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2020-08-26 丹鳳育兒

文 | 丹鳳育兒(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什麼是原生家庭,什麼是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一個孩子從出生到結婚、建立一個新家之前的這段家庭生活,通俗的說就是父母的家。

新生家庭,是相對於原生家庭來說的,也就是孩子長大以後,建立的自己的新家,就是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新生家庭

2019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都挺好》,就是一個典型的以原生家庭為劇情背景,描寫在同一原生家庭中受到不同「待遇」的3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對孩子性格特點養成、事業、新生家庭組建的一系列影響。

一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專橫跋扈的母親,懦弱無能、自私、沒有責任心的父親,能力不足責任心有餘的大哥,油嘴滑舌受蘇母寵溺的二哥,對於這個家裡的女兒,蘇明玉(姚晨扮演),在這個家庭中毫無平等可言,這樣的家庭對她來說就是一個悲劇,這樣的成長環境導致了蘇明玉少年時的冷漠、叛逆、獨立、倔強的性格特點,她一度開始討厭自己,因為她發現她越來越像自己的母親。

《都挺好》劇照

幸運的是,蘇明玉沒有放棄自己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她選擇了去改變。結局是圓滿的,也是發人深思的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像蘇明玉一樣,在經歷了那樣的童年生活後,還能豁達的、勇敢的去改變呢?

每一個孩子都經歷著不同的原生家庭,作為孩子,他們基本上沒有能力去改變原生家庭的狀態。一個在和諧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從裡到外都散發著陽光、開朗、樂觀的性格特點;而一個在充滿著家庭「戰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大都比較偏激,不好相處。這就是原生家庭對於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根深蒂固的。

原生家庭

10種原生家庭,影響孩子一輩子

第一種:「戰爭」不斷的家庭

場景:家中經常有人吵架甚至打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家裡長期充斥著火藥味,氛圍相當緊張,一言不合就開吵。

影響:家庭成員是關係最親密的人,最親密的人之間的爭吵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孩子長大後與人有分歧的時候,往往也會採取這種爭吵的方式解決問題。尤其是家人因為孩子的事情吵架,對孩子影響更大,孩子會產生自責、有負罪感,長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

建議:家和萬事興。

第二種:父母不懂放手的家庭

場景:孩子無論做什麼,父母總是不放心,擔心孩子做不好,擔心孩子有危險,總是想插手幫一把。父母最常說的話:「這樣不對應該這樣」,「太危險了你別動」,「我幫你」。

影響: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獨立性較差,常常需要依賴別人,遇事猶豫不決,難以獨當一面。

建議: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該放手時就放手。

父母懂得放手

第三種:完全放養式的家庭

場景:父母因為工作太忙,或者父母離異老人帶孩子,或者父母教育觀念問題,孩子長期處於無人關注、無人教育的狀態。家長常說:「我沒時間」。

影響:孩子長期被忽略,從小就沒有是非曲直的概念,沒有父母的鼓勵與教育,成長過程會非常曲折,甚至童年犯罪或夭折。長大後,孩子通常爭強好勝心強,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建議:養不教,父之過。既然生了,父母就要擔負起教育之責任。

完全放養

第四種:重男(女)輕女(男)的家庭

場景:封建思想重男輕女,在現今的社會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存在。就像《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尤其在教育方面,女孩子會遭遇不平等待遇。

有的家庭希望生個女孩兒,結果未能如願,生了個男孩兒,結果男孩兒在家中長期被嫌棄,各種看不上,被父母各種挑毛病,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也不會融洽。

影響: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因為遭遇太多的不公平,童年會非常的叛逆,長期的不被認可,缺少信心,遇事容易走極端。

建議:不要被封建老思想綁架,平等對待子女。

重男輕女

第五種:溺愛型家庭

場景:孩子需要什麼,家長就滿足什麼,孩子對父母家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目無尊長,毫無長幼尊卑可言。家長最常說的,「買買買」,「給給給」,「他還是個孩子」,「我的小祖宗唉」。

影響: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妄為,長大後,也同樣喜歡支配別人,而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情緒失控甚至傷害他人。

建議:把握好愛的方式,社會不會像你一樣慣著你的孩子。

溺愛孩子

第六種:「棍棒教育」型家庭

場景:不寫作業,揍!考試沒考好,揍!調皮搗蛋,揍!不好好吃飯,揍!談戀愛,揍!總之,孩子稍有不對就棍棒伺候。

影響:孩子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做事畏首畏尾,長大後,對於一些不確定的事情,不敢輕易嘗試,不自信,同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用到下一代身上,甚至用到父母身上。

