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行走閱人,與新事物握手言歡,在接觸新鮮事物的過程中進步!

2021-01-10 大哥看鳶淺

女人是「惰性」動物,我深以為用那句「以不變應萬變」來形 容女人再恰當不過了。我小時候就有這樣的體會。對於那些中途轉學 來的同學,男孩子比女孩子適應得更快,表現得也更活潑。而那些女 孩子剛進入一個新集體時,大多表現得像只受驚的小兔子,幾乎不會 主動和新同學說話、玩耍。從這個現象就能看出,女性對於新的環境 新的事物有一種本能的排斥,這也許是受她天性中矜持羞怯的影響。 成年的女性在這方面也表現得很突出。比如在一個單位待得久了,哪 怕有千萬次拍拍屁股走人的念頭,最後仍會死守城池。一個朋友就說 了,他們單位的管理體制很有問題,引得員工經常怨聲載道。

但那些 平日對老闆恨得咬牙切齒的女同事幾乎沒有流動,倒是男同事來了又 走,走了又來。還有就是,你會發現女人的圈子都比較固定,圈子的 規模也比較穩定,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大家都比較「守舊」,既不想 走出去接觸新的圈子,也捨不得離開舊的圈子。我說的自然是大部分 女性。也有小眾者,她們對生活比較主動,比較活躍。怎麼說呢?就 是願意折騰,願意接觸新鮮事物。這部分人有什麼特徵呢?你從她們的氣質就可以辨識出來。君不見,那些所謂的氣質女人,她們的眼神 都深邃有力,既不飄忽游離,也不空無一物,她們的表情都沉靜淡然, 不會誇張,也不會扭曲。我個人認為,這種超然的氣質來自於「見多 識廣」。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只要經歷過某事某物,再次經歷時便 會少了最初的驚慌和無措,也或者是小小的情緒波動。在我看來,她 們這種對人事遊刃有餘的風範,大多來自於對事物的充分把控,因為 有所歷練,所以才能做到遇事從容淡定。這—是裝不來的。

「保守型」的女人,要麼每天圍繞著家、公司、朋友生活著 要麼除了孩子就是老公,除了家人就是自己,她們生活在一個小範圍 裡,這個小圈子形成的時間越長,她們越感覺依賴。因為只有在這個 範圍之內,她們才能找到自信。就像一位朋友說起自己的老媽媽,在 家鄉的小鎮活得是風生水起,做事比有的年輕人還機敏,可一說到城 裡姑娘家住兩天,便有老年痴呆症發作的嫌疑,做什麼事都縮手縮腳, 影響正常發揮,好像腦子裡所有活絡的神經都失靈了似的。

其實這也 是人之常情。任何人只要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都是最舒服愜意 的,一如家之於每個人的安全感一樣。她可以盡情生活在自己原有的 觀念裡,甚至不願去判斷這種舊有觀念的正確性,因為一貫都是這麼 過來的。相反的是,要她們接受新觀念就比較痛苦,也比較辛苦,因 為這意味著安全感的喪失,而且還要面對新觀念的判斷,這嚴重考驗 她們的智力和耐力,所以她們寧願固守舊的生活圈子也不願踏入雷池 半步。這些不願也不敢接受新觀念的女性其實是悲哀的,因為她們排斥新事物,排斥所有相對於她們的陌生,她們毫無勇氣走出舊環境, 也無勇氣去接受一個更美好的嶄新的未來,所以說她們是落後於時代 的可憐人。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不要辜負了這個時代的美意,而應該 著去學習我們的時代精神,做一個與時俱進、有膽識有氣度的新女 性。而要完成這一蛻變,就需要我們先從自己的「蝸居」裡走出來 呼吸新鮮空氣,接觸新鮮事物。至於怎麼走出來,走出來又要何去何 從,聰明細心的你其實可以在前面的章節中找到答案。要想增加我們 的閱歷,看更多的風景,有很多方式可以幫我們實現。比如說讀書。 曾國藩就曾對兒子曾紀澤說過:「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 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看吧, 讀書讀出氣質,一勞永逸啊!比如說行走。

