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碧育兒心得(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722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隨著二胎時代的來臨,很多父母在面對家裡的兩個寶貝時,常常不知道如何均衡,在二胎家庭中,二寶之間的關係平衡是父母最應該關注和花費心思的問題,很多父母發現,自從有了老二後,老大就變比較任性或是經常抱怨不滿,其實,這是父母在平衡兩個寶貝之間的關係時出現了問題,辣媽孫儷同樣也是兩個寶貝的母親,她在二胎家庭的關係平衡上,與專家保持著同樣的觀點:二胎時代,應該多看重大娃的教育,多在意老大的想法和感受。
明星辣媽孫儷,曾經在接受一次採訪中提到,在二胎家庭中,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大娃身上,而不是去對二寶過多關注,在家庭教育中,她和鄧超保持著同樣的觀點,他們把教育的重點放在了兒子等等身上,他們覺得小花還小,只要生活上照顧好就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哥哥等等卻不一樣,需要給他更多地關愛,讓他感受到大家對他關心和重視,這樣他就不會因為小花的到來,感到父母的愛被分走,相反,還能負起哥哥的責任,一起幫助照顧小花。
孫儷的育兒觀點給了二胎家庭很好地啟示,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常常發現,很多家庭在二胎寶貝出生後,就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在了二寶身上,就連大寶也開始被教育著,要多讓著弟弟或妹妹,要幫助一起照顧老二,所以我們經常會看見二胎家庭中的老二,享受著著全家的榮寵,在家中稱王稱霸。
我們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就有「尊老愛幼」的觀念,所以「愛幼」也就成了家長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二胎的到來,往往帶有著家長的美好希望,可以成為老大的陪伴,可以為自己以後的養老多一份保證,懷著美好希望出生的孩子往往會得到更多地重視。
在父母的眼中,老大因為年長很多事情都可以自理,所以不再需要自己多加照顧,既然當了哥哥姐姐就應該更懂事才對,對老二的照顧和謙讓都是應該的,對於老二,他們覺得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所以理所應當受到更多地關愛和照顧。
二胎家庭中,很多父母在兩個孩子發生爭執時,往往會訓斥老大,袒護老二,但是,兒童心理專家卻指出,這樣的做法並不合適,家長應該把教育的重點放在老大身上才對。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說過,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顧和關愛,就如同杯子需要不斷有人蓄水。
二胎的來臨,直接改變了家庭中的關係模式,在二胎家庭中,對老大多關注多教育,可以明顯緩解老二出生為老大帶來的焦慮心理,家長對老大的看重,能讓老大感受到充足的關愛,能夠明確這樣一個事實,即使自己多了弟弟妹妹,自己的愛也沒有被分走,會讓孩子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
而且在家庭中,老大往往會成為老二模仿的對象,如果家長對老大的習慣養成和品德教育都用心培養,那麼老大本身,就會對老二起到一個正面積極地影響作用,並且,老大也能主動擔負起幫忙照顧二寶的責任。
二胎家庭,合理平衡二胎之間的關係是門很重要的功課,家長一定要用心學習,下足功夫。
1. 引導大寶參與對二寶的照顧
家長應該先徵得大寶的同意再備孕二胎,在孕期多和大寶聊一些關於二寶的帶來的好處,讓大寶充滿期待,在二寶出生後,可以讓大寶參與到對二寶的照顧中,增加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2. 公平地對待兩個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做到對孩子的公平對待,不偏心,不袒護,不刻意要求老大去謙讓老二,在孩子們發生爭執時,要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解決時做到對事不對人。
3. 不拿孩子互相比較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拿孩子互相進行比較,例如,「你看你這麼大了,怎麼還不如弟弟懂事」「你看你姐姐多聽話,你怎麼這麼淘氣」,家長的這種比較,其實也是想為孩子尋找一個學習的榜樣,但是,卻很容易破壞孩子之間的關係,產生妒忌心理。
二胎家庭中,父母只有做好了孩子之間關係的平衡,才能讓孩子們如同自己希望的那樣,互相關愛,互相照顧,成為彼此的依靠。
今日話題:您對二胎家庭中的關係是如何看待呢?您認同對於老大要多關愛的看法嗎?各位家長,不妨說出您的看法吧。
我是@小碧育兒心得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