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背叛》,如果問我最喜歡裡面的哪一句話,那是宋一坤說的:運動是一切事物的規律,任何機會都在運動中產生。可能有人不覺得這句話有什麼,那是因為用上了『運動』這個詞,較有哲學性,屬於辯證唯物法的概念,如果你讀過《矛盾論》,你會有更深刻地體會。回到這句話,如果這句話把『運動』換上了「變化」,「改變」,相信更容易讓人理解和認同。
變才有機會
你要改變自己,你才有希望,才有機會。你想撿到錢,你也要走出門。你總不和異性接觸,你說你怎麼能脫單。機會是要靠你去爭取,去創造。機會總是眷顧努力地人。上面幾句話中都離不開一個『變』字。
你長期單身這可能和你給別人的形象有關,換個髮型,改變自己的穿衣習慣,你改變了你自己的同時也改變了你留給別人的印象,讓人發現了你的優點,你的感情,你的事業都很有可能因此與眾不同。
機會是靠爭取,創造 和機會總是眷顧努力的人這兩句話一個是因,一個是果,你不主動和你主動而為這個因是不一樣的,那麼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因果律是無漏的,究竟的。不同的行為肯定導致事物朝不同方向發展。
運動、變化、發展的關係
談客觀規律,無非就是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矛盾論》對這三者有很詳細的闡述,也是豆豆三部曲之後銜接的最佳選擇。
運動:
自然界存在著許多的運動形式,機械運動,發聲,發光,發熱,電流,化分,化合等等,所有物質的運動形式都是互相依存,本質上是互相區別的。
說矛盾的特殊性就離不開物質的運動形式,運動形式成為我們人認識事物的基礎,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本質。這就是世界上諸種事物所以有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據。
一句話總結就是:因為矛盾(排斥)導致事物發生運動,而矛盾的特殊性導致運動形式上的特殊,成為人認識並區別事物的根本依據。
變化:
變化比較好理解,變化是運動過程中事物的狀態及其性質發生了改變,包括質變和量變。
發展:
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三者的聯繫:
運動就是變化和發展,變化是發展的原因,發展是變化的結果。三者是屬於唯物辯證法中的同一序列的概念和範疇。只要有運動,就會有變化,運動與變化聯繫最為緊密,而發展可以說是朝某個方向或者趨勢運動,變化的深刻表現。
時代在發展,機會也在運動中產生
什麼是機會?機會是指具有時間性的有利情況。所以機會是時效性的,錯過可能就不會再有,這個主要還得看我們能不能發現和抓住機會。時代的發展,亦是新事物替代舊事物的過程,是時刻運動和變化著的,機會同在。2g時代的購物網站,3g時代的社交,4g時代的直播和自媒體,5g那又會帶動什麼, 誰能更早的發現機遇,誰就能分到大蛋糕。
總結
短短的幾分鐘《天道》的視頻就影響到了我,讓我喜歡上了豆豆三部曲,毛主席的矛盾論等等,喜歡上了斟字酌句,喜歡上了看書。自媒體寫作讓我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那麼差,我還能寫東西,我還有粉絲,這都是很值得高興的事,這也許是我的一次機會,《天道》中有一句深刻地話:所謂的馬太效應,就是你有的會給你更多,沒有的把你原有的全部拿走。時代在進步,競爭與機遇同在,除了努力還是努力,踩著這個機會,相信馬太效應,它還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