在經歷了不同的風土人情 之後,你會發現你不但見識廣了,對人對事有了自己的見地,而且談 吐也變得不凡,性格也變得穩重大氣,氣質的培養竟然在旅行途中不 知不覺就完成了。不過英國有句俗語也說得好:「烏鴉去旅行,回到 家裡,其烏如故。」如果你真的只是帶著一雙腳在行走,不去體驗 不去接觸,也不去接受,那麼你的旅行也就毫無意義。再比如「閱人」 有句話怎麼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人行於世,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與人打交道。人人都是一本活書,你交 流的人越多,被反饋的信息也越多,就越能增強你的人際交往能力, 使你學會融方於圓,內心強大無比。綜合以上,為了接觸新事物,我們可以從閱讀一本書開始,從一次浪漫的旅行開始,從認識一個新朋 友開始…

願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勇敢地挑戰舊的自己,走出去、豁出去, 活出新的自己。只要有朝一日你能感受到「在接觸新鮮事物的過程中, 我在進步」的快意,那麼,就不枉費你邁出那一步的勇氣。

相關焦點

  • 【中國風】評書大師劉蘭芳:接觸新鮮事物對說書人有益
    【中國風】評書大師劉蘭芳:接觸新鮮事物對說書人有益
  • 張陽德-從接受和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獲得新生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張陽德最新資訊 > 正文 張陽德-從接受和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獲得新生
  • 新上海人:嘗試接受新事物
    新上海人:嘗試接受新事物 2008年02月27日 14: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欄目發表題為《嘗試接受新事物》的文章說,在上海,筆者眼中有助打發時間的廣播節目或地鐵劇,在一些人眼裡恐怕是無孔不入、打劫他們私人時間的罪魁禍首。
  • 孩子不願意接觸陌生人和新鮮事物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小孩子見識少,適應能力差,缺乏安全感,再加上理解能力有限,導致對陌生的環境和人感到好奇又焦慮,甚至逃避。 再加上有些家長過度保護孩子或者生活環境過於封閉,導致孩子對外界事物產生抗拒。所以不願意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體驗樂趣。
  • 基本是從拒絕新鮮事物開始
    就拿疫情期間的我們來說,有多久沒有接觸過新事物,整天躺在床上刷著手機吃著飯,看起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其實也在慢慢的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在重新進入社會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比別人落後一大截。所以我們生活中是缺少不了新鮮,如果你拒絕新鮮是我,那意味著你即將要廢掉。
  • 有些時候,嘗試新鮮的事物也未嘗不可
    很多時候,當大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或者說去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大家一般會選擇一些自己認識比較深刻的事物,或者說自己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的事物,而不太會去選擇一些自己,還沒有足夠認識的事物,或者說自己還沒有充分的了解的事物,也就是說不會傾向於選擇那一些新鮮的事物,
  • 勇敢嘗試新事物,才能不斷進步
    我們總是會選擇和我們相同的人做朋友,我們也會經常看一些和我們價值觀相符的文章或者是經驗帖,就連我們日常看的書看的電影也是符合我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口味,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我喜歡這類東西,所以我願意被它包圍,我想和自己喜歡的一切相處,並且希望我的生活中都能夠接觸自己喜歡的人或者事情,我們才能夠開心,才能感覺到滿足。
  • 天道:運動是一切事物的規律,任何機會都在運動中產生
    回到這句話,如果這句話把『運動』換上了「變化」,「改變」,相信更容易讓人理解和認同。變才有機會你要改變自己,你才有希望,才有機會。你想撿到錢,你也要走出門。你總不和異性接觸,你說你怎麼能脫單。機會是要靠你去爭取,去創造。機會總是眷顧努力地人。上面幾句話中都離不開一個『變』字。
  • 創新與變革:集成灶人也要接觸新事物、嘗試新方法
    縱觀古今,每一個時代都將有新事物的誕生,中國的四大發明改變了人們對傳統事物的認知;暢談中外,每一次變革都伴隨科技的發展,蒸汽時代、科技時代、網際網路時代都改變了世界格局。著眼現在,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那麼這次變革會帶來什麼樣的挑戰?出門不帶現金,走路不看地圖,網際網路、AI智能已經充斥著這社會的各個方面。
