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丹鳳育兒(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什麼是原生家庭,什麼是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一個孩子從出生到結婚、建立一個新家之前的這段家庭生活,通俗的說就是父母的家。
新生家庭,是相對於原生家庭來說的,也就是孩子長大以後,建立的自己的新家,就是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新生家庭
2019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都挺好》,就是一個典型的以原生家庭為劇情背景,描寫在同一原生家庭中受到不同「待遇」的3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對孩子性格特點養成、事業、新生家庭組建的一系列影響。
一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專橫跋扈的母親,懦弱無能、自私、沒有責任心的父親,能力不足責任心有餘的大哥,油嘴滑舌受蘇母寵溺的二哥,對於這個家裡的女兒,蘇明玉(姚晨扮演),在這個家庭中毫無平等可言,這樣的家庭對她來說就是一個悲劇,這樣的成長環境導致了蘇明玉少年時的冷漠、叛逆、獨立、倔強的性格特點,她一度開始討厭自己,因為她發現她越來越像自己的母親。
《都挺好》劇照
幸運的是,蘇明玉沒有放棄自己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她選擇了去改變。結局是圓滿的,也是發人深思的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像蘇明玉一樣,在經歷了那樣的童年生活後,還能豁達的、勇敢的去改變呢?
每一個孩子都經歷著不同的原生家庭,作為孩子,他們基本上沒有能力去改變原生家庭的狀態。一個在和諧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從裡到外都散發著陽光、開朗、樂觀的性格特點;而一個在充滿著家庭「戰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大都比較偏激,不好相處。這就是原生家庭對於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根深蒂固的。
原生家庭
場景:家中經常有人吵架甚至打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家裡長期充斥著火藥味,氛圍相當緊張,一言不合就開吵。
影響:家庭成員是關係最親密的人,最親密的人之間的爭吵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孩子長大後與人有分歧的時候,往往也會採取這種爭吵的方式解決問題。尤其是家人因為孩子的事情吵架,對孩子影響更大,孩子會產生自責、有負罪感,長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
建議:家和萬事興。
場景:孩子無論做什麼,父母總是不放心,擔心孩子做不好,擔心孩子有危險,總是想插手幫一把。父母最常說的話:「這樣不對應該這樣」,「太危險了你別動」,「我幫你」。
影響: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獨立性較差,常常需要依賴別人,遇事猶豫不決,難以獨當一面。
建議: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該放手時就放手。
父母懂得放手
場景:父母因為工作太忙,或者父母離異老人帶孩子,或者父母教育觀念問題,孩子長期處於無人關注、無人教育的狀態。家長常說:「我沒時間」。
影響:孩子長期被忽略,從小就沒有是非曲直的概念,沒有父母的鼓勵與教育,成長過程會非常曲折,甚至童年犯罪或夭折。長大後,孩子通常爭強好勝心強,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建議:養不教,父之過。既然生了,父母就要擔負起教育之責任。
完全放養
場景:封建思想重男輕女,在現今的社會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存在。就像《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尤其在教育方面,女孩子會遭遇不平等待遇。
有的家庭希望生個女孩兒,結果未能如願,生了個男孩兒,結果男孩兒在家中長期被嫌棄,各種看不上,被父母各種挑毛病,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也不會融洽。
影響: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因為遭遇太多的不公平,童年會非常的叛逆,長期的不被認可,缺少信心,遇事容易走極端。
建議:不要被封建老思想綁架,平等對待子女。
重男輕女
場景:孩子需要什麼,家長就滿足什麼,孩子對父母家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目無尊長,毫無長幼尊卑可言。家長最常說的,「買買買」,「給給給」,「他還是個孩子」,「我的小祖宗唉」。
影響: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妄為,長大後,也同樣喜歡支配別人,而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情緒失控甚至傷害他人。
建議:把握好愛的方式,社會不會像你一樣慣著你的孩子。
溺愛孩子
場景:不寫作業,揍!考試沒考好,揍!調皮搗蛋,揍!不好好吃飯,揍!談戀愛,揍!總之,孩子稍有不對就棍棒伺候。
影響:孩子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做事畏首畏尾,長大後,對於一些不確定的事情,不敢輕易嘗試,不自信,同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用到下一代身上,甚至用到父母身上。
建議: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育出來的,要知道他總有一天會長大。
打孩子
場景:凡事不甘落後,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不允許有瑕疵。逼著孩子做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孩子每天喊累,家長每天說:「都是為了你好!」
影響:孩子已經做的很好了,但在父母眼中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這種家庭的孩子很難得到父母的誇讚,總是被迫做事,所以,孩子不會懂得去感激父母,當他們有了自己的新生家庭,也會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建議:不應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多鼓勵誇讚。
多鼓勵
場景:家裡的一切事情都是父母說了算,不允許孩子發表意見,父母總是以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讓孩子做事情,不允許反駁。父母經常會說:「讓你幹什麼就幹什麼,哪兒那麼多廢話!」
影響:高壓下成長的孩子通常比較叛逆,雖然表面順從,但心裡卻非常的不服氣,長期逆反心理,非常不利於父母和孩子良好關係的確定。隨著年齡增長,關係會逐漸疏遠,孩子覺得遠離父母,自己才能感到舒服,在家裡會感覺透不過氣。
建議: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親子溝通方式
場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爸爸和媽媽總是各執一詞,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影響:父母的觀點不一致,通常孩子為了迎合一方會得罪另一方,孩子夾在中間非常的矛盾。觀點不統一,夫妻矛盾被激化,孩子心理壓力也很大。當孩子長大,他總是試圖迎合和討好別人,甚至學會說話等不良行為來欺騙大人。
建議:爸爸媽媽必須統一戰線,即使有不統一觀點,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
態度要一致
場景:父母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愛,或比較淡漠,很少與孩子有心靈上的溝通,和肢體上的親密接觸,很少有鼓勵。
影響: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通常對別人也比較淡漠,很難有親密的好朋友,不太善於人際交往,對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去表達愛。
建議:父母的愛要傳達到位。
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
原生家庭狀態是孩子無法改變的,作為父母,儘可能的給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不好的原生家庭,一定會培養出一個不好的孩子,當孩子長大成人,有自己的社會觀、價值觀,他們也會嘗試去改變原生家庭和自己的一些性格和觀點。
關注我@丹鳳育兒,查閱更多實用精彩育兒知識。
二胎寶媽,從事過多年網際網路醫療項目和教育項目運營。愛孩子、愛生活、愛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到爸爸媽媽們,同時也歡迎私信與我分享交流育兒心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