建議: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育出來的,要知道他總有一天會長大。

打孩子

第七種:追求完美型家庭

場景:凡事不甘落後,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不允許有瑕疵。逼著孩子做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孩子每天喊累,家長每天說:「都是為了你好!」

影響:孩子已經做的很好了,但在父母眼中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這種家庭的孩子很難得到父母的誇讚,總是被迫做事,所以,孩子不會懂得去感激父母,當他們有了自己的新生家庭,也會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建議:不應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多鼓勵誇讚。

多鼓勵

第八種:高壓型原生家庭

場景:家裡的一切事情都是父母說了算,不允許孩子發表意見,父母總是以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讓孩子做事情,不允許反駁。父母經常會說:「讓你幹什麼就幹什麼,哪兒那麼多廢話!」

影響:高壓下成長的孩子通常比較叛逆,雖然表面順從,但心裡卻非常的不服氣,長期逆反心理,非常不利於父母和孩子良好關係的確定。隨著年齡增長,關係會逐漸疏遠,孩子覺得遠離父母,自己才能感到舒服,在家裡會感覺透不過氣。

建議: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親子溝通方式

第九種:父母觀點不統一的家庭

場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爸爸和媽媽總是各執一詞,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影響:父母的觀點不一致,通常孩子為了迎合一方會得罪另一方,孩子夾在中間非常的矛盾。觀點不統一,夫妻矛盾被激化,孩子心理壓力也很大。當孩子長大,他總是試圖迎合和討好別人,甚至學會說話等不良行為來欺騙大人。

建議:爸爸媽媽必須統一戰線,即使有不統一觀點,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

態度要一致

第十種:不會表達愛的家庭

場景:父母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愛,或比較淡漠,很少與孩子有心靈上的溝通,和肢體上的親密接觸,很少有鼓勵。

影響: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通常對別人也比較淡漠,很難有親密的好朋友,不太善於人際交往,對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去表達愛。

建議:父母的愛要傳達到位。

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

結語

原生家庭狀態是孩子無法改變的,作為父母,儘可能的給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不好的原生家庭,一定會培養出一個不好的孩子,當孩子長大成人,有自己的社會觀、價值觀,他們也會嘗試去改變原生家庭和自己的一些性格和觀點。

