山大媽都幫敏昂萊打工用所謂的民主對付西方的軍事壓力,幫敏昂萊拉贊助賺錢了。
  • 此地現不屬於中國,但仍說漢語,學生課本中祖國首都是北京
    在中國雲南和緬甸的交接地區,有一個叫果敢的地方。果敢全稱「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隸屬於緬甸,面積約2700平方公裡,人口約25萬,其中90%為華人。為什麼那麼多華人會在異國他鄉安家呢?原來這還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 中國地圖與「老母雞」
    時間過去了二十八了,我到現在仍然記得地理老師的樣子。不是他有多帥,也不是他對我有多關照,可能就是他的教學幽默吧,也可以說是教學的藝術吧。 每次作業都用上洪荒之力,最終卻只能得個乙。我們一致認為地理老師太苛刻,我們很難達到老師的要求。 有一次,地理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讓我們畫一幅中國地圖,要求標註山川,河流和礦產。老師也考慮到我們的水平,解釋說如果不能像老師那樣一筆畫出中國地圖的輪廓,可以從課本上描下來,然後再標註。
  • 「果敢王」彭家聲:到底是果敢的民族英雄,還是果敢的罪人
    廣袤的原始森林,美麗的熱帶海濱,眾多的名勝古蹟,獨特的風土人情,東南亞地區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遊客。而和那裡一樣神秘的,還有這樣一個人——彭家聲。他擁有中國名字,祖籍是四川,但與他淵源最大的,是緬甸的果敢。彭家聲,便是果敢民族歷史的傳奇人物。
  • 緬甸的果敢使用著中國字,說著中國話,你去過這裡嗎?
    東南亞有一個地方,他們當地的居民不但用中國的文字,還流通著人民幣,他們的手機運營商也是中國的移動通信和中國的電力,就連學生的教材也是中國的課本,但是它卻不屬於中國。他們的著裝有一點像東南亞人,但是他們卻有一口流利的國語。
  • 日本歷史課本裡的10幅中國地圖,請慢慢「品味」
    同理,我們要了解自己、了解中國,除了學習自己的歷史課本以外,還應走出國門,去看看外人是怎樣看待我們的,這樣才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看清自己,做對世界有貢獻的一條東方巨龍。前面我們說了美國和俄羅斯對我們的看法,今天我們來看看鄰國日本。
  • 曾經隨處可見「中文」的果敢,如今又是什麼樣?遊客:與傳聞不同
    有這樣一個地方,整體環境與中國非常相似,來到這裡可以發現人們使用漢語,路邊的廣告牌是用中文書寫的,它就是緬甸的果敢。果敢之所以和中國相似,是因為果敢曾經屬於中國,它距離雲南非常近,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這片土地被劃歸緬甸,即便劃分給了緬甸,這裡還是一直按照中國的方式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寫漢字說漢語。曾經隨處可見「中文」的果敢,現在又是什麼樣子呢?去過的遊客表示與傳聞不同。
  • 果敢同盟軍否認僱中國人參戰 緬北衝突陷入拉鋸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針對近日有緬甸軍方官員稱,有「中國僱傭軍」參加果敢戰鬥的說法,果敢同盟軍領導人彭家聲24日在電話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不接受中國籍人員參戰是果敢同盟軍「鐵的底線」。此前針對「果敢少數民族地方武裝與中國有聯繫」的傳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回應說,中方一向尊重緬甸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利用中國領土從事破壞中緬關係和邊境地區穩定的活動。緬甸軍方24日稱在「掃蕩清剿戰鬥」中取得「重大進展」,但對大批難民來說,果敢的局勢遠未穩定。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之間的戰鬥進入複雜的拉鋸戰狀態。
  • 日本歷史課本裡10幅我國地圖,與史實有何差異,需慢慢 「品味」
    我們從小就接觸全方位的教育,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通過各學科充分了解了中國,也了解了世界。其實我們也可以走出課本,看看外國人是怎樣看待我們的。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和我們祖國有著很大「淵源」的鄰國日本,以及日本歷史課本裡的10幅中國地圖,請慢慢「品味」。
  • 聆聽紅巖故事!中國電信愛心小屋助力山裡娃暢遊「雲端博物館」
    7月1日15:00,中國電信愛心小屋「雲端博物館」活動充分展現出強大的信息化扶貧力量!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積極響應重慶市政府「信息化扶貧」號召,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弘揚紅巖文化精神!7月1日下午,中國電信愛心小屋「雲端博物館」系列活動第一站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正式開啟!
  • 緬甸克欽、果敢難民問題對中國邊疆安全的影
    摘要] 中緬邊境近年最大難民潮主要來自克欽、果敢地區,涉及中國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國家安全利益和人道主義等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和闡述該地區難民問題對中國邊疆的政治、經濟、社會公共安全、邊疆公共衛生安全,以及跨境民族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等方面的主要影響,提出了應對之策。[關鍵詞] 克欽,果敢;難民問題;中國邊疆安全中緬邊境自緬甸2009年「8.08」果敢事件①至2016年「11.20」武裝衝突②,難民潮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