  • 第五周的寶寶喜歡研究,寶爸寶媽應該多讓寶寶接觸新鮮事物
    他們又有什麼新技能產生了嗎?到了第五周身高會比出生時增加了3-5釐米;體重會比出生時增加了2斤左右。晝夜規律了,晚上睡覺也乖了,只要餵一到兩次奶就可以了,寶媽也就沒有那麼辛苦了,不過寶寶整體的睡眠時間有所減少一天只睡16-18小時就夠了。細心的寶爸寶媽還會發現本周寶寶增加了一個手拉手的新技能,寶寶的兩隻小手經常會拉在一起,眼睛也會時不時的盯著小手看。時不時超級無敵可愛啊!
  • 費曼技巧:學習新事物的最佳方法
    回顧並簡化如果你不學習就不會有進步。那麼,什麼才是學習新事物以及識別與已有知識之間缺口的最佳方法呢?兩類知識知識可分為兩類,絕大多數人都把關注力放在了錯誤的那一類上。第一類知識側重了解事物的名稱。第二類則側重了解事物本身。這兩者並不相同。
  • 新事物終究戰勝舊事物(之二)
    ——辯證的否定觀認為,否定是事物發展進程中具有決定作用的環節。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就是辯證的否定。馬克思說:「一切發展,不管其內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們以一個否定另一個的方式彼此聯繫著……任何領域的發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從前的存在形式。」
  • 遊泳教練與聰明的學員——人生要不斷嘗試新的事物才更精彩
    很多人的一生沒有出息並不是他天生愚笨,反而是因為他太聰明。聰明到一眼就可以看出任何事物的破綻,一眼就可以看出所有機會後面可能的風險,所以他不敢全心投入任何事業之中去。但任何的機會很難會有百分之百的好條件,如果非要等到百分百的好條件,極有可能就會失掉所有的機會。如果把聰明都用在等好機會的過程中,而不是去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好機會,再如何聰明也只能是白白浪費自己的光陰。
  • 思想前衛,勇於接受新事物的4個星座
    唯獨跟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文化,才能在社會中生存。適者生存不適淘汰,這是大自然發展的規律,同樣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種規律。任何事情都不會是一層不變的,要勇於接受新事物,有前衛的思想,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這四大星座男就是這樣。1:水瓶座十二星座中水瓶座的人腦子靈活,他們思考問題想法很前衛,也很大膽。
  • 人生是種經歷 嘗試新鮮事物增強自信心
    生活需要新鮮,需要不斷改變,需要嘗試新的事情。以下是嘗試新鮮事情的5種理由,不要遲疑,改變從此刻開始。  1.提高韌性  冒險能提高人的韌性,這是一種能力,能讓你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有能力重新站起來。
  • 年輕人喜歡接觸新鮮事物,那就看看這款二層田園風輕鋼別墅,享受
    現在年輕人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建房子也是一樣,不喜歡千翻一律,只喜歡獨樹一幟,那不妨來看看我們這款田園風別墅吧,利古裡亞。乾淨利落的外觀,文化石上牆,讓眼前一亮的便是,防腐木做成的陽光頂門廳,田園氣息無處不在。雙老虎窗鑲嵌在屋頂裡凸顯整棟房子,更加個性時尚。
  • 男人喜歡新事物,厭惡舊事物,_這些是男人的五種行為
    在一段感情中,男人總是喜歡新的,恨舊的,只要遇到有好感的女孩,他們就會主動出擊,當他們覺得自己不新鮮時,就會拋棄他們,找到下一個目標,可以說男人可以像女人一樣,然而女人卻需要一個月或幾個月的時間來接受對方,可以說女人是慢熱。
  • 2招學會建立自家小孩對新事物的認知?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新鮮事物,他們也會隨時隨地產生很多新奇的想法,但是專業的解釋會讓孩子更加產生疑惑,或者置之不理孩子的好奇心及探索欲將會被慢慢的磨滅。這就很考驗各位家長引導的方式、方法及耐心。
  • 以積極態度看待不斷出現的新事物
    每一次新東西撲面而來時,差不多都要經歷一個官兵新奇追風,領導機關疑惑抵制,再到逐步適度放開、加強內部管理的過程。怎麼認識和對待不斷湧現的新事物,實際上是一個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問題。從哲學的角度講,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客觀規律和發展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 新事物終究戰勝舊事物(之五)
    新事物終究戰勝舊事物(之五) ——否定之否定規律 2015年11月06日 07: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人類思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還體現在科學方法論的一個分支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