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逛B站有個小驚喜:不用點開視頻也可以聽到《陰陽先生》、《消愁》的同人歌曲,還有《佟掌柜聽了想打人!》之類的鬼畜rap。
靠視頻內容吸引了大批粉絲的B站也兼職做起了音樂播放器。
根據App Store的版本記錄,B站 iOS端的最新版本是2017年9月29日更新的,變動有新增音頻區、播放器設置可以跟隨帳號同步、個人空間全新改版等,安卓版的更新應該在28日甚至更早。
新增的音頻區主要有兩類內容,音樂和廣播劇,由UP主製作並上傳,並且大部分音樂內容資源是直接從音樂區和鬼畜區承接過來。音樂類目中主要是對流行歌曲和動漫主題歌的同人翻唱,有人聲演唱、鬼畜音樂、VOCALOID等形式,此外還有不少經典動漫的純音樂;有聲節目則主要是一些有聲故事和廣播劇。
B站音樂播放器的界面設置和大多數音樂播放器類似,也有歌單推薦、各種榜單,緊接著是專區內音樂內容的推薦。
由於上線不久,音頻專區目前功能較少,只提供了緩存、收藏和關注音樂人等最簡單的功能,不少剛嘗鮮的粉絲都在抱怨:沒有更高級的無損下載、無法一鍵導入自己的歌曲、線控也只能暫停不能進行下一曲。
儘管測試階段產品還不完善,這個新功能還是讓用戶興奮地小心臟怦怦直跳,並紛紛猜測B站此舉的真實意圖。上線幾天,音頻專區的公告頁面就積累了20頁超過500條評論,最多的是關於B站和網易雲之間關係的猜測,畢竟坊間一直傳言網易雲音樂平臺上大量免費的二次元音樂都來自B站。
在這些評論中,不乏「B站和網易雲音樂分手,自立門戶」的戲言,UP主為此還製作了一首名為《今天網易雲給我發來消息》的歌曲;也有不少圍觀群眾表示,這正好表明他倆有一腿,畢竟孩子都有了。
用戶們在評論區大開腦洞
兼職做音樂播放器,B站有這個能力,但它的徵途,未必是要和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大廠競爭,而是滿足粉絲們眼前的需求。
作為國內最大的二次元興趣社區,B站盛產富有創意的UP主,積累了大量的二次元音樂內容資源,擁有為數不小的曲庫。據數娛夢工廠的報導,在B站每個月平均30多萬條的原創視頻中,音樂視頻就有5萬多條,其中包括《九州天空城》、《九九八十一》、《平安經年》等熱門同人音樂視頻。目前,音樂區已經成為僅次於動畫區的第二大流量大區。這次開通的音頻專區,也打通了音樂區和鬼畜區大部分的音樂資源,目前已有近300個曾為B站創作過大量音樂視頻的UP主們,入駐音頻專區並上傳自己製作的音頻。
不過,作為一個視頻網站,音樂在B站一直是視頻的附屬品,即使有單獨分出音樂專區,也是以視頻形式呈現。不少用戶抱怨不能隨時收聽自己通過動漫種草的音樂,總是要打開視頻。這次提供音頻播放功能後,B站的陪伴性增強,用戶聽歌也更便利,即使在深夜也可以伴著自己喜愛的歌曲入眠,在地鐵公交上也能聽歌打發時間。
更重要的是,用戶停留的時間也會更長。在觀看視頻後,用戶可以直接點擊下方相關歌曲,直接收藏因觀看而種草的音樂,增強對平臺的粘性。
關聯視頻和音頻
根據B站一直以來的作風,如果據此判斷「B站要加入音頻播放器之戰」,無疑是為時過早。為音頻分專區,更大的可能是為了滿足用戶對內容的需求,來維繫B站的社區氛圍,畢竟這是B站最看重的事情。
B站的改革一直都是由用戶推動的。
近年來,B站湧入了大量核心二次元文化圈之外的用戶,從一個二次元社區轉變為綜合社區,據B站市場公關負責人楊亮透露,如今B站社區內傳統定義上的二次元內容只佔到30%。越來越多國風、國創、韓劇甚至美妝愛好者來到B站,帶來了更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內容。
為了更好地服務和運營大量新增用戶,保證社區和視頻體驗,從2014年開始,B站進行公司化運作,大量招人,由此走上商業擴張道路。目前B站有1600名員工, 為1.5億的月活用戶服務。
與其他視頻網站和社區不同,B站一直以來都對古風、鬼畜等外界所謂的「亞文化」內容給予足夠的重視。視頻網站和商業社區本能地更注重頭部流量和主流內容,不會花費人力、時間和成本來為這些看起來非主流的內容創造社區氛圍。而對於B站而言,即使已經開始公司化運作,目前仍然是以用戶的愛好和創作為核心的,盈利方面始終沒有太大聲音,B站的內容生產也主要參考YouTube的UPGC模式。
為了給這些內容和愛好者一個容身之地,B站給用戶足夠多的內容單獨分區,讓他們在分區內生產消費自己的內容。由於B站各區都在自己相對封閉的小圈子裡自娛自樂、圈地自萌,圈外的人不會主動進去看,圈內的人也只是偶爾出來逛逛,不會評論,大家也都相安無事。楊亮透露,得益於分區策略,這些原本無處可去的內容和愛好者在B站找到了社區氛圍最好的陣地。
B站對二次元音樂單獨分區,也是為了滿足UP主們對二次元音樂的創作熱情,維護社區的運營。
在B站,國風、電音(舞曲)等都具有二次元屬性的音樂需求在近兩年都呈明顯的增長趨勢,初音未來、洛天依等虛擬偶像的音樂也十分受用戶歡迎,其中洛天依今年舉行的全息演唱會在B站上達到了186.1萬次的播放,42.2萬的評論,這個評論量相當於愛奇藝、騰訊視頻上對一部熱門電視劇的總評論量。
不過,B站的二次元音樂目前還處於興趣為主,歌曲的製作投入堪稱簡陋;大部分二次元音樂人都是單打獨鬥,頂多是成立幾個人的小工作室,以主播身份分散在各個B站和其他音頻平臺;二次元歌曲仍然是圈地自萌,據數娛夢工廠的報導,B站已有平均每月5萬多條音樂視頻的產量,不過作品良莠不齊,也沒有出現大範圍的爆款歌曲。
好在B站壓根也沒打算做大眾意義上的爆款,更沒打算摻和進騰訊音樂、網易音樂、阿里音樂掀起的版權大戰。這不僅僅是因為實力所限——跟百度、網易、騰訊三家相比,B站的規模只能算是早期創業公司,也因為B站的社區屬性,社區一定是有邊界的,因此它自覺地將大公司的版權音樂擯除在自己的播放器之外,只做UP主的原創音樂。
和流行、電子等主流音樂不同,二次元音樂通常具備很強的延展性。這種延展性源於同人創作的熱情,以《九九八十一》為例,B站上除了對原曲的翻唱,還產生了上百首同人衍生歌曲。隨著二次元音樂創作的逐漸成熟,在音樂創作方面更趨向於故事化並做成系列,B站打算像小說、漫畫一樣,將同人音樂作為單獨IP進行商業化開發,目前日本已經做到這一點。
坐擁大量用戶,商業模式卻還不明朗的B站,也許能夠從音樂上找出些新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