關注我@丹鳳育兒,查閱更多實用精彩育兒知識。

二胎寶媽,從事過多年網際網路醫療項目和教育項目運營。愛孩子、愛生活、愛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到爸爸媽媽們,同時也歡迎私信與我分享交流育兒心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意識層面的,更多是潛意識層面的。這意味著你的很多不好的行為模式明明是父母的傳承,但你自己根本沒發現,甚至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對的,因為父母一直也是這麼認為的。 在成為父母的那一刻,希望所有人都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這個家庭將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孩子出生後就像是一種無知的挑戰,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成龍成鳳,但是教育的可見性、孩子長大後具體能成為什麼樣子,這都是未知的。所以,一個原生家庭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一生起了決定性作用,孩子在任何方面的成功或失敗都能追溯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是孩子首先接觸到的人,他們的行為、互動及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家庭也是孩子如何認識自己的決定因素。一個有愛及包容的家庭才能給孩子提供成長及建立與家庭的牢固關係的基礎。
  • 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原生家庭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好的童年不是一味的保護,溺愛,而是經歷挫折與磨難,在父母的引導下克服困難,培養孩子堅毅品質和自信心。
  •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究竟有著怎樣的毒,腐蝕了孩子幸福的本能
    演員劉玉翠,受家庭的影響,直言只相信愛情不相信婚姻,面對與自己相戀長達20年男友的求婚,她還是無法戰勝內心的恐懼,如今五十多歲的她仍是單身一人。原生家庭究竟是有怎樣的毒,腐蝕了孩子獲得幸福的本能,在《原生家庭》中我找到了答案。
  • 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深?
    近幾年來,我們經常會聽到原生家庭這個詞,那什麼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其實就是我們從小長大的那個家,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
  • 以朱朝陽為例,淺談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個人在未結婚之前生活和成長的地方。很多人都在討論這麼一個問題:究竟是校園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還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而一個人擁有怎樣的性格,在一般的情況下,則是由原生家庭的影響來決定的——校園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不小的影響,但就目前的校園教育方式來說,它還是以教授文化知識為主,其對孩子性格所產生的影響,絕對不能和原生家庭相提並論。原生家庭,才是孩子性格最重要的生成器。
  •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一個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家,還有一個是我們成年後自己組建的家,第一個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那我們這一生受哪個家的影響最深?其實只要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因為我們的行為習慣、價值觀,都受這個家庭裡的影響而形成。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多重要?父母的恩愛程度,影響孩子後天發展
    學校是輔助孩子成才的機構,然而家庭,則是養育孩子成人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境。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為人,陪伴孩子最長的始終是原生家庭。孩子的性格或許會受到父母基因的影響,然而真正的性格養成主要是孩子在後天所見所為而一步步養成的,這就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深遠而漫長的。
  • 原生家庭與幸福童年,這兩者相加,能影響孩子的後半生
    、青少年、成年三個年齡段,不管年齡幾何,經歷多少,他們都有可能都正經歷著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這種由至親關係的人帶來的不幸福的童年甚至會一直影響我們到成年。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這其實也就是說原生家庭對童年時期的孩子產生的影響會持續他們的一生。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原生家庭」是指孩子在成為父母之前所處的家庭,孩子為人父母之後所處的家庭是「再生家庭」。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影響,有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己的「再生家庭」,所以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可持續的,難以斷絕的。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原生家庭」是指孩子在成為父母之前所處的家庭,孩子為人父母之後所處的家庭是「再生家庭」。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影響,有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己的「再生家庭」,所以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可持續的,難以斷絕的。
  •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欠孩子一個公道
    家庭教育調查研究報告--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我於2017年9月到吉縣文城九年一貫制學校進行為期三年的城鄉交流工作,在這期間,我發現這裡的許多孩子都存在家庭不和諧的情況,並因此導致了孩子性格方面及為人處事方面的缺陷。因此,我做了一次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所謂原生家庭,即指原配夫妻和孩子構成的家庭。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能有多大?
    既然要說到「原生家庭」,那就需要去知道「原生家庭」的概念是什麼。「原生家庭」是社會學上的一個概念詞。具體是指:在兒女還沒有結婚組成新的家庭,仍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而子女成婚後,新組建的家庭一般喊作喊作「新生家庭」,直到他們子女的出生的那一刻才會變為「原生家庭」。
  • 《少年的你》:從校園暴力,探究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及啟示
    我們從小到大,無論是接受的教育或者父母的教導,或多或少總會影響我們以後得人生之路。但樣樣有一類人,他們從小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飽受現實的摧殘,生活的磨難,在跌跌撞撞中度過少年,走向成年。我有這樣一個朋友,他的經歷讓我感到震驚。他父母都是農民,本身家庭條件一般。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影響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這種情況就會出現弱勢的一方和孩子結成聯盟,共同來對抗那個強勢的一方。結成聯盟後,孩子對強勢的一方會不再服從。在這種模式下,孩子會在家庭中扮演那個強勢的一方,在部分程度上承擔了父親或母親的角色,可實際上他又沒有能力去充當那個角色,從而出現家庭功能的紊亂,和孩子角色的混亂。
  • 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原生家庭
    而另外一個同朱朝陽情況相似的同學葉馳敏,同樣的父母離異,他的父親是一個警察,雖然工作很忙,還是會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寫作業,一起看她喜歡的電視劇,哪怕家長會趕不到遲到都會去參加。所以類似的兩個家庭,不同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近在看電視劇《三十而已》發現,原生家庭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顧佳14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所以小小年紀的她不得不被迫懂事,獨立。而陳嶼,他從小被打罵著長大,所以他的性格特別的自私以及陰沉。「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會做,你再看看你」「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你再這樣子,我就不要你了!」 家應該是個溫暖的地方,卻有時候總讓人受傷。
  •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建構
    下面談談原生家庭對孩子人格成長的影響一、原生家庭是指孩子從出生直到成人後組建起自己的家庭之前生活過的家庭。溺愛是當下大多數原生家庭對孩子傷害最大的行為。何謂溺愛?溺愛,照顧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特徵。溺愛即不公正的物質感情滿足與保護。此時照顧者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
  • 1分鐘,解鎖3種原生家庭影響孩子的心靈密碼
    首先,原生家庭是什麼?根據百度百科和相關資料可知,原生家庭作為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簡言之,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在一些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中,原生家庭的貧窮成為孩子輟學的主要原因,輟學後的孩子開始四散在社會的各個底層,他們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對社會認知能力不足,很容易被社會上不良環境影響,而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